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杜甫读书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

马卓骥 吕贝贝 杜甫研究学刊 2022-08-27


大会合影


2019年1月7日下午,四川大学“杜甫读书会”与《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就“杜诗文本细读”为主题,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兰园举行了2019年的第一场读书会。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教授、四川大学孙尚勇教授、西华大学王燕飞副教授及学刊编辑部全体老师与会指导。另外,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程雪、陈敏两位同学也参加了读书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下半场,主要围绕《赠李白》《重题郑氏东亭》两首杜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上半场,冯臻远同学从解体、解题、注释、翻译、解析五个方面分析了《赠李白》,对该诗的系年和写作背景做了详细的考证,分析了诗歌所表达的杜甫修道的意愿。


冯臻远(四川大学)


接着,其他成员逐一对该诗点评。刘欢同学从宋人注杜诗的角度对该诗系年提出质疑,她认为应该结合诗歌文本信息、宋本杜诗编次及宋人对此诗的编年三方面内容确定此诗编年。萧龙同学在仔细研读之后,指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一、应进一步规范学术报告中的字体,注意繁简字转化带来的问题,如《抱朴子》的繁体不可以写作《抱僕子》。二、诗歌注释上,对“大药资”“迹如扫”等词的理解还需斟酌。三、《杜甫〈赠李白〉诗意新探》认为“杜甫作此诗时并没有读过李白的诗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并例举杜甫诗歌及史书记载来印证天宝年间李白的诗名已极大,诗歌流传也很广这一事实。四、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杜甫〈赠李白〉诗意新探》一文对杜甫“求仙访道”思想的解读也有再讨论的必要。成丹彤同学注意到黄庭坚《戏答陈元舆》一诗中“羶腻”(一作“腥腻”)一词的用法,与杜甫此诗中“羶腥”一词的用法有“互文性”关系,窥探黄山谷对老杜的学习与继承。周阳同学结合孔稚圭的《北山移文》,对杜诗“迹如扫”的说法作出了确切的解释,然后又结合汉代应劭《风俗通》,以扎实的训诂知识,解读了“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卞超老师从名物训诂方面提出了相关疑问,认为冯臻远同学对该诗的注释中,“青精饭”一词的注解不够全面,“青精饭”即后世之“乌米饭”,在古人看来有延年益寿之作用,在诗歌中,此词常与修道学仙的思想相关。


彭燕副研究员


彭燕老师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指出《杜甫〈赠李白〉诗意新探》一文对杜甫“求仙访道”思想的解读,与学界以往对杜甫的认识相左,因而还值得进一步分析。此外,彭老师还用实例佐证了萧龙的观点,进一步确证“杜甫作此诗时并没有读过李白的诗歌”的说法不确。

同时,孙尚勇教授提出以下问题:“扫”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杜甫诗中的自称有哪些?杜诗中的“李侯”指谁?这首诗是否写完?杜甫为何到梁、宋去拾瑶草?贾兵老师也建议进一步精确此诗的系年。马卓骥同学对前述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回答,指出关于时间与事件的判定方面,“二年客东都”“方期拾瑶草”等皆为关键句;而杜甫以“侯”字称李白,在杜诗中亦并非仅见;最后还对《赠李白》一诗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此诗中的对访道学仙的思想与杜甫的其他诗歌一以贯之、并无矛盾,而此诗更重要的是表达杜甫对与李白同游梁宋的期待。


孙尚勇教授


最后,孙尚勇教授对上半场内容进行了总结。孙老师首先感谢了杜甫草堂工作人员对此次学术活动的支持,并肯定了成丹彤、温煦、冯臻远等同学发起并推进杜甫读书会的努力,同时传达了“杜甫读书会”吸纳“各路才俊”与《杜甫研究学刊》“联谊”的意愿。而在具体诗歌的解读上,老师赞扬了同学们学习杜诗的积极性与热情,但同时指出了大家在学术规范方面的若干不足,并提出了唐人在诗歌中的称谓、隐居与学仙等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大家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李刚(四川大学)


