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待中美关系,不必有受害者心态

王冲 潇湘经略 2021-04-27



作者 | 王冲(博士)
来源 | 联合早报

最近参加了几场有关中美关系的研讨会,从部分人的发言,感受到浓浓的悲情意识。

这种悲情意识不是文人悲秋,不是诗人触景生情,而是表达观点时的用词,显露出受害者心态和弱势心态。

具体而言,就是把美国“无理打压”、美国“围堵中国”、美国“亡我之心不死”、中美“必有一战”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美国一直在欺负中国。

美国纽约市唐人街上的店铺挂有中美国旗。(法新社)

受害者心态,是近代的产物。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告诉大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受西方的欺凌;1949年以后,中美为敌,那个时代的报纸,充斥着美帝国主义如何欺辱中国的报道。

久而久之,这些语言深入骨髓,这些历史深入脑海,谈到当下中美关系的时候,它们会自然而然喷薄而出。

与之相伴的是弱势心态。由于近代受欺凌,于是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对于别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极其敏感,容易认为对方是挑衅。一个有钱人,不怕被人喊穷鬼;一个穷人,最怕别人说他穷。人的心态,有时候就是这样。

这种受害者心态和弱势心态,塑造出悲情意识,容易让人失去理性,容易让情感控制大脑。其结果是,一开始还能理性地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说着说着就激动,一激动就开始痛批对方,甚至骂娘。

当然,这是一部分人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大众里面极为普遍,少部分学者、媒体人偶尔也犯这样的毛病。以这种心态讨论问题,除了发泄一通、图个痛快外,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这种悲情意识,散见于中国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跨国公司的团队爬长城,总里程20公里,但10公里中点的时候,中国员工郁闷地说:“天哪,还有一半啊!”美国员工开心地说:“太好了,已经完成一半了。”

你看,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截然不同的心态和体会。从中美博弈的角度可以这么看:以前那么弱的一个国家,如今可以和世界老大掰掰手腕了,该自豪才是。

这里面,确实牵扯到对美国心态的转变。中国人富起来了,站起来了,但内心深处的自信还没有构建起来。这种自信的构建,须要抛弃悲情意识,理性客观地看待中美博弈。

首先,中美博弈是一场竞争,不是谁欺负谁。人与人之间,机构和机构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是常态。中美之间的这场竞争,可能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是全方位的博弈;但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两个大国,谁也不能吃掉对方,谁对对方也没有领土野心,谁也不想毁灭对方,这是基本的事实。虽然在某些区域,如南中国海、台海等,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但只要双方愿意,大体而言是可控的。

其次,竞争有时候会升级,这也在所难免。竞争有时候是残酷的,大家熟悉的拳击比赛,拳手会特意击打对方的薄弱环节,如果脸颊有伤口,对方就专门打脸颊的伤口。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为了占据优势,都会拼命找对方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

这个时候,发怒、抱怨、认为对方不讲道义,都没用。能做的,只有补足自己的弱点。比如说,美国不卖芯片给华为,引发了中国全民的悲情意识,好多人开始买华为手机,力挺华为;但这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自己造出芯片,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急不得,这一轮竞争可能是长期的。中美博弈,看似是拳击赛,其实更像是马拉松。看谁耐力强,看谁选的路有优势,看谁路上补给更充足,还要看谁身边加油的人更多。

对此,最近中国外交部的一次发言说得挺好,未来的世界不应当也不可能让中国变成美国,而应是美国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美国,中国则必将成为更好的中国。

的确如此,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不是谁战胜谁,而是谁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让我想起约瑟夫·奈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击败中国;击败中国的,只能是中国自己。”这句话,用在中国身上合适,用在美国身上也合适。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