查看原文
其他

钱理群:漫谈鲁迅的《故事新编》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文:钱理群

给我定的题目是鲁迅的《故事新编》的漫谈,人们对鲁迅著作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呐喊》《彷徨》及鲁迅的杂文,当时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主要都是读这些作品。现在中学课本所选鲁迅的作品大概也在这几方面,那么相对来说人们始终觉得鲁迅的《野草》和《故事新编》比较难懂。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野草》越来越有兴趣,出了很多的研究著作,到了90年代,《故事新编》又成为学术界比较关心的一个课题。那么它是怎么样一部小说集呢?其实,题目本身就讲得很清楚,主要是采取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古代典籍里的一些记载。所以鲁迅说过“我的《故事新编》不过就是古代的神话传说、某些史实的演义”,所谓“演义”也就是加以虚构和想象,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思考和精神。如果说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古代典籍表达了某种古代人对于外部世界自身的认识、想象的话,那么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作者鲁迅在他写作的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对于这种认识的再认识,是一次重写。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古人和今人的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的话就必然渗透着鲁迅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的某些认识。其中也包含着他自己的一些生命体验,所以我们读它主要是看鲁迅在这样一个古老的文化传说、某些史实里面注入了怎样一种时代精神。这是对小说的一个简单的说明。那它究竟是怎么一部小说集,如何去读它?我个人有一个理解:其实并不神秘,就是鲁迅的一个奇思怪想。我们知道任何作家都会有一些很奇怪的想法,偶尔的灵感和一种神来之笔。他想象,若要写的这些人物是神话中的英雄如女娲、后羿、夏禹,还有古代的圣人、贤人(孔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本来就有一种神圣的光圈,一种神秘的色彩,如果有一天这些英雄人物突然变成和我们一样的常人,从高台上走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时他们会有一些什么奇怪的遭遇、命运?某种程度上说,《故事新编》就是鲁迅奇思怪想的产物,是讲他们的一些奇遇。

  

《奔月》《补天》《理水》和《非攻》

最能够体现鲁迅这种构思、想法的就是其中的《奔月》,它的艺术构思非常特别。写的是大家熟知的古代的英雄后羿,他射了天上的九个太阳留下一个,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人类才能很好地生存。可鲁迅并没有写他当年如何射日的英雄业绩,而是写业绩完成后有什么命运,就是这个“以后”,这是鲁迅非常喜欢的一个命题,喜欢追问以后会怎么样。例如:“五四”时期讲妇女解放有一种著名的说法就是像娜拉那样走出家庭,鲁迅要追问的是你走出家庭以后会怎么样。要么就堕落了,要么还回去。这是表现鲁迅思想彻底性很特别的地方。现在他也同样追问:后羿完成了英雄业绩以后会有什么命运?他把九个太阳射了,把天上所有的珍奇动物都射死了,结果生存出问题了。每天吃什么呢?尤其是他的美女夫人(嫦娥)要吃什么呢?没东西吃,只能吃乌鸦、炸酱面,每天都这样,那她就发脾气。一大早起来就问:“今天你给我吃什么?还是乌鸦、炸酱面?那可不行,我都吃腻了,必须给我找别的东西,否则你不准回来!”后羿就像我们所有的丈夫那样,只能听从夫人的命令,然后就骑着快马到几百里外去找好吃的东西。恰看见前面有一只肥鸡就一箭射中,当他想拿它的时候,一把被个老太婆抓住了。他们就有了一次奇怪的遭遇,老太婆嚷道:“还我鸡来!”“我已打死了。”后羿说。接着把所有东西掏出来给她,可钱不够,只能解释:“你知道我是谁啊?”“我怎么知道啊!”“我是后羿啊!”“后羿是什么东西啊!你是不是骗子啊!”英雄已经被人们给遗忘了。后羿只得说好话:“明天我加倍地奉还。”总算放行了,可在半路上遭遇一飞箭,一看竟是他当年的学生,趁此机会要杀老师。所以你看他英雄业绩完成后,谁都可以欺负他,谁都忘记了他,学生也背叛了他。这还不算,回到家发现夫人也跑了。这个时候,后羿就非常愤怒地对家人说:“拿箭来!”就一手挽弓,一手拿着三支箭都搭上去,拉了个满弓对着月亮,身子似岩石般地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间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当年的后羿是何等的英雄好汉,可现在落得如此潦倒的地步,他所写的不仅是外在的一种变化、压力,更写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内心的一些变化。当所有的奇禽怪兽都被他射死后,他就面对着一个无对象的困境,也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只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纠缠中接受自我精神的平庸化,他无法摆脱内心那种无聊感、倦怠感。所以,英雄在完成业绩后其悲剧不仅表现在外在还有内在精神方面。鲁迅这里实际上是写了一个先驱者命运的问题,这不光是指后羿也包括所有的先驱者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渗透了鲁迅自己的生命体验,就是当年作为“五四”先驱者,在“五四”过去以后他所感到的、所遭遇到的。

