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这道美国高考数学题,30万人只有3个人做对,连出题人都做错了

把科学带回家 互联健谈 2020-09-12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 七君



距离高考还有30天,今天给大家来一道提神醒脑的美国高考送命题。


1982年5月1日的美国高考数学卷有这样的一道题——

 

 

咱们先审题,这道题是说,小圆的半径只有大圆的三分之一;如果小圆绕着大圆滚回原位,那么它转了多少圈?

 

备选项有5个,这个不用翻译大家也能看懂。

 

先不说答案,你会选什么?

 

相信很多人会选 B,这道车祸现场题的出题人也是这么考虑的。

 

如果把大圆圆周拉直,那么它的长度应该是小圆圆周的3倍,所以小圆绕着它会滚3圈对吗?

 

并不。

 

不信的话,我们动手实操一下。

 

大家看,小圆绕了大圆四分之一的时候,已经转了一圈了——

 

 

绕大圆一整圈的话,实际上小圆转了4圈。所以正确答案是4,并不在任何一个选项里。


根据出卷方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事后声明,这场美国高考出卷方的答案是错的,而在当时参与这场考试的30万考生里,只有3个考生给出了正确答案。

 

最后,明明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做错了,除了那三人,所有人的分数都被扣回去了。

 

纽约时报1982年5月25日对这次高考数学题出错事件的报道(白框)

 

30万人里只有3人做对,其实是因为这个现象太不可思议了,因此它在数学上也得到了赐名——硬币悖论(coin paradox)

 

如果是用两个半径一模一样的圆来玩的话,我们发现,其中一个绕另一个公转了半圈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自转了360度了。如果绕另一个圆公转一整周,那么它自转了720度,也就是2圈。


 

这种题有没有套路解法呢?其实是有的,答案就是:公转的圆的圆心画出的圆的半径和这个圆的半径之比。在下图里,就是绿色的这个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之比。


 

以1982年那道高考题为例,公转的圆心的轨迹是个圆,而且它的半径是小圆的4倍,所以是转4周。

 

如果两个圆直径一样,公转的圆心绕过的圆形轨迹的半径是它的2倍,所以是转2圈。


所以硬币悖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大家来画重点了,硬币悖论的本质,在于公转的圆的每一个点画出的路径并不是圆形,而是腰子的形状——肾形线


肾形线(红色)


如果两个圆半径相等,那么轨迹就是另外的器官——心脏线孔子曰过,根据看问题的角度,这种线也可以看成屁股线。


 

心脏线(蓝色)


(互联注:能看清楚转了两圈吗?红圆在最右侧和最左侧时,蓝点都是在左侧,所以实际转了两圈)




其实,解硬币悖论的思路也可以用来解答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的另一个绊倒了许多人的悖论。

 

在《论力学》(Mechanica)这本书中,问题很多的亚里士多德给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半径为 R 轮子在地上滚一周,在没有发生滑动摩擦的情况下,轮子上每一个点行走的距离都是 2πR 对吧?


 

这个轮子可以看作是很多小轮子一个一个套娃套出来的。小轮子相对大轮子也没有发生滑动摩擦,大轮子滚一周,小轮子也滚一周。可是,小轮子的半径 r 明明比大轮子小啊,为什么小轮子上任意一点的行走距离也是 2πR 呢?


 

这个悖论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饭桶圆桶悖论(Aristotle's wheel paradox)两千年来,这道题成了众多世界驰名理科生的送命题。

 


 

实际上,和直觉不一样,大圆上的每一个点行走的路径长度并不是2πR,而是大于2πR,画出来是这样的线条,头秃吧。


 

这个线叫做摆线


 

同理,小圆上的每一点画出来的轨迹也不是直线,也是摆线,只不过小圆的摆线长度比大圆的摆线要短,因为圆滚一周,摆线长度是半径的8倍。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悖论还可以得出集合论中的一个推论:不管2段线段各自有多长,它们所拥有的点的数量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线段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在另一个线段上找到对应物。


互联注:将线段长的A做成外圆,短的B做成同心内圆,滚动一周后,大圆的每个点都对应滚动过的线段,其长度就是A的长度,这个很容易理解吧,同时小圆的每个点也对应,长度为A的一条线段,也就是,A和B的点恰好可以一一对应)


这个推论放到整数里也是成立的:所有偶数的数量等于所有整数的数量。



话说回来,其实在生活中屁股线还挺常见的。

 

相信你见过圆形杯子里液面的这种柯基臀部形状的反射光斑吧——


圆锥形杯子里液面的心脏线

 

它就是屁股线的形状。这是因为,当入射光和圆锥斜边,也就是杯壁平行时,圆锥的回光线(一束光射到曲面上,反射回来的线条)就是屁股线。


在液面,入射光在锥形杯壁的反射光可被看作点光源,它会形成新心脏线形状的回光线。





互联杂谈后记:


心脏线还有一个哀伤的故事:


Christine是十七世纪时瑞典的一位公主,她美丽善良,而且很聪明,尤其很喜欢数学。有一天她换上了便服去王宫外面,路上看到很多乞丐,其中有一个很特别,他不主动请求过路人施舍,而是安静地蹲在地上专心研究数学问题。那个人并不知道站在他眼前的小姐就是公主,只是很惊讶于这位年轻小姐言谈之间显露出来的数学才华,便很高兴地和Christine交谈起来。Christine公主这才知道,他原本是一个数学家,可惜因为某些原因在法国做数学不得志,穷困落魄,最后流浪到瑞典来的。于是Christine公主把这个数学家请到王宫里做她的数学老师,两个人一起讨论数学问题,一起谈天说地,日久天长,两个人就这样沉浸在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数学世界和爱情世界里,很幸福,很快乐。


但是Christine的父亲知道了女儿恋爱的事。这个固执的国王根本不把数学和数学家放在眼里,他觉得那个法国小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强硬地拆散他们,把数学家驱散出境,永远不许他迈进自己的国家一步,还扣压了之后他写给公主的所有的信……爱人离开之后的杳无音讯,使Christine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喜欢和任何人说话……因为这个世界上可以和她沟通讨论的只有那个人啊!


那个人回到法国后感染上了黑死病,即将死去。他在临死前给他的公主,他的爱人,Christine,寄出了第十三封信,也是最后一封。这一次国王拆了信却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交给大臣们去看,大臣们也看不懂。请了很多数学家来看,还是看不懂。最后国王没办法,只好把信交还给了Christine。

Christine打开她的爱人留给她的最后的信,发现上面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学式:r = a(1-sinθ)。


是的,别人看不懂这是什么,可是她知道!那是他们以前一起讨论过的二维坐标呀。用代数来表示平面的几何坐标,这个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的数学问题,全世界只有那个人和Christine知道,这是他和她之间的秘密。


于是她找出纸和笔,按照数学式画起图来……这是一颗心的形状,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心脏线。他还爱着她!他直到死都还爱着她。她知道。全世界只有她知道。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这位用心脏线传情的人就是笛卡尔,然而,据考证,笛卡尔于1649年冬,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安(也就是上文的Christine)的邀请,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任宫廷哲学家,为瑞典女王授课(女王已经登基,笛卡尔也并没有遭到驱逐)。1650年初患肺炎抱病不起,同年二月病逝于瑞典(不是在法国死于黑死病)。由此可见,故事中的数学家并非笛卡尔,要么另有其人,要么,这个故事只是美丽的故事。



相关文章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