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新闻·语文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21
来自专辑
文学随笔

论文

从前,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以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等内容为主,很少出现论文(语言学方面的更少)。这次,20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收入了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的《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一文。


向右滑动查看课文全文

文章被收录在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选入时有所删改。“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这一单元共收录三篇课文,除了《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另两篇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原载《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6期)和2015年02月26日05版人民日报评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


新闻

如那篇课文所说的,新媒体时代的我们,早已脱离了过去口口相传、纸媒、电波传声的状态,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那么单一。正因如此,掌握一些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显得更加重要——不同的传播媒介对我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利弊?面对种种不足,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我们要怎样分辨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筛选恰当信息?应该怎样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

思考,比读书更重要。



语文

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化是可喜的。让中小学生早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学题材与体裁,学习它们的写作手法,不仅能够开拓视野、培养兴趣,对日后高等教育的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培养也是大有裨益。

提起语文这门课,很多人都认为只是学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其实“语文”两个字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生哲学,无一不涵盖在“语文”之中。语文培养的是一种思辨能力,贯穿着人的一生。一名语文老师要肩负的也远不止教好课文,更有德育的重任。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资源

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思考

这些文科专业,用这套丛书对你发起邀请

2019-2020CSSCI目录(语言文学)

中大中文系不开网课,却列出了这份书单

新闻传播考研书籍选读60本

一份有趣又权威的语言学入门书单

那是别人不曾懂的中文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