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先进 凝聚力量】王天翔:三个月时间让0.015毫米厚“手撕钢”面世

山西综改示范区 山西综改示范区 2022-07-03

↑ 点击上方“山西综改示范区”关注我们

人物名片 

王天翔,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河南省扶沟县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2020年11月入选“山西省‘十四五’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相继荣获“先进直属党组织”“省属文明单位标兵”“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他被评为山西综改示范区“劳动模范”。


     

2020年10月22日,王天翔向工信部科技司巡视员毕开春介绍“手撕钢”产品。

“我们的‘手撕钢’产品在价格和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这个月有12吨要出口美国。”1月8日,整个下午,山西综改示范区企业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精带”)党总支书记、经理王天翔都在忙碌地接听客户的电话。
作为“手撕钢”项目的带头人,王天翔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在反复攻关和不懈努力下一举突破日本、美国、德国等几个少数发达国家“卡脖子”的困境,“手撕钢”实现量产。太钢精带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的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手撕钢”自己造一种能够徒手撕开、厚度只有A4纸四分之一的不锈钢精密箔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精密仪器、汽车、电子、家电、计算机等高精尖端设备制造等行业,以及折叠触屏手机。过去,因为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只有日本、美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生产,我们国家完全依赖进口,一张A4纸大小的“手撕钢”就要数百元,进口一吨“手撕钢”需要上百万元,而且至少需要半年的漫长交货期。“2008年建厂的时候我们就有研发‘手撕钢’的计划,但由于技术条件、工艺设备等各种原因的限制一直没有实现。”王天翔介绍,2016年,太钢精带正式启动这个项目,并组建了“手撕钢”攻关团队。项目启动时,没有设备、没有工艺、没有技术,怎么配置辊系,怎么调整速度、温度等,都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摸索,一点一点钻研。攻关团队耗时整整两年,经过711次试验,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从4万多种轧辊的排列组合中找出了一种能轧出“手撕钢”的方法,于2018年3月成功批量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而国外的同类产品宽度均在450毫米以内。因此,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的企业。“‘手撕钢’研发出来以后,国外同类型的产品价格就降了一半。由于我们的产品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很快就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鼓起劲再试试 我们终于成功了

王天翔介绍,生产“手撕钢”最核心的技术是轧制和退火。轧制就是一卷厚0.8毫米、宽600毫米、长度超千米的原始钢带被轧辊轧薄,像擀面一样。轧机工作原理看似简单,实则工艺难度很大。在轧制过程中,要求钢带整体厚度波动为1-2微米。退火,就是使钢带变软,有良好的塑性。轧制一次、退火一次,为一个轧程,一个轧程要3-4天。而每一次试验,要经过5-6个轧程。他回忆:“2017年9月的一天,在退火线工作六七个小时后,钢带还是不断发生抽带,都挤摞到一起了。后来一直找不到处理方案,大家束手无策,特别气馁。因为坚持快两年时间了,看不见任何希望,都没有信心了,想放弃了。后来我组织大家开了一个统一思想、统一要求的会议,我说‘不试怎么会成功?不能光看到失败,你们要看到你们干这个事情的意义’,希望大家重新再做一次实验。听了我的话,大家的创新热情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在后来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轧辊,给钢带施加一个稳定的张力,这次成功了。”向着更高目标 我们再出发“总书记夸我们的‘手撕钢’产品工艺先进、技术领先,百炼钢做成绕指柔,很不简单。”虽然已经过去7个多月的时间,但回忆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那一刻,王天翔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2020年5月12日下午,正在山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他指出,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之后,在王天翔的带领下,攻关团队加大研发力度,在厚度0.02毫米的基础上,向着厚度0.015毫米“冲锋”。原想着应该比当初攻关时难度会降低一点,谁料问题还是一个接一个。由于0.015毫米的厚度超出设备的设计极限,轧辊已经“感觉”不到不锈钢精密箔材的存在,在“擀”的过程中不断打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轧辊进行了特殊的处理,用激光把它毛化了,增加了粗糙度。同时,减少了它的直径。这样,就可以继续‘擀’了!”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由于0.015毫米太薄了,突破了设备设计极限,已经测量不出厚度了。“我们把设备的精度调整到超过它的极限,再通过数学模拟计算,最终才解决测量的问题。”在王天翔和他的攻关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当年8月16日11点15分,用时3小时,宽600毫米、厚0.015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轧制成功。“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勇攀高峰,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王天翔自豪地说。目前,“手撕钢”项目已经拥有国家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国家标准正在由太钢主导起草。据介绍,“手撕钢”每年销售100多吨,全球每年市场需求量达3000多吨,前景广阔。“我们现在是全球No.1,在不断超越自己!”谈到未来的计划,王天翔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卡脖子”的环节、技术,加大力度研发新的产品。比如,手机用的像素掩膜板、5G用的无磁钢、超导用的导电体等,都需一个一个突破,来解决我国高端制造关键基础材料。追求无止境,永远在路上。王天翔,这位新时代的创新者,又一次出发了。(张翔宇


END

往期回顾 


 山西综改示范区金融集聚区赋能实体产业

✪ 省疫情防控办调整重点人群管控措施




山西综改示范区

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