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令人忧虑的不是印度的军队,而是他经济改革

2017-07-17 深思见

深思见(shensi0011)——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点击标题下蓝字“深思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黄生看金融,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一经发现,坚决投诉!


一、印度撤退,战争不会爆发

这几天,美国、日本、印度的军舰联合在印度洋进行演习,而印度军方士兵则继续在中国境内对峙,很显然,印度充当先锋,日本背后捅刀,美国背后支持,就形成当前的格局。

然而就在这两天,印度也出现了缓和的声音,印度政府发言人表示,印度士兵进入中国边境对峙是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

同时表示,印度仍然参加了中国亚投行,参加了在中国的各种交流会议,两个国家的大使馆也在交流解决问题。

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在新加坡也发表演讲,表示不能让分歧导致争端,印度和中国关系非常紧密,不允许边界争端导致永久性的伤害。

一边是印度士兵进入中国边境对峙,一边是印度与日本、美国联合军演,一边是印度外交官反复发表言论,给紧张的关系降温。

印度真的想和中国发生战争吗?当然不是,印度的理性派官员明白这一点,这是以苏杰生为代表的印度精英人士所清楚的。

但是印度对外也要强硬,尤其莫迪背后的军方,更要显示强硬,因为这是印度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方法。

印度这几年随着莫迪的上台,对印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严重触及到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引起了巨大的反抗。

1、莫迪政府废钞,打击腐败和地下交易,导致印度到处大乱,大量的黑钱突然一夜之间作废,很多人极其痛恨莫迪政府。

2、印度人爱收藏黄金,民间有约3万吨的黄金,但是莫迪政府限制黄金的进口和流通,将这些黄金逼往新成立的黄金交易所,实物黄金上交,手里持有黄金的电子或纸质凭证。

不管是莫迪政府的废钞,还是废黄金,都是印度的强力改革,导致了民怨沸腾,废钞的时候,到处是人在排队换钞,甚至引起了很多抗议。

然而以上还不是主要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印度大乱的导火索,更是印度在边境上强硬对峙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莫迪政府进行大规模的税改,这是印度建国以来最大的改革,在全印度统一税制。

大家知道,印度进行统一税制改革,肯定是有利于印度经济的,但就是这个统一税制,极大的损害了各个邦的利益,导致了强烈的反弹。

因为以前印度各个邦有自己的税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弹性,现在统一了,实际上是将税制统一到了印度中央政府手里。

现在莫迪政府开始统一税制的类削藩改革,导致了各个邦的民心不稳,东北的邦更想闹独立。

为了转移国内改革带来的越来越大的矛盾,莫迪政府和军方选择了在中国边境制造对峙,在大家将目光都吸引到了边境对峙问题上,塑造印度政府对外强硬的形象。

现在的印度,处于各种重大改革的关口,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只不过印度的废钞、废黄金、中央统一税制的改革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反对,甚至激发了一些邦的起义,在这风雨飘摇的关口,选择边境对峙,是一场演给印度国内民众的大戏而已。


二、我们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印度的山地师,而是它颠覆式的经济改革

中国需要感谢邓小平,我们迄今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吃“邓氏改革”的红利。但再厚实的家底,也有吃完的时候。

▌一、洞朗对峙:我们真了解对手吗?

中印在洞朗地区的边境对峙,已经一个多月了,尽管中国发出了“界线即是底线”的通牒式警告,但印军没有丝毫撤兵的意思,这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中印边境对峙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习惯于认为这个超过13亿人口、近300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5艘航母并完全控制大西洋——大西洋连接通道印度洋,堪称庞然大物的邻居,只是一个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的泥足巨人,那里脏乱差,那里妇女没文化,那里乱七八糟的种姓制度,那里各自为政的国内市场……

印度其实一直都是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巨大阴影:尽管我们的经济实力远超对方,但也只是过去30年。从建国起步算,我们的状况并不比印度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全球政治地位上。事实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都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国家。

