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伯虎 2018-05-31

是的,我们连求关注的话都坚持原则


怕太长你不看:


▸ 该用哪个关键词来概括北京这场中美贸易谈判的成果?

▸ “强行施加关税”用什么表述最贴切?

▸ 为什么说中美双方从一开始就不指望这次会谈取得成果?

▸ 不求成果的这次会谈为什么双方派出如此高规格班底?

▸ 中美贸易会否开战?


第179期    本期45词    累计7553词

U.S. and China Make Scant Progress in Trade Talks

The U.S. and China failed to bridge sharp divisions in trade talks, raising the chances that each government will slap tariffs on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of the other country's exports before settling their dispute.


【注】:晨读打卡请点击菜单:学英语 - 晨读·纠音



背景一点点



上周那场北京谈判,让我想起公交车和电线杆上的无良广告语。


还没意识到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不仅仅来去匆忙,这场会谈怎么看都矛盾得很。


你说不重视吧,双方派出的都是顶配的谈判班底。


你说重视吧,但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想好好谈出个结果来。


1


我们从头说起。


中国这头,美国人来之前,就从官媒层面释放出不抱啥希望的预期。



最有意思的是XX时报,在美国人落地前几天就发了这么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


光是这回你美国人跑我家门口来谈,这种“上门”本身就可见是你美国人来求我,算是中国已经“阶段性赢了”。


这种说辞且不论事实层面有什么纰漏(如果我没记错,3月时还没正式上任的刘副总理连两会都顾不上开就去美国谈贸易逆差的事,这次美国人过来顶多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光是这种“美国人主动上门来谈就算我已经赢了”的论调,多少让人觉得是为时尚早的“打总结”,似乎中方已经预见到接下来的谈判恐怕无果,现在就开始在给自己找台阶。


美国方面似乎也意识到这点,在代表团出发时就已经发文指出:


中国媒体对会谈结果表示“谨慎”。



2


但是,低调不等于戏码少。


即便中国媒体不抱希望,但美国人这回的谈判诚意,我觉得甚至还不如中方。


这几天中国媒体也极为不爽的一件事:美国代表团把跟中方的谈判条件清单,基本上人手一份发给了美国的主流媒体。



这种本来应该在小黑屋里双方讨价还价的东西,居然被美国人公诸于众。背后的逻辑不难推测。


今天这篇《华尔街日报》显示,这份清单甚至是在中美会谈开始前他家就已经拿到的。



美国人压根就没想好好谈。


因为谈判的常识就是,谈判的具体内容外界知道的越少越好,因为这样自己可以主动调整的灵活空间就越大。如果像现在这样,”美国要中国接下来两年减少2000亿贸易顺差“的条件甩到让全世界都知道了,那之后中美双方退让的压力都大了。因为全世界都盯着,哪边妥协了大家就知道你在谈判中退让了。


所以,这种把谈判条件清单甩给公众的做法,合理的解释几乎就一个:美国人不想谈。


3


不想谈,但接触还是可以的。


国家之间打完交道过后,往往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在于:看双方对同一事件的描述有何异同。


目前,中方的全部描述,都在新华社简短的251字通稿。


字不多,干脆全文放下面:


5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有关经贸问题。

 

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

 

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

 

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这当中,很多高亮词汇的言外之意,吃瓜多年的群众都能理解。


比如“坦诚”“建设性”的交流,通常就是大家吵吵着各说各的


存在“较大”分歧,估计分歧已经大到不是一点点


但凡会谈双方没有“亲切友好”的字眼,那多半会谈氛围都不会好。

 

“达成一些共识”,但通篇也没说是这些共识是什么,全文唯一明示的共识“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就像是一句正确的套话。


