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乡古建筑:陨落凡间的“星辰”,独一无二的灵魂!

王嘉俊 相约新乡 2021-08-02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外宣微信公众号

上周(5月15日)一场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古建筑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


数千年来,新乡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座座充满故事的古建筑。她们历经沧桑,诠释着牧野儿女的智慧和浓浓的文化气息。


1.

天界山真武庙


辉县天界山海拔1570米,号称“太行第一峰”,是祈福问道圣地,是“南金顶、北铁顶,南顶在武当,北顶在太行”中的天下第一铁顶所在地。



相传道教祖师在此成仙,百姓称祖师为“老爷”,故名老爷顶。


天界山老爷顶(铁顶)  摄影:吴艳青


老爷顶为一孤立凸起的高山,周身绝壁环绕,峡谷幽深,仅有一窄道与外界相连。


山顶有一真武庙,有庙无梁,青石到顶,庙顶所用铁瓦,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故称“天下第一铁顶”,历经千年风雨,仍完好如初。


庙的旁边,有咸丰元年(1851年)所立碑一通。碑文《重修北顶梯路碑记》记载,该庙宇“不知修自何人,创自何代,而依山凿磴仅可容足,路甚险阻,行步艰辛”。


但根据宗教历史的发展来推测,至少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现存明朝复修的玄武庙,庙顶的铁瓦、庙前的铁鼎、铁锅和殿堂的铁像,铸造工艺精湛并充满谜团,让后人叹为观止。



2.

望京楼


卫辉有座望京楼,

半截都在天里头。


卫辉望京楼,由知府周思辰监工修建,万历十六年(1588)冬动工,万历十九年(1591)秋竣工,是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


 摄影:耿凌海


当时传说,望京楼高耸入云,离天只有3尺3,拿枚鸡蛋从望京楼顶扔下来,鸡蛋还未掉到地上就能孵化成小鸡,您说这得有多高?

 

其实,这座望京楼的实际高度只有33米,宽30米,进深19米,在现在看来也不过几层楼高而已,但在当时,确实属于“摩天”级了,所用石材全部来自于太行山里。


摄影:何畅


古匠人缜密的思考和精准的算计让人惊叹,他们似乎懂得精妙绝伦的力学理论,能巧妙地将石头雕凿成拱形,拼成严丝合缝的穹拱形,将承受力垂直分散到墙体和地面。


此外,“穷侈极奢”的潞王却与母亲有着一段感天动地的血脉深情,成为一段温暖的历史佳话,因此,望京楼,也被称为是中原距离北京“最近”的地方



3.

河朔图书馆


河朔图书馆是19世纪30年代时任国民党新乡专员唐肯取的名字,“朔”是北方的意思,“河朔”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卫河之北,也泛指黄河以北,即河南的豫北以及河北的邯郸等地。

1933年,由当时新乡各界要人及士绅等人组成了筹备委员会,唐肯任主任。在所辖各县采用募捐、摇彩票等办法,筹集银币46000元,在新乡县城购地作为馆址,1934年动工。


1935年8月,建筑面积达1740平方米的河朔图书馆竣工。图书馆建成后,国民党新乡专员唐肯为董事长,第一任馆长由新乡专署民众教育馆长杨耀武兼任。


拍摄:李焜章


河朔图书馆是一座颇具明清风韵的殿堂式建筑,设计出自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之手,由三层四角攒尖顶式的主楼和左右两层单檐歇山顶式的配楼组成,脊饰为清宫式做法,浑厚典雅,挺拔俊秀。



该馆还见证了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军事三人小组”在此召开军事调停会议的历史一幕。70多年过去了,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的河朔图书馆,还依然孤傲地矗立在卫河河畔。


4.

白云寺


新乡辉县有座白云寺,据传是唐太宗李世民派钦差修建的,为了他最疼爱的公主、来自辉县的驸马和他可爱的外孙。


摄影:心中那片海  


每逢深秋,6棵来自唐代的银杏树,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落叶遍地,“满寺尽带黄金甲”!



还有那绚丽的壁画,让人身处中原太行,梦回西域敦煌。



而后山的塔林,让人身在新乡,遥望登封嵩山。塔是高僧圆寂后的归宿之地,寺后山丛林深处曾共有宋、明砖塔4座元代石塔2座


乾隆皇帝在此御笔题写白云自在匾额。


5.

