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勇当时代先锋!广船青年祭奠黄花岗烈士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4月5日,清明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船国际团委组织团员青年一同前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勇当时代先锋”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6:30时,天色微亮,已经有广船青年从广船国际南沙厂区出发。南沙厂区距离黄花岗公园有近100公里的路程,距离并没有减弱大家参与的热情,却给革命往事增添了几分神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由革命党人潘达微集资修建,用以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今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来到这里祭扫,更具有着独特的意义。
走进墓园,庄严肃穆的牌坊石门上镌刻着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字,“浩气”即“正气”,此处的题字表达了对革命先烈历史功绩的肯定。在这里,祭扫队伍合影留念。
整理好心情后,祭扫队伍向园内排队前进。300多米长的主墓道两旁苍松翠柏整齐排列,更添了几分肃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由广船国际团委通过i志愿平台发布征集,除了广船青年报名参加外,还吸引了十余名来自广州市的其他志愿者报名参加,他们自发地参与进来,同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烈士们的缅怀和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黄花岗原为“红花岗”,“黄花”即指菊花,代表着高洁与祭奠之意,寓意更为厚重,因而更名“黄花岗”。1912年,广州军政府拨款修建烈士陵园,孙中山先生还亲自栽植了青松4棵,为墓园题字,此后墓园多次扩建,又收殓了其他事迹可考的革命烈士。
穿过代表着坚韧品格的苍松翠柏后,众人来到默池旁,拱桥的设计,让通过的行人不由自主地低头前行,仿佛低头默哀,使人肃然起敬。
列队来到岗陵前,广船国际团委宣传委员关元斌主持祭奠仪式,祭扫队伍怀着沉痛的心情行三鞠躬,默哀一分钟,缅怀革命先烈。
接下来,由广船国际团委副书记吴哲鸿领誓,团员们重温入团誓词,在这样的场合再念誓词,大家心中充满了“传承红色精神,勇当时代先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温入团誓词后,全体人员列队瞻仰烈士墓,由园区讲解员为大家讲解烈士事迹。
此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勇当时代先锋”主题清明祭扫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青年们更加了解了革命时期的先烈事迹,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决心,具有深远意义。
黄花岗起义历史回顾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1911年4月爆发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
1907年和1908年,中国同盟会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光复会也在1908年11月发动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这些起义因准备不足,单纯冒险,结果都归于失败。1910年2月,中国同盟会员倪映典率广州新军三人起义,又遭失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对革命成功充满信心。他们决心在广州发动一次更大的起义,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吸取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发动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筹款购械、组织联络都有专人负责。为了更好地领导起义,1911年1月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陆续在广州设立秘密据点,作为办事和储藏军械的地点。革命党决心把这次起义组织好。
统筹部成立后,各课分别派人进入广州开始活动。4月8日,省城内外及各省革命力量大体联络就绪。统筹部决定发难日期定在4月13日,分10路进攻,黄兴为总司令,赵声为副。“先锋”之外,加设放火委员,预备临时放火,扰乱清军军心。
但是,就在统筹部开会这一天,发生了中国同盟会会员温生才暗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事件,广州戒严。加上美洲的款项和由日本购买的军械也未到,因此,发难日期不得不推迟。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指挥部。当时,广州革命党人已决定于26日(三月二十八日)举义。因日本、安南方面的枪械稍迟方能运到,而准备响应起义的新军第二标又有5月3日(四月初五)即将退伍的消息,这就使起义陷于既不能速发,又不能拖延的困难境地。
黄兴等人临时决定起义延缓一日,定在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新军和防营入城;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但胡毅生、陈炯明等认为清军已有防范,提议改期。姚雨平反对改期,但要求发枪500枝以上。黄兴在喻培伦、林文(时爽)等人激励下,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按期发难。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先锋”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督署。督署卫兵进行顽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找不到张鸣歧,便放火焚烧督署衙门,然后冲杀出来,正碰上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林文听说李部内有同志,便上前高呼:“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用打!不用打!”话未讲完,被敌人一枪击中,当场牺牲。刘元栋、林尹发等5人也相继中弹。黄兴被打断右手中食二指第一节,便以断指继续射击。随后,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
攻督练公所的一路途遇防勇,绕路攻龙王庙。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左手执号筒,右手拿手枪,奋勇当先,投掷炸弹。战至半夜,终因众寡不敌,全身多处受伤,率众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以米袋作垒,向敌射击。后因敌放火,他们才被迫突围,喻培伦被俘遇害。
往小北门的一路也很快遭遇清军。经过一夜作战,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最后,张鸣岐放火烧街,徐维扬率部突围,被敌逮捕。黄兴所率一部行至双门底后,与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合的巡防营相遇。温部为入城方便,没有缠带白巾,方声洞见无记号,便开枪射击,温带雄应声倒下。对方立即发枪还击,方声洞牺牲。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30日回到香港。
这次起义,除黄兴一部及顺德会党按期发难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新军子弹被收,没有作战能力;胡毅生、陈炯明事先逃出了广州城;姚雨平因胡毅生刁难,未能及时领到枪械,起义爆发后藏匿不出。这样,起义成为黄兴一路的孤军作战。
起义不幸失败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不顾满清当局禁令,以《平民日报》记者的公开身份,5月3日,组织了一百多人(收尸人),把散落并已腐烂的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骨收殓安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陈文友等姓名共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END——
猜你想看
摄影:小符
编辑:小符
欢迎写留言分享你的心情,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