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三】: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2018-03-06 估值逻辑 估值逻辑


第一部分:基本逻辑思维点

第二部分:全球萧条的必然性


第三部分

鉴前世,考得失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的意义是明确大势所在,不是为了研究清楚今年总需求是增加 6.5% 还是增加 6.8%,这个对于投资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需求好坏的意义对于现在来说,就是喝酒的时候多了一句谈资。 2010 年时候周天王已经明确的在报告中指出,看「宏观总量投资只能获得阶段性的胜利」,直接就说看总量的宏观研究已死,可以不用关心了。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历史上可以做对比的结构变化,所以我沿袭前两篇分析的思路思考考量下这篇美国、日本的回顾,为下一篇中国之繁荣做铺垫。

 

 

一、美国百年经济史是一部完整的经济教科书

本部分参考了天风证券宏观研究宋雪峰的《百年美股:一部经济史》部分言论,在中间有摘抄部分,向研究者致敬。

 

➤  1、1930 ~ 1945 年:战争、战争、战争

「世纪大萧条」之后的 15 年内主导美国经济的是「战争、战争、战争」,虽然康波周期汽车制造业和电气化改变了生产效率,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刚刚开始,并没有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就是「二战、二战、二战」。美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救助各个国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美国却是受益的。


美国当时的工业制造能力是多么强大呢?从战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窥测一斑,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候,太平洋舰队被偷袭干掉2 艘航母,中途岛参战是 3 艘航母,但是在 1945 年日本投降时候,美国人下水重型的舰队航母 24 艘、轻型航母 10 艘、护航航母 113 艘,总计 147 艘,相当于 3.5 年时间共生产了 147 艘航母,一个月下水 3.5 艘航母,枪支弹药更是不计其数。在欧洲西线战场,蒙哥马利将军对着美国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感慨「只有美国才能做出如此奢华的地毯式轰炸」。二战只有美国这么强大的后勤力量才能打赢欧洲战场,如果没有美国的后勤支援,也许斯大林格勒战役都会被改写。

 

这个阶段表现最好的股票是重工业股( 钢铁、机械、航空船舶、化工 )。应该说这个阶段钢铁、机械、船舶股票是成长股,每年都有成长的。

 

➤  2、1945 ~ 1960 年:战后重建、汽车的扩散

这个 15 年美国享受的是两个红利:①欧洲重建;②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生产效率红利。

 

二战后,欧洲毁灭了一切有形物质,只剩一些富人,美国完整保留了所有工业体系,二战后也是全球经济繁荣的一段时间。美国人通过借款援助等方式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重建的步伐,马歇尔计划金融、技术、设备等形式援助合计 130 亿美元,相当于 2006 年的 1300 亿美金。当时美国成为重要的设备出口国,这是美国创造居民财富的大好机会。「马歇尔计划」就是借给你们钱来买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听着有些像「一带一路」的方法,同时也十分像现在各个国家心甘情愿的买着美国的国债,然后卖给美国人产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战后有一个特殊的委员会,就干一个事情,把生产出来的没用的战略物资处理掉,在二战期间投入战争使用的仅仅是生产的三分之一,剩余的都要处理掉,10 美元一辆斯图亚特坦克卖给农民当拖拉机用,钢盔砸个坑当饭锅卖,野地帐篷、迷彩服装打折卖给欧洲,反正是各种物尽其用。

 

因为对欧洲的出口,创造了大量的居民财富,美国国内居民拥有更多的收入来消费。奢侈啊,以 30% 的人口,消耗了全球 60% 的能源和原油,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到生产线,大大的提升了效率。

 

到 1960 年美国城镇化率达到 70%,基建投资没有用武之地,但是还在保持着一定的比例。

 

所以这个期间的股票市场是以汽车产业为主的超额收益,电子表现也不俗。当时汽车股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当时美国伟大的企业象征。

 