还有一篇就是《补天》,写的是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同样是写中国传统中的英雄,在小说的开头写了一个非常绚丽、宏大、壮丽的场面进行渲染。“粉红色的天空中,曲曲折折地飘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谷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这样的笔墨在鲁迅作品中是比较少的。紧接着描写女娲在造人的过程中老那么捏来捏去突然感觉非常无聊,特别是猛地发现自己的胯间出现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小东西(古代的一个戴高帽子的小官),这是鲁迅的嘲讽。就那么支吾着似乎在告状,女娲顿时打了个冷战:“我怎么会造出如此自私猥琐的小人啊?”所以后来就不想再造了,就拿了树枝在泥浆中挥洒出无数个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人。而更可怕的是她最后死了,没多久,一彪人马就打了个旗帜,说是女娲的嫡系,便浩浩荡荡地到达了死尸的肚皮上安寨扎营,要继承女娲的遗产。也就是到死了还要被所谓的嫡系利用,所以小说就把前面神奇的情景给颠覆掉了,显示出先驱者所创造的业绩结果是被别人利用了。把它放在荒诞的情景之中,读到此就会有种说不出的悲凉感。

接下来一篇是《理水》,写的是夏禹治水的故事。我们看鲁迅怎么写夏禹的形象:面目黢黑,衣服破旧,不穿袜子,满脚都是像栗子那样的老茧,所以夏禹是一个平民的形象。而且夏禹背后的一群助手都是黑瘦的乞丐样,像铁柱一样坐着不动、不言、不笑。他写的夏禹和其助手都是黑黢黢的普通的平民,那么顺便说一下这些黑黢黢的形象某种程度上就是鲁迅自己的形象。当年,许广平做他学生的时候就回忆第一次见到鲁迅。因为那时鲁迅是名教授,大家都要看来的名教授。在学生盼望中滚过一个黑色的影子来,头发又粗又硬,怒发冲冠。所以鲁迅作品里有一个黑色家族,不仅我们刚说的夏禹是黑色的,在后羿的那段描写中:“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也是黑色的。如果大家还记得,鲁迅的小说《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也是黑色的人;《野草》里的过客也是黑色的人;还有《铸剑》里的“黑色人”。所以整个鲁迅作品中有一个黑色家族。这些人物里面更多地融入了鲁迅自己的一些生命体验、经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课题,若朋友们有兴趣可以写一篇论文《论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那么夏禹也是属于黑色家族的一个人物,鲁迅也不怎么注重写他治水的功绩,而是写夏禹治水功成名就以后的遭遇。首先,他的称呼突然变化了,不叫夏禹而叫禹爷了。于是关于禹爷的新闻也和珍宝一样多起来了,大家都在议论禹爷的事。老百姓的屋檐前面,路边的大树底下,大家都在谈他的故事,最多的说他怎么夜里变成了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地疏通了九条河,怎么请来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把他锁在乌龟山的脚下。你看这里,夏禹既被称为爷又被到处谈论,甚至夸大他的神功。从表面看起来,夏禹是被这个社会所承认、接受了,而且被神话了。夏禹本来的治水是很真实具体的奋斗,但在大家的议论纷纷中这些真实的奋斗都变成了新闻、故事。故事是干什么的?就是供人们茶余饭后谈笑的资料,所以那种先驱者们真实的努力奋斗在群众的议论中成了一个谈笑的资料,因此就丧失了任何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把一种神圣的、具有价值的努力无价值化的一个过程。简单地说,夏禹那些所有的努力现在都已变成故事了,变成谈笑的东西了,在神话的过程中变成了故事。于是就出现了百姓们万头攒动,一起来看夏禹的场面。这个看的场面也很可怕,在鲁迅小说里不断出现。鲁迅曾经说中国人是戏剧的看客,有什么新鲜事,他就要去看。他有一篇小说叫《示众》,说夏天天气很热,大家闲得无聊的时候,突然马路对面一个警察牵着一个犯人来了。于是四面八方的人都去看这个犯人,开始时大家看犯人,后来犯人看大家,最后大家彼此看。就是这样一个看和被看的模式,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处在这么一个看和被看的状态中。不是我们看别人就是别人看我们,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就有很深刻的寓意,在小说《示众》里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看客的现象,而且在他很多其他的小说里不断出现看客现象。在《理水》这篇小说里看客的现象再度出现,万头攒动去看夏禹,在这一过程中把夏禹的真实的努力、奋斗都变成谈笑了,削减了它的意义,把它化成了无意义。而且,当局掌管狱讼的皋陶就赶紧下了一道特别命令,要老百姓都要学习夏禹的行为,要是不学就犯了罪,也就是强迫大家向夏禹学习。一旦变成强迫学习,那么夏禹实际上就成了统治的工具了。所以你看在这个过程中,夏禹创造了英雄业绩以后,在中国这种境遇下面变成了被别人鉴赏、被别人谈笑的对象,变成了统治的工具。而且最后也危及了他自身,夏禹自己也变成了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变化了。他平时穿衣服很随便,但在上朝和拜客的时候是要穿漂亮衣服的,所以入乡随俗啊!其实就是他被同化了。因此,小说最后一句话是:“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本来夏禹会构成某种威胁的,但经过这一番的处理,最后成为毫无威胁的一个人,天下也终于太平了。而我们读者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是不得不产生无限的感慨的。

