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绩”寻年味|绩溪顶市酥,从舌尖甜到心间

绩溪文旅 2023-08-09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徽州人走亲串友的最隆重节日,不单单是走走亲串串门这么简单,拜年有拜年的规矩,得捎上大包小包的拜年礼品方可前往走亲访友。



这拜年礼品对绩溪人来说,有酒、有甜品、有特色美食等,说起甜品,带得最多最熟悉的当属麻酥糖。一千多年的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这麻酥糖指的就是“顶市酥”,是绩溪特色名细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




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和少量的黑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炒熟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麦芽糖)精制而成。顶市酥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无论老幼皆喜欢品之。


顶市酥的包装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顶市酥的包装实在有意思,先是搓揉成条状,然后卷成一个圆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在包装的时候最后压成方形,仔细一看里圆外方。这小小顶市酥的包装技艺就暗喻了绩溪人的为人之道,做人要圆方得当。




顶市酥的工艺其实很不简单。光配料中的麦芽糖制作,就挺繁琐的。先将小麦籽浸水过后,保持相对的温度,让其发芽,待到麦芽成熟后,放进石杵里捣碎,然后煮一大锅米粥。将捣碎的麦芽放进米粥中搅和,让其产生化学反应,然后将反应过后的麦芽粥的汤水过滤下来,进行大火熬制。满满的一大锅甜汤,硬是经过几小时的大火煎熬,才生成粘稠透明的黄褐色麦芽糖,亦称饴糖。在这个熬制的过程中,当地人总喜欢从刚刚开始熬制不久的淡糖水喝起,熬到糖水三分之一时喝一次,一半时,再喝一次,四分之三时再喝一次,直到熬制完成为止。这品糖水的过程就是依次比较糖水的甜度。


白芝麻粉

黑芝麻粉

加工过的白砂糖,入口即化


顶市酥在制作上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用麦芽糖将它们和在一起,铺成宽大长的面饼,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速度要快,保持相对的温度才能将顶市酥在铺、打、卷、压的程序中逐渐完成。


配料过程中,麦芽糖、面粉、米粉、芝麻要按比例科学配料,不然在后期工序制作中,配料不到位,就会功亏一篑,且不说味道不够香酥,在卷搓揉中很难成状。再说顶市酥在制作程序铺成扁饼式时,将饼卷起一条好几层式的长条,每卷一层就要用筛子将芝麻、面、白糖混合好的粉筛上一层,层层如此。


位于绩溪县食品厂的师傅在制作顶市酥


待层数卷够了,再用最快的速度用3块长长的木尺压成型,切成厚薄均匀的一片片,再用大红色的薄食用纸包成方块形,这样顶市酥才算制作完成。


切好的顶市酥


顶市酥在绩溪历史文化的舞台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磨灭的地位。它是绩溪人一年一度的吉祥之物,它象征着过年的红红火火,象征着辛勤劳动的奖赏与鼓励,象征着亲朋好友之间的亲密纽带。


包装好的顶市酥


这个新年,吃口顶市酥,红红火火过大年。




—END—

编辑:陈旸

初审:刘丹

终审:程卫国


推荐阅读

徽派木雕艺术博物馆——龙川胡氏宗祠

马上出发!这些超能出片的拍照打卡地就在绩溪

在绩溪的冬天吃上这些美食,那才是幸福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