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遗忘在美利坚的第一个中国女人

我是林伯虎 在下林伯虎 2018-10-11


我关注世界,你关注我


她叫阿彩,抬头的模样比这还美。但你翻遍全中国的历史书,也找不到她的名字。



在维基百科上,这个一百年前的中国女人拥有一个完整的词条页。甚至除了英文版,关于她的生平介绍还有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甚至俄文。


唯独没有她的母语——中文。



这位在一百年前叱咤美利坚的中国女人,就像她托身的那座中国城,空留一张中式面孔,但在故国眼中早已了然无痕。


一个神秘的中国女人,带你看懂真实但未必美好的唐人街。



1


阿彩生于1828年的广东。20岁那年,她从香港上船,驶进地球上最宽阔的海洋。


阿彩的目的地是旧金山。光从字面你就知道,最初吸引世人来此的,是淘金。


就在她登船的1848年,木匠詹姆斯·马歇尔在加州河床中发现了黄金。消息迅速传开,从美国到欧洲,再随英国人的货轮一路东行,最后在中国南部沿海登陆。



广东福建等地的农民最早听到这座“金山”的传说。彼时,清廷风雨飘摇,战争、鸦片、天灾连年。几个走投无路的华人立刻决定:去海那边闯闯,见识一下口口相传的黄金之乡。



阿彩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在那个连蒸汽船都没有的年代。“去海的那边”将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华工要乘坐一艘“流浪之鹰”号帆船,在海上漂泊将近一年。



甚至,他们此生都无法再看到彼岸的金山。


船从香港开出后不久,阿彩的丈夫便在逼仄肮脏的船舱里染疾去世。


她的命运,如同丈夫的尸骸,从此被卷进太平洋的骇浪。


漂亮寡妇阿彩,在男人扎堆的船上,很快成为华工和船员骚扰的对象。


没有人知道她在那几个月里的内心攻略。后人只知道,她终究摆脱了群狼环伺的险境。


她做了船长的情妇。


甚至在下船时,基于某种交换,身无分文的她还从船长那里获得了一笔钱。


20岁的阿彩,孤身一人,踏上美利坚的土地。


1850年的旧金山海港


2


1850年代的加州,远没有今天的繁华都市和智慧硅谷。


甚至,连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都尚未开垦出地球上最高产的农场。


但现在,伴随着淘金热,蛮荒之地却涌入30万具皮囊,和他们对一夜暴富的渴望。



这是一个野性荷尔蒙滋长的年代,在黄金梦的驱使下,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加州盛行。


凶杀、抢劫、欺诈、赌博……当然,还有性。


淘金年代的旧金山的上层生活


英雄不问出处,也不在乎你的钱挣得干不干净。总之能淘到金,挣到钱,你就赢。


历经大半年海上沉浮的阿彩,在旧金山下船那一刻,便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淘金是男人们才能干的重体力。留给阿彩们的生计之道,似已无多。


后世史书上讲:阿彩,是全美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妓女。



3



直到1851年,旧金山只有7个中国女人。白人里的好色之徒对来自东方国度的阿彩充满好奇。


不似偏矮小的同胞,阿彩长得高挑、白皙。


她很快成为湾区身价最高的花魁。要支付1盎司的黄金才能与阿彩单独见上一面。


我按昨天的金价折算,相当于8000块人民币。


注意,这是只看不碰的价格。


纷至沓来的白人顾客,不仅教给阿彩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带来了踏入主流社会的人脉。


这将成为她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


阿彩的事业,终究还是靠中国人撑起。


1850年代的旧金山,正迅速成为华人聚集地。这里成为早期中国人登陆北美的第一站。仅仅五年时间,移民从个位数飙升至2万人。


我们今天读到的史书里,对这段华人移民史普遍充满同情。这些跟阿彩一样坐了大半年帆船抵美的先民,自旧金山下船之日,便从金灿灿的幻梦中惊醒。


黄金之乡并非遍地黄金,语言不通、文化隔阂的他们,唯一的资本只剩下海上飘零后的消瘦身躯。


但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坚韧耐劳,加之极低的用工成本,让华人劳工在白人的金矿里很快谋得一席之地,每月薪酬30美元。



这里我想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早期华工在美国,收入低到不行。


但1850年的30美元,换到今天相当于3694元人民币。


不算高,但至少比起在家乡种地更有富余。


所以,当淘金热在几年后褪去,华人劳工的身影也未远离。


他们要么去了农场。1863年《解放黑奴宣言》发表后,美国种植园和农场已经少了往昔的非洲裔。白人不愿承受这烈日下的艰辛,华人劳工便成了西部土地上的主要劳力。1870年代,75%的加州农场都是黄种人在劳作。


著名的纳帕酒庄,也是我们此行将去拜访的地点


要么去了铁路。1863年,联结纽约和旧金山的太平洋铁路开挖。据说1.6万名工人中,华工占比高达90%。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四十年间(1840-1880),在美中国人翻了近三十倍。



