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作者:刘重阳 | 责任编辑:黄倩雯
MaTRineX 研究院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在福建厦门进行第九次会晤。此次会议成果颇丰,发布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并通过了成果文件《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7-2030年》。
金砖概念最早出现于时任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的一份报告之中,报告用BRIC一词代指中国、巴西、俄罗斯以及印度。最初,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将新兴市场中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国家捆绑在一起。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四国真正开始试探搭建合作平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举行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揭开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11年,经过一致商定,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10年来,金砖机制合作基础日益巩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
追求和平、安全、发展和合作的宏伟目标和愿望使金砖国家在10年前走到了一起。从此,金砖国家矢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沿着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共同走过了一段非凡历程。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29.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6%,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占13.2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占14.91%。这十年来,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科技创新方面,年研发投入约占全世界的17%,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近6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的28%。金融危机以来,金砖国家的蓬勃发展与发达国家持续低迷形成了鲜明的比对,五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之下,中国一直以来倡导的伙伴关系不是封闭、排他性的,而是开放、包容的。根据厦门金砖领导人峰会的成果,金砖平台不仅可作为金砖国家内部国家平台,也可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沟通的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
近年来,伴随西方经济的复苏,国际社会上开始出现“金砖失色、褪色”的质疑。这些质疑,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金砖机制其使命与任务的期许。对此,金砖机制应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核心,破除质疑,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
我们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挖掘金砖国家增长新动能,继续应对我们面临的发展挑战。我们欢迎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支持通过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园区和企业合作以及研究人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学生流动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合作。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
根据峰会的成果文件可知,金砖机制下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同时伴随五国科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加快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金砖国家是引领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联合课题组出具的《金砖国家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未来》显示,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双边科技创新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基地和科技人文交流三个方面,领域主要集中在材料、工程、信息和生命等4个领域,项目数量和经费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 技术转移
在7月份召开的第五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各方通过了《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为推动《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落实发展,将鼓励金砖国家间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合作、加强从事技术转移的人才培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创新成果在金砖国家间广泛、有序地转移转化。
联系我们 | service@matrinex.cn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