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毓秀 | “一夫一妻制”的诞生,要感谢今天出生的她

2018-03-21 讲啦 十点人物志

本文字数 4467 字      阅读时间 12 分钟


本文经“谈资有营养”授权转载

谈资有营养:有态度的智商充电桩

微信公众号ID:tanzifeed


很多年后,上海滩著名律师郑毓秀都还记得自己在巴黎“盛装”出席的博士论文答辩:


她穿着一件白底蓝花的上装,衣服裁剪得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中国女性柔美的身躯,耳垂上戴着一副母亲送给她的玉耳环,手腕上一对玉手镯,乌黑油亮的头发,一丝不乱地紧贴在耳后,露出她那宽大饱满、充满智慧的额头,冰清玉洁的装扮,体现着东方女性优雅的气质和风韵。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女博士、女律师,也是未来中国的第一位女法院院长(审判厅厅长),光是区区博士毕业答辩,隆重程度就不亚于身穿Burberry西服,脚踩香奈儿高跟鞋的张晴女士。


 1 


1891年3月20日,郑毓秀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西乡镇当地,富甲一方的郑氏家族里。跟她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叱咤上海法律界比起来,童年的郑毓秀过得有点“惨”。


郑家是当地的大户,郑毓秀的爷爷郑姚早年经商发家致富,在当地名气很大,她的父亲得以顺利进入清政府当官,长居北京。郑毓秀从小就看着自己的母亲整日在家以泪洗面,她听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重组了家庭。


母亲婚姻不幸,父亲又远隔千里,养成了郑毓秀叛逆的性格。她拒绝裹脚,也拒绝包办婚姻,家里给她定了亲,她硬是写信给对方把亲给退了,这件事在当地还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叛逆的郑毓秀长到14岁,受不了家族的念叨和当地人们的诽议,果断到日本留学去了。就是在日本期间经廖仲恺的介绍,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在郑毓秀的前半生,有两件事,是尤其让她引以为傲的。其中一件,就是在同盟会的派遣下,刺杀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这一年,郑毓秀21岁。可惜刺杀失败,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追杀,只好逃亡去了巴黎。另外一件,则是著名的“玫瑰枪事件”。


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正在法国留学的郑毓秀,与一帮中国爱国青年包围中国谈判代表陆征祥的驻地,以玫瑰枝干冒充手枪,阻止陆征祥等人在合约上签字,一时间名扬海外。



郑毓秀十分乐意向别人讲述这段经历,后来她在美国做大使夫人时,还以《玫瑰与枪》为书名,出版了一本自己的自传。


不管怎么样,这两件事的结果都间接促成、顺应了她在巴黎的留学。从这以后,郑毓秀彻底跟自己的前半生告别,走上了跟法律、官司打交道的道路。


 2 


1926年立冬不久,上海的魏郑联合律师事务所接到了一件离婚案,这是律所开业半年来接到的第一起离婚官司。想要发起诉讼的女人感觉到丈夫对自己冷淡,却跟另外一位远房的表妹打得火热,于是想要通过律所向丈夫提出离婚。


这件案子当即引起创立事务所的两名律师的争执,也就是郑毓秀,和他在巴黎留学时的学弟魏道明。1926年,在郑毓秀穿着“白底蓝花”衣裳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以后,她回到了上海,跟差不多同时回国的魏道明一起开办了魏郑联合律师事务所,两人后来也因此共结连理。



作为一个见证了母亲不幸婚姻,且敢于突破传统的新女性,郑毓秀在接手第一桩离婚案时就十分义愤填膺,她急于帮这个女人摆脱不幸婚姻的禁锢。


但魏道明的想法有些不一样,离婚虽易,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对离婚女性的态度,以及女性经济上不独立等问题,离婚女性的处境未必能好到哪里去。就像离开丈夫和家庭的娜拉,可能最后的结果也就像鲁迅所说的,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样的情况下,要使女人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与其劝分,不如劝和。


两人仔细讨论之后,郑毓秀同意了魏道明的看法。离婚案的最后以夫妻两人和好告终。现在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法律体系不完整的当时,大概已经算最合适的结局了。


女性在当时的地位,不止离婚女人,连郑毓秀这般强势的新女性也饱受困扰。郑毓秀回国的当时,民国法律规定能够从事律师职业的仅限年满20岁以上的男子,好在她一心要在法律界闯出一番天地,于是“迂回救国”——由于取得的是法国律师牌照,所以能够在法租界的法庭出现。