➤  3、1960 ~ 1980 年:彷徨、滞胀、无奈的 20 年

这 20 年时间是康波周期下行周期,从 1966 年康波周期开始达到顶点( 1966 年开始美国大学生入学人数超过千万,是延迟性失业 ),经过了 7 年的衰退,1973 年的石油危机标志着康波周期进入萧条期,直到 1982 年沃克尔下调联邦利率。从 1968 年开始美国贸易差额正式进入负值,开启了美国长达 50 年的贸易逆差,毫不夸张的说法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全国居民举债 50 年养活全球其他国家。

 

在这 20 年,欧洲的战后重建完成了七七八八,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日本凭借低廉的劳动开始抢占美国出口的市场,中低端商品被日本抢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国内生产效率提升到了极值,需要就业、购房人口增加( 25 岁以上人口 ),社会失业率开始攀升,那一个年代的社会风气也是充满着一种颓废的味道,朋克、重金属乐队在 1970 年流行起来,到了 70 年代整个欧美社会充斥着颓废、颓废、颓废。在康波周期萧条期走向社会的那一代人有些注定了无法翻身的命运,时代决定了个体的命运。

 

1966 年 3 月份道琼斯指数到达了一个高点,998 点,之后这个点位就成了 15 年的高点,一直到 1982 年联邦利率从 16% 开始下降,才开启了长达接近 40 年的大牛市( 有波折,但是整体一路向上,任何一次抄底都是正确的,巴老是 1962 年入场 )。在 1960 年到 1970 年美国的汽车产业依然是最牛的行业,股票表现也是最好的。到了 1970 年开始汽车产业因为渗透率到了千家万户( 类似目前手机互联网 ),汽车产业出现了第一次大的调整。在 1970 年到 1980 年,美国股市出现的是漂亮 50,和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行业性投资( 化工、钢铁、煤炭、有色、工程机械 )。

 

➤  4、1980 ~ 1990 年:向死而生,成长繁荣的开始

80 年代是重头戏,说这个时期是重头戏,是因为这个时期开始了成长股投资的大浪潮。创新技术、创造性的革命是在 80 年代沃克尔主导下僵尸企业的死去为代价——「向死而生」。

 

1980 年代到 2000 年的演化进程是半导体带领的信息化革命,计算机半导体处理能力增强( 半导体制程技术的提升 )带来制造业生产线效率提升,制造业全面更新换代新的制造生产线。成本下降,计算机电脑普及到居民( 40 年代汽车的普及浪潮是先从军方普及,然后 60 年代普及到居民。个人电脑普及率在 2007 年达到饱和 )。互联网、服务的崛起,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化的效率,90 年代到 2008 年具有优势龙头公司展开第二次全球化的浪潮。

 

这 26 年( 1982 年到 2008 年)是价值成长股的最美好的时期,在全球创新、渗透率提高的过程,大部分的成长股得益于这个美好的时代。那么作为成长股研究,重点复盘研究 80 年代美国崛起巨头公司案例,寻求共性就变得意义非凡。

 

由于我个人精力有限,只能粗略的在这里抛砖引玉写点我肤浅的认识和理解。是从大的背景作为阐述,关于个股或者相应公司的案例,还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帮助一起复盘这段历史。我偏向认为好的公司和成长需要大势的配合,单纯强调成长也许在未来并不适用,因为未来的 10 年到 20 年不会如过去的 30 年那般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成长股投资大的背景就变得不是那么友好。

 

成长股的成长路径和熊彼得的「创新」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熊彼得的「创新」概念如下:i引进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产品的新质量;ii采用新的生产方法;iii开辟新的市场;iv发觉原料与半成品的新供应渠道;v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建立垄断地位或者打破垄断地位。在 80 年代到 2010 年的成长股大部分是沿袭这几个方向。

 

80 年代有三个情景可以回溯并值得我们借鉴:

龙头企业在 70 年代惨烈的日子中,奠定了品牌龙头、寡头垄断的市场地位——剩者为王;

