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10 景观服务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风景园林》2022-10 | 207 Vol.29

专题:景观服务



本期导览


刊首语

| 景观服务

郑曦

点击查看全文

园林所提供的服务不限于休憩和观赏,更包括为民众提供满足实用需求的生活服务。在6世纪前后,欧洲修道院的庭院里有菜圃、果园和药草园,也有装饰性质的花园,满足僧侣们生活的自给自足。此外,当时的教会还兼有学校、医院的职能,寺院庭园中的药草园种植草药提供药材,是向民众提供医疗等服务的场所。在同时代的中国,隋唐长安城内建有公共游赏的园囿,例如曲江池和乐游原,一处临水、一处登高。杜甫《乐游园歌》中“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描写的就是天宝时期曲江游赏的盛况。也是在这一时期,百姓被“准入”佛寺园林开展活动,“可游、可登、可宿、可食”,寺院园林成为城市活动的集散地。



专题:景观服务

基于诗词文本的历史文化景观服务评估与分区管控——以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为例

王云才  李烨  盛硕

摘要:历史性河流廊道是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识别其历史文化景观(historic  cultural landscape,  HCL)的服务水平,划定HCL服务供给的空间范围并提供分区管控策略,对当代社会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为例,以诗词文本为数据源,构建HCL总量历时性数据模型评价HCL总量;并在长时间序列视角下,以makima函数外插预测HCL服务值,通过HCL潜力模型估算HCL潜力。在此基础上,使用“总量-潜力”分布模型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种空间类型,并结合HCL的3项指标进行时序分析,提出分区管控策略。结果表明,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可分为:高总量-高潜力的核心区、高总量-低潜力的保护区、低总量-高潜力的更新区和低总量-低潜力的补充区。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HCL供给总体水平最高的空间集中在严子陵钓台、七里泷和桐君山周围的沿江区域。基于长时间序列视角,从HCL总量与潜力2个维度出发,构建HCL服务供给空间识别、预测与分类方法,为历史性河流廊道的HCL保护管理提供了明确、普适性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风景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历史性河流廊道;时序分析;外插预测;“总量 - 潜力”分布模型

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区位图


延伸阅读:

[1] 申克,孔洞一.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方法论: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J].风景园林,2019,26(12):41-51.

[2] 吴潇,李鑫,赵炜.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J].风景园林,2019,26(12):52-57.

[3] 储一炜,王欣.浙江严子陵钓台文化景观变迁探析[J].风景园林,2019,26(1):106-110.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机制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岳邦瑞 钱芝弘

摘要:景观规划师常会面临在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现实需求,而当前针对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如何应用于景观规划的研究仍不足。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从形成基础和变化动因两方面揭示其机制,并梳理机制研究的方法与进展。其次,以3类景观规划为例,分析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研究案例探索将其应用于景观规划的途径。研究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能够在景观规划中为实现ESs降权衡升协同提供重要信息:1)在生态功能区划中,能指导ESs目标的分区分配;2)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中,能指导空间网络优化方案的制定;3)在生态修复规划中,能指导关键修复区域识别及修复策略的提出。最后,提出应以规划实践为导向展开研究,加强学科合作交流,完善研究方法,并探索整合多种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将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应用于景观规划。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形成机制

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研究在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艾昕,兰亦阳,郑曦.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增益的城市生态空间区划研究: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11):82-89.

[2] 邵明,李方正.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及管控研究:以成都东部新城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7):114-120.

[3] 张浪,姚凯,张岚.上海市生态用地规划机制研究:以大治河生态廊道为例[J].风景园林,2012,19(6):95-98.



| 绿色暴露作为促进健康服务的评估指标与机制研究综述

杜新存 李方正*

摘要:绿色暴露与健康服务联系紧密,是促进健康服务的重要一环。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健康服务中环境服务与个体健康为研究重点,总结绿色暴露相关指标,研究其促进健康服务的机制,讨论绿色暴露影响健康服务的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总结了绿色暴露促进健康服务的静态指标,还关注了绿色暴露的动态指标,更精细化地反映人在一定时间内绿色暴露状态的动态变化,更充分地表达绿色暴露与人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绿色暴露;健康服务;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影响路径

