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清照传》② | 且将诗酒趁年华

2018-04-13 静澜 十点人物志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遇见有趣的灵魂。


十点人物志开启了“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领读人总结提炼出经典人物传记的精华,带领大家欣赏、分析书中的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一部传记共有10天的精华领读内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请期待。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夏萌 领读


文 | 静澜


亲爱的小伙伴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随园散人的作品《李清照传》。

 

昨天我们读到了李清照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婉约派的才女已才华初显,这位才女又将以何种方式闯入词坛,惊艳众人呢?让我们期待今天的阅读吧!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二部分(第10页——第28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


1

京城繁华如梦


宋朝的光阴,还在婉约地招摇。故事也就在其中,无声地上演。现在李清照要离开故土了。元符元年(1098)冬天,在京城为官的李格非觉得寥落,于是让王氏带着李清照及弟弟赶赴京城。

 

李清照喜不自胜,她是性格活泼的女子,多年徜徉书海,却未曾出过远门,没有见过大的世面,心里很是不甘。现在,要去的地方是京城,那里有如梦的繁华,有无数的文人雅士,还有说不尽的醉意翩跹。

 

对于所有嗜好文字的人来说,那里都是不可不去的地方。所以看到父亲的书信,李清照恨不得马上飞到京城去。那片广阔的天地,是李清照真正可以文采飞扬的地方。

 

虽然从小就有人称赞李清照为才女,但年岁渐长,李清照明白,这里只是一隅之地,再多赞誉也不值得炫耀。她需要真正的远方,需要真正的诗酒趁年华。

 

李清照上路了,继母王氏带着她和弟弟,向着汴京出发了。眷恋与不舍很快就被向往与兴奋取代了,他们沿着与黄河基本平行的路线,最后落脚于开封。

 

现在李清照已经在汴京了,她很激动,满眼的繁华,过往的行人,牵着说不尽的故事。李清照喜欢这里,所有的物事,仿佛是崭新的,却又分明是古老的。

 

此时的李清照,还太过年轻,不懂繁华背后的哀愁。她只想停在这里,将陌上人间,华年盛世,仔细品读,然后,用她才女的情思,拈花成诗。



那日,李清照走到了市井之中,冬天的汴京,临近年末,街市上人来人往,并不显得冷清。王氏要了三幅门神,弟弟不懂,李清照便向他解释门神图画上的典故,周围的人见这位少女博学,纷纷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

 

遇到卖钟馗像的,李清照再次给弟弟解释,她静静地说完,引来喝彩无数。后来,他们又来到不远处的桃符摊前,店家见李清照解释门神和钟馗像,对李清照颇为欣赏,于是故意问李清照桃符之事。

 

李清照略显羞怯,然后还是落落大方地说了起来,待她说完,店家大为惊异,连夸奇才,还把店中最好的桃符送给王氏三幅。

 

尽管如此,王氏还是觉得李清照这样抛头露面不合适,于是,匆匆回府,但街上的很多人还是记住了这个满腹才华的女子。

 

回到家里,王氏将日间街市上的事情告诉李格非,李格非毕竟不是庸俗之人,听了这些,非但不担忧,反而很开心。

 

李格非知道有个多才的女儿,必会招来不少冷眼与嘲讽,毕竟,这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许多陈旧酸腐的规则仍横亘在这里,但李格非不在意,有李清照这个女儿,他觉得是人生幸事。


2

刹那尘缘起


李格非清楚,多才亦必多伤,尤其是女子,沾染了文字,也就沾染了悲愁。但他看得出,李清照钟情于文字,视之为生命,他不愿横加阻碍。

 

事实上,李格非从未阻止李清照流连于文字,相反,非常支持李清照读书。他将书房中适合李清照读的书,都找出来给他们姐弟二人,随后,又在街上给他们购置了不少书。他自己只要得空,便会悉心指导。

 

身在京城,满眼都是歌舞升平,李清照却总能沉静下来,与书香为邻。到京城已数月,心情平静了许多。这日,李清照将最近的几首习作拿给父亲看。

 

李格非仔细品读后,提出自己的寄语,他希望李清照在文字中做到感情真挚,不迁就,不矫情。以此为基础,再不断锤炼,写出真正的佳作。聆听着父亲的教诲,李清照其后成文,便总会留心赋予真情,而不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美感。

 

能打动人的,总是那些来自于生活看似平淡的文字。那些浮华绚烂的文字,往往经不起细细品味,更经不起时光的磨洗。让人欣喜的是,李清照的文字,在美丽的外表下,更有对生活的体验与归结。


 

“四月八日佛生日”,这天,李格非带着全家人游览了相国寺。在这些艺术精品之前,李清照总会默然伫立。不管走到哪里,李清照最愿意为之停留的,总是笔墨书画,她对其他事物兴趣很淡。