还有一篇叫《非攻》,写的是墨子的故事,这恐怕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墨子当年听说公输般想帮助楚王去攻打宋国,于是就风尘仆仆地赶到楚王那里,和公输般对阵,结果墨子胜了,战争也不打了。对阵的描写至今读起来很有意思,就说打仗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双方士兵直接打,而是双方指挥员斗智、斗技术,这很有点现代战争的味道。但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写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也就是完成了他的英雄业绩以后,回家的半路上遇到了什么呢?一进宋国界(宋国可是被他所拯救的国家,要不然它就灭亡变成楚国了),他就被搜检了两回,走到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于是把自己的破包袱也捐掉了。然后走到南门外又遇到大雨,他想到城门下避雨,结果被巡兵给赶走了,于是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这也是一切为民请命者的必然命运,就把前面提到的主人公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的崇高、崇敬感全部都消解掉了,化成一种说不出的悲凉感。

  

《铸剑》

鲁迅的这些小说,无论是《奔月》《补天》《理水》还是《非攻》,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心是讲一个先驱者的命运,讲一个为民请命者的命运。而有意思的是,这些小说的特点往往都有两种调子,一种悲壮的、崇高的调子当中隐藏着一种嘲讽和荒诞。两种调子互相在那里消解,形成一种内在的紧张。到小说的后半部,情节的发展突然转变,对前面的情节的发展是一个颠覆,所以有人说很像后现代小说的笔法。更能体现这样的艺术特点的是鲁迅的《铸剑》,我个人认为它是《故事新编》里面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这里就稍微详细地来分析一下。