绿色暴露在不同尺度绿地下的表现特征


延伸阅读:

[1]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从效用评估到过程测度: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肖华斌 郭妍馨 王玥 吴扬睿*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往往难以表征,而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可以有效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需求”的级联结构与水平过程。首先,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特征和尺度效应方面分析其基本特征;其次,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因素和权衡协同关系方面厘清其流动过程,从生物物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视角梳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评估方法;最后,从供需-流动和情景模拟2个层面总结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空间制图方法、模型等,发现服务路径属性网络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动态量化和路径模拟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经历了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效用评估到流动全过程测度模拟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流传导机制的理解逐渐深入的同时,生态系统服务流空间的精确识别及优化提升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流;空间制图;情景模拟;评估方法;服务路径属性网络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


延伸阅读:

[1] 刘文平.景观服务及其空间流动:连接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纽带[J].风景园林,2018,25(3):100-104.

[2] 申佳可,王云才.生态系统服务制图单元如何更好地支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J].风景园林,2020,27(12):85-91.

[3] 申佳可,王云才.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由空间结构优先转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J].风景园林,2020,27(10):37-42.



京广铁路北京中心城区段廊道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应潜力与机会

蒙小英 边紫琳 陈远方

摘要:城区铁路廊道两侧的防护绿地长期处于废弃状态,而正在运营的铁路线路为城市储备了大量的防护绿地。在满足隔音、防护功能的前提下,探究铁路廊道绿地为沿线城市空间提供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潜力和机会。以北京中心城区内京广高速铁路、京广普速铁路两侧绿地为研究对象,以铁路线两侧1 km的城市空间为范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铁路廊道绿地CES供应的研究框架,包括供应潜力和供应机会两方面。研究认为:1)现存的景观要素可以转化为植物、水体、游憩活动、场地与交通、管理与维护5类,待补充要素主要集中在设施的完善与后期管理与维护方面,提出“识别-转化与补充-供应”的途径;2)研究区内西三环至西五环之间是沿线CES供应机会较高区域,园博园以南区域供应机会一般,研究范围东侧边界至西三环和园博园区域CES供应机会较低。基于以上结果,提出铁路廊道绿地供应CES功能的具体建议。城区铁路廊道绿地CES供应潜力和机会研究是中观尺度下CES功能的空间化研究,其定量化的研究将为沿线交通空间的精细化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 供应潜力;CES 供应机会;铁路廊道绿地;交通可达性;开放空间;人口密度

研究框架


延伸阅读:

[1] 王敏,邱明,汪洁琼,等.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2] 戴代新,刘颂,张桐恺.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8):95-100.

[3] 张灵珠,崔敏榆,晴安蓝.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人本视角评价:以香港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4):34-39. 

[4] 高江菡.弹性概念下适应台风灾害风险的开放空间设计思考[J].风景园林,2018,25(6):30-34.



景观服务视角下城市街区感知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

胡一可 张天霖 王磊 何捷*

摘要:城市街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与游憩的重要空间环境,不仅提供物质产品,还可在精神感知层面提供景观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的关键。既往研究依赖于有限的数据源,难以对大规模城市街区景观的居民感知展开量化分析,不利于景观服务评价体系的完善。以街景数据为基础,提取绿视率、天空视率、建筑视率3种城市室外环境视觉景观要素;对城市街区居民安全、活力、美丽、富裕、压抑和无聊6项感知指标开展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视觉景观要素与居民精神感知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城市中绿色空间、蓝色空间、灰色空间随城市功能特征均呈现聚集分布的规律:整体绿色视觉要素较匮乏;积极感知与消极感知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绿视率对于居民综合感知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大范围测度城市街区景观的感知情况为景观服务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指导未来的景观提升和城市更新。    

关键词:景观服务;街景图像;深度学习;视觉景观要素;量化评价

景观服务评价体系


延伸阅读:

[1] 刘文平.景观服务及其空间流动 : 连接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纽带[J].风景园林,2018,25(3):100-104.

