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南 2018-06-02


2016年,我和哈佛的Shawn Mullet博士在工作中相遇,后来一起创立了International Youth Power(有思)。很快又与南京大学英语系的老同学,后来牛津毕业的虎哥重逢。在做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仨一拍即合:我们想要做真正对孩子好的教育,不仅当下好,还要在长远的未来一直滋养孩子。

 

去年的游学项目,是我们的一个尝试,结果很鼓舞我们,因为实打实地看到了孩子和家庭的成长。今年,我们要为更多的家庭赋能。


让孩子与优秀的人共处,是非常强大的成长的力量。


下面视频中,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的夏令营主领队,Shawn Mullet博士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设计营地的。让孩子与这样的教育家朝夕相处,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636nr8je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孩子在竞争中有哪些短板?

我和Shawn平时在波士顿做的工作,属于一个国内还没有的行业,在美国人中倒是很常见,被称作Youth Developmentalist(青少年发展专家), 有时也叫做life coach(人生教练)。

 

不管是叫“青少年发展专家”,还是叫“人生教练”,都强调孩子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各种课题的深刻理解,而不是不求甚解的知识背诵。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并且从这一过程中获得长期的快乐和终身的成功。


在美国,从业人员以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学为主要依托,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实践后,用科学帮助青春期的家庭和孩子,从点滴做起,为孩子打造好环境、好资源,养成好习惯、好心态,情商智商一起培养,为之后的人生路铺好坚实的基础。

这份工作,经常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深度咨询,甚至深入到客户家庭中短住,让我得以和众多青少年家庭全面接触,了解到孩子在成长中的无数细节,也看到家长是怎样一步步“塑造”孩子的。同时,在国际教育的大视野下,也能更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孩子的长项与短板。

 

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对教育无与伦比地重视,很相信知识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罕见的重视,造成家长高度焦虑和攀比,常常一叶障目,反而让家庭没有办法接触到高质量的资源,无法理智对待孩子的成长。这些导致中国孩子形成很普遍的痛点,在国际竞争中,步履维艰。

 

我和Shawn常常感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实在是太滞后,缺乏培养世界精英的意识,能力和资源。

 

我们接触到的中国孩子,常常因为不具备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在求学的路上不仅步履艰辛而且缺乏方向。如果能早早做好准备,无论是在求学路上还是人生路上,他们都将大不一样。

 

今年夏令营,是我们为未来领袖量身打造地起点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工作的小故事吧,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为什么想要把夏令营设计成这样。

他的妈妈精益求精,

                    他最怕走出舒适区


我以前一直不太喜欢推着年轻人做不想做的事,直到我遇到了刚到美国读高中的小D一家人。

 

小D十年级到美国,因为这边的高中是四年,他入学时,同学们已经在一起一年了,加上才从中国过来,他算是彻底的外来者,有些融入不进去。

 

小D成绩很好,虽然英语历史等科目,刚来的时候挑战很大,但是一学期之后,他已经出了ESL课,在regular的课程中拿到了不错的平时分。(ESL课是给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开的简单一点儿的课程。)

 

他家来找我,是因为陪读的妈妈发现孩子常常无精打采,尤其三点放学后,作业很快做完,空闲时间太多,小D总是无所事事,且越来越不爱和家人交流,一个人郁郁寡欢。

 

这其实是小留学生特别经常遇到的情况。他们从小习惯了一切被安排好,自然而然的,多半不太善于自己找资源,加上美国学校特别强调“self-advocacy”——自我推销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私校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基本上是你不找它,它就不找你。中国家庭对这个体系很陌生,往往帮不上忙,孩子放学后就无事可做了。

 

这简单啊,我当时就按照惯例,要了小D学校的各类俱乐部和社团信息,准备带他选些感兴趣的活动,还能交到新朋友。

 

这一选,就发现问题了,小D对所有活动都兴趣平平,尤其完全不愿意考虑美国同学为主的团体运动。他的妈妈倒是在一旁很起劲,比如看到乐团的时候,就一个劲儿的说小D学了多少年钢琴,考到了10级。

 