百泉


百泉被称为“北国小西湖”,但举世闻名的杭州西湖,只能将源头追溯到《汉书》;而百泉,却在《诗经》中喷涌,早了西湖约1000年


百泉是河南省唯一、我国北方重要的真山活水古典园林,据香港《文汇报》记者戚红丽报道,北京颐和园就是乾隆皇帝仿照百泉湖建造的(昆明湖对照百泉湖,万寿山对照苏门山。由于乾隆对邵雍非常推崇,而颐和园中,也有一个原址在百泉景区的邵窝殿)。



乾隆感慨百泉美景,曾说:早知有百泉,何必下江南



几千年来,晋代名士孙登、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北宋大文豪苏轼、中国理学大师邵雍、南宋名将岳飞、明末大儒孙奇逢,还有近代的徐世昌、冯玉祥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百泉的舞台上演绎出诸多奇异瑰丽的人间话剧。


此外,百泉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源头之一,享有着世界声誉!


6.

潞王陵


新乡凤凰山下的潞王陵号称“中原第一陵”。


大明王朝270多年,16任皇帝,289个亲王,潞王陵是唯一能与明十三陵相提并论的藩王墓,在多个方面僭越了“帝穴”规制,以至于两度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预备名录”。



该陵占地400亩,石头砌成的墓冢高6米,周长140米,仅墓室面积就有175平方,比现在一般的单元房都大,而且还给自己的妃子及丫鬟单独建墓,简直是“大逆不道”。


次妃墓享殿基座遗址


虽历四百年风雨,仍尽显大明奢华。今天,人们走进这座“中原石头城”,更多的是在古今镜鉴中领悟大道、世道与人道。



7.

比干庙

比干庙   摄影:牛宏飞


卫辉有条比干大道,大道通往比干庙,庙里住着比干。他是纣王叔叔、妈祖先辈、“文财神”;


比干庙是中国第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已有3000余年历史。现存的建筑群为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自唐以来,历代皇帝都对比干庙加以维修,文人雅士也以诗词立碑纪念。


其中,除了北魏孝文帝的碑刻之外,还有一碑被称为“天下第一碑”,即著名的孔子剑刻碑,上书“殷比干莫”几个字,传是孔子留在世上的唯一真迹


8.

玲珑塔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有篇文章,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并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


名扬世界的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8月,倾斜角度3.99度,为全球建筑“神话”。



殊不知,在新乡的平原示范区也有一座斜塔,名曰“玲珑”,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早于比萨斜塔68年,千年间经受地震灾害10多次,倾斜角度3°33′。


登上此塔,可以南望黄河波涛,北眺太行峰峦,东见浩瀚云海,西览万顷碧绿,真可谓妙趣横生,蔚为奇观。



9.

同盟山


有一座山,是千百万士兵捧土堆成,屹立在黄河岸边!


牧野之战在这里发出总动员令,八百诸侯在这里汇集盟誓,姜子牙在这里封神。



这座山,就是新乡市获嘉县的同盟山!庙小乾坤大,山低岁月长


牧野之战,周朝取代商朝,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横空出世,百家争鸣,风云激荡,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


如今,作为中国同盟文化的发源地,周武王手持黄色大斧和系有牦牛尾巴的白色军旗登高“牧誓”的战争总动员令,也许还将在同盟山永久地回响吧……



10.

陈桥驿

陈桥驿夕照   摄影:王天定


封丘陈桥,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距中原名城开封仅20余公里,是中原通往燕赵的咽喉之地,从唐代起这里就设有驿站。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这里,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启300多年大宋王朝,自此,中华古文明越上巅峰。



如今,走进陈桥驿,左边为“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碑,右边大的是系马槐,石碑旁边,便是当年赵匡胤拴过战马的那棵著名的古槐树了!


古槐高有丈余,树围5.4米,历经千年,已于1983年枯死。当地文物部门为防风化折断,对其进行了化学处理,但古槐看起来仍很有气势,苍劲有力。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新乡这些古建筑,蕴含着新乡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新乡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凝聚着世界各地牧野儿女的乡愁。


如今,回过头看看老祖宗给世人留下的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应当好好地保护她们,让她们永远璀璨。


截至目前,新乡有20个“国保”、54个“省保”、500余个“县(市)保单位。多年来,各级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愿她们穿越了千百年,经历风和雨,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能“活得”更加完整、更有尊严……



注:感谢南太行景区等提供相关资料

往期回顾

这里是新乡科技!

新乡古长城,现存62679米,2300多“岁”,乃国之“瑰宝”!

60年,他拍了20万张照片,连起来,是新乡到辉县的距离……

总  监 制:李国强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王高峰       

执行主编:尚建东 王未来    

责任编辑:王嘉俊 杨 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