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穆朗玛:当人类最后的净土,成为垃圾场

夏比比 十点人物志 2020-10-20


Hello everyone,我是小志的亲生姐姐夏比比,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这里是十点人物志全新的栏目——周末做点啥。

 

结束了一周紧张工作,周五漫漫长夜里,你是否思索过一个触及人类灵魂深处的问题:

 

周末做点啥好呢?

 

如果你常常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那么恭喜,你现在遇到了我。

 

作为在丰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熏染下成长起来的大好(单身)女青年,比比从小饱读诗书、阅片无数、能说会道、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从今天开始,以后每个周五的晚上,我都会为大家准备1份精神食粮,如果你不知道周末该做点啥,那么,来找比比就对了。



今天是比比分享的第1份粮食,有关最近争议不断的“珠峰拥堵”事件。

 

当我们谈论珠穆朗玛,我们会想起什么?地球之巅、巍峨的雪山、圣洁的女神?

 

众多美好的寓意下,她在这个5月带给人类的却是一场“死亡堵车”。

 

▲ 在登顶前最后一关“希拉里平台”,登山者排起长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5月22日开始,社交网站上陆续传出了珠峰上的拥堵场景。据媒体报道,在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最多时有超过200名登山者排队登顶,等了整整3个小时。

 

根据尼泊尔政府29日的统计,由于等候时间过长、消耗体力过多,加之高寒和缺氧,已有14人死亡、3人失踪——这还仅仅是5月份的数据。

 

▲ 5月22日,54岁的印度女性Anjali Sharad Kulkarni在和丈夫一起登顶的过程中,因体力不支坠亡

 

很难想象,黄金周旅游的场景,竟然会发生在珠穆朗玛峰上。

 

事实上,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放商业攀登以来,登顶珠峰已经从英雄主义行为渐渐成为了一项昂贵的“游戏”。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000人成功登顶,大部分都是被商业公司送上去的。

 

由于中国对攀登者的要求比较严格,大多数登山者会选择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一次大概需要花费几十万元人民币。


▲ 珠峰上的登山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登山成为一门重要的生意,贪婪便无可避免。仅在今年,尼泊尔就发放381张登山许可证,加上登山者雇佣的向导和工作人员,预计攀登珠峰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

 

当数量庞大、野心勃勃的登山者闯入,比死亡拥堵更可怕的,是这片滋养着10多亿人水源地,正在成为高山上致命的——垃圾场、露天厕所、停尸间。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出自比比本周推荐给大家的纪录片《珠峰清道夫》。如果你心中的珠穆朗玛仍纯洁无暇,那么本片对你来说会有些残酷,因为它为我们展示了珠峰藏污纳垢的一面。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自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首次登顶珠峰以来,共有超过140吨的垃圾被留在了山上,全部清理干净至少10年以上,这还不包括登山者的排泄物。

 

按理说,有钱有闲登珠峰的人都应该素质很高,怎么能随地丢垃圾、随地大小便呢?要知道的是,海拔8000以上的地方,人类身体随时处于濒死状态,登山者要尽可能地保存体能,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卸下身上不必要的物品。

 

在生存的本能面前,就顾不上素质了。只是登山者不知道的是,在登顶的“光辉事迹”背后,他们留下的垃圾依然在原地。当几十年过去,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此外,由于寻找和搬运尸体的难度很大,珠峰至今还遗留着超过200具遇难登山者的遗体,在严寒气候下尸体得以长久保存,珠峰堪称“海拔最高的停尸间”。

 

▲ 珠峰上的遇难者分布的位置

 

面对日益严峻的问题,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就是《珠峰清道夫》的主角纳姆加尔。

 

纳姆加尔是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一个神奇的族群,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侧,是这里的原住民。


▲ 纳姆加尔

 

可以说,是珠峰让全世界认识了夏尔巴人。由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他们是天生的登山向导,甚至有传言称,他们身体里有第三片肺,因此能够适应长期的严寒和缺氧环境。


1965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希拉里成为登顶珠峰第一人,就离不开他的夏尔巴向导丹增的帮助。

 

▲ 希拉里和丹增

 

从此,为登山者提供向导和后勤服务,成为了夏尔巴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当登山者花费8万美金去征服珠峰的时候,夏尔巴人能得到的仅仅是其中5000美金,而这可能是一个夏尔巴家庭一年的收入。


在每个登山季,夏尔巴向导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为客户上山下山多达30次。

 

 

