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台酒“第一车间”在延津,酒鬼酒、浏阳河也纷至沓来!

王嘉俊 朱严 相约新乡 2019-05-25

中国人,言酒必谈茅台!


但是,若告诉您,这瓶价值不菲的“国酒”里,并不是贵州的小麦,而是来自中原的新乡,您会是什么心情呢?

 

是不是觉得“上当”了?

 

千万,请别!

 

 

一、延津:茅台酒的“第一车间”!



茅台作为国酒,被称为世界第一烈酒品牌。贵州茅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曾表示,茅台始终坚守30道工序136个工艺环节,不断拓展“绿色种植”源头,视有机原料为茅台酒生产的“第一车间”,视有机原料生产为“第一道工序”!


按食品安全性排序,有机最高,绿色次之,无公害再次之,有机小麦基地都会对小麦生长地的地下水、灌溉用水、土壤、空气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

 

2009年茅台集团在全国各地筛选原料生产基地,经过两次到延津县实地考察,2011年4月与该县签订了2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协议。 

 今年5月份,新乡市嘉合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国曾自豪地说,他们在延津有2.1万亩小麦,是经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过的有机小麦基地,其中1万亩作为酿酒原料被直接供应给‘国酒茅台’,全省独此一家!”

 

延津作为茅台的“第一车间”,服务其“第一道工序”,早已实至名归!

 


二、延津小麦:6个“全国第一”!


 昔日黄河故道,如今麦海绿洲”,这句话就是对延津3000年历史的概括,曾经的延津人民,饱受风沙、盐碱、决堤的苦难。

 

远的不说,在电影《1942》中,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给世界“还原”了一个曾经真实的延津。当时,延津人们尚且食不果腹,不得不流离失所,更别说钻研粮食种植、精酿美酒啦。 

【国酒茅台万亩有机小麦基地,如今成了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游园”】


如今,再看这座小城,已经获得了“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的盛誉啦。

 

其实,不仅是茅台,延津还吸引了酒鬼酒、浏阳河等知名酒企“扎堆”入驻。他们都在延津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


延津地处黄淮小麦优势区的核心地带,耕地103万亩,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是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农业部确立的小麦全产业链产销衔接试点县、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

近年来,延津县小麦经济创造出多项全国第一:


全国第一家注册原粮商标、

第一船出口食用小麦、

第一家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

第一家制定地方生产标准、

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

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 

在抓好小麦基地建设的同时,延津还努力打造生产、收储、加工、销售产业化链条,除了白酒产业,像新良公司金粒麦业克明面业云鹤公司等也守着满园“麦香”火热发展着,延津小麦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


 

以延津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价值经评估达17.55亿元,延津小麦被誉为“中国第一麦”!


三、什么样的延津,

才能种得出“中国第一麦”!

 

不是所有地方都能产茅台酒,它离不了赤水河畔茅台镇;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出“中国第一麦”,它离不了黄河故道延津县!

 

我们今天不谈空气、土壤和气候,这都源于“天赐”,我们谈谈“人为”。

 

河南日报《新乡观察》记者曾发问:有人说,延津县靠着一个小麦,是一招鲜吃遍天,一个“绝招”就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有一招鲜,真就能吃遍天吗?


磨刀匠、补锅匠、打铁匠……从一个个正在消失的职业看来,即使有了“一招鲜”,也未必能够“吃遍天”。 

怎样让“一招鲜”变成“多招鲜”?


延津用 “一招鲜”引来“多招鲜”,用优质小麦的“金字招牌”做“诱饵”,“白酒大咖”茅台、酒鬼、浏阳河来了,克明面业这个全国最大的挂面生产基地来了,省内最大的国有粮企豫粮集团来了,中原粮食集团、中德合资云鹤食品、麦丰(中国)食品也都来了,延津食品加工产业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延津不满足于好小麦,而是不断提高小麦品质,提升小麦科技含量,增加小麦与产业的关联性,才是延津小麦“吃遍天”的大秘诀。


延津设立10亿元小麦产业引导资金,谋划建设全国优质小麦交易中心;连年举办“小麦博览会”,正筹备建设小麦博物馆;通过推动小麦产业发展,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年轻干部……

重要的是,延津人民也是好样的!


他们从黄沙中走来,因“境内多棘”,秦王政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设立一个新县,名曰:酸枣县。他们长年累月地度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曾为了生存,受着苦,曾为了生活,受着难……


而如今,勤劳如你、智慧如你、善良如你,为了梦想,却依然没有停止过与田野的交往,就算,你们已经在黄土地上拿到了“金字招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围绕小麦产业,延津已经并正在打出精彩连连的招式,通过与高手“过招”,相信延津的“一招鲜”,总能够“鲜”出新局面,“鲜”出新境界!


祝福延津!


祝福热爱延津、热爱奋斗的您!




【本期编辑】嘉俊

往期回顾

时光里的新乡——用24小时来讲述你!

看过辉县百泉,乾隆回京建了颐和园!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