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9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二十四节气插画(上)

互联健谈 2019-09-14


二十四个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吸收了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是采用平气法确定,也就是1年按时间等分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


明末,徐光启主持,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汤若望参与,编修新历法,结合西方天文知识编纂出《崇祯历书》,但崇祯历书未及颁行明朝便灭亡了。清朝建立后,汤若望把它加以删改并压缩,进呈清政府。清政府把它改名为《西洋历法新书》,并且根据它的数据编制历书,叫做时宪历。


时宪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大改革。时宪历废除平法,正式采用定气法,也就是采用以太阳在黄道上位置(每运动15°)为标准的定气(节气之间间隔时间不等)。时宪历一直沿用至今,通常叫做农历。


所以目前的二十四节气已经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


“雨水节,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


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


因为“梨”与“离”同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


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


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清明


清明是入节日的特殊节气。


这日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


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黄庭坚就写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


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立夏


“槐柳阴初密”,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


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


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不过,很多胖纸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残忍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


小满


“满”,此时,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不过,又有个“小”字,所以它们还要等段时间才能成熟。


“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的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芒种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着播种。


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而梅子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从夏朝开始,芒种时节便有了煮梅的习俗,酸梅汤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夏至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


虽然如此,夏至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不过,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尤其是午后或者傍晚,易下起雷阵雨,就像刘禹锡笔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暑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小暑有多热,看陆游这句诗便知。


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过后,就是三伏天。


不过,小暑也是个硕果累累的日子。农民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尝到新稻谷了。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农民们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不过,他们也会忙里偷闲,用吃来犒劳自己。


浙江台州人吃姜汁来去除体内湿气,广东人则吃烧仙草来消暑,而福建莆田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吃热性的荔枝、羊肉来“以毒攻毒”。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