妈妈一直很热情地鼓励小D参加乐团,并且一直说儿子钢琴弹得好。冷不丁的,小D来了句,“就需要一个钢琴,我听到过同学弹了,我肯定不如别人。”

 

说到所有的新活动,比如波士顿人喜欢的冰球、小艇、棒球等,小D通通一口回绝,其他熟悉的活动,比如钢琴和篮球,他妈妈可劲儿说他很棒,他自己却一直往后缩,觉得比不过其他人。

 

那时候我不喜欢过多地推孩子,所以选了几个他不排斥的项目,教他写好了给活动顾问的邮件,让他上学时去找老师聊聊加入的事情。

 

然而,没有哪次,他去找老师问了。不是说老师不在,就是说他忘了,总之各种临阵退缩,几周下来,我们没有一点推进。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可能孩子太害羞,一下子难以自己处理,通常我们会接手过来,帮孩子与老师联系,预约好孩子去面谈或是trial的机会。

 

然而,就在我准备接手过来时,小D局促地开口了:“老师,我不想参加这些活动。我都不会。而且我妈都要求,事情要做就要做最好,那些同学都太强了,我不行。”我让他去感受一下,甚至和他聊了些怎么和同学“搭讪”方式,他还是死活不愿意:“就我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加入他们。上次去篮球队,都没有人理我。”(美国的中学篮球队,确实亚裔比较少,氛围也不是那么开放。)

 

不仅仅如此,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只愿意做自己已经擅长的事情,特别排斥尝新,老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他在美国的生活,几乎只有学习,而且还是国内养成的死啃书本加做练习那一套。他很快缩回了自己的小天地里面,没有继续接受我们的帮助。

 

本来这事就过去了,可是第二年,他妈妈给我发了短信,说孩子还是不适应美国的生活,整个人蔫儿了。当时没有选择把孩子推出舒适区,而是延续了在国内习惯的方式,找了个补习班,填满了孩子课后的时间,用来补英语数学化学啥的。可是一年之后,孩子居然成绩反而下降了,开始在课堂上各种偷看手机、漫画,而且也没有交到朋友,就想着假期回国。

 

当时我遗憾了很久,想着当初如果推他一把,直接带着他体验新的生活,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出国,但是每个人都需要走出舒适区,去做自己当下不胜任,不舒服的事情,才能成长。We struggle, and then we grow.

 

走出舒适区,任何人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对谁都是挑战。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选择了安全、舒适,而放弃了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内心总有一个小恶魔,告诉自己没必要去尝试,保持现状就很舒服。

 

留学生因为处在陌生的环境,年纪又小,这个恶魔的声音往往就更占上风。所以,我总是看到中国孩子上课沉默不言,在派对上默默缩在角落,平时就在中国人的圈子,吃喝唱K,闲下来就和国内的朋友打打游戏,几年下来,并没有走心的他国朋友。

 

上学时就中规中矩地学习,假期就中规中矩地玩儿,也很少实习。一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地方要自己。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走出舒适区,毕竟需要勇气,甚至我自己,也曾经差一点就这样“舒适”地过下去。

 

这是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无可厚非,可是也的确错过了很多。我自己是成都人,我常常调侃我们成都老乡,平时在家打麻将,周末的时候,就开车一两个小时,换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继续~打麻将。也开心的,可是,这真的是最对得起这番折腾的方式吗?为什么要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继续过原有的生活呢?尤其何苦自己选择了这种安逸的方式,回过头来又羡慕其他人,可以风生水起?

 

从这以后,我再遇到学生排斥新经历的,总会尽量带着他们一起体验,帮他们走出第一步。事实上,跨出舒适区的这一步,有成人陪伴,在加上恰到好处的经验传授和鼓励,会让大多数孩子变得勇敢起来。


夏令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区


去年的夏令营,Shawn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ask a Chinese student”(向中国学生提问),在陌生的哈佛街头,孩子们要应对来往的行人,全英文回答关于中国的问题。

 

一开始,没有任何人愿意去,第一天,Shawn拎了几个男生,强押着他们走上了街头。

 

孩子们羞涩地站在展台边不知所措,Shawn已经开始“又唱又跳”招揽人气。男生们看他不怕丢脸,效果还很好,也开始了吆喝。

 

