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9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家长对付校园欺凌,刺杀?

互联健谈 2019-09-14


5月10日,江西上饶市的一位父亲冲进了女儿学校的教室,亲手捅死了女儿的同桌。


据说被害男生每天打骂、欺负他的女儿。


无论如何,家长刺杀男孩的行为都不可原谅,即便这个孩子真的欺凌了,假设对方父母,学校都不管,暴打一顿还不够吗?非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血溅当场吗?这个父亲太极端太自私了。



不过,对于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可能还是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最高人民法院18年发布的司法大数据显示,虽然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北京地区的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仍有2.35%。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北京地区的法院每审理100起案件,就有两起是校园暴力案件。


而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



而暴露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一些精神上的暴力、性骚扰以及对物品的故意破坏相对隐蔽,受害孩子有时也不愿或不敢主动暴露。曾经有人对南方某一线城市的10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年内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达40.7%。



我们常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那些饱受校园霸凌的孩子都有什么特征呢?


他们真的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才会被孤立、被打、被辱骂吗?


并不是!


校园暴力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个原因是,它往往可能会毫无预兆地发生在任何一个无辜者身上。



十年前的一天彻底改变了王晶晶的生活轨迹。


从那天开始,她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变成了学校甚至全市闻名的“神女”。


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个廉价杯子和一句玩笑。


2009年的2月,两个男生打闹不小心打碎了王晶晶的水杯,她的同桌开玩笑说:


“王晶晶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居然给打碎了。”


这样的一句玩笑话,随着不断的发酵,最终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每一句话、每一个小细节都被放到了网上,供人曲解调笑,而更多的恶意又由这些被歪曲了的事实发散出来。



除了言语上的暴力,更有肢体上的欺凌。


一位学姐,打着铲奸除恶的旗号,在校门口拦住她,不由说地直接扇了她十几个耳光。


而多年之后,当王晶晶终于站出来时,对方只留下轻飘飘的一句,对不起,可能是扇过你一个耳光,我不记得了。


没有人敢站出来,因为所有替她说话的人都会被打成拥护“神女”的“神族”。



她经历过逃避、自杀、辍学,却依然躲不开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甚至在多年之后,还有当时的同学跑到她的网店和微博下留言辱骂。



10年之后,王晶晶改名王胜男,一纸诉状把当年的施暴者告上了法庭。


所幸,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蒋某作为当年参与其中的一份子,被判处拘役三个月。



法律能惩罚施暴者,却仍然弥补不了过去的十年里她受到的伤害。




校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并不会因为暴力行为的结束而愈合。


刘婧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她曾提到:


校园暴力,可能会让孩子的脑海不由自主地浮现创伤发生时的情境,晚上会做相关的噩梦,注意力无法集中,并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如同前文提到的日本学生自杀事件,有些孩子会由于遭受校园暴力而对上学非常恐惧,甚至辍学在家。



除此之外,这类孩子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情感障碍类疾病的风险也比其他孩子更高。


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而出现自残、自杀行为,还有的孩子可能通过抽烟、饮酒等缓解内心的痛苦,进而出现药物滥用的问题。



而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呢?


1.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各种反应


要让孩子明白,家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有朋友说,小时候最讨厌听到的,就是父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句话本身就是受害者有罪论,它预先假设了孩子肯定有错的地方。


当孩子向家长求助的时候,非但没有得到无条件的保护,反而被教育了一顿,这无异于将孩子向深渊又推了一把。



2.其次,要教会孩子勇敢反击,“以牙还牙”


虽然为母则刚这句话经常被一些妈妈吐槽,但是,当孩子被霸凌的时候,家长们必须要强硬起来,鼓励孩子去反击。


在这里,我们的反击并不是以暴制暴,而是要敢于大胆喊出来,大胆制止对方的欺凌行为。


因为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不过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3.及时拿起法律武器,防范一切伤害于未然


孩子被霸凌的初期,家长们往往会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如果家长没有重视,可能就会让事情越来越恶化。


因此,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一些细节表现,比如:爱学习的孩子突然就厌学了;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钝器挫伤等人为伤痕,家长问起来,孩子还回答含糊,眼神躲闪;再比如,孩子的物品莫名其妙地丢失或者损坏。


此时,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要试着在不引起孩子反感的情况下跟孩子沟通。


同时,也要加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理解老师、配合老师。多关注孩子在学校里的反常之处。


告诉孩子,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必要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敢于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青春期时欺凌者的恶意,有时要比成年人更残酷,面对这样的恶意,我们不能回避,不能退缩。


如果我们不站出来,我们期待的天使就永不登台,而魔鬼也永远不会主动退场。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