下半场,由李刚同学分享研读《重题郑氏东亭》的心得。他提出郑氏东亭即为郑驸马新安别业。萧龙同学基于字词,提出报告的繁简字转换错误,指出“翠微”一词的解释不确,应只有山光,并无水色;在文献使用上也有不太规范之处,建议准确把握和理解原始文献。成丹彤同学也对“华亭入翠微”的翻译提出质疑,她指出此句的“入”字及“向晚寻征路”的“寻”字都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刘欢同学认为鉴于如今便利的学术条件,影印出版、方便查阅的文献版本越来越多,因此在判定“清辉”与“晴晖”二字的异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献上更早的宋本的价值,不要轻信仇兆鳌等人的判断。此外,字句理解上,“苍隼”的注释也值得商榷:“苍”疑为颜色字,与上句“紫麟”中的“紫”相对应。四川师范大学的陈敏同学结合域外汉学文献,指出朝鲜和杜诗的研究情况,提出该诗的重字情况、倒装句式是被朝鲜作家所学习的。

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贾兵老师指出,“紫麟”一词的确切含义,要通过文献查找与名物考证两条路来求证。此外,他还站在全局的角度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由于精力所限,不必对杜诗的所有内容进行大规模的搜求,可以就诗中的某一点进行专题分析,做到小而专。陈宁老师对杜甫读书会的形式提出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建议,如在作报告时,尽量不要只诵读讲稿,而是要注意演讲时的互动交流过程,让大家可以顺着演讲者的思路尽快走进杜甫;而在学术解析之外,还可以增加欣赏部分,不能因为学理的分析而忘记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读本诗的目的在于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因而同学们必须要加强相关训练。


王燕飞副教授


王燕飞老师也鼓励大家不要因学理探究而限制了想象性思维,要注意使思维更活跃一些,并以杜诗《月夜》“清辉玉臂寒”为例,指出只有将此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了解到人在想念他人时,被想念的人的形象往往是对现实的升华,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此诗。孙尚勇老师则揭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即题壁诗的写作时间与诗歌中事件的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题壁诗往往将尚未发生的场景通过想象写入诗歌。此诗虽不能完全确定为此类诗歌,但给读者的启示是极大的;并建议参看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探究对郑氏东亭进行更精确的考察。


徐希平教授


最后,徐希平教授再次代表草堂对大家表示欢迎,并表达了对后辈学人的殷切期待。并对读书会提出以下建议:一、在学术规范上,注释的引用应与文意贯通,需从所有注释中找到最接近本诗意思的注释,去繁取精;个人观点与前人观点要明确区分,引用时要采用脚注,注释要详简结合,简明扼要,注重出处。二、时刻关注学术动态。三、鼓励同学们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容纳川师和其他高校,加入杜甫研究队伍,杜甫研究中心会全力相助。最后,他庆祝读书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的刘晓凤老师也鼓励大家继续深化,取得新的成果。

会后,陈丽琳、刘雯、程雪等同学纷纷表示收获很多,自己应该静下心来,走近诗人,研读文本,四川师范大学的同学也表示希望融入到读书会的群体中,互相学习。


大会剪影


萧龙(四川大学)


薛守砚(四川大学)


刘欢(四川大


陈丽琳(四川大


刘雯(四川大


成丹彤(四川大学


吕贝贝(四川大学


马卓骥(四川大学


温煦(四川大学


周阳(四川大学


陈敏(四川师范大学


程雪(四川师范大学


刘晓凤编辑


陈宁编辑


张宏编辑


卞超编辑


张月编辑


贾兵编辑


“杜甫读书会”由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发起,孙尚勇教授指导,每周举行一次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杜诗的解体、解题、注释、翻译、解析五个部分进行报告。现已举办十余次,预计在将来的发展中吸纳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的广大学子。



文字/马卓骥  吕贝贝

校对/贾兵

摄影/陈宁 张月

排版/张月 




 ▼往期精彩回顾▼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孙尚勇│唐乐府论(上)

孙尚勇│唐乐府论(下)


杜甫研究学刊 ∣一个有态度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