《铸剑》讲的故事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楚国有个著名的铸将叫莫邪,当时楚王的王妃听说是因触摸了一个铁的柱子而生下了一块铁。莫邪就把铁铸成了一把雌剑、一把雄剑两把剑。当剑铸好以后莫邪就对夫人说:“此去必然不得归来,因为楚王一定要把我杀死,他害怕别人再造一把剑。所以我把雌剑送给楚王,把雄剑留给你。”此时他夫人正有身孕,马上孩子要出生了。“你把剑埋下来,等到孩子长大了,过了16岁,你就把剑交给他,让他为我复仇。”他的儿子长得非常奇怪,两眉毛之间非常宽,叫“眉间尺”,当然古代“尺”和我们现代不一样。眉间尺本来是一个性格很懦弱的孩子,但一听说母亲和他讲的关于父亲的故事以后性格立刻就变了。他觉得有一种精神、一股热气灌注心中,要起来复仇了。正当他拿了剑要去复仇的时候,楚王也做了一个梦:有个眉间尺的刺客要来杀他。于是就下令在全国搜索这个孩子,所以眉间尺报仇就很困难。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全身黢黑,声音像猫头鹰一样,眼睛像灵火一样又严、又冷、又黑。于是他就对眉间尺说我为你复仇,但是我要你两样东西:一个就是这把剑,再一个就是要你的头。而眉间尺毫不犹豫地拔剑砍下了头,于是黑色人拿着剑和头就去见楚王了。而楚王正觉得无聊,什么都不好玩,想寻找刺激。黑色人就告诉楚王自己会耍魔术,然后楚王就请黑色人带了眉间尺的头和剑,还要搞一个大的金鼎,下面用炭火烧,烧得正旺的时候,黑色人就把小孩的头放入了金鼎里面。小说这样描写:黑色人这时就开始唱很古怪的歌,完了之后水就从鼎口涌起来了,上尖下宽像一座小山,但自水尖到鼎底,不住地回旋运动,于是那个头就随着水上上下下转着圈子,同时滴溜溜地翻着筋斗,可以看见他玩得高兴的笑容。过了一会,突然变成逆水的游泳,打旋子夹着穿梭,水花向四面飞溅,满庭洒下一阵热雨。黑色人歌声刚停,那头也在水中央停住,面向王殿,颜色转成端庄。这样,才慢慢地上下抖动,从抖动加速变成起伏的游泳,但不很快,态度很雍容。然后,绕着水边一高一低地游了三匝,忽然睁大眼睛,漆黑的眼珠显得格外精彩,同时开口也唱起了古怪的歌。唱着唱着,头不见了,歌声也没有了。楚王看得正起劲却不知怎么一回事,黑色人就叫楚王过来看。于是楚王就情不自禁地从王位走到鼎口,刚到就看见那个小孩对他嫣然一笑,这可把楚王吓了一跳,仿佛似曾相识,因为小孩像他的父亲。还没等楚王反应过来,黑色人就拿出青色的剑闪电般地从他的后项窝直劈下去,扑通一声,王的头落入了鼎里。仇人相见,格外眼明,况且是狭路相逢。王头刚碰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地在他的耳朵上咬了一口。鼎水立刻沸腾,澎湃有声,两个头立刻在水中死战约二十个回合。王头受了五处伤,眉间尺头上有七个伤,但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在他的敌人的背后,眉间尺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逃生。这回王头可是咬定了,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听见孩子失声叫痛的声音。这时大家都呆住了,黑色人开始有点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脖子看着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砰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空中四射。而他的头一下水立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王头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大叫一声“哎哟”,眉间尺的头趁机挣脱了,一转脸把王的下巴一口咬住。他们不仅不放还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拢嘴。于是他们像饿鸡啄米一般,一阵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这时,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王头,沿鼎壁游离着,看他是装死还是真死。待知道王头确已咽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入了水底。这就结束了复仇的故事。

你看,这一段鲁迅是发挥了他的想象力的,把这个复仇的故事写得如此惊心动魄,又如此美,把复仇的故事充分地诗化了。那么小说写到这里就好像到了一个高潮,一般作家写到这里,小说也就结束了,但这不是鲁迅的小说。也就是说像这样一些描写当然写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描写是其他作家同样做得到的。如果鲁迅的《铸剑》只写到这里,恐怕还不能说是鲁迅的小说,还没有充分显示鲁迅的特色,即不在于他能够写出这样惊心动魄的文字,而在于复仇故事完成以后鲁迅还有新的开掘、新的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属于鲁迅的《铸剑》是写复仇以后。鲁迅的复仇故事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复仇完成以后又会怎么样呢?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小说最精彩的地方这才开始,就是他继续描写把探索追问下去……

