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研究 | 杨希 林晓钰 刘晗璐 蔡佳秀 | 景观结构尺度下珠三角传统水乡格局的近百年变迁

杨希 林晓钰等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5期 P103-109


杨希,林晓钰,刘晗璐,蔡佳秀 . 景观结构尺度下珠三角传统水乡格局的近百年变迁 [J]. 风景园林,2022,29(5):103-109.


景观结构尺度下珠三角传统水乡格局的近百年变迁



杨希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空间演化、中日园林历史与设计理论


林晓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 研究方向为开放建筑、可持续性城乡建成环境设计、文化教育建筑设计、亚洲建筑历史及遗产保护


刘晗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图析与景观设计


蔡佳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 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形态学、建筑模式语言、设计思维与设计过程



摘要

珠江三角洲水乡文化景观是岭南传统水乡农业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反映了从晚清至今持续不断变化的人地关系。为了在不同历史时段和空间区位上,探究珠三角不同类型水乡景观格局的共时性差异和历时性演化规律,采用图析方法在景观结构尺度下通过分区多时相景观要素的识别、提取、结构提炼、对比分析,提炼类型特质,提取类型间演化过程的共性规律,为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的识别与保护提供有效的切入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景观格局;时空演化;活态遗产;图析


逐水而居是传统农业社会聚落择址的基本原则,聚落的形态与自然水体的形态走势紧密相关。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由不同级别水体包络的不同流域区块内,乡村聚落与周边环境呈现多样的空间关系。区域人、水、地关系的差异使得各地围绕水环境的聚落发展产生社会文化的地区差异。由此,从支流水源地到大江入海口,呈现出珠三角地带复杂多样的水乡文化景观。水乡文化景观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区域内水利、农业、环境、经济、宗族等多维要素综合沉淀的结果,其遗产价值体现在由村落、产业、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景观系统形态,也体现在不同时期针对景观形态的前瞻性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案。

景观是人类持续性的社会活动和文化传统在不同类型的地表地物和空间要素上的累积性的记录。这种活态化的存在方式和各时代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的作用累积,使得今天所见的传统景观并不是纯粹的古人遗迹,而是一种反映古今多时相痕迹的集合。因此,有必要通过历史图层区分整合不同时代的景观信息,从而清晰地识别景观的“新陈代谢”,基于此认知不同时代人们在经济实践活动中所秉持的文化态度。水乡格局的变化由大区域经济环境因素诱发,其空间信息的演化也呈现在区域尺度,是由城市群的衍生而触发的村落系统及其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涵盖自然、农业、聚落多个子系统,是一个村落系统层面的景观尺度的问题。因此,无论从遗产本体的空间尺度出发,还是从遗产保护问题所涉及的空间尺度出发,对珠三角水乡形态的探讨都需要在涵盖村落系统的景观尺度上进行。

在景观尺度上,本研究突破单村级别的纯几何形态分类思维模式,根据当代珠三角村落群与水文要素的空间关系,即包络该类型水乡的水网层级,划分水乡景观格局类型。将延续发展至今的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支流网络型、主流网络型、江口网络型。

为了探究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的类型特质,挖掘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结构的共时性差异和历时性规律,本研究从景观图学角度切入,对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在不同时代的空间图像分晚清至民国时期(1903—1948年)、当代(2021年)2个时间断面进行要素的识别、提取、结构提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空间、不同时相景观的对比分析,提炼类型特质,提取类型间演化过程的共性规律,为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的识别与保护提供有效的基础。


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水乡景观格局,在2个时间断面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用边长12 km的正方形模块在待研究的三类水乡景观集合中分别采样,得到3组晚清至民国时期、当代对应的村落景观信息样本(图1)。而后从各原始地图样本中提取村落、河渠、池塘、农田、山林地、工业用地等景观要素,将原地图表达为追索图(tracing map),清晰反映景观要素之间的地理关系。而后提取追索图中的聚落、水网、田塘3项要素,获得水乡景观样本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结构。进一步基于该结构分析类型间的共时性差异与历时性规律。