海归女律师郑毓秀在法租界挂牌“出道”,这个史无前例的消息在上海滩炸开了锅。媒体纷纷赶来报道这位中国的第一个女律师,报纸称她“故不唯是中国妇女界之新纪元,而亦为法租界之新纪元。”


当时的律师业本就是新生的行业,民众觉得新奇,郑毓秀也乐于展示自己,这倒是帮初创的魏郑联合律师事务所增加了不少免费的曝光。


上海难得出了个女律师,不少家庭、婚姻出现问题的女子都愿意找郑毓秀倾诉,魏郑律所因此接到越来越多离婚案,在上海滩名声大噪。最著名的,当数京剧大师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离婚案。


郑毓秀与孟小冬并无交情,牵头人是上海滩著名大佬杜月笙,1931年,梅兰芳与孟小冬4年的婚姻走到尽头,虽事实上分了手,法律上还没有结束婚姻关系,于是在杜月笙的牵头,以及郑毓秀的调解下,这场离婚案最终结果为梅兰芳付与孟小冬离婚补偿4万元。


梅孟离婚案让郑毓秀在上海妇女心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不少女性视她为救世主,拯救女性脱离旧传统的苦海。到后来,郑毓秀逐渐成为女子平权的代表,这也为她在日后参与妇女立法埋下铺垫。


 3 


名气越大,争议就越多,郑毓秀受到的最大争议,大多来自男性,其中最著名的反对者当属胡适,胡适直言她“这班女人太不爱惜脸面!”。


但胡适不喜欢郑毓秀,多半是站在文人角度的鄙视。



1928年,林语堂为开明书局编写英语教材《开明英文读本》成为超级畅销书,被世界书局出版的《标准英语读本》抄袭侵权后,两家书局打起笔墨官司。财大气粗的世界书局重金聘请当时如日中天的律师郑毓秀,希望从气势上压倒对手。世界书局之所以选择郑毓秀,是因为她后台很硬,跟时任司法部长的王宠惠关系匪浅,在法律界号称“包打必胜”。


她一纸诉讼,反而把开明书局告上法庭,指责林语堂和开明书局诽谤世界书局和《标准英语读本》作者。并且法官竟然枉顾事实,在审判中明显偏袒世界书局。导致郑毓秀最后虽然赢了官司,却同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尤其是胡适,不但自己“深恶痛绝”,甚至在自己曾经交往过的朋友杨仲瑚做了郑毓秀的姐夫后,跟他断绝了来往。事实上,当时的文人圈子,似乎没几个人说过郑毓秀的好话,江湖上倒是流传着不少她的“黑历史”。而郑毓秀留学时期的黑历史,最劲爆的几乎就是作为留学圈社交八卦达人的胡适“曝”出来的。


郑毓秀那场自视为优雅得体的博士论文答辩,她的回忆是这样的:


在巴黎大学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室里,主考官穿着红色长袍,坐在巨大的桌子前,郑毓秀手拿着论文,用地道的法语宣读着她的论文概要,她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在高耸的圆拱形天花板下空洞地发出回声。


那一刻是紧张而激动的,当主考官全票通过郑毓秀的博士论文之后,她向老教授们深深地弯下腰,表示她的真诚谢意。然后,她冲出教室,扑向早已在外等待消息的魏道明,高兴地喊道:'通过了,通过了!'”


但在胡适的日记里,他却说郑毓秀答辩时,不但回答不了问题,连法语都说得不算流利,考官一提问,她只能说“从中国观点上看,可不是吗?”,以至于后来“在场的法国人皆匿笑逃出,中国人皆惭愧汗下。”而郑毓秀之所以不能答辩,是因为她的毕业论文其实是王宠惠写的,谢东发帮她译成法文的。


这场尴尬的答辩,夏奇峰后来做出了佐证,他是跟王宠惠等人同时期的留学校友。郑毓秀留学法国时,除了自家的资助,还接受广东政府的补助,不但请了管家、厨师、女佣等跟自己同行,还在巴黎租住了宽敞的房子。


再加上郑毓秀个性豪爽且慷慨热心,“郑公馆”接待过不少中国来的同胞。夏奇峰、王宠惠等人就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前辈”郑毓秀的照顾。留学生们你来我往,久而久之,还有过一种传言是,郑毓秀跟魏道明在一起前,曾经跟同是广东人的王宠惠有过一段情,然而王宠惠后来回国娶了26岁的朱学勤,跟郑毓秀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这都是郑毓秀年轻时候的故事了,真实性早已无从考证。