当时大家都呆住了,然后跑过去想办法从鼎里把王的骨头挑出来。但挑来挑去分不清哪是王的骨头了,因为三个头是纠缠在一起的,分不清谁是谁的,捞出来就是一大堆东西。于是当夜便开了一个王公大臣会议,想决定哪一个是王的头。但结果还同白天一样,并且连须发都成了问题。楚王年纪最大,相对而言白的应该是他的,但因为是花白的也难以分辨。讨论了小半夜,决定只将几根红色的胡子选出来。但是,第九个王妃提出抗议,说王除了红的还有黄的胡子,还是难分清楚。于是只好重新归在一起,作为疑案处理了。所以讨论到后半夜还是毫无结果,大家一面打哈欠一面继续讨论。直到第二次鸡鸣,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最妥善的办法:三头并葬。所以辨三头这段文字,你可以注意在语言上和前面三头相搏的文字相比语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头相搏的场面是一种悲壮感,三头相辨就充满了一种鲁迅式嘲讽的语调。也就是说以头相搏的悲壮复仇剧现在变成了辨头的闹剧,而且出现了三头并葬的复仇结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从王的角度来说,王是至尊者,而黑色人、眉间尺都是些大逆不道的逆贼,尊贵的王头怎么可以和逆贼的头放在一起呢?所以对王而言,这是荒诞不经的。从黑色人、眉间尺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头与复仇对象的头葬在一起,这也是滑稽的。这就是双重的荒唐、荒谬,使得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同时陷入了尴尬,使复仇本身的价值变得可疑了。所以先前的崇高感、悲壮感到这里都化成了一笑,也不知道到底笑谁。说实在的,读者读到这里都面临着困境,我们如何判断这个三头并葬的结局呢?而且这样的结局、尴尬还要继续下去。接着小说的结尾就出现了一个大家都来奔丧的局面。这些群众、看客们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地跑来,天一亮,道路上都挤满了男男女女。名义上是瞻仰,其实是看热闹,就出现了一个全民狂欢节的局面,大家都来看三头并葬。当三个头装在灵车里在万头攒动中招摇过市的时候,复仇的悲剧就到达了顶点。黑色人、眉间尺不仅身首异处,而且他们的头也要和楚王的头并置公开展览,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这个悲剧就达到了顶点,同时荒诞也达到了顶点。所以看小说的结尾,作者不动声色地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此后是王后和许多王妃的车。百姓看她们,她们也看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太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颜色。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看起来作者的描写不动声色,可我们读者可以体会到这又是看和被看。这回是百姓看王后、王妃,也就是男人追着看女人;王后、王妃看百姓,就是女人忙着看男人,全民族、全国从上到下都演起戏来了。这时复仇者、被复仇者连同复仇本身也就同时被遗忘和遗弃了。这样小说故事到了头了,前面所写的所有复仇的神圣、崇高、诗意到这里都消解为无,只有看客占据的画面。他们是唯一、永远的胜利者。读到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凉。而且这样的悲凉对鲁迅来说可是事关重大,因为鲁迅自己是主张复仇的。他一方面主张复仇,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主张是提出质疑的,把怀疑指向自身的。复仇是要复仇的,但复仇在中国当时的现实下,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这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信仰、追求的质疑,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鲁迅式的怀疑精神。

从刚才所说的那些故事都可以看出,鲁迅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所有的这些先驱者们的命运。但到《铸剑》这里,他以怀疑的眼光对自身的选择也提出了一种质疑,当然鲁迅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放弃复仇,他终生还在复仇的。只是一面复仇着,一面又质疑地复仇。而在我看来,这样一种怀疑的精神正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怀疑不仅是指向外部世界,同时也同样指向自己。因此,鲁迅在《故事新编》里面注入的正是一种现代的、怀疑的精神,而且里面渗透了他自己的那些刻骨铭心的、生命的痛苦和悲凉的体验。而这些小说在艺术上又表现得如此复杂,嘲讽的、悲壮的、崇高的、荒诞的调子交织在一起,互相质疑、补充和撕裂,其文本是一个撕裂的文本。鲁迅的小说不追求外界的和谐,有种内在的紧张。从结构而言,就是小说的后面是对前面的颠覆,一个整体的消解。这都可以看出鲁迅思想的深刻,艺术的丰富性、创造性,这样的历史小说是我们过去所看不见的,完全是鲁迅的一种新的创造。

