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5 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风景园林》2019-05 | 166 Vol.26
专题: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本期导览
刊首语
| 新技术的回应
王向荣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实施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信最终会促成建筑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化。虽然风景园林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不能完全借用建筑信息化的方式,但是在智能化的时代的风景园林行业中,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发展也一定是大势所趋。
未来,地表环境的管理会越来越趋向数字化和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会更广泛地深入到风景园林的方方面面。新技术不仅为风景园林师的工作带来新的可能,优化风景园林师的工作方式,也会激发风景园林师的创造性思维,推动新的设计思想、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产生。无论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都应该回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以寻求解决愈发复杂和综合问题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专题: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 通往风景园林行业的BIM之路——数字化竖向设计教育
著:(瑞士)彼得·派切克 译:黄邓楷
摘要:随着全球建造业向数字化全面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教学将是未来几年风景园林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主题。介绍了风景园林专业BIM的教学方法和数字化竖向设计及其应用在BIM场地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数字化竖向设计是实现BIM的途径。风景园林教育必须在其教学中讲解BIM建模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数字地面模型;智慧景观;建筑信息模型
以数字地面模型为核心元素的智慧造景过程
拉珀斯维尔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使用 3D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挖掘机工作(2017 年)
|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
郭湧 胡洁 郑越 尤嘉庆
摘要: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统规划阶段、分步实施阶段,构建了以LIM工作流为核心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原型。该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开发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关键软件的企业模板,部署基于雾计算的LIM协同设计平台,编制LIM平台使用管理手册等。12项实践项目的验证结果表明:LIM平台是具有实践意义的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路径。
关键词: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LIM平台;应用实验;设计研究
LIM 工作流
Civil 3D 标准图层编码(局部)
|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下垫面参数与热环境关系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李膨利 (巴基斯坦)穆罕默德·阿米尔·西迪基 刘东云
摘要:城市热岛(UHI)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状况,同时还对城市能源消耗、生态系统过程演变、生物物候以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北京市朝阳区2002—2017年夏季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采用大气反演法,对15年间朝阳区城市地表温度(LST)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5年间朝阳区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上升迅速,热岛效应逐年加剧。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密切相关:地表温度与NDBI正相关,NDBI指数每升高0.1,地表升温0.79~2.37°C;与NDVI指数负相关,NDVI指数每提高0.1,地表降温0.4~0.77°C。本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绿地营建提供科学具体的参考指导依据,并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热岛;地表温度;城市绿地;建筑密度
各年份地表温度等级分布图
各年份地表温度等级占比示意图
|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
刘颂 赖思琪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活力的测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群及其活动是公共空间活力的主体和外在表现,传统的测度方法往往是对空间活力的间接反映。大数据能全面反映人群活动的行为特征和时空规律,从而使真实描述公共空间活力本质成为可能。从反映人群活动的稳定性、聚集性与多样性等3个基本特征的视角,提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和定量计算方法。指出大数据质量及适用性研究、公共空间活力评价及其与物理空间的耦合机制研究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数据;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方向
