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码头漫话】三伏天即将远离,小南来和您话话南码头地区曾经的“冰厂”

综合事务办 浦东南码头 2022-04-25



码头漫话是“浦东南码头”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全新栏目,将不定期通过散文游记、历史故事等形式,讲述不同人心中的南码头,展示南码头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近况与未来憧憬。如果你想了解我们南码头,除了关注我们的“浦东南码头”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到位于胶南路93号的“南码头历史陈列馆”来坐坐、看看。目前我们对公众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周三上午9:00-11:00,下午13:30-16:30,请不要忘记哦。

如果你有关于南码头的生活记忆想告诉我们,可以投稿至邮箱nfzc2008@126.com。如果您不想动笔,也可以在我们历史陈列馆参观的同时,和我们的工作人员聊聊你“记忆中的家园”,由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记录您的家园心声。不过这需要提前预约,工作日联系电话为021-50941672。我们会择优选择部分精彩内容在我们的《南风》报和“浦东南码头”微信公众号择期刊登。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户外旅游纪录片《地球之极·侣行2》?

其中有一集讲到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旅行者跟随着全美唯一拥有执照的采冰人去采集万年冰川的经历,刚看完片子的我对着女儿脱口而出的第一句就是:

“在阿拉南码头,上个世纪70年代还有这样的一群到天然冰厂干活的挑冰人,区分他们身份的最好办法就是看他们是否脚上一双草鞋,腰里别着一双草鞋。”

“什么?南码头有天然冰厂?

“是呀,大概是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在白莲泾北岸的汪家桥、许巷,白莲泾南岸的六里桥镇上一直都有天然冰厂。”

“明代徐善继、徐善述两兄弟所写的《地理人子须知》中有言,‘北人藏冰,乃苦寒之地,故水不化。南方无苦寒,则水易化而不能藏也。’南码头是怎么做到有天然冰厂的呢?”


是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外加冰柜的普及,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南码头天然冰厂大概已没有几个年轻人知晓了吧。



在炎热的天气里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

已经淡出现代人生活的事物

或许还能从中感受到

从冰厂袭来的阵阵凉风吧



01

民国之前,南码头地区还是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乡间妇女自己纺纱织布,几乎户户置有木制的织布机,只是后来洋布(机器织布)盛行,土布(也就是俗称的老布)就逐渐被冷落在了一边。那时镇上有几间做豆制品、榨油、裁缝、竹木器的家庭小作坊,还有就是在白莲泾两岸的10余家天然冰厂。直到民国以后,在沿黄浦江边的南码头、白莲泾地区始有近代工业,如1912年民族资本家郑良裕在南码头开设老公茂机器造船厂;1923年英商开办纶昌印染厂;1935年印尼华侨创办中国酒精厂等。解放后,政府扶助私营工业、手工业,组织工人“生产自救”,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56年,六里境域10余家天然冰厂还完成了公私合营呢。


那冰厂到底长什么样呢?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他的游记《中国与中国人的影像》中这样描述了他在初夏时节在甬江上航行所发现的一件新奇事物,“江岸上那一排排连绵不绝的冰屋,里面贮存的冰用于夏天的时候给鱼保鲜”。他书中提到的“冰屋”,便是浙东及我们浦东一带的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很早时候就建造起来的冰厂。有位记者在参观了上世纪80年代留存的浦东冰厂遗迹后,这样描绘了其外形和结构:“远远看去,冰厂就像一座蕴藏千余吨“水晶”的“金字塔”,让人扼腕惊叹。”