[2] 王云才,申佳可,象伟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J].风景园林,2017,24(1):35-44.

[3] 王兰,张苏榕,杨秀.建成环境满意度对乡村新型社区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远郊 4 个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9):57-62.

[4] 黄邓楷,王国光,陈芷筠.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2):97-102.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在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多尺度合作雨洪管理中的实践——以哥本哈根为例

徐海韵 刘栗 丁鹏 (丹麦)玛雅·斯蒂恩·穆勒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面对该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关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概念,将其作为管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系统服务适应能力的高效并且可持续的手段予以推广。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EbA措施在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中在多尺度上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规划实践。通过定性方法弥补EbA在城市多尺度气候适应计划实践这一领域应用研究的缺失,以欧洲著名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以及欧洲绿色首都哥本哈根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EbA如何纳入当地气候变化适应计划并在多个尺度上予以实施。回顾了EbA发展与其在欧洲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哥本哈根市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以及EbA在市域、社区、单体建筑3个尺度的合作应用,并且通过分析哥本哈根市第一个气候弹性社区的案例,阐释哥本哈根市如何通过政府、企业、公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规划将EbA措施应用于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最后,总结了哥本哈根市多尺度气候变化适应合作规划中的EbA实践经验:1)项目前的深入数据准备和分析;2)EbA措施与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3)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促进公众参与。加深了对EbA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的理解,并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问题上,为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其他城市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城市雨水管理;蓝绿基础设施;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全市各区以及蓝绿空间分布现状



基于植被群落特征的大型公共绿地环境效益制图方法

刘喆 潘瑞琦 李昊冉 郑曦*

摘要:大型公共绿地的环境效益是绿地作为人居环境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价值,也是近年来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植被群落尺度进行环境效益的制图分析技术是改善绿地环境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缺乏快速获取植被群落环境效益的手段和大型绿地环境效益空间映射方法框架,制图技术往往难以对场地设计层面进行深度指导并帮助决策优化。采用基于植被群落特征的环境效益评价方法,结合WorldView-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面激光雷达空间数据采集技术,提取绿地的植被类型分布和植被群落特征信息,进而评价碳封存、雨洪调蓄、空气净化、气候调节4个绿地环境效益目标,并进行了空间映射制图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植被群落特征的环境效益制图技术能够揭示大型公共绿地在植被群落尺度的环境效益空间分布特征,展现不同植物景观区环境效益的异质性。该方法为规划设计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环境效益量化依据,为大型公共绿地植物景观的环境效益优化提供了高效实用的评价技术。

关键词:城市公共绿地;环境效益;植被群落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激光雷达;WorldView-3

技术路线


延伸阅读:

[1] 申佳可,王云才.生态系统服务制图单元如何更好地支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2020,27(12):85-91.

[2] 恩杜比斯,惠伊洛,多伊奇,等.景观绩效:过去、现状及未来[J].风景园林,2015,22(1):40-51.



滨湖地区的多维景观服务价值与发展战略——以苏州盛泽湖南岸地区为例

史北祥 张晨阳 孙昊成 谭梦扬

摘要:滨湖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与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其多维度的景观服务属性与价值以实现城湖共荣,是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度剖析滨湖地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滨湖地区景观服务的多维价值体系,包括生态安全的发展支撑维度、环境品质的发展吸引维度和功能业态的发展导向维度。进而从上述3个维度出发,综合运用多源大数据,对苏州盛泽湖南岸地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雨洪管控的底线、“珠链景观”的特色和城湖共荣的布局等发展策略,并对滨湖地区发展的管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服务价值;空间发展策略;生态安全;环境品质;功能业态;滨湖地区

滨湖地区景观服务价值的维度


延伸阅读:

[1] 梁忠生.滨湖地区旅游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宿迁环骆马湖地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8,25(7):112-116.