对这些数字,阿彩多半无意关心。但她至少意识到了:自己的皮肉生意不仅做给美国人,还可以服务远道而来的同胞。


5


随着华人的聚集,在旧金山东北角的闹市区,一条人称 Chinatown 的街区正在派克街上成型。



阿彩的两家风尘店在这里接连开张。一家在派克街34号,另一家56号。


24岁的阿彩,不再只是那个身材秀颀、风情万种的花魁。而是摇身一变,做起这座欲望都市的皮肉生意。


她从内地运来一批批风尘女。这些女孩平均11岁,就像几年前的阿彩,怀揣着无知和懵懂,以为彼岸风光无限。


因为男华工被称为“猪仔”,这些女孩被称作“猪花”。


“猪花”下船之后就被安排进唐人街。等再露脸,已是婀娜粉黛。



1870-1880年的统计,全美国当时的中国女性一共1800多人,其中百分之七十从事色情业。


而其中,阿彩的店面名气最盛。很多不会中文的老外不知道“阿彩”是谁,但他们一定听说过她的英文名。


Ah Toy,这个 Toy 既是她的粤语音译,亦是让男人们听后浮现暧昧笑容的“玩偶”。


去 Chinatown,对很多白人来说,就是逛红灯区的代名词。




6


今天,我们从主流渠道认识的唐人街总引人自豪,“是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但在彼时,即便是,这也是一张沾满污迹的名片。



1868年,在一个亲中派美国人的安排下,中美签订了《蒲安臣条约》,当中给到中国人的“免签”待遇后世再难超越:


美国政府承诺——中国公民享有(像美国公民那样)境内自由移民和旅行的权利。



此后,来美国寻梦的中国人愈来愈多。


到1880年,华人在整个旧金山的人口占比将近十分之一


华人带到这片土地的不仅有中华的精神,也有这个民族的劣根。



随着旅美华商的增加,旧金山的唐人街上出现了商会性质的“中华会馆”,为华人提供法律援助、中文教育等服务。当同胞得病时,会馆会提供治疗和照顾;如病人死亡,则将他的尸体运回中国,落叶归根。


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中华会馆设立了总会,在加州下设六家会馆。时间一长,这些基于同乡关系建立起来的乡邑会馆间,开始矛盾不断,甚至公开械斗。


今天的旧金山唐人街上,依然可见昔日会馆


原本作为“商会”的会馆逐渐走上黑道,通过经营赌场、妓院、烟馆盈利,发展为唐人街上的各路“堂口”。鸦片、赌博、嫖娼、偷窃,构成了唐人街黑暗混乱的日常。


阿彩的妓院,成为会馆眼中的肥肉。



7


阿彩不想把生意交给唐人街黑道——也就是很多英语文献中所说的“堂口”。


加州唐人街上的堂口械斗


身单势薄的她,似乎没有本钱去抗争强大的江湖势力。


但她做到了。


或许是从白人那里学来了法治意识,阿彩成为第一位站上法庭的中国妓女。


后世对她的记述,大把篇幅描述了她在法庭上的风姿。


譬如,她收费一盎司黄金,但对于付给她假黄金的客人,会毫不犹豫地入秉公堂。



再比如,堂口上门勒索保护费,阿彩直接威胁要上法庭,只懂棍棒不懂法律的大佬只能认怂,不再威胁阿彩的生意。


阿彩一打官司,法庭就被好事者围得水泄不通。


男人们一则想看阿彩的容颜。据报道记载:


“她挽着乌黑的发髻,涂着白白的粉底,画着细细弯弯的柳叶眉,身着杏色缎子坎肩,柳绿色长裤,紧紧缠着的三寸金莲穿着一对五彩斑斓的小鞋。她光彩夺目地登上法庭,气势上便压了被告三分。”


此外,阿彩凭泼辣直率的个性,不顾忌地将事件细节搬上台面,加上她夹带口音的英语,成为旧金山城里津津乐道的八卦话题。


当然,这种张扬的个性,也让阿彩成为华人圈里的异类。在那个还扎辫子的年代,这个女人的“浪荡”简直叫夫子们不齿。



但她无惧。或许作为寡妇在船上被骚扰那会儿,她就已将“放下尊严”当成了自己的生存包。


她用这种张扬让自己成为旧金山的公众人物。混不进白人圈的华人堂口对于阿彩不禁敬畏三分。


甚至,美貌以外更有手段的阿彩,把调查自己走私人口从事卖淫事宜的警察俘获成自己的情人。


利用和驾驭美国法律,左右逢源的阿彩从调查中成功脱身,让自己继续留在美国。


直到一场官司来临。


8


阿彩的生意,到了31岁的年纪,终于走到了末路。


1854年,一场离奇的官司断送了阿彩对美国法律的信仰。


这场著名的“人民诉霍尔”案里,白人男子乔治·霍尔被控杀死一名内华达的中国矿工,三名华裔工人出庭作证。最初,法官判霍尔有罪,并判处死刑,然而霍尔提起上诉,认为根据《加州刑事诉讼法》第394条“禁止使用黑人、黄褐色和印第安人对白人的证词”,应该将该法条扩展到禁止使用中国人的证词。