表 时空大数据分类
表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 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
包瑞清
摘要:机器学习使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及充分利用数据中蕴含的知识与价值成为可能。探索基于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领域智能化分析应用的途径,开展3个实验。其中2个与数据分析研究相关,提出基于调研图像色彩聚类分析的城市色彩印象和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估与网络应用平台部署实验。最后1个实验与数字化设计创作相关,提出用于设计方案遴选的地形生成方法,包括2个子项目:应用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地形生成和建立遮罩、预测未知区域的高程。3个实验应用到机器学习中分类、聚类和回归3个主要方向中的算法以及深度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对传统的研究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应用机器学习风景园林领域,可以有效地从多源数据中学习相互增强的知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数字景观;机器学习;城市色彩;视觉评价;地形生成
杭州虎跑调研图像、聚类结果和主题色提取
北京碧云寺调研图像、聚类结果和主题色提取
| 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韩炜杰 王一岚 郭巍
摘要: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中。但目前大多数应用还停留在基础的航拍层面,对于应用潜力更大的航测层面,在风景园林行业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也更鲜为人知,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具体案例的应用方面,未能对其进行系统的认知和介绍。简要介绍无人机航测与遥感系统的构成及常见传感器类型,通过文献综合、项目实践等方法,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无人机航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而总结出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可分为传统航测、倾斜摄影、多种传感器遥感3个方面。最后指出传统航测发展最为成熟,短时间内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最大;倾斜摄影效率最高;多种传感器遥感未来开发潜力最大。以期对今后无人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与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无人机;航测;遥感;倾斜摄影
施工现场 DOM 与施工平面叠加对比图
无人机航测三维实景模型生成过程
| 20年的“KLEKs”——德国基于志愿参与的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数据库的建立
著:(德)迈克·施托克曼(德)伊尔可·马绍尔 译:孔洞一
摘要: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塑造了如今的景观“面孔”。在当前的规划框架下,对其保护和评价工作,也只可能在对其概念足够理解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字化手段得以实现。在此背景下,自1999年起,在德国开始建立一个基于志愿行为的文化景观要素收集系统——“KLEKs”。其目的:尽可能详细和全覆盖地收集基于GIS数据的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目前,这样的系统正在被德国的几个州使用,特别是借助于乡村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志愿者参与,并在德国几所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支持下得以推进。通过KLEKs系统的时间顺序发展、收集方法、数据库建立,以及用于规划应用的多角度,概述了KLEKs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要素;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信息系统;公众参与
KLEKs 编辑器 2005 版本主界面
所收集数据的科学化重组
竞赛
| 面朝大海 杜鹃花开——2019年中国杜鹃花主题花园设计大赛
2019年中国杜鹃花主题花园设计大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办,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支持,《风景园林》杂志社、《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日照天宁集团 日照阿兹丽亚园艺有限公司承办。大赛以“面朝大海 杜鹃花开”为主题,杜鹃花为主题植物,在给定的室外场地范围内进行设计。
本次大赛在各大院校反响热烈。据统计,大赛共收到223个参赛组提交的方案图,参与同学超过了500人。由9位业内知名专家组织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8名。由于参赛组别较多,主办方特别为此次大赛增加了15个入围奖。
一等奖 春山响杜鹃——基于杜鹃花岩石生境及应用价值的多维体验设计
参赛者:张清 张岳 胡宗辉
指导老师:董丽 郝培尧
所在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作品
| 以健康理念出发:戴尔医学区景观设计
Sasaki事务所
戴尔医学院及附属教学医院戴尔塞顿医疗中心地处奧斯汀中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校园。占地逾6.5 hm2的医学区是市内最大的医疗卫生开发区的一部分,不仅为医学院全院师生及访客提供服务,更在校园景观中创造出一片新风貌,立下全新的生态绩效标准。
戴尔医学区的景观设计过程是Sasaki及顾问团队过去2年规划工作的延续,项目团队先后在2012—2014年为大学制定了校园总体规划、医学区总体规划以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景观总体规划与设计导则。与之前的总体规划项目一样,戴尔医学区的景观设计同样以多元包容、覆盖广泛的工作进程为方针。这样一来,景观开发和维护人员以及项目团队之间早已确立的合作关系得以延续,为项目带来最大裨益。