最后,这个活动成了去年营员收获最大的项目。走出舒适区的他们,体验到了莫大的成就感。


今年,我们还会继续这个活动。此外,我们还会带孩子们自己组织派对,自己邀请美国的同龄人参加。会让孩子们完成商店挑战,从其他顾客那里打听到信息。在调研中与当地人近距离接触、互动。这些,都是在适当地的刺激与指导下,可以激发孩子潜能的好经历。

 

在牛津,我们也希望把英国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带给孩子。

 

我自己也曾经在英国念硕士,特别喜欢英国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生活特别有滋味。比如搞学术的教授们,总是把自家的小花园打理得赏心悦目,周末家人一起punting(撑杆小艇)或是野餐,在郊外带着孩子动手造船,或是在森林里玩High Rope,热衷于做公众教育的现代企业,教堂的唱诗班、莎士比亚的剧——原版的或是搞笑的、大门敞开的博物馆,几乎常年绽放的玫瑰园,英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确实给了他们哪怕在高压下,仍然可以人生幸福的资本。

 

我们希望在压力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孩子,也能有机会,明白学校之外的大天地。

 

学习,是中国孩子擅长的,不管他们喜不喜欢;他们不擅长的,是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想要改变这一点。所以在英国,我们要带着孩子去mini-cooper的工厂参观,去现代化的农场了解关于食物的争议,去体验上面说的牛津知识分子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舒适区外,其实还有更“舒适”的生活。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得先克服不安,让自己体验这种全新的方式。

 

总之,走出舒适区,才能在未来更舒适。这一步,我们带着孩子走。


夏令营还有什么重要的课程设计思路

感知阅读的力量

除了舒适区外,咱们的孩子还有其他一些痛点。比如不会阅读,不爱阅读,也不知道怎样科学地做研究。

 

大多数孩子没有体会过阅读的乐趣,从小被逼着读名著,而不是在书海里去为自己的好奇心找答案。

 

所以,我们的营地,阅读和思考贯穿始末。所有的参观,都绝不仅仅是到此一游,我们找来资深的从业人员,或是学术牛人,与孩子分享的是insight,同时,给他们大量的高质量文章,提供选择,带着他们去读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要打破的,是孩子习惯于从老师那儿被灌输知识,记住正确答案的老旧模式。我们要带他们体验的,是独立学习,成为不受制于老师的终生学习者:自己在阅读中答疑解惑,为自己争取成为专家的资本,然后再与行家坐而论道,与学者讨论甚至争辩。


培养研究能力

在波士顿的学术组中,我们还会请来哈佛和麻省理工等牛校的学人,手把手带着孩子分组做调研。我们都知道,有事问百度,不应该是优秀孩子的求知模式。但是,怎样找到优质的资源;怎样让自己冲出echo chamber(回音室——只和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交流),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怎样尽可能不带偏见地找到真相,这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在营地中,为孩子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 

为内心赋能

国内学习压力大,孩子常常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殊不知,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孩子欠缺良好的内省机制,只是一味地把学习变成机械劳作,也不去思考自己的特点、喜好、专长,不思考学习的意义,不养成符合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绝对会后劲不足。

 

所以,我们的营地每天都安排了孩子和我们的“family time”,在这个时间里,所有人都暂时地“抛弃”电子产品,孩子将会拥有我们的undivided attention,我们会引导和倾听他们的反思,借用心理学里被研究证明的好方法,帮助孩子在交流中形成健康、强大的内心。

还有……

其他还有一些痛点,比如不知道如何提问,如何大方展示自己,如何和其他同学、尤其是老师平等对话,不擅于团队协作,不会礼貌地质疑和辩论,这些都是大大制约中国孩子,或者说中国人职业发展的短板,我们都要在营地里带着孩子体验突破。

总之,我相信,末流的教育教知识,二流的教育教方法,一流的教育教创造和发现。


我们的营地,为孩子打开通向一流的大门。


END

 查看夏令营介绍 | 点这里

 查看上期营员如何评价我们 | 点这里

 报名| 点文末阅读原文

 有疑问,想咨询? |    请扫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