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晨读 | 焦点从中国转向越南,集装箱案乌龙谁该负责?

我是林伯虎 在下林伯虎 2020-01-03


星标置顶,每天一句话,学英语看天下



晨读 第447期



01:50起词汇讲解 | 07:45起只听点评 | 19:27起原文朗读


 怕太长你不听 


▸ “心如刀绞”用英语怎么表达?

▸ 这个事件,外媒风向突变的原因是什么?

▸ 这一次的遇难者乌龙事件,谁应该负责任?


Essex lorry deaths: Agony builds for Vietnamese families

微词卡和晨读营见文末


Inside the modest home of Le Van Ha there is wrenching despair, as his family tries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likelihood that he was inside the ill-fated container in Essex where 39 people were found dead.


来源 BBC

 


本期46词  |  累计20354词



向大家简要地广而告之。


今天是我们最核心的“外刊精读课”开启双十一的第一天


我们非常有诚意地表示:你可以用全年最低价购买这堂英语和眼界并重的“外刊精读课”。


如果你认可我们的理念,也希望在这个时代听到多元的声音——


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点击公众号推送头条,了解我们的双十一酬宾活动。


用语言丈量世界。


我们想做一堂能记录这个时代的英语课。





接下来说今天的正题。


英国集装箱车上39位遇害者引发的风波,仍在持续。


甚至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公众号上,各位读者也意见不一。


先回应两句:


第一,我们周一发出的信息,资讯上确实有滞后。


所以今天我们不仅会更新资讯,还会带各位搞清楚:


这次看似媒体的大乌龙:从一开始声称遇难人士全数是中国人,突然又转向越南。


中间变化的岔子究竟出在哪?


第二,关于外媒对(中国)偷渡问题报道引发的热议,我后文会结合CNN记者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的问答,和我最近看到的各路外媒对该事件的报道,把我的观察与各位实话实说。


(另外,很多小伙伴关心我周一的事件背景说了啥,我觉得这些内容依然值得拿出来,所以我会附在今天文章的最后供各位评判。)


1


照例五分钟先刷英语。


BBC最新报道:


埃塞克斯货柜车死亡事件:涉事越南家庭陷入巨大悲痛。



agony:一个情绪负面而且强度极大的词,表示精神或者肉体上的极度痛苦。


比如说:


他们内心极其煎熬地等待。

They waited in agony. 



build:我们熟悉的意思是“建筑;建设”。


但在这里说法很别致:something builds


你看这是个主动语态:什么东西Ta自己就建起来了?


实际上,something builds 这个用法通常是在讲情绪的时候:


用build来描述情绪时,表示情绪随着时间与日俱增。



比如说:


随着他们越来越频繁的争吵,这种紧张的气氛与日俱增:

Tension began to build as they argued more frequently.


所以这里的agony,跟一个主动语态的动词build,指的就是:悲痛或者内心的煎熬与日俱增


特别是对于这些遇害越南人的家庭。

             


Vietnamese:越南的;越南人。



接下来看看正文第一段的描述:


在Le Van Ha简陋的家中,弥漫着痛彻心扉的绝望。

 



modest 意涵很丰富:


若是描述人的性格,表示谦虚的


描述人的衣着,指的是庄重的、朴素的


也可以用来描述建筑,表示东西不大也不贵:not very great, big or expensive


这里描述的这位新闻人物的家非常简朴,而且现在正沉浸在绝望当中!

 


       

wrench:指的是扳手,就是拧东西那种大家伙。


活用成动词,就表示很用力的猛扭猛拧。


这词引申开来跟情绪搭配,就表示使人十分痛苦、难过,甚至是痛到哭出来。


wrench+ing:表示痛得令人心如刀绞。



在怎样的场景下,当事人家属心如刀绞,请看后半句:


     

这句话挺长而且不好理解,原因就在于中间的短语:


come to terms with


在这里表示:面对、接受,甚至是要割舍什么样的悲惨情况带来的伤痛。


这位新闻的主角需要面对和接受,在那辆致命的位于英国埃克萨斯的集装箱内带来的伤痛。

 


ill-fated:运气不好的、不走运的。但我觉得实际意涵比中文说法程度更深。


这个字不仅表示交了厄运,而且暗指这样的厄运与死神相伴。


2


这名叫雷恩哈(Le Van Ha)的男子,最近几天和很多越南名字一样,一次次地登上英美媒体的版面。



基本上最近两天打开英美媒体,在谈到这起离奇但又悲惨的39人被冻死在集装箱中的惨剧时,所有的新闻都围绕这个国家——


越南


不管是BBC、CCN、路透社还是卫报,似乎都已经抵达了可能是越南遇害者集中的村庄,报道他们的生活、家庭,还有他们的偷渡路径。

        