在 70 年代滞胀、就业、薪资水平等困扰着社会以及企业。彷徨、茫然围绕着那一个时代。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外有日本追赶国公司崛起的不可一世,内有无竞争优势企业自砍三刀的低价竞争。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坚持过来,并获得足够的市场话语权,在估值和市场份额提升的作用下,展开了牛市之旅,后续的再开辟市场那是另外的故事。至少 80 年代的时候,在全球化进程没有高速的时候,侵占国内市场空间和创造效率是这些龙头的主要投资逻辑。

 

所以我们能看到 70 年代是龙头修炼内功的时候,竞争优势、内部组织架构, 80 年代是这些公司把竞争优势发挥出来之际,剩者为王。《雪球为什么滚不大》里面有许多这个时期的经验,只是翻译的比较差劲。

 

新技术的扩散效果扩展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在高科技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率先成就了一大批的公司;当年的 IBM、戴尔伴随着个人计算机领域崛起,然后软件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最后一批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就是智能手机。

 

1950 年到 1970 年也是一个新产品的扩散周期,汽车的扩散周期。在欧洲城镇化需求造就美国财富之后才有美国人能买得起汽车,那个时期的成长股是以汽车为核心的产业。

 

成长股的投资渗透率是一个关键性指标,大的产业技术革新,渗透率也是相当重要。

 

追赶国凭借先进制造业成本优势能实现再一次的跃迁( 在国家增长分析的过程中,这一段是具有很好的分析代表意义 )

半导体制程技术是从美国起来的,内存生意是英特尔在 85 年之前的摇钱树,但是这个摇钱树在 84、85 年被日本人学会,把英特尔打得很惨,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一书中重点介绍了他是如何下定决心关掉内存厂,转身投入到核心芯片的研究中。制造业拼成本游戏在那个时候美国本土玩不下去了。要知道从 1982 年到 1985 三年的时间里英特尔的股价下跌了 50% 。

 

应该说新的技术是日本能攀越到第二个阶层的核心,在 1985 年之后,日本的净出口数额快速的上升,当时半导体制程、笔记本制造大多放在日本完成。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国土在先进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超越,完成了居民财富的快速爆发,也有了后面的 1989 年的世纪泡沫。

 

80 年代的美国股市更多依靠的是估值提升,新兴经济( 半导体制程 )提高经济效率的事情是在 88 年以后才开始显现。在 82 年到 87 年股灾前战胜指数的是偏向消费( 食品饮料、零售 )和服务( 文化传媒、医疗、非银金融、银行 )。

 

美国从 80 年代就不再创造国民财富,从 1985 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的扩大,全球的共生模式正式大规模开启( 70 年代只是小小的开端 ),1986 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了 1600 亿美金,30 年前的 1600 亿美金那是一笔天文数字,催生出了日本企业购买帝国大厦,在 88 年之前美国企业看到日本企业是绕道走的。

 

➤  5、1990 ~ 2000 年

从 1947 年半导体问世,1959 年集成电路技术商用化,1965 年运算放大器被发明,1970 年英特尔推出记忆体芯片和微处理器,1973 年互联网发明,到 1981 年个人计算机真正走入大众生活,信息技术终于从成长进入到成熟,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

 

以半导体为基础的电子信息化革命将人类的活动痕迹转化为电子信息,对信息的分析、计算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1980 年代后期美国劳动生产率重新提升。美国经济的效率提升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的股票表现上:1985-2000 年,围绕着电子信息的储存、计算、传输诞生了许多牛股。

 

89 年日本被玩死了,美国用金融泡沫的力量释放了 1988 年之前对日本企业的怨气。日本企业虽然在 90 年代还能创造较好的财富和利润,但是都被 1989 年的泡沫资产端膨胀后带来的债务链条彻底拖死( 日本政府如果转嫁毒负债,也许日本有不一样的结局,也许不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这个是话外题,在 90 年代另外一个对全球经济和实体意义非凡的事情是——中国的市场需求激活了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到 1992 年的邓小平南巡奠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患寡而患不均」被「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所替代。在经过了 10 多年的准备期( 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 ),中国需求的市场彻底被激活。中国的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可口可乐、宝洁等消费品国际巨头股价正式大幅度攀升就是在 90 年代。在 89 年日本资产泡沫赶顶的时候,有一个逻辑叫「满足中国 10 亿人口的生活用品,就够日本企业吃三十年」( 现实是吃了二十年 )。