1 3 类水乡形态样本选取位点


2 多时相水乡形态样本图解

2.1 支流网络型

支流网络型景观样本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其景观形态结构特征呈现圈层网络式,景观层次由外向内分别为:环状运河、线性聚落、网格农田。晚清至民国时期,该地块内水网系统纷繁错杂,水网之间充斥着农田,地块内几乎无居民点。此时,水网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此片区的主要生产型景观,生活与生产相对独立(图2)。随着人类对水利防洪技术的掌握,该片区水利形式由在河口处修建小型堤围的防洪方式,过渡到更系统地在水网之间组织修建人工运河的方式。随后,村落也沿着运河呈线形出现,农业生产与居住随着水利的发展整合一体。城镇化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如快速路与桥梁增加了该片区与外界的连接,同时也带来了新兴产业,大面积工厂沿道路布局(图3)。然而城镇化所带来的人造景观系统却与原自然景观系统缺乏关联,两景观系统强行错位叠加。


2 支流网络型景观结构——历史地图图析

3 支流网络型景观结构——当代地图图析


2.2 主流网络型

主流网络型景观样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其景观形态结构特征呈现网络分级状,景观层次由外向内分别为:网络化水塘、分级河流、散点村落。晚清至民国时期,多层级带状水系已形成,在各级水系之间布满水塘,支流沿岸散布规模较小居民点,生活与生产已然一体。随着水利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水网之间修建人工运河,整理纷繁错杂的水网分支。村庄聚落在原位于水系末端呈散点状分布的居民点的基础上逐渐增长,在不同级别河流交汇处多形成较大规模村落(图4)。城镇化以来,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城市部分机能向郊区疏解,大面积工业厂房开始向大面积村落边缘拼贴(图5)。


4 主流网络型景观结构——历史地图图析

5 主流网络型景观结构——当代地图图析


2.3 江口网络型

江口网络型景观样本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其景观形态结构特征呈平行多层式,景观层次由东向西分别为:江口、分级水网+农田、绿地+聚落。晚清至民国时期,其平行多层景观结构已经形成,村落在第二层分级水网与第三层绿地的交界处生长(图6)。在当代,三大平行景观结构稳定,在江口处出现大面积城市建设。在从东向西的多级水系之间出现西北、东南方向人工运河,水网之间集中分布成片农田。水塘与绿地紧密咬合,多呈曲线状分布,水塘也成为连接绿地的关键要素。村落镶嵌在绿地及水塘中,在原基础上扩大增长,周边出现较多生产型大棚聚集,呈圆弧形镶嵌在水塘中。相较于前2种类型,该景观类型中新型基础设施与原自然和生产性景观产生一定呼应关系,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沿着南北向、东西向景观边界修建延展(图7)。


6 江口网络型景观结构——历史地图图析

7 江口网络型景观结构——当代地图图析


3 景观格局类型演化过程规律

1)宏观景观格局趋于稳定。珠三角地区在长期发展趋势中存在较为稳定的景观格局。当代地图显示,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景观要素构成的整体格局,较好地继承了历史时期的空间结构,水-地-田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较为稳定。

2)末端水网格局发生重组。在稳定的水乡景观空间格局下,水网的微观局域形态逐渐变化,从清末至当代,枝杈状的末端自然水网被直线型人工水渠取代。

3)水乡聚落生长趋势不同。在稳定的水乡景观空间格局下,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不断生长,逐渐从土地内部、小河涌周边向大河涌两侧发展。

4)当代异质景观元素置入。伴随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珠三角水乡聚落地区产业形态由农业转变为农业工业混合,产生了依附于聚落或特定交通基础设施的工业用地。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基于当代视角下珠三角地区传统水乡聚落所处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的认知,根据包络聚落以及生产性空间的水系等级划分3种水乡景观格局类型,总结其空间形态特征并探讨其作为空间原型在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同时,比较水乡传统格局形成时期以及城市群网络成形的当代2个时间断面下水乡景观中的各要素成分及其组合模式,总结规律,寻找稳定空间结构性要素,探讨对实践的指引。

1)共时性分区研究总结并呈现3种不同景观结构类型,关注其空间形态及特征。这些空间特征和空间组织关系,可作为未来珠三角地区城市空间设计的原型。在此原型基础上,空间设计可结合当代城市功能与容量需求等进行现代转译。

