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道20年,他愿意把「后浪」当老师

汽水 腾讯音乐由你榜 2021-07-21




不久前刚结束的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里,胡海泉又主持又表演,被鉴赏团的郝雷开玩笑说“接这个节目挺费鞋的”。其实从以组合身份跨足MC开始,海泉参与过不少这样的节目,但这次却是临危受命,“在一星期间突然转岗”。


海泉逐渐完成工作上的“单飞”,是否预示羽泉这个品牌被放弃?一个人单挑行业里前赴后继的“后浪”,他又有怎样的心态变化?







实验的边界在哪里?

他也不知道。



年初因为疫情,新节目录制困难重重,节目组说只有海泉能帮这个忙。从做音乐的角度,他自然愿意挺身而出,可一下要在48小时内排好两首歌,看起来有点不可能。而本来已经拼了命要去做,落地杭州又被告知说可能没办法参加,所幸处理及时,半夜2点多直接被拉到医院做核酸检测。海泉称这次经历“非常疯狂”。


为什么这么拼?海泉坦言,无论是音乐推荐人还是合伙人,最重要的就是有机会表演,参与创作,让创作产生更多的共鸣。节目中,他还会站在导演思维去思考节目的核心逻辑,维护每个音乐人的个性特色,“其实好像有这样身份,能这么做的人不太多。”



“制作人思维”亦是他在节目中的闪光点。他跟黄妈合唱了《小河淌水》,特别到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个实验的边界在哪里,海泉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做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尾,产生的效果很神奇。后来黄绮珊给他反馈,感谢他给了自己那么大的空间。而与高进合作《朋友2020》的成功,则验证了海泉“几乎可以跟所有不同的人合作”。


除了舞台本身,这档音乐节目在播期间因为各种言论频上热搜,其一便是丁太升点评高进声音“土”、年代感较重,引发的当场辩论。聊到这个事件,海泉诚恳地说:“我不强求别人认为好不好,只选择自己喜欢不喜欢。你要问我《惊雷》喜不喜欢,那我不喜欢,但我没有资格说人家就不好。这就是我自己的观点。



不过他也理解乐评人们的立场——要有清晰的评判,以及引发听众思考。“我想就算他们之间产生了非常不同的分歧,但是争论之后,各自都产生了理解上的变化,就是有价值的。”


散发理性风度之余,海泉也有诗人感性的一面。有一天他突然非常感动,对坐在身边的苏有朋说了心里话。后者作为资历上的前辈,对这个舞台的诚意于他是很大的鼓舞,“有朋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一直认为不管有多大的天才,或者多大的成绩,不够勤奋就是不专业。”



很多人看完这档节目,感叹海泉的音乐素养被路人低估,他却不太被这些评价所影响。“其实我没有那么纠结我是谁,可能大家经常需要用标签来保护自己,或者叫‘武装自己’,但我本身还有很多标签。”


过往二十年,制作的唱片,创作的歌曲,合作的歌手们,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成就快乐的模式。现在,海泉更享受自己和音乐单纯的关系。当然,这份纯粹并非从一开始就得以拥有,他也经历过被职业化束缚住的时期,变得谨小慎微。如今能回归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找到价值点和快乐,确实比别人怎么看要重要很多。





从羽泉变回一个人难吗?

——在不舒适中寻找适应性。



出道二十年,习惯了以两人组合的身份出现,就像身边一直睡着同样一个人,突然有一天就一个人睡觉了。海泉说,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唱歌是一个习惯的改变,改变就会带来不适应。“难度更大了,因为过去的惯性很强大。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正常。在不舒适中去寻找适应性,对于创作也一样。”



虽然会去适应,但他也舍不得过往二十年和伙伴努力成就的羽泉这个品牌真的被封冻。“未来不管多远,如果这个品牌还可以有鲜活的价值,那我自己在音乐上的前行和努力就变得尤其重要。”海泉深知自己作为行业中承上启下的人,可以吸纳和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包括对年轻音乐人的助推,也要通过自己积极的行为才能够延续下去。



一个独立的音乐人,跟组合中的一员肯定是很不一样的,不用再去思考合作的共荣、包容,抑或改变。今年初,海泉发行了自己的个人专辑《胡》。二十年来每一次发唱片,海泉都会背一些自己写的slogan,现在则不太重要了。“以前我写了很多歌我们也不会做。新专辑至少诚恳地记录了我此刻想表达的东西。我没有刻意彰显要跟过去有多大不同,就是我想做的和我喜欢的东西而已。”