加州最高法院宣布华人证词无效后,霍尔被无罪释放。加州最高法院大法官穆瑞 (Justice Ch. J. Hugh Murray) 宣布多数意见时说: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中国人的种族在本质上较为次等,智能的发展有限,而且他们在语言、意见、肤色、和体格与白人都不一样,与白人在本质上有无法超越的鸿沟,因此他们无权作证去结束任何美国公民的生命,也无权参与美国政府事务的管理。


The anomalous spectacle of a distinct people, living in our community, recognizing no laws of this State, except through necessity, bringing with them their prejudices and national feuds, in which they indulge in open violation of law; whose medacity is proverbial; a race of people whom nature has marked as inferior, and who are incapable of progress o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beyond a certain point, as their history has shown; differing in language, opinions, color, and physical conformation; between whom and ourselves nature has placed an impassable difference, is now presented, and for them is claims, not only the right to swear away the life of a citizen, but the further privilege of participating with us in administering the affairs of our Government.

Source: http://www.cetel.org/1854_hall.html


这个著名的判例,让华人失去了在法庭上作证的权利。也让阿彩无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免受堂口的骚扰。她的事业摇摇欲坠。


就在同一年,加州通过了《反卖淫法》。因为当时加州娼妓业主要由华人把持,以至于这部法律的通过几乎就是针对华人。


阿彩和警官情人的关系也因对方施暴而破裂。平时多有照顾的加州警方以维护治安为由调查阿彩,她因卖淫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成了监狱的常客。


失去了法律和法外保护伞的阿彩,事业摇摇欲坠。


她决意离开。1857年的某个时候,阿彩变卖家产,收拾行装,回到了中国。



但毕竟看过山和大海,家乡的的小河难以填满阿彩的心田。


她忘不了自己的旧业。那些财富和虚荣,让阿彩难以割舍。


1859年初,阿彩重回美国。从此,她再也没有返回故土。


1859年的旧金山


但此时的美国,纵使在色情本行,早已没有了她的立足之地。


我们今天能查到的史料里,记录的是阿彩二次创业的种种不顺:


1859年3月20日,颇受欢迎的《加州警察公报》指出,阿彩因无法支付20美元的罚款,因此被送到监狱。


同年7月,她因殴打一名妓女而被警方逮捕;


到了9月,她又因经营妓院而再次被捕。


……


名字很正经的《警察公报》,报的其实全是美女


终于,阿彩决意告别这块风尘之地。


据说她后来改卖海鲜,做起了蛤蜊的营生。


再婚,闭门,不再出入加州的公众场合。后世对阿彩的余生,所知甚少。


她最后进入人们的视线,甚至是在半个世纪后的1928年。


这期间,加州唐人街历经兴衰变迁。



堂口势力在这几十年间,一度风头盖世。到1890年,旧金山堂口数量多达30家,大帮派成员多达1500人。这些堂口经营着利润丰厚的赌场、烟馆、妓院及人口买卖生意。


但随着1882年美国人通过《排华法案》,华人在美受到半个世纪的蓄意打压。美国政府冻结了所有的华人社团,大量华人被记录在案,等待遣返。旧金山湾的天使岛移民站到1940年前有56,113名华人记录在案,其中30%被迫返回中国。



旧金山的唐人街依然存在,因为它成为无法获主流社会认可的美国华人,最后的栖身之所。只是个中人口,已经从巅峰时的十万七千人,回落到1920年时的不足六万一千人。


进入20世纪,堂口也迎来末路。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和引发的大火毁掉了唐人街。之后,许多旧时堂口成员离开了唐人街,这里的黑道色彩不再浓烈。重建之后,Jack Manion,一名旧金山警队排长主管唐人街治安,与六大会馆在1913年共同成立了和平委员会。


此后,旧金山唐人街再无堂口混战。最后一次堂口凶杀案发生在1921年,最后一次性奴案发生在1925年,唐人街堂口统治的黑暗时代结束了。


而就在最后的性奴案发生后三年,1928年,旧金山当地报纸《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 刊登了一则简短的讣告,说一位居住在圣何塞的富太太阿彩去世。



阿彩,一位20岁就来到美利坚的中国女子,曾用尊严和争议搅动起旧金山湾区的风云;再用半辈子的沉默,带走自己的一切。


她逝世时,离100岁寿辰还剩几天。



9


阿彩走了,但唐人街还在。到今天,加州华人已达110万,是阿彩下船时的273倍。且这些一百多年后的移民,很多不乏怀揣着技术、财富来到这里,可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唐人街上的黄色面孔,只是他们中的极少数。


派克街早就已经更名为韦弗利广场。在这里,雕龙画凤的中式装潢背后,这座中国城的故事,就像阿彩这样的名姓,已被湾区的海风,吹得了无痕迹。



这个十一,我会带队去美西,除了斯坦福和硅谷,还要邀请几代华人移民座谈,探寻加州唐人街的兴衰历程。


在历史里穿行,让旅行变厚重。


最后的召集令,如志趣相投,请抓紧。



编辑 | Cindy、Hazel、喵喵大魔王

在下林伯虎

有趣 有料 有腔调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成人营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