作品

从 100 hm2 到 0.000 1 hm2:法国草地公民湿地公园

岱禾景观事务所

      草地公民湿地公园坐落在塞纳河和卡里耶尔苏普瓦西市之间,占地 113 hm2,是法国伊夫林省最大的生态涵养区和生物绿色保护区。这个拥有 2.8 km 河岸线和 13 km 慢行道的自然公园,是当地人进行家庭户外活动、休闲娱乐、自然观光的首选。

容纳河岸植被及冲积沙层的洪水缓冲区



| 荷兰卢嫩纪念公墓扩建项目

卡尔·布兰德景观事务所

      卢嫩纪念公墓是近 4 000 名荷兰士兵和平民最后的安息之地,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的其他暴力冲突(如荷兰东印度群岛战役)及国际维和任务等战火和纷争中丧生。费吕沃自然保护区内有大片的森林和荒野,卢嫩纪念公墓就位于这片自然保护区内。

同心圆墓地区



研究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

韩锋 郭晓彤 杨晨*

摘要: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多层次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解读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价值内涵及其保护与发展的局限,从价值认知、规划制定和多方共治3个层面构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框架。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识别乡村景观在生态、农业、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乡村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策略,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乡村规划;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与其他保护地价值之间的关系


延伸阅读:

[1] 李婧,韩锋.贵州鲍家屯喀斯特水利坝田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J].风景园林,2017,24(11):93-98.

[2] 郭晓彤,韩锋.文化景观视角下乡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研究:意大利皮埃蒙特遗产地的启示[J].风景园林,2021,28(2):116-120.



上海市浦东结构性绿地空间管治模式及政策启示

许一磊 陈晨* 陈喆华

摘要:中国特大城市结构性绿地区域具备空间类型丰富、社会关系复杂以及利益主体多元等特征,其空间管治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厘清结构性绿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将其空间管治模式原型分为“自上而下主导的中心化”模式和“自下而上主导的去中心化”模式2类,进而应用“主体—工具—机制—内容”的管治分析框架,对上海市外环绿带浦东段和张家浜楔形绿地2个案例的空间管治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揭示这2种空间管治模式的优势和局限。研究发现:在当前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引起的分权化、城市空间分异导致的碎片化以及利益主体分级的多元化背景下,仅靠政府、市场或者社会单方面管治结构性绿地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进一步提出“网络式”的精细化管治模式或将成为中国特大城市结构性绿地空间管治的发展方向,可为相关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特大城市;结构性绿地;外环绿带;楔形绿地;空间管治模式;政策启示

上海市外环绿带浦东段空间管治模式概念图


延伸阅读:

[1] 陈蔚镇,赵亮,张曼曼.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1):103-107.



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

王睿 朱玲*

摘要:城市河岸带是城市水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空间,草本植物作为城市河岸带重要的植被类型,为调节微气候、驱动碳氧循环、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提供重要支持。现阶段,由于人工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方式存在瓶颈,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的可持续性和功能性较差。通过阐释草本植物群落对于实现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作用路径,明确其近自然的目标导向。在分析近自然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1)选择适应性较高的植物种类;2)混植多种可协同共生的植物;3)设计转译植物群落空间复层结构;4)设计转译植物群落物候动态变化。以沈阳浑河河岸带为例,初步提出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以期为中国城市河岸带、滨水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及可持续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近自然;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物候动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草本植物群落影响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作用方式


延伸阅读:

[1] 郭雅婷,李运远.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途径[J].风景园林,2022,29(1):59-63.

[2] 朱玲,刘一达,王睿,等.新自然主义种植理念下的草本植物群落空间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2):72-76.

[3] 韦斯特,吴竑.下一次绿色革命:基于植物群落设计重塑城市生境丰度[J].风景园林,2020,27(4):8-24.