总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感觉没取得啥成果的


但这样剖析还不够。


因为在这个代表团回国后,白宫方面也就这次北京会谈发了一份声明。




我想来比较下中美双方在表述上的异同。


有意思的发现真不少。


首先,美国人为什么来北京。


新华社通稿的开头根本没提这事。


前些天《环球时报》的说法是:美国人主动提出想来谈。




但白宫声明上的说法明显不一样:说之所以代表团会去北京,一是“刘鹤副总理的邀请”,二是特朗普的指派。



所以,中方表述中没有说明美方是受到刘鹤邀请而来。


第二,到底谈的怎么样。


白宫的说法是就贸易再平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等进行了“直率”的讨论。


倒是是中国的说法“坦率”一致。



但是,白宫方面没有提到任何要“重视中美贸易”之类的调调。也没有提到中方提出的”沟通机制“的问题。


《华尔街日报》也注意到这一点,说白宫“没有提及任何就贸易问题要维持与北京继续沟通的努力”。



这与中国方面的通稿内容出入较大。



4


综上,中美双方这次的北京会谈,确实诡异得很。


我想谈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这次谈不拢,而且既然谈不拢为什么两边又要派这么高规格的人来谈。


刚好这周我在顶级外刊轻读课上讲到《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从团队构成分析了这次贸易谈判的分歧所在。


中方这回是刚好经过了3月党政机构职能调整,以前由商务部牵头的对美贸易谈判转交给了党的新组织:中央财经委员会。这个刘鹤主导的新班底,经济学家和银行家济济。但唯独有个问题:这群人不是搞贸易出身的,对于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法则并不熟悉。


所以,中方团队更擅长的是从宏观经济上谋篇布局,但偏偏遇上的美方团员主要都是贸易专家、法律专家出身,来谈的事情主要集中在美国企业在华的合法权益啊、贸易过程中具体的国际和美国国内法规则啊。


简单说,中方是谈宏观经济的,美方是谈贸易具体问题的。大家谈不到一起。


而且,新班底对美方人员并不熟悉。甚至,中方对于特朗普上台后新的谈判单位构成也很不满。以前中美贸易谈判,都是美国财务部主导,而且他家老大多数都出自跟中国高层关系熟稔的高盛前高管(包括现任的姆努钦),大家好说话。


但特朗普上台后,显著拔高了白宫旗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地位,扭转中美贸易逆差的事,甚至改由他家主谈。现在主事的这位罗伯特·莱特希泽 (Robert Lighthizer),就是这次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和制定500亿、1000亿美元征税商品清单的“主谋”。只可惜,这么重要的角色,中国方面跟他居然不熟。


所以,中方这次在明知不太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还愿意高规格跟美方来谈,我想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让双方新班底碰碰面,熟悉熟悉先。毕竟混熟以后更好说话,为长期沟(hu)通(dui)打下基础。


我看人民日报海外部的“侠客岛”公众号周末刚发文章,传递的信号还是很明确:


这次先互相认识认识,后面大家慢慢谈。



美国人为什么这次也贸易高官尽出、乐于派这么高规格官员来参加这场不会出成果的会?


白宫声明里的说法倒像是一句特朗普式的大实话:


“这回代表团的规模和高层次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公司和工人寻求公平贸易和投资条件的高度重视”



说白了,既然知道是出不了成果的纯作秀,那干脆阵仗做大点,连带把谈判清单都广而告之,让美国人民一次看个爽:看,咱这总统,就是硬。


5



但最后,毫无疑问回到一个问题:


中美贸易战,到底会不会开打?


这个问题,从2、3月开始问到现在,依然没有答案。


虽然还没开展,但我必须承认,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比我之前预估的乐观情形要复杂和长期。


接下来,观察事件走向,6月是个关键节点。


因为这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500亿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税清单启动社会咨询以来的截止期。


至少理论上,到那时候,如果中美双方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将启动对这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措施。


中方的对等反制措施想必也会立刻生效。


到那时候,中美贸易战算是正式开打。


但是,到那期间的一个月内,一切仍皆有可能。


一是可能一方或双方让步,达成协议。


二是可能特朗普“暂缓”实施6月开始的500亿方案,便于双方接着谈判。


三是特朗普真心一战,用这500亿去跟中国硬磕,直到中国方面服软。


坦率讲,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留给双方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编辑 | Shannbo


往期精选






手抄笔记能让你街舞跳得更拉风






这张照片让中国人很骄傲,但在美国的中国人很不爽




顶级外刊轻读-5月单月版

5月8日23:55前下单立减20元

扫码领取优惠券





 - END - 





怕有天你突然找不到我,扫码关注林伯虎的备胎号:linbohu0404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顶级外刊20元优惠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