《采薇》《出关》和《起死》

下面我们讲另外几篇小说,这些小说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老子、庄子、孔子这样一些圣人宗师。鲁迅也许是以更加严峻的批判态度去重新审视他们的思想,他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圣人、贤人和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突然相遇,就使他们处在一个很荒诞的情境当中。比如:《采薇》中的伯夷、叔齐,他们在中国的传统小说里面是以礼让、殉国、不食周粟,开口、闭口说要遵循先王之道而成为儒家道德典范的。鲁迅则认为伯、叔二人是真正的儒家之徒,他们相信先王之道是真诚的;但是大多数儒家之徒并不是真正要奉行先王之道,而是假借大意、窃取美名而已。那么这样一些很真诚的儒家信徒在那些假借美名的儒家之徒面前,就显得是一头笨牛,因此这些“笨牛”遇到这样一些假的圣徒就显出非常可笑的地方。为了把荒诞推到极致,鲁迅在小说里面编出了一个非常滑稽的人物,就是伯夷、叔齐路过华山,碰到了华山一个拦路抢劫的强盗,叫小穷奇,而他居然也是儒家的信徒。他们之间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小人就是华山大王小穷奇,”那拿刀的说,“带了兄弟们在这里,要请您老赏一点买路钱!”“我们哪里有钱呢,大王。”叔齐很客气地说,“我们是从养老堂里出来的。”“啊呀!”小穷奇吃了一惊,立刻肃然起敬:“那么,您两位一定是‘天下之大老也’了。小人们也尊先王遗教,非常敬老,所以要请您老留下一点纪念品……”他看见叔齐没有回答,便将大刀一挥,提高了声音道:“如果您老还要谦让,那可小人们只好恭行天搜,瞻仰一下您老的贵体了!”明明是抢劫却彬彬有礼地在敬老的大意之下,还口口声声说是遵先王的遗教。搜身行为是天的意志,所以是恭行天搜。这个情境看似非常荒诞,但其实是表明了小穷奇比伯夷、叔齐更懂得先王之道的实质。也是鲁迅对儒家宣扬的先王之道的一个嘲讽,真正懂得的人是小穷奇。因为他假借敬老的大意窃取替天行道的美名,做的是拦路抢劫的勾当。后来,伯、叔二人不是到首阳山去准备“不食周粟”而饿死吗?鲁迅又塑造了一个人物叫阿金,当他们在那吃薇的时候,阿金冷笑一声,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所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她这一句话就把这两个人都葬送了。最后,这两个人就饿死在首阳山上了。鲁迅写的奇遇很有意思,就是让圣人之徒和强盗小穷奇、普通老百姓阿金相遇,这样就把那些神圣的东西全都消解掉了。

《出关》写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在他出关的时候,那个关长要请老子讲课,鲁迅就写了一个老子讲课的场面。老子是个大哲学家,可听课的都是哪些人呢?四个巡警、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这样一些人听他讲课,这也是一种奇遇。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了几声,白胡子里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只听得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遇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越说越玄,大家就又显出了苦脸,有的人似乎还手足失措,这里的“手足失措”写得很好,就表明面对这玄而又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哈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这大概就是典型的“对牛弹琴”场面,这牛固然可笑,但这弹琴者又何尝不可笑呢?也许更为可笑的不是那弹琴之人,而是那老子也!而且还要被这些闲人们轻佻、轻浮地议论一番。当老子走了以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闲人们是如何议论老子的:“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错了人,”关尹喜笑道,“他哪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您怎么知道啊?”书记诧异地问。“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瞌睡,没有听到他说‘无为而不为’。这家伙真是‘心高于天,命薄如纸’,想‘无不为’,就只好‘无为’。一有所爱,就不能无不爱,哪里还能恋爱,敢恋爱?您看您自己就是:现在只要看见一个大姑娘,不论好丑,就眼睛甜腻腻的都像是你自己的老婆。将来娶了太太,恐怕就要像我们的账房先生一样,规矩一些了。”这是普通市民之间的互相开玩笑,用在老子身上,老子就显得非常尴尬可笑。而且是歪打正着,所以鲁迅说,“我同意于关尹子的嘲笑:他是连老婆也娶不成的”。在小说结尾时,老子走了,并郑重其事地把《道德经》赠给了关长(关尹喜),关长就把他的《道德经》和充公的盐、大豆等一起放在一个积满灰尘的架子上。我想所有的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忍不住要“哈哈”一笑,这是鲁迅对老子的“无为”哲学的一种嘲笑。