而7月10日起,美国、日本和印度在印度洋上举行为期7天的联合军演,汇集了三国最大航母(日本出动的是唯一可以当做航母使用的“出云号”),释放的含义再清晰不过:那就是,一旦中印陆上开战,印度有能力在一个小时内切断中国的主要能源通道和外贸通道。

当然,民间乃至高层应该都对此心知肚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诉诸战争,双方手中都有对方忌惮的“器”。一旦爆发战争,对双方的代价都很沉重。

而这次边境对峙,之所以国内社会反响更大,原因不难猜测:当下,印度貌似在崛起,而中国经过30年的经济奇迹之后,处在一个谁也没把握说清的“转型”地带——用不少人的通俗解释,此次转型,成则欧美,败则拉美。


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假如,假如印度真的会是我们的潜在竞争对手乃至现实威胁,那么,我们真正应该忌惮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答案很简单:印度真正的威胁,绝不是来自它陈兵超过20万的山地师,而是它持续的,颠覆式的经济改革——两国相争,比拼的核心,还是背后的经济实力。

印度不同,尤其是在“印度的邓小平”——莫迪上台后,其大力度、且切中肯綮的大力度经济改革,正在让这个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壮大,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持续。

近期最大的两个动作,一是废钞,二是全国税制统一改革——都堪称绝对的大手笔,难度与力度绝不亚于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也必将对印度成为一个真正“大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惊世骇俗的印度“废钞令”——治理腐败远没有那么难

国内极少有人去关注印度的这个改革动作——相比国内的“打老虎”,印度的废钞远没有那种轰烈张扬的形式美感,但达到的实质效果却是无声处起惊雷,标本兼治,多年陈疴,一招治理。

2016年11月8日,印度政府宣布自次日起废止原500、1000卢比纸币,并宣布发行新500、2000卢比的纸币,民众可至银行以旧钞兑换新钞。

此举可谓惊世骇俗:截至2016年3月31日,500卢比和100卢比的纸币占到了印度流通中货币的将近86%,价值约14万1800亿卢比。同时,印度还是一个高度依赖现金的国家,90%以上的交易以现金完成。在这种背景下一次性废除86%的流通中纸币,可想而知难度巨大。

印度政府声称“废钞令”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黑钱”、腐败——恐怖主义是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所有人都知道政府此举剑指何方:这项废钞令同时规定,如果居民将价值25万卢比(约合2.5万人民币)以下的旧币存到银行时,政府不会予以追问。但超过这个限额后,如果居民的存储与合理收入不符,则将面临高达60%的惩罚性税收。

这种“直接动人奶酪”的改革,代价与阻力都是巨大的。“废钞令”一度造成了股市跌至低点、高速公路交通罢工堵塞瘫痪、农业部门受损、商业活动大面积停摆等“严重”后果。世界各大金融机构也在政策出台后纷纷调低对印度经济的预期。

而短期里印度经济也确实受创,印度2016年的GDP增速为6.6%,相较上一年度的7.3%和预期的7.1%,显著回落。服务业PMI跌至荣枯线下,废钞导致的卢比贬值也一度加剧了印度的国际收支逆差。

废钞迫使民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扭转此前过于依赖现金的状况,将金钱数字化、系统化,为发展现代支付体系铺下地基,有利全国商业贸易长远的发展与流通,同时也方便税务部门监管,扩大了有效税基,为今年7月实行的消费税(GST)税制大改革打开了通路。


▌三、大刀阔斧的GST税改——终于,一个统一的印度

如果说有什么信号是印度想成为全球大国的最明显信号,那无疑是今年7月1日的全国税改——这将让长久以来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印度市场,终于成为一个拥有13亿消费人口的统一市场。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印度过去采用联邦税制结构,中央的联邦政府对商品生产制造环节征收消费税,地方的邦政府对商品的销售或购买环节,即是最终的消费环节,征销售税(部分邦已改为增值税),而中央政府还有权对服务征税。同时,印度29个邦政府各自制定的税率不同,而且商品如果跨邦销售,还将负担更多名目更复杂的税种,例如入市税等,类似不同的邦之间存在“关税”。

