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易峰的转型之作?《心理罪》还差点意思

2017-08-13 阿拉蕾 猫视

作为一名好学生,看完电影的阿拉蕾来交作业啦。



《心理罪》是一部热门 IP 片,改编自雷米同名系列小说第一部《心理罪画像》的开篇故事“血之魅”。


据说原著小说粉丝基数庞大,但很可惜我这次依旧不是原著党,也没有看过网剧。


所以《心理罪》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单纯的犯罪推理片。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感觉有点微妙,一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这部电影的好坏。


就像它在豆瓣的评分—— 5.8,差一点点就及格。



相比较近年大热的仙侠奇幻 IP 和恶搞喜剧大电影,犯罪片的题材似乎更有质量保证。


而导演谢东燊也确实把一个推理探案的故事讲完整了。


甚至该有的悬疑氛围也不少,起码电影里大量的鲜血、伤口、验尸等镜头,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



犯罪推理片如果要成功,那必须得经得起推敲。


很可惜,《心理罪》还是有 bug 的。



而作为推理片,最好看的是推理过程


《心理罪》又在传统的推理上加入了心理画像,这种设定本该非常吸引观众。


可整个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推理=猜


方木(李易峰饰)在影片中的人设是个犯罪心理学天才有着惊人的犯罪心理分析能力,能够准确画出罪犯。


确实,案件的结果也证实了方木的推论很准确。


只是中间的依据,以及具体的推理流程去哪了呢?



这就像是你向同学请教一道数学题。


同学本应该要告诉你解题方法,如何一步步演算,直到解出答案。


但是他却直接告诉了你这道题等于 8 ,你只知道 8 是正确答案,却不知道该如何算出它。


这种推理除了能让我们大呼“好厉害”之外,很难有同等的“解密”的快感。


因为我们和方木的信息是不对等的。


所以,没看过原著的人,难免会觉得:方木断案靠的是心电感应



要不是李易峰那张英俊的脸,恐怕很难相信方木是现代心理学天才,而非千禧年之后的神棍。



至于李易峰本人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我觉得还是需要为他正名一下的。


影片中,有两段戏我蛮喜欢。


第一段是方木追随邰伟(廖凡饰)前往犯罪现场,邰伟一把拦住他,把他按回出租车上。


这时候的他已经意识到,这次的受害者可能就是自己的初恋。


看向邰伟时,他流露出一种茫然、恐慌、好奇又不敢相信的情绪。


第二段是很多人看完电影都称赞的——李易峰的哭戏


这段戏对李易峰的表演可以说是一场小的爆发。


在这场戏里,他极力想画出凶手的画像,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但失去爱人的事实又让后悔、不甘、痛苦等情绪涌上心头,最后他终于崩溃,痛哭出声。



很多人不是都喜欢说:“你造×××有多努力吗?”


在这边,我只说一次,在这个时代,谁不工作?谁不努力?谁容易了?


对于演员来说,演戏就是他的工作,他有义务去认真对待,去做功课。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努力,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要昧着良心说话。


而李易峰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是能让我们看到他通过努力有所进步的。


这一次的他,确实是有认真演戏和好好揣摩角色的。


但我们都知道,演技这回事,并不只是一两场戏。


从偶像到演员这条路,对峰峰来说,还很长。



与李易峰搭档的另一位男主是——柏林影帝廖凡



作为这部影片的武戏担当,廖凡真的很拼,为了拍好打戏一直小伤不断。


他与歹徒之间的打斗场面,也成为了全片的一大亮点。


在海边泥浆里的那场打戏,足足拍了五个通宵,廖凡还让对手演员“打得更狠一点”。



但很可惜,廖凡的拼命和影帝级别的演技,都被粗糙的剧本扁平的人物形象拖了后腿。


按道理,廖凡饰演的邰伟,是一个经历过丧父之痛,有着童年阴影,并且成年之后性格喜怒无常的人。



这些复杂的人物特征,本该靠故事的推进,由演员本身来刻画和塑造。


但导演却选择了,让方木用心理画像的方式,直接口述出来。



那廖凡是不是只剩下吵架和打架这两件事能做了?


除了双男主,这部影片中还有两位我很喜欢的演员——万茜谢君豪


万茜是年轻女演员中为数不多的演技派,但是很遗憾,电影中关于她的戏份并没有太铺展开。


平面标签化的人设,让她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




至于谢君豪,其实是影片的终极大 BOSS。


为了不剧透,阿拉蕾只能说,谢生真的是气场全开,举手投足间都是戏啊!


《心理罪》虽然有不少毛病,但总的来说故事链还算完整,节奏流畅,氛围营造也不错。


只是阿拉蕾还是发现很多原著党并没有为它买单。


为了更全面,我还是去做了功课。


电影对原著进行了两个重要的修改:一是案件的改编


原著《心理罪·画像》据说是系列小说中最血腥的一部,原本的“人血牛奶”其实只是一个引子,为了引出后面的J大校园模仿杀人案。


但是如此猎奇和变态的案件要搬上大荧幕,还是有困难的。


于是导演选择了“人血牛奶”这个引子,并原创了影片后半部分剧情。


这当然更加稳妥,受众也会更广,可相较于原著,就少了几分悬疑程度。


并且如果你够细心,还会发现影片前后的主题其实是有割裂的。


二是对方木的性格改编。


影片中的方木,充满自信,甚至自负,对生命缺少敬畏,是一个典型的天才少年。


而原著中的方木是个患有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阴郁少年,他在经历过一场连环杀人案的挫折后,就变得不愿意再和犯罪打交道。


而且,他比谁都敬畏生命,也比谁都懂得“责任”。


“你理解个屁!”方木粗鲁地说,“我并不害怕,就算他现在躲在床底下,拿着刀子我也不害怕。我不是第一次面对想要我命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的声音猛地哽咽起来,”为什么要杀那么多的人!想干掉我?来啊,直接来杀我!为什么要白白搭上那么多人?”他猛地把书架上的书全推到地上,随后就颓然倒了下去。


邰伟看看凌乱散落在地上的书,又看看眼前这个虚弱不堪的年轻人。他终于知道让方木感到痛苦不堪的真正原因,心中不免对这个倔强的家伙产生了一丝敬意。


爱与责任,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


书中的方木明显更加复杂,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


而自负的天才少年就显得更加讨巧,中间加上一个事件的刺激,就能很顺畅地做到一个所谓的性格转变。


对我们来说,这些套路已经看过百遍千遍。


对导演来说,这样子的改编,却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所以,为了保守,这部电影注定缺少了几分犯罪片该有的精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有不同看法,留言区欢迎你~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赶超《双世宠妃》的神剧,脑洞大到无边际!

年度最惊艳华语悬疑片,非它莫属!

《轩辕剑》续集真是辣眼睛!

廖凡搭档李易峰,国产犯罪推理片要翻身?

豆瓣9.4,这是我今年看过最豹笑的综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