 

中国市场的激活在熊彼得创新里面叫开辟新的市场。所以在 90 年代是美国企业最繁荣的 10 年,新的市场、低利率、没有竞争对手、新产品研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带动工业效率提升,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部分的伟大企业都是在 80 年代诞生( 修炼内功 ),90 年代发扬壮大,新纪元之后兑现利润。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后这些伟大的企业兑现利润又都有了很好的涨幅。

 

( 有些人用纳斯达克泡沫来形容 2015 年的创业板,同理外推,创业板的一些公司会类似当年的纳斯达克泡沫之后一样,重新释放利润变大成为伟大的公司。这个逻辑是线性外推,虽然他外推的时间有 20 年之久,但是我偏向认为这个线性外推得出的逻辑值得商榷。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大的宏观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纳斯达克泡沫是信息化技术成长期到成熟期转变的一次泡沫,2015 年创业板是信息化技术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泡沫,不同的生命周期。还有一种外推是和日本泡沫对比,当时日本泡沫破裂后企业股市、房地产两重链条造成的负债积压累积失去的二十年。)

 

整个 90 年代美国经济和股市,呈现的就是我们前面一直说的那种共生模式,美国这些龙头企业获得了非凡的利润,但是很大一部分利润是通过在他国的制造厂做完的,利润也就留在了海外。在国内这些企业的员工的工资提升,带动了整体居民的财富创造。美国贸易逆差继续的加大,以日本、韩国、台湾为首三个地区承担了新产品制造( 半导体相关产品,所以有人研究了韩国、台湾的崛起作为研究案例论述中国崛起的可能,尤其是台积电作为成长股如何的优秀  )。追赶国赚取的美元和海外利润通过国际外汇市场回流美国,推动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和泡沫的出现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整个 90 年代都是美元指数在涨、美股在涨,一直到 2000 年的纳斯达克泡沫。2002 年以后开启了美元长达 10 年的熊市( 美元指数从 80 年代至今两个轮回表现是牛市 5 年,熊市 7 年,底部震荡 3 年,现在是美元熊市的第二年 )。

 

这个时期个人计算机迅速普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消费品,催生了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网络的巨大市场需求,成就了一批以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设施的科技企业,如思科、戴尔、微软及英特尔等。可口可乐、沃尔玛是这个时期消费股的典型( 关于沃尔玛,有时间我们再聊,伟大的企业诞生于生活习惯改变之际 )。

 

巴老是在 1988 年( 1987 年股灾之后 1年 )买入可口可乐 10 亿美金,占当时他资产总规模 35 亿美金的30%,我记得当时巴老买入可口可乐的估值是 15 倍估值。可口可乐从 1990 年年初的 2.54 美元涨到了 1998 年最高点 27.35 美元。别说巴老不择时,可口可乐的全球化战略就是在 80 年代末定下来的,之前买可口可乐可没有这么大收益,他之前也没买。

 

( 纳斯达克泡沫和日本泡沫都是属于海外资金推动的资产泡沫,日本没有处理好,因为金融自由化助推了地产泡沫( 土地价格上涨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每年重估一次 ),以土地为借贷链条导致的债务链条崩塌由日本人自己承担,同时高位股价形成债务链条负反馈也被日本企业自己承担,纳斯达克却是把各国资金装进去 )。

 

➤  6、2000 ~ 2008 年

这个时期,金融自由化的反弹助推了美国房地产泡沫,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房地产产业成为了美国人的支柱。

 