这就造成两大问题:一是重复征税,导致了高达26%的平均税率;二是跨邦销售的商品不仅会被不同邦重复征税,还需要缴纳跨越辖区边境时的过境税等,这使得印度形成了国内各辖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印度市场分离而破碎。

今年7月1日,消费税(GST)改革正式启动,这是印度独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税改,统一全国税制,被外界誉为推动全印度真正迈向单一市场的里程碑。专家预测,改革可能提振印度GDP增加1%-2%。

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提出了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加强基建、吸引外资和解决财政贸易赤字等战略目标。而GST改革,在实现这些目标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税改有望助力其他各项改革措施,推动印度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印度总理莫迪称:“有了GST,‘一个印度,伟大印度’的梦想就将实现”。


▌四、印度,或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我们习惯于把任何对手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去想象和理解:要么很蠢,要么很弱。我们往往要到真正交手的时候,才发现痛悟“知己知彼”有多重要!

印度和中国在过去十几年同为亚洲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但路线大相径庭。

中国主要大力发展制造业,投资基建,08年金融危机前主要走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印度在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前大力发展“精英产业”,即是以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这一策略规避了国内平均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劳动法限制严格等问题,带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印度的产业结构因此严重失衡,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超50%,而制造业仅占15%。

另外,印度政府也面临着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问题。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高于3%的国际警戒线,而贸易逆差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印度还是金砖五国中唯一保持贸易逆差的。

因此,2014年莫迪总理上台后锐意改革,提出的改革措施主要围绕三大战略目标:第一,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提高制造业在GDP中比重至25%,改善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大力发展基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第三、解决财政与贸易赤字问题。


自莫迪上台后印度经济的增长势头强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经济增速世界领先:全球自07年底爆发次贷危机经济滑坡以来,复苏一直缓慢,而中国与印度的GDP增长率远高于美欧的增长率。而印度的经济增速,虽然在去年第三季度后有所回落,但从趋势上来看,自2015年起已经追上中国。


2.金砖五国中货币最为坚挺:2015年以来,金砖五国面对强势的美元政策,货币纷纷贬值。2015年至2017年6月29日,印度卢比相对美元仅贬值2%,是金砖国家中贬值幅度最小的一个,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贬值24%,南非兰特贬值12%,人民币贬值11%,俄罗斯卢布贬值6%。货币坚挺背后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解释了。


3.金砖国家中股票市场表现最佳:印度的股价指数自2013年以来上涨了59%,保持了稳定上涨的势头,2016年以来也是金砖国家中表现最好的。


4. 外资加速流入印度: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已展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此次GST税改将解决过去令外商十分头痛的错综复杂的税制,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外资投资印度的热情。


5.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莫迪政府上台后大力加大基础建设支出,主要投入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光纤网络等领域。印度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占比大幅提升。印度2016年财政支出预算中,基建支出占比将提升至 39.64%。


6. 推动制造业全面崛起:印度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较为落后。但在全球制造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印度受益于劳动力供给充分,工资低廉等条件,具有成本优势。GST税制改革也将使得企业税负、运输和库存成本降低,商品流通更容易。


7. 统一国内市场:这也是莫迪去年与今年两次“大手笔”改革带来的意义最深远的作用。过去印度经济不被看好的一大原因便是它的国内市场支离破碎,不同地区各自为政,国内的贸易流通受阻滞,消费力被严重抑制。

联国《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测增速为2.7%。对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测为1.9%,欧洲为1.8%,中国为6.5%,而对印度经济增速的预测为7.7%,而且,印度这个经济增速,大概率能维持多年,甚至加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