城市公园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宏微观比较与供需智慧调控——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王敏 宋昊洋 汪洁琼*

摘要:在城市减量提质的发展背景下,面向居民日常游憩需求,优化城市公园供给效能是提升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关键手段。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采用问卷调研、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分析,厘清城市公园总体规模、分布形态等宏观空间布局特征与景观空间、设施支持和维护管理等微观场地设计特征对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聚焦高密度城区,比较宏观和微观2种尺度的影响因素在建成空间供给干预下的动态优先级关系,揭示城市公园供需智慧调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整体上,宏观空间布局特征和微观场地设计特征的游憩服务供给效能基本一致;2)高密度城区中,微观场地设计特征具有更高的供给效能。基于此,提出提升昆山市城市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多层级、动态化供需智慧调控策略,即扩大绿地规模、增强绿地集聚性、拓展立体景观空间、增设健身服务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为更高效地优化居民游憩体验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供需匹配;供给效能;调控策略;满意度

研究对象的总体满意度


延伸阅读:

[1] 王敏,邱明,汪洁琼,等.基于重要性 – 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2] 曹磊,朱丽衡,霍艳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以唐山市南湖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3):80-85.

[3] 翟宇佳,吴承照.城市公园总体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基于不同年龄组使用者的分析[J].风景园林,2021,28(5):57-62.



基于网格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时空差异——以哈尔滨主城区为例

刘炳熙 田宇 王蕾 许大为*

摘要:城市快速发展可能引发公园绿地供需关系偏离规划目标,导致其供需矛盾日益加重。为探索公园绿地供需差异并解决供需研究尺度的局限性,以500  m×500  m网格为基础研究单元,以公园绿地分级设置要求为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和供需水平测度方法分别分析2010、2018年哈尔滨主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分布变化和供需时空差异。研究表明,哈尔滨主城区公园绿地供给水平未达城市绿地规划标准要求,尽管公园绿地面积增多,但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反而加剧了公园绿地供需失衡,不同区域间公园绿地种类的不均衡性是引起供需空间差异的关键。经进一步推测,建设时期、土地资源、城市规划和市场机制是公园绿地供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供需匹配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为公园绿地供需平衡提供精细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时空差异;可达性;网格化

研究框架


延伸阅读:

[1] 王忙忙,王云才.基于地块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测度与优化: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2):22-27.



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为例

江浩波 宋孟坤 肖扬*

摘要:城市滨水区品质提升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滨水区品质评价研究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互动视角,而基于视觉感知的人与自然环境被动互动视角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基于街景分析技术,构建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体系,对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进行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发现,上海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线性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待提升。由此以期为城市高品质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品质评价;街景分析;视觉景观舒适度;黄浦江;苏州河

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技术路线


延伸阅读:

[1] 刘颂,赖思琪.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3):75-81.

[2] 郑安生,梁伊任.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J].风景园林,2006,13(6):76-80.

[3] 史宜,李婷婷,杨俊宴.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以苏州金鸡湖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31-38.

[4] 邵钰涵,殷雨婷,薛贞颖.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北京、上海街景舒适度评价及比较[J].风景园林,2021,28(1):53-59.

[5] 肖扬,张宇航,卢珊,等.基于多源数据的多维度居住环境主观绿化评价水平与心理健康研究:以上海市里弄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1):108-113. 

[6] 叶宇,张灵珠,颜文涛,等.街道绿化品质的人本视角测度框架:基于百度街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大规模分析[J].风景园林,2018,25(8):24-29.

[7] 徐磊青,孟若希,陈筝.迷人的街道:建筑界面与绿视率的影响[J].风景园林,2017,24(10):27-33.

[8] 肖扬,张宇航,匡晓明.居住环境绿化水平对居民体质指数(BMI)和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2):49-54.



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鲍梦涵 陈雪微 赵鸣*

摘要:南宋庆元府郡圃因官员任期短暂而营建活动频繁,并由程覃和吴潜主导分为桃源洞和新桃源2个时期。以史料图文结合考古成果对其分别进行平面示意复原,发现不同时期的郡圃景象受官员与时代审美的影响颇大,却因官员志趣而具有相似的造园意旨。郡圃兼容供官员个人游憩的自适空间和进行礼教群体活动的礼宾空间,而与民同乐的众乐空间并非郡圃之必要,未见于庆元府郡圃中。此外,郡圃注重保护古树名木,以示对前人政绩的纪念。园中部分景名具有提炼展示当地风景名胜、标榜官员与天子美德以及夸耀政绩的意蕴。揭示了南宋官员对衙署园林空间营造、植物种植和景观命名的偏好特征,对宋代园林风格特征的研究亦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宋代园林;衙署园林;郡圃;复原;造园意匠;庆元府;南宋