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互联网公司还在向千家万户中渗透,没有形成足够好的利润,全社会没有新的增长点。所以地产成为了美国政府依赖的重要支柱,金融自由化加重了地产泡沫的形成( 都是唯利是图的投机客 ),「0 首付、首年 0 还款」最后都冒了出来。这一次彻底的玩崩了,但是还是把一部分损失转嫁给了海外资金——各国央行( 主要是中国央行 )。

 

随着中国加入 WTO 进入 WTO,中国净出口额在 2005 年从原来的 1500 亿人民币猛增到 8600 亿人民币,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式进入起飞增速快速阶段,带动了大宗商品的超级大牛市。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快速的扩大( 如果再细分商品项和服务项,是严重的劈叉,美国疯狂的买商品,然后疯狂的输出服务 )。 这 7 年是美国人疯狂的刷「美元」这张信用卡,美国没有创造居民财富,连美国自己的海外公司都把自己的钱留在海外。90 年代还是雇佣美国员工到海外工作,2000  年之后甚至连美国员工都不雇佣了,直接在海外当地雇佣员工( 主要是中国 ),国内人工太贵。美国公司的盈利还是很好的,因为中国地区的盈利弥补了其他的不足,中国的市场是美国公司赖以生存的市场。

 

在 2002 年美元指数见顶之际,道琼斯指数也见底。这一次是美联储向金融市场和全球注入流动性的时候( 2002 年之后的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乘数 ),抬升了股市估值。股市有些茫然,没有突出的主题,能算是突出的主题,就是和房地产、周期相关的个股,资源股、原油等是明显跑赢市场。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力量达到巅峰,全球进入金融资产定价的模式。

 

这个时期成长股最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在 2003 年最低的时候只有 46 亿美金的小公司,现如今的 8900 亿美金大公司。如果把 1985 年到 2003 年股价做对比,苹果在这个时期,和微软、亚马逊、思科、戴尔等公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弟的小弟,完全没有伟大公司的潜质。但是苹果推出的智能手机,将人和互联网随时的互联起来,互联网渗透率貌似就差一个汽车没有进入了。手机、平板渗透率的提升是这一轮科技创新( 信息技术革命 )扩散的最后一部分,信息技术的成熟期到衰退期( 康波周期进入衰退到萧条 )。

 

➤  7、2008 年至今:平稳运行、能源行业的崛起和衰落

2008 年到 2018 年,世界经济是平稳期,风平浪静,除了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暴跌反弹的轮回。2008 年的债务危机成功的将各国央行资金装入到房利美、房地美中,各国政府千防万防不碰股市泡沫,但是还是躲不开被薅羊毛的命运。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宿命,因为各国都在享受美国人消费这种透支的信用卡,必然要接受信用卡定期核销债务的冲击。

 

2008 年至今有两个主题贯穿美国:1)、放水;2)、放油气;

 

放水这个我们可以不用展开阐述,已经讨论的够多,那么油气这个代表着美国开始想办法努力回归制造创造居民财富。

 

从 2008 年到 2015 年美国的双逆差——贸易逆差、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天量。而国债更是发行再发行,对于年收入 3.2 万亿的经济体,背负着 22 万亿的债务,而且还要进一步的增加。就不要提居民财富创造的事情了,完全是靠着美联储的货币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运转( 如果谁有兴趣看看美联储、中国央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对比就会有很有意思的结论出现 )。

 

页岩气、页岩油的兴起在原油 110 美金时候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优势,但是当原油跌到 60 美金以下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所以 2011 年到 2014 年美国以低成本的能源获得了制造业的回流,包括一些化工厂。但是 2014 年原油价格的下跌,页岩油享受不了高油价的红利,在 70 美金以下的页岩油厂商玩的就是无现金流盈利的「庞氏骗局」。能源带动的制造业回归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出路。美国的贫富差距在这 10 年时间变得更加陡峭,社会矛盾存在激化,左翼政治势力得以登台。

 