白天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医学院
街道景观的塑造中使用了一些本土的橡树(Quercus polymorpha 与 Quercus muhlenbergii)以及北美小须芒草(Schizacharium scoparium)
| 有节制的丰盛——千里园
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这是一个约66 m2的住宅中庭,建筑3面围合,西南为1.8 m高的护栏。由于东南侧为坡地,实际一层建筑只高出中庭60 cm,形成一处日照充足视野开阔的凹形围合中庭。
业主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家小院内的原有材料控制成本,又希望在园中设置一处户外休闲的停留场所。实际上这处住宅的室外大体可分为4个部分,入户区、中庭、坪庭(只能观赏约2.75 m2的小庭园)和南侧的家庭菜园。入户处除可以停2辆车外,其余部分留出一处长约20 m的通道,只在地面铺装与西北侧墙体处留出15 cm的碎石带,选用纯白色的粒石缓冲硬质面的体量,并在入户靠近建筑的端头,种植了一棵丛生四照花作为入户区的绿色添景。仅2.75 m2大的观赏坪庭作为从卫生间2条15 cm宽的落地窗及浴室西北侧墙墙窗的窗景,没有严格按照枯山水的做法设计,同时相应简化了地面的纹样,并利用原自家小院仅有的1处石灯笼和瓦,组合成简约日式坪庭。
初春
十五的月亮
评论
| 柏林行思
金柏苓
摘要: 记述 2017 年在柏林参加学术研讨会期间参观园博会和几座 18 世纪前后古典园林的感受和联想。对欧洲园林艺术从规整式向自然式转型的意义以及“中国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并与中国魏晋时期传统园林艺术价值观的转变进行对照。介绍了柏林国际园博会的概况和值得借鉴的策划思路。
关键词: 柏林国际园林博览会;欧洲古典园林;规整式和自然式;“中国风”;特色展园
主人居住的府邸
奥拉宁鲍姆花园里的“中国风”园林和建筑
研究
| 城市绿轴——巴塞罗那城市慢行网络建设的风景园林途径研究
李倞 宋捷
摘要: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典范,近年来开始注重施行“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推进“慢行城市”构建计划。计划通过重新划分城市慢行片区,规划片区间联系的慢行网络,并与公共交通系统相接驳,增强城市的慢行可达性。在城市慢行网络的建设中,巴塞罗那注重将绿色空间网络与慢行系统相结合,主要利用现有道路、铁路和水渠等线性基础设施空间,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这些空间转化为多功能绿轴,增强慢行舒适性,实现从机动车优先向慢行优先的转变。该计划的实施为世界各国慢行城市的构建,尤其是对已建成城区的慢行系统改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绿色空间轴线;慢行系统;交通;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慢行片区分布和 500 m 服务半径示意
桑兹站铁路高架步道
| 存量规划中大型公共空间更新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美国东海岸防灾项目为例
金云峰 李宣谕 王俊祺 沈洁
摘要:面对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中复杂利益主体,在规划管理过程引入公众参与已逐渐成为中国广泛使用的规划策略。而面对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在中国非营利组织体系并未建立完善的现况下,为使自下而上的空间需求与自上而下的规划策略有效对接,以美国纽约东海岸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过程为例,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其中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强调顶层法律对建立一套精准、具体的公众参与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同时探讨更新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及其中市民阶层的角色参与。讨论政府职能在整体公众参与的保障体系中所具备的多向把控、整体触媒的系统价值。研究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基于公众参与的整体性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参考。
关键词:公共空间;有机更新;更新机制;公众参与;美国经验;政府主导
环境审查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序
纽约 ESCR 项目政府机构职能分配与公众参与运行机制
| 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杨冬冬 曹磊 刘海龙 赵新
摘要:近年,水生态景观的建设性破坏现象与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协调水生态景观复杂系统中并存的水利安全、生态安全和景观需求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思考。从水环境特点及其评价因子入手,提出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起水景观物理形态与其内在生态特征的动态关系,并通过设计—分析—评价—再设计的循环设计路径,实现多方案比选,提高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一步促进其多目标融合。结合2个实践案例,对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流程和工具予以阐释,为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数值模拟仿真技术;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水环境评价
北戴河新区补引水方案河网模型的构建与模拟结果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景观化水流调节措施与布局
| 城市绿地中的声景观对精神复愈的作用
赵警卫 夏婷婷