郑毓秀与民国大佬李石曾


 


1928年8月,训政时期开始,国民政府正式订立约法,郑毓秀作为女权运动领导人,被选入立法委员会,参与修订《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国第一部关于人民享有权利和义务的大法。


第一届立法委员会中仅有两名女性,一个是宋美龄,一个就是郑毓秀。


尽管饱受争议,但郑毓秀在争取男女平权事业上的行动依然不可否认,打离婚官司的这些经验,对她参与起草《民法》草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是因为她,《民法》第一次有了专门针对妇女权益的界定,特别是现在习以为常,却在当时属于新兴概念的“一夫一妻制”,也在草案中得到落实。


郑毓秀(前排左2)与蒋介石(前排左1),胡汉民(前排右2)等的合影


立法结束后,郑毓秀回到上海出任法律学校校长,法律厅厅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法官,魏道明被任命为司法部主席秘书。夫妇两人出任公职,一时在上海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几年后,魏道明又接替胡适任驻美大使,后调任台湾省主席。此时的郑毓秀,年逾60,是法律界元老级的人物。


1943年2月华盛顿,郑毓秀作为驻美大使魏道明夫人出席酒会


身居高位,一般来说,低调节俭人设的官员往往比较受民众欢迎,但郑毓秀不,她本就是行事高调之人。广州的一份半月刊就曾在《“立委太后”郑毓秀》一文这样描述她:“郑委员喜浓妆艳抹,工于打扮,发作髻形,而发髻之大,则有如直径十四寸菜盆,几覆其后颈之半,衣玄色软绒之长外套,露缀有图彩之旗袍下摆于外,穿玄色缕空牛皮高跟鞋,沪俗所谓“空前绝后”式者。”


连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也不喜欢她,说她生活挥霍、腐化,“她人住南京,却要喝上海租界的自来水,面包要吃上海“老大昌”的,每天火车送一次。后来,甚至用飞机送。”尽管郑毓秀知道董竹君患肠胃病后,有段时间还每天开车送她去医院推拿按摩。


直到1948年,风风火火一辈子的郑毓秀遇到自己人生的滑铁卢,陈诚取代丈夫魏道明,夫妇被迫远走美国,从此淡出政治舞台。


晚年的郑毓秀过得也不好,他们在巴西经商失败,只好在美国整天跟朋友搓麻将消磨时日。63岁的时候,郑毓秀患上癌症,被迫切除左臂,这对叛逆一世的郑毓秀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据说后来她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一个大手提包,手提包里装着很多从前收集的宝贝,随便一样都价值连城,那些都是她的财富。


1959年12月16日,郑毓秀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68岁。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刘强东 | 南怀瑾 | 李敖 | 梅婷 | 李嘉诚 | 撒贝宁 | 霍金 | 朱亚文 | 王小川 | 金庸 | 俞飞鸿 | 吴宓 妇女节 × 淡豹 马尔克斯 | 加里·奥德曼 | 叶兆言 | 张二冬 | 段永平 | 张译 | 张锦秋 | 陈衡哲 | 翟天临 | 李书福 | 陆游 | 田沁鑫 | 黄景瑜 | 许知远 | 林超贤 | 朴树 | 麦家 | 徐霞客 | 许荣茂 | 吴秀波 | 费孝通(二)费孝通(一)| 河森堡 | 春夏 | 柳宗元 | 余世存 | 雷佳音 | 埃隆·马斯克 | 巩俐 | 饶宗颐 | 石黑一雄 | 柳云龙 |《如果国宝会说话》× 徐欢 | 惠英红 | 黄执中 | 程璧 | 宜家 × 瓦尔·坎普拉德 | 贾樟柯 | 老狼 | 窦文涛 | 林奕含 | 茅侃侃 | 李清照 | 何香凝 | 刘若英 | 季羡林 | 莫言 | 纳兰性德 | 汪曾祺 |《红楼梦》× 探春 毕淑敏 | 黄晓明 | 章子怡 林真理子 村上春树 | 波伏娃 | 苏东坡 | 蒋勋 | 王小波 | 阿城 | 三毛 | 王朔 | 刘震云 | 贾平凹 | 冯唐 | 李宗盛 | 黄轩 | 六神磊磊 | 蒋方舟 | 梁鸿 |《芳华》× 苗苗 | 陈凯歌 吴晓波 | 高晓松 | 木心 | 钱钟书 | 陆天明 | 沈从文 | 严歌苓 | 余光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