这 10 年的美股股市最伟大的企业是苹果和亚马逊,苹果从 500 亿美金( 2008 年年底 )到 9000 亿美金的市值神话;亚马逊从 2008 年年底的 40 元到现在的 1500 元( 市值从 190 亿涨到 7260 亿 )。

 

在 2015 年之前龙头白马涨幅是一般,跟随大势上涨,但是从 2015 年开始,金融资产配置资金从债券市场的转移开始催生龙头白马的牛市,我们回顾来看一些龙头白马上涨也是从 2015 年那一段调整后开启了加速。当然和他们的利润释放、公司发展等也有一定关系。

 

➤  8、未来美国经济展望

特朗普的上台在当时是比较让一些人震惊的事情,但是从我们之前的思路来看,他的上台并不是历史性的偶然,背后存在着贫富差距的必然。虽然都在称呼特朗普为「特离谱」,但是他真的不是特离谱。从其定的这些政策初衷,是要直接创造居民财富,通过中低层收入居民的收入增加迎合政治选民的口味,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美国贸易逆差缩小,部分商品自己生产( 制造业的回流 ),掠夺其他国家的需求。

 

在这近 100 年时间里,我们发现美国人玩了一个轮回。50 年代到 60 年代的基础工业、汽车;70 年代滞涨,企业修炼内功;80 年代开始新兴技术起步;90 年代互联网泡沫;2000 年玩的是房地产;2008 年之后货币和能源;2018 年特朗普上台后要做的就是以制造业回流。

 

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贸易战一定会出现,而且是以美国为首的贸易战,不要简单的以为美国不会对中国贸易战,在这个环节对中国居民伤害是最大的,因为美国人要抢我们的市场( 这个在 2018 年 2 月 23 日已经出现了对钢铁、铝等商品的贸易关税 )。贸易战在全球经济在康波周期萧条期时候一定会出现,在上一次大规模贸易战的时间还是在 19 世纪初,1929 年到 1935 年全球是贸易战、关税战;1975 年到 1985 年美日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战,最后的结局是日本屈服,放开了金融管制。

 

美国政府会千方百计的把中高端制造业迁回国内,我偏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制造业存在回流的可能:1)有利润、技术含量高、品牌认可度高、资本密集型产业会回流美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不具有优势 );2)能源消耗占比高的产业,美国会力挺国际能源价格回升,来制造美国本土的能源价格优势( 不能损害盟友沙特的利益,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在油价的供给侧改革就剩伊朗了,消灭伊朗极有可能就是美国真实的政治意图了 )。

 

未来若干年都要保持弱美元的国际地位,能更好的促进美国制造业出口。换美元的略微注意了,美元要熊很多年了。

 

美国政府会自发限制货币的释放,政策方面会宽财政、轻货币。影响是极有可能会出现全球经济会因为效率无法提升,财政、制造业需求提升的情况下陷入一轮中长期的滞胀,通胀水平开始进行普遍的提升,大周期美国国债开始走熊。

 

美国人不想刷卡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亚于一次大萧条,尤其是作为追赶国的中国。靠着对美国出口赚取了工业化资本的中国,未来要做好硬仗准备,1985 年后的日本在那一次的危机中输了,因为金融自由化和政府的无奈,资产泡沫破裂带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失去的二十年,至少从去年我们能看到刘鹤军师为首做的金融肃清,这次金融肃清是对金融自由化的限制,并做好国内的应对措施。

 


二、追赶国日本经济崛起和破灭:如果不是 1989 年的泡沫,也许苹果会出现在日本,而不是美国

➤  1、1965 ~ 1974 年:工业化完成成熟

这段时间是日本作为追赶国,工业化进程进入成熟期阶段,如果对应的话,正好和我们中国 2018 年较为相似。经济增速再次下台阶,注重制造业升级。日本在 1965 年完成了工业化起飞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在 1975 年经济开始走向大众消费。

 

从 1970 年到 1973 年的石油危机,是一次长达 3 年的牛市。

 