 

李格非为姐弟俩添置了笔墨纸砚后,便带着他们走向书画碑帖市场。此时,两个年轻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对李格非打躬作揖,神态很是谦逊。原来是李格非前几年在太学时的学生赵思诚和他的弟弟赵明诚。双方互相问候以后,便各自走开了。

 

没想到,这样寻常的邂逅,却是故事的开始。不经意间,李清照遇到了那个男子,只是匆匆瞥见,已是难以忘怀。

 

许多年后,李清照仍然记得,那个寻常的日子,躲在继母王氏的身后,有意无意地看着那个人,几片涟漪在心中泛起。他叫赵明诚,温文尔雅,满是书卷气。


3

寂静里绽放


那时的李清照,有满腹的诗才,有似水的年华,不久之后,她就在倾城的日光下,悠然绽放,宋词,因为有了她的身影,悲凉里添了几分别致的美丽。

 

某天,忆起溪亭日暮的往事,落笔成风,便有了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流畅的思绪,灵动的笔意,清新的风格,让这首小令成了千古佳作。不久之后,京城的文人们见到这首词,都赞不绝口。

 

紧接着,李清照又写了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仍是清淡素雅中满是轻灵,很快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因为这两首词,李清照的才名不胫而走。人们都在猜测,她到底是怎样的女子。

 

很多时候,文坛都是须眉当道,鲜有女子身影。但是李清照却在短时间内,以其旷世才情,让人们知道了她的名字。

 

此后,李清照填词写诗更是得心应手。风起月落,花谢云走,她都会倾情落笔。时光于是清浅无恙,仿佛不会风吹雨打。

 

李清照仍是那个灵动跳脱的女子。她喜欢外出游玩,在山明水静之间寻找诗情,坐卧山水,好不自在!归去之后,又可以写诗填词,或许还有几杯淡酒,日子已被她把玩成了诗。

 

秋天,李清照携了侍女,又到了郊外。她喜欢那天高云淡,亦喜欢那秋高气爽。置身于此,总觉得心旷神,于是,忍不住又要填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这首不落窠臼的词,引得无数人为之惊叹叫好。有人惊叹这位少女敢于同传统唱反调的勇气,有人折服于词中拟人传情的高妙手法,有人夸赞作者主客易位的巧妙构思,有人欣赏词人不含尘埃的清雅之气,有人看重其中曲折摇曳的抒情方式。

 

总之,看似小试牛刀,却让李清照才女之名日盛,就连“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也曾在前辈面前夸奖她:“诗情如夜鹊,三绕不得安。”但李清照依旧是那个沉静少女,打量着人间,却又仿佛远离了尘世纷扰,只在自己的天地间徘徊。


4

生命皆如尘


事实上,李清照所具备的,除了出类拔萃的文学天分,还有超出常人的见识与胆魄。天资聪慧且乐于思考的她,多年沉浸于书海,对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

 

这年夏天,张耒将自己应和元结那首《大唐中兴颂》而写的《题中兴颂碑后》拿给李格非看,不久,李清照看到了这首诗,格外喜欢。同时,她又有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于是,沉思良久,提笔应和了张耒的诗,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没过多久,竟写了两首和诗。

 

张耒还在重复着红颜祸国的论调,李清照却跳出了这样陈旧的思维,建立了新的格局。她说的很理智也很公正,大唐兴废之因,主要在于朝廷腐败、奸雄得志。

 

元结的颂文与张耒的诗作,主要还是歌颂平息“安史之乱”,李清照的诗,重点在于揭露天宝年间唐玄宗声色犬马、荒淫误国的行径。

 

此类政治题材的诗,或许是太过沉重,即使是许多男子也不愿意碰触的。李清照这个清婉的女子,本应是吟风赏月的,却毅然掀开了那段历史,以厚重之笔加以评点。

 

几分放肆,几分轻狂,却掩不住纵横的才学。那样美丽的年华,许多女子还活在幻梦里。李清照,却驻足在岁月之前,借古讽今,对当权者予以劝诫,生命皆如尘,却各有高度。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李清照搬离故土来到汴京,在汴京,她对知识的探索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她的才华得到了莫大的认可与施展,同时也在回眸一瞥中遇见了心动的那个人,接下来,李清照又会有怎样的作品,女孩的小心思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让李清照在词坛才华初显,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你呢,哪一首诗让你认识了李清照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我们明天见,晚安 。




-领读-

静澜,思考人生的中二少女、职场小白。All wii come, all wii gone.


-主播-

夏萌,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梦的姑娘。微信公众号: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个人微信号:xiamengstud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