  

     

事件风向很明显已经从中国转到了这里。


转折点在上周六,也就是我们的周日。


当时,两名越南失踪者的身份被爆出来。

 


其中一位姑娘年仅26岁。


之所以被认定与本案有关,是因为她事发当晚给家人发了一条短信:


“我快要死了,我不能呼吸。”

 


最后一条短信发出时,集装箱正从比利时港口出发,在去往距离伦敦仅有15公里的埃塞克斯码头的途中。

             


我看到报道说:


她最后的求救短信发出于集装箱抵达英国港口的两小时前


之后,整个集装箱里的39个生命便再也杳无音信……


目前我看到的最新数据是:已经有21个越南家庭以各种方式向英国政府报告了家人失踪的消息。


当然目前还无法核实这39人中究竟有多少来自越南。


目前能看到的最具体的数字,来自英国《每日邮报》(但这也是三天前的消息了):


这39人中有多达25名来自该国同一贫困沿海地区。


 


但对这个信息的可信度,我表示存疑:


毕竟《每日邮报》并不是什么严肃大报,


而且文中丝毫未提这么准确的数据他们是从哪得到的。


并且我看其他媒体报出的相同数据,也是从这家来的。


所以现在,对于39人中有没有中国人、有多少中国人,真的还不能定论。


3


那好,这就引来了这几天引发中国舆论热潮的问题:


为什么这件事情外媒风向突变?


尤其是之前将焦点指向中国,到底是不是罔顾事实,别有用心?


(甚至如这两天不少媒体的标题所言,他们欠中国人民一个道歉?)



对此,我觉得事情理解起来其实简单。


这件事情为什么引起很多人的愤懑不满?


主要两件事:


第一,在事件尚未查清之前,就急于下结论说死者都是中国人,并且开始大张旗鼓地报道中国人如何如何偷渡去西方。


第二,上纲上线把偷渡跟中国的70周年成就拿来比,尤其是当国内媒体普遍报道了CNN记者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之间一番交锋后。


我们一个个来说。


先说说这些外媒的报道是不是太不严谨,甚至在可靠消息出来前,Ta们就过早地下了结论。


对此我想说:从专业新闻操守来看,我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原因是:“39名遇难者都是中国人”的这种确认,不是某家媒体的捕风捉影,而是英国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官方消息。


所以从消息来源讲,这是有权机关的官宣,可信度确实是很高的。


而且我看到的各大媒体也都在正文中引出了信息来源。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至少从这个层面来说,锅不该由媒体来背。


当然,你说那是不是英国政府应该为此背锅?


我觉得:当!然!有!责!任!


他们从一开始就把话说太满。


当然可能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现在报出来一些消息:说这39位遇难者在被发现时,所持护照都是来自中国的假护照。


那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英国官员光看了护照,又看都是黄种人,再加上过往出现过中国偷渡者类似案件,所以就直接认定——遇害者都是中国人。


另外,判断媒体对于信息报道有没有偏颇或是隐瞒,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


当新信息出现后,Ta们是否快速作出了响应、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而不是固守此前的结论。


从这点来讲,我觉得外媒也好,英国政府也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犹豫。


所以坦率说,从技术层面上,媒体的操作问题不大,而英国政府要为这一次的遇难者乌龙事件负很大的责任——


Ta们的信息披露如果再稍微严谨一点,不要一上来就说是中国——哪怕你讲亚裔——都不至于让自己这么打脸!


4


然后我们再说说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另一个点,就是:


外媒此前基于错误信息,认定39人都是中国人,继而洋洋洒洒配套发了很多文章,讲中国人偷渡到西方去是多么地不易。


(甚至像我们这样小小的公众号也受牵连,我看有听众读者留言认为我们这次也掉坑里了)


对此,我想说:


判断这种操作有没有问题,主要看两点:


第一,这种操作是否符合新闻逻辑。


比如说,任何一个新闻发生后,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这是一个正常的操作,而且这个操作它一定有特定的指向性也完全合理。


具体到这个事件,当媒体“发现”这39个人都是中国人,后续当然是提供关于跟中国偷渡相关的背景信息。


同理,当这几天话题焦点指向越南后,“越南人如何偷渡”也就成为了报道重点。


所以,媒体追新闻的时候发布相关背景,这个操作本身并没有毛病。


而关键要看的是第二点:


发布的这些背景信息是否是偏执的、片面的,甚至是虚假的。


对此, 我不能代表所有媒体,只可以就我着重查证的几家,比如英国《卫报》、BBC,以及我在资料查证中选取的几家,说明我自己的观察。


这些媒体在报道中国偷渡问题时(我必须有一说一的讲),我没有从内容中读出对中国的冒犯。


Ta们引述的事实数据有章可循,并且出具了可信来源。



这些信息点各位也可以在我后附的文字中找到。


特别我要提到的一点:


就是这些报道中,很多都提到了中国近年来在偷渡问题上人数剧减。


这是我找到《卫报》报道中的原话:

   

         

当然,我也看到了一些外国媒体拿中国的偷渡问题做文章。


比如说把偷渡问题与中国的政治问题,特别是那些因为政治问题而远走他乡的人和事联系起来。


诸如《华盛顿邮报》:

           


这样的报道它显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我看到的大部分。


尤其是各位要知道:


这次的集装箱遇难事件,在美国本土引发的反响其实并不大。


我甚至在查找新闻时,除了少数的像CNN这样比较国际范儿的媒体,


美国的主流报纸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不管是《纽约时报》还是《华尔街日报》)


可以说:少到可怜!


而我所看到的多数英国媒体,他们的背景梳理没有那么政治化,普遍关注的(就如这篇文章关注越南遇害者一样)是他们在家乡的社会经济地位。


比如我找到的贝尔法斯特一家媒体,关注的是偷渡者他们一个月挣几千块钱,他们偷渡花多少钱;

 


还有另一篇《卫报》的文章,甚至指出——


这些人多是欠了赌债,被偷渡集团安排出国,在英国从事一些体力活,甚至是一些非法工作,以偿还自己的赌债。



这些内容,我想不必上纲上线到对我们的不满,甚至可能有助于我们对国情的认识。


5


最后,谈谈外交部发言人与CNN记者间的唇枪舌剑。


CNN记者这番提问,拿70周年辉煌成就,来比对偷渡事件,这样的两相对照我觉得不妥。


而华春莹女士的反击很给力、很到位。


 

但是对这件事情的观察,我觉得各位可以注意两点:


一是中国官方对这次事件的表态,前后两次语气有明显的转变。


第一次是在事发之初,当英国警方宣布39人全部为中国国籍时,我们的驻英国大使馆(包括驻英大使刘晓明在他的推特上)表示:


“我们以沉重的心情看到相关报道,并且正与英国警方联系确认。”

 


这样的回应,严谨得体,也相对温和低调(比起英国警方高明几条街)。


但在一天过后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就有了比较强势的回怼。


(大家不要小看我们外交人员看似动怒、甚至带着些许情绪的表态;这些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职业外交官,他们说话不管字眼还是语气,拿捏都是专业的、收放自如的。)


所以对于CNN记者这个明显的挑衅,我们既可以四两拨千斤地带过,当然也可以重磅回应。


而华春莹选择了后者。


其实这份强势的背后:


第一,表明事情确实出现了转机。


很可能是这一天之中,这些英国警方拿到中国大使馆这边要求协助调查的护照,中方那时候已经查出来有不少都是假的。


甚至可能已经坐实,其中有好多都不是中国人。


所以,是事态的转变让我们意识到:


有必要在态度上做出一个更强势的回应,以扭转这件事可能带来的负面舆论效果。


当然,我说的这种效果,主要是针对国内。因为这样的回怼,外国舆论可能很难关注到;


即便关注了也只会带着他们的有色眼镜来放大。


6


不过最后,我还想说的一点遗憾就是:


这些偷渡带来的悲惨事件,不管是西方媒体还是我们自己,其实都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


一些外国记者、外国媒体拿这件事来抹黑中国的成就,要么出于无知,要么确实别有用心。


但我们的一些反应——特别是过激的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西方媒体在借这事来群体性抹黑中国——我认为也是偏颇的判断。


这名记者的提问,不能代表整个西方新闻界对于偷渡事件真正关注的方向,甚至不能代表CNN


不是政治,不是抹黑中国政府,而更多是对这些偷渡者的人道关注、对他们本国人道制度的反思,以及对跨国人口贩运犯罪的关注。


   

 

这本来是个讲道理的事,是个彰显人性的事,不应该是一个上纲上线到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事情。


所以西方的某些记者不要没头脑,而我们中国的民众也不要因为这些少数人而不高兴。


甚至我有一点隐忧:


在中西方正面竞争加剧、对峙愈发凸显的当下,


我们既要保持一种战略上的定力,也应该有一种抗过敏的能力。


要抵御这种过度敏感、反应过激,我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在回怼之前,先有机会完整地搞清楚,我们要开怼的对象他到底说了些啥。


另外所谓战略定力(就是不要让别人的激怒耽误了我们自己谋发展的正事),具体到这件事上就是:


即便我们认定这39位亡灵中部分(甚至全部)都不来自中国,那我们也可以借此事件,无则加勉。


毕竟还有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提醒我们:这个国家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生计、他们的困境,平时不在阳光下,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附:周一文章《39人冻死集装箱背后,我们对国人偷渡知道多少?》最后部分


但是最后,我想可能更值得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


中国现在偷渡的情况到底如何?这些人为什么要偷渡?


时间有限,简单说两点——


第一,从数字来看,尽管这次39人的事件触目惊心,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


中国向外偷渡的人数在持续下降。


以偷渡去英国为例,数值的最高峰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主要发生在福建、浙江沿海的农村地区。


而最近十年,偷渡客实际已经少了很多。


             

我看《卫报》上的一份统计,去年英国查获的偷渡人员中,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厄立特里亚(东非国家)、伊拉克、阿富汗、伊朗、阿尔巴尼亚、苏丹、越南、巴基斯坦、叙利亚和埃塞俄比亚。



这当中并没!有!中!国!


所以很显然,随着我们自身国力的强大,偷渡去这些国家的人数其实在显著下降。


毕竟,偷渡和贫穷总是相生相伴。


而且即便现在偷渡去英国,除了这次大家看到的比较惨烈的情况,更常见的偷渡方式已经变成:


拿着一个合法的签证进入英国,然后逾~期~滞~留~


这也反映出,今天的中国人要去到这些发达国家,想要拿签证没有那么困难。


但即便这样,我们依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


为什么依然有不少人,愿意走这条危险的偷渡之路?


当然,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字:穷!


我看到有英国媒体讲,很多福建农村地区的蛇头对当地村民的偷渡费用是这样收的——


根据地区,西班牙12万,英国20万,美国则要四五十万。所以更多人会选择去性价比高的欧洲。


蛇头不会先收这些村民的钱,而是为他们垫付所有的偷渡费用(包括机票,包括坐这些货车以及中间的一切打理),偷渡费用只会在他们到达当地并且找到工作后才开始收取。

     

       

因为在国内,这些农民一个月只能挣到2000块人民币(约合200英镑);而在英国,这些干体力活的反而一个月能挣到2000磅。

 


所以他们大概用三年时间就可以还清自己的偷渡费用,但也有人还了五年、十年……

 


而且蛇头也不怕你赖这笔钱——


因为他们国外国内串通,你在英国不还钱,他们就去到你国内家里面向你的家人讨债。

             


这条“利诱加威逼”的产业链就这样,一直存续下来~


而且说到因为穷而偷渡的现象,我看最近的报道里有不少提到了:


贸易战背景下,沿海很多中小厂倒闭,致使近期偷渡潮可能抬头。

           


虽然偷渡客的出发地主要是福建,但这些偷渡客其实来自中国各地。尤其是最近几年,偷渡人群中来自中国铁锈地带(东北地区)的人数明显上升。

           

 

所以最后,借这起悲剧,除了表达人性的悲悯,更有必要的是透过事件本身看到一个复杂中国的多面向——


除了有一个昂扬向上的整体,这个国家还存在极大的悬殊和诸多具体国情!


偷渡固然违法,但其中何尝不掺杂着一种为生活所迫、为更美好生活不惜铤而走险的正当性和悲情感。


这些卑微逝去的生命,或许也是给予我们的一份清醒——


便觉眼前生意满,勿忘世上苦人多。


             


447期微词卡


agony 

[ˈæɡəni] n. 苦恼;极大的痛苦


modest

[ˈmɒdɪst] adj. 谦虚的;端庄的


wrench

[rentʃ] n. 扳手;痛苦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wrench

重点词造句练习:


 同母亲分别对她是极大的痛苦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He was arrested for breaking the law.


看到这场悲剧,你有什么想说的?



原文 :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50203096

编辑 | 蒙娃娃  校对 | Viisi  排版 | 吼吼  剪辑 | 阿锚



 - END - 



2020虎课外刊精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原文链接”了解课程详情

购买请点击页面末“开通虎课外刊精读”


"在下林伯虎"官方备胎

哪天被消失了,记得来这里找我




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