纳姆加尔原本也是登山向导中的一个。他年轻,登山经验丰富,是少有可以用英语沟通的夏尔巴人。这样的资历不愁接不到生意,但他的选择却是——组建一支队伍,到珠峰的“死亡地带”清理垃圾、搬运尸体。

 

而这支队伍能得到的回报,仅仅是微乎其微的赞助费用。

 

 

《珠峰清道夫》的开头,是纳姆加尔的一段自述:

 

大地母亲,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服务。请原谅我们过去的行为,让我们做出补偿。


 如同上帝对基督徒,佛祖对佛教徒,珠峰就是夏尔巴人的神明。他们知道,登山者们渴望征服的地方,却是他们世世代代居住、没有退路的家乡。

 

▲ 夏尔巴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群之间的仇恨,往往产生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但面对外来者对家乡的破坏,夏尔巴人并没有时间仇恨,而是选择用行动展开救赎。

 

在带领队伍出发前,纳姆加尔说:“我不在乎是谁留下了垃圾,我只想把它们弄下来,让整个国家喝上干净的水,那是我们的责任。”

 

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仅从离珠峰最近的村庄到珠峰大本营,就需要徒步好几天。当他们继续向上攀爬,随时降临的危险正在等着他们,走错任何一小步都是致命的。

 

刚出大本营的第一天,珠峰就用一场雪崩“欢迎”他们的到来,虽然纳姆加尔的队伍侥幸躲过的雪崩,但依然有3名登山者在雪崩中遇难。

 

死神随时降临,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至极。

 

 

随着攀登的深入,他们来到了昆布冰川。这是南坡攀登珠峰最危险的地段,背负着厚重行囊的登山者通过冰川之间的简易桥梁,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

 

在整整3个月的时间里,每个队员几乎每天都要来回走这段路,用自己的身躯把高山上的垃圾一点一滴背下来。

 

 

在清道夫队伍驻扎的2号营地内,夏尔巴人亲身体验到了垃圾和粪便对水源的污染。在喝了冰川融水之后,有队员开始头疼、发烧,讲不出话来。

 

 

在严酷的环境面前,伦理道德显得微不足道。纳姆加尔与队友执行一次搬运尸体的任务,途中遭遇暴风雪,生死就在一线之间,队友选择了撤退,把队长纳姆加尔丢在了暴风雪之中。他们失联了。

 

当摄像师询问队友为何要这么做,他沉默了。但没有人会怪他,因为这是珠峰登山者们默认的规则:8000米的死亡地带,首先要保证自己存活下来,没有互相救援的义务。

 

“这些人相依为命,但最终都要靠自己。生死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选择,这是攀登者们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另一边,纳姆加尔独自扛过了暴风雪,来到要抢救的俄罗斯遇难者遗体的位置,用了两个小时才砸开与遗体相嵌的冰面,然后一个人硬生生地拖着将近400斤的遗体走了500米。

 

最终,救援人员在7040米海拔的坡上发现了纳姆加尔。此时距他离开营地已经过去12小时,体力消耗殆尽,奄奄一息,随时有丧命的危险。


 

纳姆加尔曾6次登顶珠峰,但他说,这次“清理珠峰”的行动,困难超过任何一次。在抢救遗体的时候,他甚至怀疑,遗体是否是敬献给山神的祭祀品,因此才会如此愤怒地惩罚他。

 

这些被抢救到低海拔的遗体,最终被直升机接走,魂归故土。

 

 

在这次行动中,清道夫队伍大约清理了1万8千多公斤的垃圾,抢救了两位遇难者的遗体。

 

 

在纪录片拍摄后的第三年,2013年5月16日,纳姆加尔在另一次清理行动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片中驾驶直升机搬运遗体的队员,也在一次珠峰营救中不幸与直升机一起坠亡。

 

 

在《珠峰清道夫》的最后,纳姆加尔曾说过,他将用余生从事珠峰的垃圾清理事业。现在,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在纳姆加尔牺牲的2013年,尼泊尔政府颁布规定,强制要求每位攀登者在登顶成功后,都必须带8公斤的垃圾和排泄物下山。政府也在珠峰线路上设立了16个废物丢弃点,46个垃圾桶和在大本营的3个厕所。

 

就像纪录片中所展现的,纳姆加尔以牺牲自己发出呼吁: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拿

除了时间,什么都不要偷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




这周比比的分享就到这里。


其实不止珠峰,地球上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也正在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留言区和比比一起讨论,期待不同的看法。


比比祝大家周末愉快,笔芯~(●'◡'●)ノ❤


比比指路:《珠峰清道夫》目前在优酷独播,想看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点个“在看”  会有好运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