新专辑里有很多情怀的表达。例如从小就很喜欢old school的Jazz,于是全凭喜好写了《流浪者的老情歌》。但同名单曲《胡》是海泉觉得最有社会意识的。这首歌意在探索浮躁、纠结的世代里,怎样才能够做人生的庄。“从容自信,不患得患失。反正我希望能够自己是这样的状态。”而相对冷门的《说走就走》则最能代表海泉此刻对人生的态度,“可惜大家可能听得不多。”





海泉自称对数据敏感,也曾也到处搜索,“很好奇,但一般数据都拿不到。”此番由你音乐榜基于TME四大平台的用户数据,为他准备了一组音乐数据画像。以《飞鸟》这首歌的听众为样本,年龄分段占比最高的是23-30岁,有39.87%;31-40岁占23.57%;同时19-22岁则占19.54%。意想不到的数据给海泉带来不少惊喜,“这挺好的,说明我还是充满了未来的是吧?”



乐坛“后浪”力量不足?

他把年轻人当老师。



透过大数据了解到听众年龄层比自己想象的年轻,海泉是真的开心。因为他一直说自己把年轻人当老师。比如回想起节目中跟董又霖的合作,和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以上的人完全没有任何代沟、审美的偏差、沟通的不畅,让他觉很幸运。


很多人哀叹华语乐坛的“后浪”力量不足,但海泉一直相信后浪会改变前浪。“后浪强在符合未来性。如果前浪一直在思考‘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怎么无人替代?’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不希望改变其实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不改变显得好像安全一些,很多创新便不那么容易让所有人达成共识。对此,海泉觉得无所谓:“创作者如果特别急于证明被很多人喜欢,可能过于投机了。只要创作的时候是非常本真的状态,是否能被时代接受,还是有一定的改变引领,都不太重要。”



我们带着预设问他,新专辑坚持出实体的理由是什么?出乎意料,他说其实这不在他坚持的范围。“专辑的理念来自过去唱片工业的一些标准,本身就是落后的。”实体专辑在他看来几乎没有使用场景了,“就是个礼品而已。核心粉丝拿了会有一种喜悦感。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出道20年,海泉从不用惯性去做事情。他不屑吃老本,因为一昧徘徊或是消费过去不是他的人生观。他更多地把创新当成有趣的探险,而非困苦的跋涉。当然,他有资格也有能力这么做。




由你音乐榜对话胡海泉


由你音乐榜:大众对音乐审美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您个人对“国民整体音乐审美”这个概念是怎么看的?


海泉:我觉得在其他领域忧国忧民是有价值的,但在音乐领域替听众群体去思考有点杞人忧天。如果说通过创作音乐,或者听什么来证明我是谁,那真是活得太虚伪,活得太累了,大可不必为别人去烦躁。


由你音乐榜:很多从综艺中认识您的年轻人,近来才渐渐了解到您在音乐上的多才多艺。会觉得这些年的跨界、转型,掩盖了自己音乐方面的成就么?


海泉:在我看来音乐是一辈子的热爱,只要还有一口气都不会改变的热情。创业投资在我看来也是作品,满足感和乐趣也是有的,只不过我们要做所谓的时间管理,没有人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由你音乐榜:又是直播弹唱会,又是制作短视频,是抱着“要跟上时代脚步”的心态吗?


海泉:接下来我希望有很多这种live互动,那种感觉是很开心的。不是票房有多重要,而是这件事情会带来很多正面的价值和感受,又会催生很多新的作品。任何一个领域最开始改变的人都是要有紧迫感的,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闻到改变的味道。我不愿意扮演或者沦为跟随者。


由你音乐榜:能否再分享一些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计划?


海泉:疫情期间有很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写了很多新的作品,下半年就要把它们呈现出来。同时也会专注于孵化能改变生活的消费品品牌投资。现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价值在快速增长,会花不少的时间在这部分。所以我虽然不是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但也希望大家在看到我不同人设、工作场景的时候,不要觉得太唐突。因为一定是做好准备,做到自己认为的足够专业,才会让大家看到。


你支持海泉老师吗?

评论区告诉小由吧!




由你音乐榜视频号→


独家专访、音乐数据


一网打尽最热最潮华语新歌


还不快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