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鹏飞老师想说的18句心里话

吴鹏飞 世界青年论坛 2020-03-04

点击上方蓝字世界青年论坛加关注


这一周,我连发了五篇关于李跃华医生的文章,替他呼吁,希望他独创的“微量苯酚穴位注射”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新方法,能够进入临床应用。
 
很多读者问我,为什么这么坚决这么坚持,为李医生呼吁,一点也不担心万一看走眼,万一无疗效怎么面对读者?以下,是我要对大家说的真心话。
 
1、为了那些在病榻上挣扎的同胞提供一种求生的可能,哪怕一根稻草,我也愿当成千钧棒来对待。我认为,和这些患者的生命价值相比,个人的脸皮几乎一文不值。
 
2、目前的医疗,对这个病毒实际上还没有有效的办法。感染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靠自身免疫力,战胜病毒而康复;第二种是免疫力低下病毒肆虐而死,或免疫反应过激而死。
 
3、幸运的是第一种人占98%,他们实际上可以自愈。但如果他们伴有其他疾病,还是需要医生通过治疗其他疾病,改善生理指标,帮助他与病毒斗争,这就是治愈出院的那些人。
 
4、第二种情况的人约占2%,如果是这种患者,就算开始症状很轻也一样危险。这种情况下医生们只能想办法加强或者减弱免疫反应,但现在还没有办法杀灭病毒,所以成功率不高。
 
5、据报道,目前已有80种抗病毒的药物在进行临床实验。这些药物对新冠病毒的效果基本未知。很多在体外能够很好地杀死病毒的药物,在体内未必有用。真实情况是,没有特效药。
 
6、为了救人,大量药物紧急投入了临床。但过多的同质化的药品涌入进行临床实验,反而可能会影响救治患者。因此2月25日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对此进行规范。
 
7、一个人被感染后是否能康复,主要还是要看他属于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情况。第二种情况非常棘手,一些年轻的医务人员感染后,医院用最好的技术与设备,还是无法挽救对方。
 
8、目前这些医疗抢救手段,费用高昂,比如购买免疫球蛋白,上呼吸机,上体外膜肺装置,费用都在10万、20万、40万的水平,无论是个人或国家承担,这都是非常沉重的开支。
 
9、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属于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类型,现在还不知道。但很显然与年龄没有必然关系,有80岁的病弱老人涉险过关,也有20出头的年轻人不堪一击。
 
10、用病愈者血清的治疗的方法,因为资源太少而很难大规模应用。尤其是新冠病毒一反常态,有些治愈者竟然再次转阳,这就使治愈者血浆的抗体是否存在,是否可用,存在问题。
 
11、当我听到李医生用极其简便、超级廉价的方式治好了10名确诊患者和5名疑似患者,用同样的方法预防,300多人感染率为零时,我十分震惊和惊喜。
 
12、李医生是军医大毕业生,当过军医,现在自己在开诊所。在早期医院无力收治感染者时,他勇敢逆行上门诊治病人,收费低廉,并且愿意为抗疫献出专利分文不取时,令人钦敬。
 
13、他用“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治疗各种病毒类疾病,已十多年,早在6年前已报告临床治疗效果,多数疾病治愈率100%。我认为他不是江湖骗子,他的方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14、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金日光教授力挺李医生,他认为这个方法的药理,就是苯酚的化学结构与病毒的嘧啶结构类似,病毒受骗纳入苯酚,因此被摧毁并且不能复制。
 
15、有可能李医生找到了人类战胜病毒的新途径,因此可以找到更多的广谱药物,来迷惑病毒使它上当而自毁。这个发现比青蒿素的发现还要重要,似乎可以与青霉素的发明相媲美。
 
16、在抗疫非常时期,尽管临床实验项目很多,但大多比较同质化。而李医生的这个项目,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国家的专家评审后,一定会给他进行规模临床实验的机会。
 
17、对于临床、药物、病毒、疫苗等研究专家和国内外药企而言,这是一件很难置信的事情。很多人会说,这不符合常识。但真正的常识是,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打破原有的常识。
 
18、我奋力宣传李医生,也有私心。我就在核心疫区,内心也一直充满担忧,因为我知道目前的医疗意味着什么。假如不幸属于第二种,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李医生的疗法。
 
我一直坚持,文章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如你喜欢这篇文章,请与朋友分享,并请点击文章右下的“在看”,鼓励我继续写下去。新读者,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


一一一 您的奖励是我的动力 一一一

一一一 您的关注是我的荣幸 一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