《四明志·府治图》中的桃源洞基址



基于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

苏晓丽 王彩云 秦仁强*

摘要:风景的文本书写是审美主体感知山水、传达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景审美过程框架,同时搜录整理历代苏州西郊山水散文389篇,通过统计、可视化和图文互证,对文章的书写主体、表现客体和蕴涵其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书写主体经历了由本土转向客籍,后又回归本土的时空演变;书写对象呈现由近拓远、由宏至微的特征;书写内容体现出主体对山水全景呈现、物我互动、形质把握、山水品评的审美变迁轨迹。创新性地以文学为切入视角,探索主体意识下的山水审美变迁,在完善苏州山水园林历史理论研究的同时,引发对风景规划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山水散文;审美意识;《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

苏州西郊山水研究范围



资讯

《风景园林》2023 年专题征稿启动

本刊依据行业热点、读者关注度等因素,现确定 2023 年拟刊登的专题。专题顺序会根据实际到稿情况微调。专题征集稿件包括学术论文、相关作品、评述。 

期刊特色在于专题,专题的成功在于每一位作者。恳请广大同仁积极赐稿、推荐撰稿人。本刊为专题文章提供全方位服务:快速审稿,发表后可获得多方面宣传机会,助力扩大个人或团队学术影响力。您的宝贵意见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本期引文格式

2022/10

[1] 郑曦.景观服务[J].风景园林,2022,29(10):8-9.

[2] 王云才,李烨,盛硕.基于诗词文本的历史文化景观服务评估与分区管控:以富春江历史性河流廊道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12-19.

[3] 岳邦瑞,钱芝弘.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机制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J]. 风景园林,2022,29(10):20-25.

[4] 杜新存,李方正.绿色暴露促进健康服务的评估指标与机制研究综述[J].风景园林,2022,29(10):26-31.

[5] 肖华斌,郭妍馨,王玥,吴扬睿.从效用评估到过程测度: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2022,29(10):32-37.

[6] 蒙小英,边紫琳,陈远方.京广铁路北京中心城区段廊道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应潜力与机会[J].风景园林,2022,29(10):38-44.

[7] 胡一可,张天霖,王磊,何捷.景观服务视角下城市街区感知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J].风景园林,2022,29(10):45-52.

[8] 徐海韵,刘栗,丁鹏,玛雅·斯蒂恩·穆勒.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在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多尺度合作雨洪管理中的实践:以哥本哈根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53-66.

[9] 刘喆,潘瑞琦,李昊冉,郑曦.基于植被群落特征的大型公共绿地环境效益制图方法[J].风景园林,2022,29(10):67-73.

[10] 史北祥,张晨阳,孙昊成,谭梦扬.滨湖地区的多维景观服务价值与发展战略:以苏州盛泽湖南岸地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74-79. 

[11] 岱禾.从 100 hm2 到 0.0001 hm2:法国草地公民湿地公园[J].风景园林,2022,29(10):80-84.

[12] 卡尔·布兰德景观事务所.荷兰卢嫩纪念公墓扩建项目[J].风景园林,2022,29(10):85-88.

[13] 韩锋,郭晓彤,杨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89-94.

[14] 许一磊,陈晨,陈喆华.上海市浦东结构性绿地空间管治模式及政策启示[J].风景园林,2022,29(10):95-101.

[15] 王睿,朱玲.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实验研究途径[J].风景园林,2022,29(10):102-108.

[16] 王敏,宋昊洋,汪洁琼.城市公园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宏微观比较与供需智慧调控: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109-114.

[17] 刘炳熙,田宇,王蕾,许大为.基于网格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时空差异:以哈尔滨主城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115-121.

[18] 江浩波,宋孟坤,肖扬.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0):122-129.

[19] 鲍梦涵,陈雪微,赵鸣.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J].风景园林,2022,29(10):130-135.

[20] 苏晓丽,王彩云,秦仁强.基于苏州西郊山水散文分析的风景审美变迁[J].风景园林,2022,29(10):136-142.