还有一篇是写庄子的。那时,鲁迅和庄子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鲁迅曾经说过自己实际上受孔孟的影响不大,但却非常受韩非和庄子的影响。而且你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他对庄子的文字、文学思想都给了一种高评价,但是鲁迅对于古代的思想家有自己一个别人不太能理解的特殊的评价标准。他不是看这个哲学家的原来意思是什么,而是看这样的哲学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究竟发挥了一种什么作用,他从它的效果来看。所以“儒孝”,儒家是看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主张,发生过什么作用。譬如说庄子哲学,当然我们以学术界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庄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而且在我看来庄子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就是他的想象力,恐怕是在上层社会中少有的;另一方面,大家知道儒家对这些都不太关心,都喜欢上等东西,而庄子是讨论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庄子在中国哲学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根本问题的、形而上问题的大思想家。但是庄子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常常不是这些方面,不是以他的这种文学想象力、以他的这种对形而上问题所产生的思考而发挥作用的。庄子哲学(通常我们说这是“庄子花头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鲁迅是抓住了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他连续写了大量的文章,批评庄子鼓吹“无是非论”。这种无是非论对中国人民特别到20世纪30年代有很多消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了《起死》。这篇小说在《故事新编》里是很奇怪的一种文体,实际上是一个戏剧、一个对话体。故事内容就是让生活在过去时空的人重新活转过来,和生活在现时空里的人对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整本《故事新编》都是起死,都是把当年的一些古人复活和现在的人进行对话。而在这篇小说里被起死的是五百年前的一条汉子,他在探亲的路上被人打死了并剥去了衣服的这么个乡下人。庄子看到这个骷髅头,使用法术使它活转过来,这条汉子就这么复活了。赤条条的汉子醒过来一看,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旁边却坐着一个老头。他一把抓住庄子:“你把我弄得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如何去探亲?”庄子说:“这和我没有关系啊,不是我弄的。”“我不信,这里只有你,我要带你去见保甲。”这时庄子便开始和他讲起了哲学:“慢慢地,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汉子大怒:“放你妈的屁……我先揍死你!”所以我说,哲学家的相对主义遇到了乡下人的现实主义就一筹莫展,陷入非常狼狈的境地。这时汉子又说,“你既然说衣服可有可无,那么剥下你的衣服给我穿吧!”“那可不行,我要去见楚王的,怎么能脱下衣服给你穿呢!”可见庄子说的哲学是专让别人实行的,自己却不实行的,使得庄子哲学赤条条地当场出丑。汉子依旧死死揪住庄子,使他无法脱身。这时巡警来帮忙说道,“鄙局长特别喜欢您的著作”。接着狂吹警笛,在全力保护下,庄子落荒而逃。当然这是鲁迅典型的嘲讽笔法,其实是暗示庄子哲学至少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的现实下是为统治者所喜欢的,所以巡警、巡警局长是他的忠实读者、保护者。小说的全篇是围绕赤条条展开的,而且是用一种最荒唐和粗俗的形式来揭示精致化的庄子哲学的实质,把多少有些神秘的哲学戏谑化,这也显示了鲁迅的一种胆识和眼光。当然我要说明,这些地方都是鲁迅对于老子、庄子哲学的批判,不是他全面的看法。你可以注意到,鲁迅在他的学术论文如《汉文学史纲》里对老子、庄子的评价和他在杂文里面是有所区别的,笔调有明显的区别。在杂文中是采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不是对庄子、老子哲学的全面评价,而是抓住了某些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消极影响的方面。例如:老子的无为哲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宣扬它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鲁迅就要嘲讽无为哲学,但并不是要整体否定老子的哲学。那么对庄子主要就是批评他的相对论,用的是文学家的笔调,也并不是对庄子一个全面的评价。大家要注意,作为学者的鲁迅和作为杂文家的鲁迅之间是有不同分工的。

