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捷信消金的“陷阱”

大秘 数金观察 2022-03-19

面临成百上千用户的投诉,捷信消费金融该走向何方?

 


因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原因,近年现金贷业务颇受争议,也因此成为金融消费领域投诉的热点。 


近日,360借条就因“提前还款需缴剩余期手续费”的问题被客户质疑。与此同时,曾经一路开挂的捷信消费金融(以下简称“捷信”),最近也深陷“超额利息和暴力催收”的传闻之中,同时还面临成百上千用户的投诉。

 

新形势下,捷信又该走向何方?


1




多次被用户投诉的捷信惨遭败诉

 

在贴吧、知乎以及各大新闻网站相关消息的评论区,关于 “捷信逾期”“捷信高利贷”“捷信维权”等维权组织、维权信息不绝于耳。与捷信有关的维权组织成百上千,受害者数以万计。

 

今日,据微信公众号“异观财经”报道,其后台收到某网友关于捷信现金贷款的的截图。该网友表示,曾向捷信申请消费贷,分30期还款,还完9期之后,该网友与捷信协商一次性还款,而此时捷信要求他还款的数额很高,包括利息和管理服务费用等费用。

 

而近日,一份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判决书,坐实了捷信主张的超额利润于法无据。

 

这份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是金融领域极其罕见的“机构原告败诉”,捷信是原告,被告是自然人谷女士。




判决书显示,湖北谷女士在捷信贷款10000元,分36期还清,每期559元,共计需还20124元,但谷女士在偿还5590元后终止了还款。按照捷信的要求,除去已经偿还的部分,谷女士还需要偿还12265元,其中4450元为利息、管理费、违约金等费用。

 

法院认为,捷信金融公司除了向客户收取1.75%的贷款利息之外,还收取各种服务费,逾期还款违约金等,与此同时,捷信信驰公司也向客户收取贷款管理费。实际属于变向突破法定利率收取高息的行为,故超出36%年息的部分应认定为无效。

 

国家法律有明文规定,高于36%的年息是违法的,是高利贷。以捷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公司就想了个花招,用“管理费”去突破“高利贷”的法律制约,而且为了把事情做得更隐蔽,贷款机构(捷信金融公司)和高额管理费收取公司(前文“捷信信驰公司”),还刻意设置成两个公司分别收取。

 

2




暴利模式下问题频被曝出

 

作为首批持牌的4家消费金融企业之一,来自捷克的捷信消费金融,在中国这11年里攫取了巨额的利润,而支撑它的超额利润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客户历年来承受的超高利息。

 

2015年—2017年,是中国消费金融的历史大年,捷信消费金融也在这三年连创新高,创造了营收26.67亿元、63.92亿元、132.55亿元;净利0.33亿元、9.31亿元、10.23亿元的高峰。

 

然而随着监管的趋严,国家对消费金融等现金贷开始收紧,客户也变得更加谨慎,新的形势下,捷信在2018年一季度曾巨亏6.98亿元。

 

根据聚投诉平台显示,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捷信金融和借钱快列入榜单前三,平台投诉件数均过千,捷信是“亚军”。截至目前,捷信的投诉总量已经超过6000,2018年就高达3606,被投诉的问题集中在超额利息和暴力催收方面。

 

捷信的问题在于,暴利模式吸引来的,恰是大量低偿还能力的客户。由高额利息带来的债务转卖等问题,衍生出大量的暴力催收,使捷信的客户体验极差,在中国每年捷信面临大量投诉。

 

早在2013年5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就披露,捷信给大学生放贷年费率超50%,其已涉嫌“高利贷”。除了费率过高,《经济半小时》还报道了捷信的暴力催收问题。

 

同时,网友还称,捷信还强制借款人购买保险,“保险不买不行”,而网友在强制购买保险后,并未收到保险合同。


一边是,频繁被用户投诉,而另一边,捷信也在布局自己的上市之路。


据报道,捷信的股东——国际金融服务商捷信集团(Home Credit Group),正计划今年在香港上市,融资规模约在10亿美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处于十字路口的捷信,上市之路似乎并不乐观。


3




消费千万条,小心第一条


随着3·15的临近,消费者维权潮扑面而来。

 

3月11日,中消协发布去年汽车投诉榜单,其中比亚迪投诉量最大,奔驰、宝马、奥迪都名列前十;

 

银保监会昨天也发布了2018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18年共接受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88454件,其中互联网保险投诉量大增。

 

除了汽车与保险领域之外,网络借贷业务也颇受争议,也因此成为金融消费领域投诉的热点。除了捷信之外,“360借条”也遭受用户的质疑。


黑猫投诉平台在针对“360借条”的投诉中,超过一半的用户质疑“360借条”分期还款的条款不合理,提前还款仍需要缴纳剩余期数全部手续费;部分用户同时质疑在申请贷款时平台未尽到明确告知的义务。

 

不过,作为消费者来说,互联网金融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暗藏着风险。很多平台推出的免息分期还款业务,虽然没有利息,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如果用户没有按时还款,还会产生逾期费、滞纳金等,因此,贷款、分期消费需要谨慎为之。

 

消费千万条,小心第一条。贷款不谨慎,亲人两行泪。


部分来源异观财经、金融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互联网裁员寒潮来袭!

网贷、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向“野蛮”告别

“退、关、转” 网贷175号文透露的三大关键词意味着什么?

又一民营银行迎重大人事调整!胡晓明接任网商银行董事长 、金晓龙升任行长

如非特别说明,本号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风险自担。


Fintech发现作为易趣传媒旗下影响力的原创金融新媒体,致力于报道新金融圈的新闻与动态,同时,为构建最具活力的同业合作与交流圈子,我们既有相对应的垂直粉丝群,又有资金资产对接的会员俱乐部,欢迎业内人士来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