限于当时国力的衰微

影像资料几乎没有

只能从网上“借图”给大家一个具象

民国时期的宁波冰室,资料来源:《伊东忠太建筑文献》第6册第5巻


据说浦东这边的冰厂最先由从宁波移民过来的人开设,由此带动了本地冰鲜的流行。对于南码头地区的冰厂,据资料载述:“当时私人开设的天然冰厂六北有五家,许巷有一家。冰棚有十来间房子大小,两三层楼高,筑有1米多高的厚土墙,用稻柴捆搭成斜顶并围严四周,形成保温层。严冬腊月,有经验的农民看准寒流将至,就用牛拉水车,把冬闲的田里灌满河水,往往寒冷的一宿就结成了冰。挑冰人踏着跳板,用箩筐把冰挑进冰棚,一层层堆高、堆满,逐层要撒上盐。田里冰挑完了,再用江南一带常用的脚踏木水车,把水浇灌到田里,等待再结冰。冰棚中的冰块可以久藏不融。到翌年清明过后,只要渔船停靠白莲泾,挑冰人再用洋镐凿开冰块,踏着跳板把冰挑进船仓,为水产品保鲜。”就是这般年复一年地,冬天把冰块储放进冰棚,待夏天取出,卖给出海的渔船、医院、水产市场等需要用冰的单位。记得当时有一种叫冰鲜桶头的,即把鱼和冰混装在加盖的木桶中,保鲜可达一周时间。



02

说到这里,您一定也发现了南码头地区的冰厂都集中在白莲泾两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冰厂一般多选择建在靠近江边或海边的高地上,一来便于排水,避免雨天时为水所淹;二来便于渔船就近充冰,减少人工运输费用。我们的先人是不是想得很周密啊?


一点不错,我们的先人对于冰厂窖的设计也心思缜密,每个冰厂占地约七八分,内掘地窖,深约丈余,周围不下二十余丈。利用挖出来的泥土,在土坑四周夯筑起厚厚的土墙。为了保温及保持冰块的洁净,坑底及四周铺上很厚的稻草。土墙上预先开有相对的两道门,以便冰块快速地运入与运出。为了更好地保存冰块,大一点的冰厂往往还会将坑内分隔成多个独立小空间。清·徐兆昺在《四明谈助》中对冰厂外形做过这样的描绘,“冰厂窖田覆草,中脊建瓴,前后峻削,如马鬣封然,不至积雨渗漏”。所搭建的草棚上窄下宽,外观呈锥形。冰厂内部竖立多根木柱子作为支架,上面所覆盖的草苫子,都经过紧密编织,层层覆盖。

等到了天寒地冻的三九天里,先人们在冰面上用冰镩把冰切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都能承受人的重量,但是这时候人们并不急于把冰拿出来,而是让它继续冻,因为切成块的冰会上浮,受冷后下面会再冻,于是加厚的就比较多,厚度差不多后,人们再把冰块运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这时候去冰厂挑冰就成了白莲泾两岸农民的主要副业。那时候的南码头人是不是特勤劳而且特智慧啊,既充分利用了秋收后闲置的水田,又在农闲时为自己的家庭努力挣得一份收入。


采冰场面([美]施塔福摄),

资料来源:《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位美国摄影师的纪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著


话转回来,当冰块码放至规定高度时,乃以稻草放置冰上,次以竹席或芦席覆之,然后涂泥至五六尺,使之密不透风。这就算封藏妥了,就等翌年的四五月,或六七月,冰厂启封,开窖之时,必先搭盖席棚,式如人字,高出窖面约七八尺。一面遮蔽日光,一面避免风雨。开窖方法由小而大,取冰者先凿开窖口,由上而下,取尽一列,再及次列。这就算买卖开了张,挑冰人也再度忙活了起来。

看到这,想必您算大致明白了吧,就是用这样的“土办法”,既无需消耗动力资源,还对生态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我们曾经的南码头天然冰厂在一个个炎炎酷暑中提供给渔业及普通百姓生活之需的大量天然冰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这些老南码头人竖起我们的大拇指吧。



码头地区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怀念和思索,随着岁月的沉淀,相信还有很多很多,也期待您为我们南码头历史陈列馆增添更为丰富的历史册页。



▼ 往期精彩回顾 ▼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南码头路街道召开2019年半年度工作会议

向我们的英雄致敬!南码头路街道开展迎“八一”军民座谈送温暖系列活动

面对脱缰的“利奇马”,我们这样守护!


- end -

编辑:小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