  延伸阅读

[1] 申克,孔洞一.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方法论: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J].风景园林,2019,26(12):41-51.

[2] 吴潇,李鑫,赵炜.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J].风景园林,2019,26(12):52-57.

[3] 储一炜,王欣.浙江严子陵钓台文化景观变迁探析[J].风景园林,2019,26(1):106-110.

[4] 艾昕,兰亦阳,郑曦.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增益的城市生态空间区划研究: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11):82-89.

[5] 邵明,李方正.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及管控研究:以成都东部新城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7):114-120.

[6] 张浪,姚凯,张岚.上海市生态用地规划机制研究:以大治河生态廊道为例[J].风景园林,2012,19(6):95-98.

[7]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8] 刘文平.景观服务及其空间流动:连接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纽带[J].风景园林,2018,25(3):100-104.

[9] 申佳可,王云才.生态系统服务制图单元如何更好地支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J].风景园林,2020,27(12):85-91.

[10] 申佳可,王云才.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由空间结构优先转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J].风景园林,2020,27(10):37-42.

[11] 王敏,邱明,汪洁琼,等.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12] 戴代新,刘颂,张桐恺.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8):95-100.

[13] 张灵珠,崔敏榆,晴安蓝.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人本视角评价:以香港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4):34-39. 

[14] 高江菡.弹性概念下适应台风灾害风险的开放空间设计思考[J].风景园林,2018,25(6):30-34.

[15] 王云才,申佳可,象伟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J].风景园林,2017,24(1):35-44.

[16] 王兰,张苏榕,杨秀.建成环境满意度对乡村新型社区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远郊 4 个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9):57-62.

[17] 黄邓楷,王国光,陈芷筠.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12):97-102.

[18] 恩杜比斯,惠伊洛,多伊奇,等.景观绩效:过去、现状及未来[J].风景园林,2015,22(1):40-51.

[19] 梁忠生.滨湖地区旅游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宿迁环骆马湖地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8,25(7):112-116.

[20] 李婧,韩锋.贵州鲍家屯喀斯特水利坝田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J].风景园林,2017,24(11):93-98.

[21] 郭晓彤,韩锋.文化景观视角下乡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研究:意大利皮埃蒙特遗产地的启示[J].风景园林,2021,28(2):116-120.

[22] 陈蔚镇,赵亮,张曼曼.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1):103-107.

[23] 郭雅婷,李运远.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途径[J].风景园林,2022,29(1):59-63.

[24] 朱玲,刘一达,王睿,等.新自然主义种植理念下的草本植物群落空间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2):72-76.

[25] 韦斯特,吴竑.下一次绿色革命:基于植物群落设计重塑城市生境丰度[J].风景园林,2020,27(4):8-24.

[26] 王敏,邱明,汪洁琼,等.基于重要性 – 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27] 曹磊,朱丽衡,霍艳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以唐山市南湖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3):80-85.

[18] 翟宇佳,吴承照.城市公园总体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基于不同年龄组使用者的分析[J].风景园林,2021,28(5):57-62.

[29] 王忙忙,王云才.基于地块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测度与优化: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2): 22-27.

[30] 刘颂,赖思琪.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3):75-81.

[31] 郑安生,梁伊任.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J].风景园林,2006,13(6):76-80.

[32] 史宜,李婷婷,杨俊宴.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以苏州金鸡湖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1):31-38.

[33] 邵钰涵,殷雨婷,薛贞颖.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北京、上海街景舒适度评价及比较[J].风景园林,2021,28(1):53-59.

[34] 肖扬,张宇航,匡晓明.居住环境绿化水平对居民体质指数(BMI)和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2):49-54.

[35] 叶宇,张灵珠,颜文涛,等.街道绿化品质的人本视角测度框架:基于百度街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大规模分析[J].风景园林,2018,25(8):24-29.

[36] 徐磊青,孟若希,陈筝.迷人的街道:建筑界面与绿视率的影响[J].风景园林,2017,24(10):27-33.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10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李清清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