摘要:当前针对声景观的研究多数是以探索人们喜好的声音为主,而很少考虑声景观与视觉景观的相互作用。为探讨城市绿地中声景观与视觉景观相互作用对于精神复愈的作用,选取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以能够反映样地景观特点的视频作为复愈能力评测的媒介,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选取的5种声音(单一鸟鸣声、多种鸟鸣声、蛙叫声、流水声和中国古典音乐)与在所选样地上录制的8段视频进行组合,选择191位大学生作为评价人员,对城市绿地的精神复愈性能力进行评价;并邀请5位景观专业的研究生对城市绿地的景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中存在水流声或蛙叫声会降低绿地的精神复愈能力;把单一鸟鸣声和多种鸟类鸟鸣声设置在地形起伏较平坦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精神复愈能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声景观;景观特征;城市绿地;复愈效应;复愈性环境
8 个样地全景图
48 段视频的精神复愈能力及其标准误
| 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江 杨玲 黄丽坤
摘要:生态型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游憩空间,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满意程度。以福州金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态型城市公园中声景感知与游憩体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态型城市公园中人们更偏爱自然声,尤其是鸟叫声;交通声是主要影响公园景观美景度的声源类型;儿童嬉闹声及音乐声是影响声景安静度的显著因素,交通声、音乐声以及脚步声与总体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是社会、人口及行为学因素中影响典型声源感知最显著的3个因素,而不同游览动机的人群对声景感知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生态型城市公园景观及声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声景体验;声景感知指标;声景设计;生态型城市公园
样本统计信息
声源感知特征分析
| 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夏季昼夜节能效应研究
骆天庆 周婷慧 刘东 黄丽君
摘要:利用屋顶绿化隔热,对降低夏季空调耗能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还缺少针对其日照环境差异下夏季昼夜热效应的全面考察研究。借助建筑日照分析将试验屋顶划分为4个日照区间,利用HOBO小气象站测取环境温度数据、热电偶昼夜连续测取不同日照区间多点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的昼夜隔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屋顶绿化在夏季白天的隔热效果明显,最大屋面降温值可达28℃以上,日照越强隔热效果越明显;夜间的散热效果不及裸屋面;且存在最高温度时滞效应。其对建筑节能的昼夜综合效应,需要结合建筑屋顶构造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日照条件以及建筑的昼夜使用节律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屋顶绿化经济价值与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风景园林;屋顶绿化;隔热保温;佛甲草;上海
试验屋顶夏季屋面日照分区及佛甲草种植模块和温度数据测点分布
4 个日照区间绿化屋面、裸屋面、佛甲草表面昼夜环境温度对比
| 基于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更新策略——常德柳叶湖环湖风光带规划设计
张文英 欧飞燕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变,对原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连续性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如何发掘社会生态记忆,将具有时间深度和空间结构的集体社会记忆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型,进而营造空间和场所,是积极参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环湖风光带为例,研究如何将生态记忆用于景观的连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记忆载体的识别、存储、重构、嫁接、转化,创造出具有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努力实现社会集体记忆对于景观营建作用的理解和实践尝试。将人们过去的集体记忆和对地方的情感通过设计手段带入现在,研究如何将过去的痕迹融入日常景观的体验中,使场地成为集城市湖泊、生态记忆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滨河带。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恢复;社会生态记忆;记忆载体
夕阳下的堤柳渔歌
良田美池的堤顶车行道和堤腰利用现状建成的游步道
| 基于农业体验的城市农业综合体设计探析——以 “FICO Eataly World”为例
张真瑞 秦岩
摘要:城市农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对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田园体验需求的一种全新回应,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以探究城市农业综合体的规划方式为目的,通过对城市农业综合体概念的梳理,提出城市农业综合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构成。随后对意大利城市农业综合体“FICO Eataly World”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介绍城市农业综合体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和景观特色。最终提出城市农业综合体应选择市郊农业用地,在保留田园风貌的基础上,融合城市商业、农业观光体验进行规划设计,为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创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农业综合体;农业体验;功能布局;流线分析
