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 | 小镇酒店和女老板——沿着铁路看非洲16
小镇酒店和黑人女老板
我们告别卢萨卡,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赞比亚北部小镇、坦赞铁路的西部端点——卡皮里姆波希。
清早,吃过早餐,从Redission酒店出发,八个人加上公司向导分乘两辆越野车,一辆面包车,前往卡皮里姆波希Kapirimposhi。
车子向北,太阳在右,当它冉冉升到我们头顶的时候,我们抵达卡皮里姆波西。
卡皮里姆波希是卢萨卡北部小镇,再向北就是储量世界第三的铜矿区基特韦Kitwe。
英国人修建的南方铁路,从基特韦经卡皮里姆波希、卢萨卡向南经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抵达南非开普敦港。
小镇不大,却有两个车站,一个是南方铁路卡皮里姆波希站,一个是坦赞铁路新卡皮里姆波希站。两站相距一公里。坦赞铁路的终点定在卡皮里姆波希,就是为了衔接南方铁路,将基特韦的铜材运往达累斯萨拉姆。
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
卡皮里姆波希沿着一条水泥干道,形成一个狭长小镇,从干道向两侧延伸的都是土路。车子走下干道,在土路上向右拐了一个弯,在一个铁栅栏门前停下。
这是一个庭院式酒店,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院心是花坛,花坛两侧客房都是带前廊的阿拉伯风格建筑,右手一个通道,通向后院。后院房间是茅屋式风格,院心是个游泳池,但是,泳池无水。
宽敞的前院院落,立着一些铜质板材焊接成的雕塑,左侧前廊下,一个坐在椅子上读报纸的铜人雕像,看上去煞有介事。
走廊里读报的小铜人。
院子里侧,几个当地土著风格小铜人围成圈子载歌载舞,她们腰肢夸张扭动,臀部高高翘起。
典型东非风格的酒店。
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当地女性,爱说爱笑。据说,这个店原先是几个来开矿的中国人开办的,后来中国人走了,酒店就送给了这个女老板。这也引发我们对她和中国人之间关系的猜想。她身材很好,高挑苗条,除了肤色,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身材窈窕,容貌姣好的女店主。
在我们抵达卡皮里姆波西的时候,我们的另一个小组继续向北,赶往赞比亚铜带省的基特韦,那里有储量世界第三的铜矿,坦赞铁路的修建就是为了将那里的铜材运往达累斯萨拉姆。
今天,中国有色公司在那里有自己的铜矿区,叫谦比西铜矿。
今天的西方舆论中,坦赞铁路和中国铜矿成为两个标志,一个是中国援非的标志,一个是中国资源掠夺的标志,甚至有议论认为中国修建坦赞铁路是为了赞比亚的铜矿。这个观点显然是穿越了,修铁路是1960年代的决定,中国进入非洲铜矿是1990年代末,前后差着30年!
1998年,中色集团旗下的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NFCA)以2000万美元收购了谦比西铜矿,该矿区2003年投产,2008年收回全部投资,目前铜产量每年可达5.5万吨,年利润4000万美元,雇用当地工人约2500人。
中国企业在铜矿省的经营并不顺利。经历了长达近7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的赞比亚继承了英国的司法系统,其中包括非常健全的劳工保护法律条款。强大的工会组织每年都会与资方进行工资谈判,这对于国企出身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来说压力山大,劳资矛盾引发的罢工不时发生。2005年的一场大爆炸,46名当地人丧命,引发了一场“中国人滚回去”的抗议浪潮。2013年,还发生了要求涨薪的大罢工。
相比中国国企,来这里淘金的中国中小企业情况更糟,开矿的小商人,一些人来了,一些人走了。
老板娘很热情,很爱说话,也很会说话,大概是和中国人混的多了,她能听懂,也能说几句简单的中国话。
据说这个酒店,来住宿的最多的其实就是中国人。所以,厨师们都熟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事先已经说好,我们每天出去拍摄,中午和晚上回来吃饭,她夸口可以按照中国人饮食习惯,为我们备餐。但是吃了两顿,我们就吃不消了。她的中餐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陈克浩曾给我们讲过在坦桑尼亚吃的故事。他说,中国人来之前,坦赞铁路沿线的居民,只吃玉米,根本就没见过西红柿、圆白菜。这些菜都是中国工人从国内带种子在当地种植后,留下来的。起初当地人不敢吃西红柿,觉得那东西红红的看上去挺吓人,后来,慢慢地,当地人也喜欢吃了,并开始学会了做西红柿。当地人将西红柿和圆白菜做出的菜,统一称作中国菜。中国人走了,西红柿却留下了,成为当地人餐桌的美味。
2013年初,陈克浩重返姆林巴,他们去当地餐馆就餐,同行者说吃不惯当地菜,店主就自豪地告诉他,本店会做中国菜,于是,他们吃上了一顿西红柿炒蛋。
酒店后厨备有大量适合中国人的食材,于是,我们要求厨师做西红柿炒蛋,他们做了,但是,端上来一尝,忘了放糖。
第二天我们就提出,他们备好食材,我们自己干。于是,他们闷了一锅米饭,放好鸡蛋,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鸡蛋炒饭。
每天吃饭,老板娘会到餐厅来,跟我们用中文和英文聊几句,每次都会表请夸张地问我们:莫希Mosi?
Mosi是本地出产的一种啤酒品牌。Mosi本是维多利亚瀑布的土著语名字,赞比亚人以大瀑布为傲,就用来做啤酒的品牌名。
在坦桑尼亚我们喝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和塞伦盖蒂Serengeti啤酒,到赞比亚我们就喝Mosi。
整个酒店,除了俩厨师,一个看门人,加上女老板,似乎只有四个人,卧具不是天天换洗,大概是走一拨客人换一次卧具吧。
风趣的酒店看门人摆出POSE让我们给他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