2)通过历时性分析,探索、总结当代珠三角传统水乡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并通过图解展现空间变化中相对稳定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应尊重这些既有要素及其关系,并通过空间手段显现这些要素,从而实现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延续性。

研究表明珠三角水乡景观是在一种稳定的景观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叠加各时期景观图层的活态景观遗产。各时期的景观图层或暴露凸显、或被局部覆盖。今天我们所见的景观“遗址”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时代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痕迹。本研究基于珠三角水乡聚落景观的“活态遗产”特质,通过建立一种对该地区村落系统及其环境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段和空间区位上的认知框架,为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的识别与保护提供一种有效切入模式。





图表来源:

图 1 由作者根据谷歌 2021 年 4 月卫星地图整理绘制;图 2-1、4-1、6-1 截自参考文献 [27];图 2-2、2-3、3-2、3-3、4-2、4-3、5-2、5-3、6-2、6-3、7-2、7-3 由作者绘制;图 3-1、5-1、7-1 截自谷歌 2021 年 4 月卫星地图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陈亚利.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2] 席琦.以圩田景观为核心的桑园围地区乡土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3] 许自力,黄铎.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J].南方建筑,2015(3):84-89.

[4]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J].读书,2004(11):18-23.

[5] 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M].广州:广东人民出 版社,1993.

[6]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 赵绍祺,杨智维.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8] 钟功甫.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9] 张智敏.水患压力下的传统岭南水乡聚落形态解析:以珠江三角洲桑园围四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7(1):102-107.

[10] 张莎玮.广州沙田地区景观变迁的历史渊源[J].风景园林,2019,26(11):85-90.

[11] 谢漪,廖辉辉,魏成.城郊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景观格局演变与破碎度研究:以佛山市杏坛镇昌教村为例[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9 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9:1833-1838.

[12] 田梦晓.当代基塘景观的空中观察[J].景观设计学,2019,7(4):130-138.

[13] DANIELS S. Marxism, Culture, and the Duplicity of Landscape[M]//PEET R, THRIFT N. New Model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Unwin Hyman, 1989: 196-220. 

[14] 王云才.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浙江诸暨市直埠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1, 30(1):10-22.

[15] 文佳,张文英,肖大威.珠三角水乡景观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0,26(2):19-23.

[16] 侯晓蕾,郭巍.场所与乡愁: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乡土景观研究方法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4):80-85.

[17] 刘克华.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景观遗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18] 陈露平.广东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19] 刘畅.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广 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20] 陆琦,潘莹.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形态[J].南方建筑,2009(6):61-67.

[21] 潘建非,邱丽.岭南水乡景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营造[J].中国园林,2011,27(5):55-59.

[22] 许自力.珠江三角洲流域水系景观特征及结构性问题[J].中国园林,2009,25(4):54-58.

[23] HORTON R E. Erosional Development of Streams and Their Drainage Basins: Hydrophysical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Morphology[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45, 56(3): 275-370. 

[24]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委员会中国地理委员会,中国大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G].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5] 广东省水利厅.珠江三角洲水系[EB/OL].(2021-06-28)[2022-03-11]. 

http://slt.gd.gov.cn/ysgk_new/lygk/ydzhly/ index.html. 

[26] 张莎玮,朱骁斌,吴鼎航,等.珠江三角洲沙田文化景观历史断面复原与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21,37(12):133-138.

[27] 马克斯 - 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中国陆地测量图(陆测图)(1903—1948)[DB/OL].(2020-07-12) [2022-04-19].https://chmap.mpiwg-berlin.mpg.de/. 

[28] 任玉雪,邓发晖.《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所收地图来源分析[J].历史地理研究,2020,40(3):132- 142.

[29] 陈亚利,陆琦.基于“水法”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营景[J].华中建筑,2018,36(2):111-114.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5刊首语 | 郑曦: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风景园林》2022-05目录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5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风景园林》2022-05专题导读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LA专题 | 王敏 宋昊洋 | 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如何影响碳中和

LA专题 | 张桂莲 仲启铖 张浪 | 面向碳中和,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建设如何开展?

LA专题 | 李倞 吴佳鸣 汪文清 | 碳中和目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LA作品 | 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5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