功能布局图
室外景观
| 文化遗产类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修复——以国际公约及国内外实践为切入点
张冬冬
摘要:针对历史园林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面临的现存问题,从国际公约方面着手分析,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修复的要点与相关国际宪章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如何对待历史园林“真实性”的问题。并借助欧洲、美国、日本与中国相关案例研究,论述国内外在该方面研究实践的共性、差异及其成因。最后在分析国际同行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总结并提出了可供中国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参考的经验及思想。
关键词:历史园林;佛罗伦萨宪章;园林遗产;植物景观;历史意境;真实性;保护;修复
表 欧洲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代表性修复思想
桂离宫平面图
|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
崔山 王娅侨 王其亨 杨菁
摘要: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的“定论”提出异议。分析冷枚采用夸大主体、舍弃客体的画法,推断其《避暑山庄图》是以表现乾隆纪念其祖康熙对他眷顾提携之恩的“万壑松风”之“纪恩堂”为创作对象。查阅翻译“内务府造办处”等清史汉、满2种语言文献,进而证明冷枚《避暑山庄图》与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分别创作于不同年代。
关键词:风景园林;清宫廷绘画;《避暑山庄图》;冷枚;创作年代
冷枚、沈嵛·“云容水态”对比
“云容水态”现状(2016 年)
本期引文格式
2019/5
[1] 王向荣.新技术的回应[J].风景园林,2019,26(5):4-5.
[2] 彼得·派切克,黄邓楷.通往风景园林行业的BIM之路:数字化竖向设计教育[J].风景园林,2019,26(5):8-12.
[3] 郭湧,胡洁,郑越,尤嘉庆.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J].风景园林,2019,26(5):13-17.
[4] 李膨利,穆罕默德·阿米尔·西迪基,刘东云.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下垫面参数与热环境关系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5):18-23.
[5] 刘颂,赖思琪.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24-28.
[6] 包瑞清. 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29-34.
[7] 韩炜杰,王一岚,郭巍.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35-40.
[8] 迈克·施托克曼,伊尔可·马绍尔,孔洞一. 20年的“KLEKs”:德国基于志愿参与的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数据库的建立[J].风景园林,2019,26(5):41-47.
[9] Sasaki事务所.以健康理念出发:戴尔医学区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19,26(5):50-54.
[10] 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有节制的丰盛:千里园[J].风景园林,2019,26(5):55-59.
[11] 金柏苓.柏林行思[J].风景园林,2019,26(5):60-64.
[12] 李倞,宋捷.城市绿轴:巴塞罗那城市慢行网络建设的风景园林途径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65-70.
[13] 金云峰,李宣谕,王俊祺,沈洁.存量规划中大型公共空间更新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美国东海岸防灾项目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5):71-76.
[14] 杨冬冬,曹磊,刘海龙,赵新. 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索[J].风景园林,2019,26(5):77-82.
[15]赵警卫,夏婷婷.城市绿地中的声景观对精神复愈的作用[J].风景园林,2019,26(5):83-88.
[16] 刘江,杨玲,黄丽坤.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J].风景园林,2019,26(5):89-93.
[17] 骆天庆,周婷慧,刘东,黄丽君.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夏季昼夜节能效应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5):94-98.
[18] 张文英,欧飞燕.基于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更新策略:常德柳叶湖环湖风光带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2019,26(5):99-104.
[19] 张真瑞,秦岩.基于农业体验的城市农业综合体设计探析:以 “FICO Eataly World”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5):105-108.
[20] 张冬冬. 文化遗产类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修复:以国际公约及国内外实践为切入点[J].风景园林,2019,26(5):109-114.
[21] 崔山,王娅侨,王其亨,杨菁.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J].风景园林,2019,26(5):115-120.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5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19-05
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微信编辑 缪琳
校对 刘玉霞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