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侯:非洲“文化”是怎样的文化?

行者手记3 2019-07-25

非洲的文化”是怎样的文化?

有个现象一直让我纳罕,现在的许多宣传口号都让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比如“不忘X心”,到现在也没人弄懂那个“X心”是什么。

这两天热传“让非洲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我依然疑惑,这个要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非洲文化”指的是什么?

语焉不详,大多时候,我相信是有意为之,他就没打算让你明白。

非洲文化是什么?不说其他地方,以我所知道的东非而言,一百年前,连文字都没有。在白人殖民者来到之前,连像样的建筑都没有。刀耕火种,甚至不事劳作,靠天吃饭,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值得输出到中国的文化。

人们一般所称的非洲,指的是“黑非洲”,即撒哈拉沙漠以南,南非以北。因为北非是阿拉伯国家,南非是发达国家(现在情况有变,已经朝第三世界狂奔)。

因为去过非洲,并对非洲的相关信息有兴趣,对非洲历史和文化也有些了解。

黑非洲的本土文化就是原始社会文化,而今天的非洲文化,显然就是殖民文化。

乍到坦桑尼亚,就听说这样一个顺口溜——“吃饭靠大树,穿衣三块布,经济靠援助”。

“吃饭靠大树”,有人会问,难道非洲人不种粮食吗?一般来说,是不种的。周边野生果子树漫山遍野,想吃随便去树边踹几脚就行了。如果要种的话,也是种三五亩的玉米,够自己家吃就可以了。因为没有交易的需要。就是说,几千年来,当地既没有发展出农耕文明也没有高级的饮食文明。

所以,当年修铁路时,中国工人发现当地没蔬菜,于是就从国内带菜种子,自己种菜。大白菜、西红柿、辣椒,当地人从没见过这些东西,看了很是新奇。尤其新奇的是中国人种地时做起的畦和垄。原来当地人没有畦和垄的概念。

一个当年的铁路建设者2013年重回当地,首先惊讶当地人会做生意了,他在饭馆吃饭时,店家说会做中国菜,并端上来西红柿炒蛋,这些都是当年铁路修建时当地没有的蔬菜,现在都已经大量种植了,中国人不仅给当地留下菜种,还留下了炒菜的手艺。这是中国文化的遗留。

“穿衣三块布”是指头上围一块,肩上披一块,腰上裹一块。也就是说几千年来,当地没有发展出服装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纺织工业。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援建了一家纺织厂,现在已经接近倒闭。在坦桑尼亚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除了专卖店,所有服装都是二手的。就是说,当地普通人都是穿二手服装。而这些二手服装都是来自中国及欧洲回收的旧服装。

“经济靠援助”,是指国家的经济运转,靠世行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援助,才能确保正常运转。当然,也不乏来自中国的各项援助项目和援助资金。

中国人喜欢自称:勤劳、勇敢、聪明。而非洲这块土地的人,既不勤劳,他们很多人甚至一年四季不干活;也不勇敢,否则它们不会先作阿拉伯人黑奴,后作西方人黑奴;更说不上聪明,因为它们连自己的文字都没能发明。

抛开政治正确,说句大实话,这真是一块最不求进取,逆来顺受的土地。

来到东非的人,都知道当地官方语言是斯瓦西里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语言有文字的历史不到一百年,而创造文字的是殖民者。它成为东非通用的官方语言,也是上世纪出以后的事,是殖民的结果。

斯瓦西里语本是桑给巴尔岛的一种方言。9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东非,开始买卖黑奴的勾当。出于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会这种语言,并把它带到东非大陆,还用阿拉伯文给其标注。

1886年,德国控制了坦噶尼喀。当时的东非各种语言很乱(直到现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语言和坦桑尼亚西部的语言依然不同)。为便于统治,殖民者觉得需要语言的统一,于是确定斯瓦西里语为殖民区域的官方行政语言。在临近的肯尼亚,英国殖民当局虽然并没有明确斯瓦西里语为官方用语,但实际上也开始推行。

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其在海外的领地被瓜分,坦噶尼喀落入英国掌控中。英国当局在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的帮助下,积极在东非殖民地乌干达、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推广斯瓦希里语,用以进行初等教育和基础管理。

1928年6月,一个跨区域会议召开,桑给巴尔的一个方言语支被选作标准化斯瓦希里语的基础,并用拉丁字母作为斯瓦西里文字,这就是今天的斯瓦西里语。

斯瓦希里语成为官方语言。但是,在大学教育和大部分中学教育,以及较高层次的政府管理仍然使用英语。

今天,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三国的第二语言,作为官方、国家语言。

乌干达在1992年将斯瓦希里语列为小学的必修课程中,并在2005年宣布其为官方语言。

今天,使用斯语者约有五千万人,分布在东非各国和地区,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布隆迪、刚果、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国。

据东非权威性的《语言研究学报》报导,不少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趋势推测,认为斯语极有可能成为整个非洲地区的通用语言。

坦赞铁路在坦桑尼亚境内西部的一个重要车站点,一个叫姆贝亚的地方,小山坡上满布着红顶白墙的别墅,那是当年殖民者的居所。

姆贝亚有丰富的矿藏丰富的矿藏吸引了来淘金的白人殖民者。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来到之前,非洲没有自己的建筑,只有茅草房。

如今,当地人的房子也有红砖盖的,但他们把红砖叫做中国砖。那是因为中国人修坦赞铁路时,自己烧砖盖宿舍,当地人学会了烧砖,就叫红砖为中国砖。

今天,讲究的当地人盖房也会用红砖。但是,只限于小镇居民和铁路局职工宿舍,在当地乡下,更多的房子还是用树枝搭起架子,在架子上糊上泥巴作墙。因为红砖太贵了,还是树枝糊泥巴更经济,稍讲究点的会用钉子固定树枝,这样钉子钉的房子也可以叫中国房子。

而他们的房子里的家居,我见到的最好的一家,只有一只旧沙发,一张旧桌子。最普遍的是在茅草屋里铺上稻草作床。

坦桑尼亚乡村,没电,没水是常态。当地人饮水,主要靠河水。所以,中国企业修建铁路和公路,每到一地,首先动工的工程,是给当地打水井,发电。水井用于自己施工,也给当地人饮用,但是中国人自己还是喝瓶装矿泉水。

以我所知,以我所见,无偿援非可以理解,无偿输出财力物力人力到非洲,也可以接受,但是实在不能理解的是,非洲有什么文化值得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非要文化交流,国家层面就可以了,进入百姓家,让中国的孩子学会“吃饭靠大树,经济靠援助”吗?


2018年11月29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