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后小姑娘,在永泰天门山改造了一座茶舍,很受欢迎

池进彬 乡村乐悠游 2019-07-17


如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回归乡村,回到自己热爱的土地

一千个年轻人中

或许有一千零一种答案


沐风、听雨、赏茶

发现心灵的假期

95后小姑娘,创办了一所『天山茶舍』

找到了返乡创业的理想支撑点



自然风景区里·老屋新生


从福州通往永泰,下葛岭高速后拐向天门山景区的道路,两侧四季常青,村庄掩藏在山林,徐徐清风60迈,山与水相逢,风景美如斯。


正是在这样的乡村环境里边,一位95后姑娘,在通往天门山景区的中途位置——溪洋村,租了一栋三层老屋,发动伙伴动手改造,按照自己的方式,精心规划、设计和施工,在城乡之间,成功创建了一所由传统民居建筑(铳楼)改造的饮茶空间——天山茶舍。


茶舍背靠青山,面朝溪涧,共有三层楼,是由永泰的传统古民居建筑形态之一:铳楼改造而来。屋子的外立面残留的弹孔,岁月沉淀,斑斑点点,成了茶舍最复古的装饰之一。


而茶舍的内部空间,抛去浮华的装饰,却处处自然是景。梅花开了,芭蕉绿了,柿子红了,一时一景,都入窗来。这里,四季都值得期待。


而改造前的房屋破败不堪,周边环境脏乱,被屋主遗弃多年后,面临坍塌的危险。而经他们一番改造后,房屋焕发了新的生命。每日都有茶友来寻,清风穿堂而过,小院中几道矮墙,围就一方时光。


茶舍周围,村民的家依山而建,一条汇往大樟溪的河流,从村子中间穿行而过。村中每家每户门前都种有梅花树,花开过后,在春天吐着绿芽,青梅挂满枝头。谁会不期待一个青梅煮茶的好时节?


95后姑娘行于城乡之间·双线生活


95后姑娘,天山茶舍的主理人:张子夫,老家在东洋乡。选择回永泰创建自己的茶空间,更多地是对家乡的这份情感,同时努力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工作。


因学茶的缘故,虽踏过闽地南与北,寻过百里山水,喜于四季好茶;但相比于长期奔波学习和呆在大都市工作,隔绝了时光和烟火,更期待有一间自己的茶空间和一段属于自己的品茶时光。


决定做茶舍时,市井与高端,都不是她想要的。只想寻一份自然,自在啜茶。走遍永泰的多个村庄,直到遇见天门山景区的自然景色,便决定身居其中,于是将茶舍定址葛岭镇溪洋村的这栋小楼。


绝大多数人处于放不下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却又向往悠然田园生活的状态;一边想逃离,另一边又无法融入。得益于如今永泰的便利交通,年轻的她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从茶舍开业的半年内,她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今天在城市的喧嚣里奔走应酬;明日可能又在茶舍的小院里修剪花枝,泡茶等花开。在城乡双线自在切换生活方式,享受沿途的风景,体验着生活更丰满的一面。


——“每当有人说,子夫,你茶舍改造的真不错的时候。”


——“我都想说,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只是努力参与其中,是大自然赠予土地和老屋新的生命。”


有句话说,“愿意为四季赋予多重意义的人,多半是以感性观察这个世界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能感受到的四季,通过茶与人分享,然后以更真诚、更有趣、更投入的态度去生活,或许是创办茶舍最好的初衷。


天山茶舍应成为青年人、活力的聚集地,通过茶舍主人精细的平台化运营,终会让天南地北的朋友在此相逢。


- END -

版权所有@新浪福建@永泰县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商务对接微信:chijinbin07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