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第一次崩溃,从半夜被室友吵醒开始|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01
被噪音包围的当代人
02
噪音是怎样影响生活的?
2020年,饱受“噪音之苦”的傅岳开了公众号“邻里噪音联盟”,一年后改名为“安静之家”。
两年多来,“安静之家”一共收到了七八十篇投稿,每一篇投稿都是一次远方的哭泣——新手妈妈被噪音搅得家庭破裂;怀孕6个月的女人被楼上噪音折磨得大哭;一个被群租房逼疯的男人“想像梵高一样割去自己的耳朵”……
对于许多人来说,噪音问题并不单纯是“忍一忍”“说说好话”的问题。
他们在多次尝试好言沟通之后,采取了无奈之下的办法,有人买“震楼器”反击、有人因此报警,但结果大多不遂人愿。
历经2年,“安静之家”完成了一份《2021年中国邻里噪音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选择报警的噪音受害者有46%,但借此摆脱噪音的比例,只有 2%。
在安静之家后台收到的投稿中,甚至也有人在忍受了三年噪音之后,失控行暴,最后进入牢狱。
03
实现“隔音自由”有多难?
这或许是另一个可以完全解决噪音问题的办法。但问题是,搬家换房子的成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
加列特·基泽尔在《噪音书》中,将噪音视为很“弱”的问题,因为它影响的是“弱者”——他们住不起隔音更好的房子,或者说,在现实面前,他们没有远离噪音的条件。
“弱者”或许才是大多数。对于租房住的年轻人来说,无法实现隔音自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租。
当年轻人选择合租时,“是否有噪音”在房租、通勤时间、房间面积这些更大头的考虑指标面前,常常是被妥协的。
《2021年10城毕业生租房报告》显示,在全国十个大城市的年轻人中,超过60%在毕业后都需要靠合租解决居住问题,一个人单独租房的不足三成。其中与陌生人合租的比例,高于与朋友/同学/伴侣合租的比例。能够住家里或者买房居住的更是很小一部分。
买房买不起,整租租不起,鸡飞狗跳合租生活是为一线城市年轻人量身打造的生活体验。
合租室友就像开盲盒,在真正生活之前,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生活习惯到底怎样、对方好不好说话。
《2021年轻人合租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合租发生在三个及以上人之间。
在面对噪音问题时,没有房东的允许,年轻人没有资格改变墙壁 / 窗户让它们更隔音。还有很多人为了省钱,租住的是“隔断房”,比如两室一厅的房子被简单隔断,改成三个卧室,这意味着被隔出来的房间和另外的房间之间,可能只有薄薄的一层板。
十平米隔断房,隔绝的不止他们和合租室友,还有对大城市的想象。
对于合租生活的年轻人来说,隔音自由这个概念还有点遥远。根据《2021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的数据,以租金不超过收入的30%为标准,在北京实现“整租自由”需要月薪达到2万1,在上海、深圳也需要接近2万。
但问题是,即便实现了整租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在大城市里,安静从来是一种奢侈品。
一方面,安静之家的创始人傅岳咨询过建筑设计方面的教授之后,得出过结论:目前民用住宅建筑隔音是一个监管验收的空白。
许多房子在建造、售卖之初,就没有考虑过噪音这一问题。比如,《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曾详细介绍了现浇楼板的厚度最低要求,为了节省成本,开放商压着最低标准建造楼房,这样盖出的房子,无论面积大小、地段好坏,隔音效果都是差的。
另一方面,候车室、候机室的VIP座位,拥有享受安静氛围的权力。高档轿车主打的静音引擎,是贵的标志之一。房子的隔音效果,往往也与价格成正比。
因此,从合租进阶到整租,从租房进阶到买房只是前两步。房子的建造、位置、楼层、装修、附近是否有工地/马路/天桥、邻里素质如何……每一点都影响着人是否能真正实现隔音自由。
在动漫《海贼王》里,吃下一颗寂静果实,世界从此安静。而现实世界里,也许只有钱可以带来这样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