鲁迅的非凡想象力

我们用不太长的篇幅把鲁迅的《故事新编》讲完了,每一篇都作了大体简要的解释。我想最后再说几句话,我们今天是一个文学之旅,大家一边读一边可以感受到精彩和诧异。他的很多描写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和通常所见到的小说不太一样。阅读鲁迅的作品会有诧异的感觉,接着给我们一个惊喜。他的小说里经常有非凡的想象力,一种层出不穷的、出乎意料的奇思异想仿佛要溢出文本,这就给我们一种无穷尽的惊喜,然后能引起我们新的想象和创造。这正显示了鲁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反过来就感觉到中国现当代的小说常常缺少这样一些出乎意料的非凡想象力,这不得不检讨。

为什么鲁迅能够做到这些?一方面是他个人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传统神话、子书里的想象力。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的小说就其渊源而言是和神话、子书、史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在后来小说的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受到史书的影响,而受神话、子书的影响却越来越淡薄,这可能是我们的小说想象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但从更根本的角度说(我个人看法),我们的中华民族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整个民族的想象力是不够的。可能有的朋友不同意,但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从神话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神话并不是很发达的。中国想象力不足很可能存在于民族的思维当中,或许是指汉族。这就形成我们中国现当代小说想象力不足的一个缺陷。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迅这么一种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小说可能对今天我们的创作会有借鉴的作用。

另外,人们注意到《故事新编》有八篇小说,其中五篇写于1935—1936年,也就是鲁迅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这同样使人们感到惊异,因为这段时期鲁迅面对死亡的威胁,处在一种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而小说的风格非常从容、洒脱、幽默,鲁迅对小说《呐喊》曾经有个自我批评,“我的《狂人日记》艺术上显得比较逼促,就显得不够从容不迫”。后来和他的学生讲到《药》这些小说的时候,他也说,“我的《药》这些小说最大的毛病也是不够从容不迫”。所以他对《呐喊》等大家最熟悉的小说在艺术上是觉得不够从容的,反过来看就能感觉到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标准、美学思想就是非常强调从容不迫。所以他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孔乙己》,写得非常从容不迫。而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孔乙己》之外,恐怕《在酒楼上》也是他最好的一篇小说,艺术上也显得从容不迫。就这里,鲁迅小说有个内在矛盾,有种内在紧张的东西,是一个撕裂的文本,但在艺术上又追求从容不迫。它们之间是不太好处理的:既要保持内在的紧张,又同时要在表达、叙述、笔调上从容不迫,两者关系不太好处理。所以有的鲁迅小说就处理得比较好,用从容不迫的笔调写出了内在的紧张,在艺术上就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有的小说在处理两者关系时不太好,那么艺术上就出现了某种缺陷。那么从鲁迅对自己小说的评价和追求这个角度来看,《故事新编》在艺术上有新的创作。《故事新编》实际上是内在紧张的,但表达出来的却是非常诙谐的、从容不迫的幽默笔调,是让读者在哄堂大笑之中感受到它内在的紧张。同时我们感到惊异,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仍然是表达这样一种从容、诙谐和幽默。大家知道幽默是人生、艺术更高的境界,面对死亡的鲁迅仍然如此从容、诙谐地写出了这些文字,确实可以感觉到他的艺术、思想都达到了一种超越的境界。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和自由。所以作为小说家的鲁迅是从《呐喊》《彷徨》开始,以《故事新编》作为结束,我觉得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我们也认为,《故事新编》也不能说它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十分完美的一个境界,毕竟写作时间太匆忙,而且是在大病的情况下写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也感觉有遗憾。也就是说《故事新编》是一个没有完全完成的杰作,这就使得我对鲁迅艺术达成这样一个认识:就像鲁迅说他自己是一个中间物一样,他的艺术(包括小说艺术)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当中仍然只是一个中间物,它是一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十分辉煌,而且让我们后人永远地神往。

相关阅读

孔乙己的悲剧,鲁迅用一个字写尽了

鲁迅《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原文及赏析

鲁迅:论“他妈的!”

关于鲁迅,这几个常识需了解

《阿Q》的形象、思想、艺术成就

《彷徨》

《野草》的思想内容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现当代文学”或“选修课→鲁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