➤  2、1974 ~ 1989 年:制造业升级带来的长期繁荣

这个 15 年是日本真正腾飞的时间,虽然日本经济已经稳定的下了两个台阶,但是制造业升级,从 1974 年到 1989 年那一次泡沫是日本企业在世界横行的时候,就如同现在日本企业被中国打得多么凄惨,这 15 年美国企业就被日本企业打得有多惨。

 

这个时期是全球经济康波周期的萧条期,日本又站起来掠夺了美国企业的需求,造成了美国企业的更加困难。由于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尤其是中高端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完成了市场占有率划分,这些龙头企业开启了侵占美国市场的征程。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一批企业走在了前列。尤其是汽车产业,由于高油价的因素,日本轻量化汽车受到消费者喜欢;小松推土因为性价比高,侵占了许多卡特彼勒的市场份额。

 

而实现弯道超车的日本电子生产企业,在 1982 年之后成为了日本支柱型企业。这个时期化工企业也伴随着升级,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也使日本的化工技术成为了前沿。


从 1985 年开始,日本贸易顺差连年扩大,出口产品电子制造为核心力量。

 

日本股市走的是从 1975 年开始的 14 年大牛市。

 

➤  3、1989 ~ 2000 年:中国市场的崛起

日本企业在 1989 年到 2000 年,虽然都在消化资产负债表上的两个雷( 土地、股票)。但是这 10 年日本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一点也不弱,1991 年夏普建立了第一条液晶生产线,日本的电子设备制造能力世界一流,当时的松下、夏普是高端制造的代表。

 

中国市场的放开给了日本企业又一个黄金十年,在 88 年讲的满足「中国十亿人日常用品足够日本吃三十年」,虽然这句话是错的,但是却真的吃了很美好的十年。

 

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盈利都在还债,还泡沫破裂的债。如果看这个结果,那么对现在的「金融去杠杆」政策就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这个政策让我们不至于陷入到资产泡沫破裂后的痛苦。

 

➤  4、2000 年至今:韩国、台湾、中国超越后的没落

从 2000 年至今,是日本走向没落的 20 年,两个事情能反应这个变化,那就是 2004 年优衣库的崛起代表着「个性化消费」的崛起,然后直到现在「低欲望」社会的流行。

 

因为不能更快的创造居民财富,大众阶层消费支出被尽量压缩。整体社会无法创造居民财富,阶层固化,收入赶不上物价。这就是个性化消费、低欲望社会的本质,三个字——买不起。

 

日本错过了 1990 年到 2000 那一段制造业升级的最佳黄金期,因为这个阶段日本企业盈利都拿去还 1989 年留下的两颗雷( 土地资产债务链条、股票资产债务链条 )。

 

没有研发经费的投入,能保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支柱产业很快就被他国所学会。享受不了高端附加值,企业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不能支持研发,无法提升附加值,日本进入了死循环。

 

彻底的输给了韩国、台湾,然后、然后都败给了中国。中国人以极高的热情,把这三个区域都弄死了。

 

这是一个必然,类似当年日本企业是如何的弄死美国企业一样,日本掠夺了美国人的需求;中国的崛起,把日本逼到的绝路,中国掠夺了日本的需求。

 

如果不是 1989 年的双泡沫,也许苹果不会出现美国,而是出现在日本。历史不允许假设,只是一个臆断吧。

 


小结:

我们在这一段里,发现和中国最相似的是日本,目前类似日本在 1975 年之后的阶段,种种内忧外患,但是日本从 1975 年走向了长达 15 年的繁荣,包括股市也是。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事情是如何防止 1989 年的双泡沫,我们距离那个双泡沫时间还有 15 年,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我们 80 后的这批人老去的那一天将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时间段。


 

( 第三部分完 )



本文篇幅较长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私人笔记非投资建议  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研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文 / 估值逻辑

北京  朝阳  奥园

2018 年 3 月 06 日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推荐文章阅读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二】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一】

冰与火之歌 | 迎接激烈动荡的2018年股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