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30万校友中,他是最独特的一个!

桂子 世界青年论坛 2022-05-08

点击上方蓝字世界青年论坛加关注


做老师,他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做报纸,他创造了新闻界的多个第一;
做旅游,他是当今中国旅游策划第一人;
做地产,他设计的营销方案总是独一无二;
做自媒体,他是中国自媒体第一人;
做教育,他编写的少儿读本供不应求。
 
他,就是1982届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校友、武汉金色大地策划公司董事长吴鹏飞。
 


知道吴鹏飞这个名字,很偶然。
 
上个月,我去华师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看到一本方方正正的新书,书名是《旅游新思维——在全国各地的精彩演讲》,作者吴鹏飞。
 
这本书吸引了我,翻开一看,封二的作者介绍,吴鹏飞,生于襄阳,祖籍房县,华中师大数学系毕业,策划专家、传播学者、高级编辑。
 
于是,我就在出版社读起这本书来。
 
果然,厉害!每篇演讲都充满着睿智的思想和奇妙的创意,令人捧读之下欲罢不能。
 
在当今中国知名旅游策划人之外,勤奋笔耕出版六卷本《吴鹏飞文集》,主笔的微信公众号《吴鹏飞手机报》拥有几十万高品位的粉丝……
 
于是,我就有了采访吴鹏飞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杰出校友,一定要见一面。
 
找到吴鹏飞的联系方式,预约,听说是母校的拜访者,他推掉了其他事务,我们很快就见面了,就在他的公司总部,他的摆满各种木石收藏品的书房。我们是上午十点开始谈的,中间没有休息,一直谈到将近下午两点。期间,吴鹏飞只吃了一块饼干,而我一点饿意都没有,完全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1978年高考他为何能考上大学?
 
吴鹏飞出生在老河口,父母都是学霸,那个年代因故没能上大学,因此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少年时代的吴鹏飞喜欢读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艳阳天》、《阳光大道》、《红旗飘飘》等,读了无数遍。当时,书籍很少,但能找到的全都读了。革命烈士、理想主义、奉献精神等塑造了一个少年的价值观。
 
吴鹏飞的初中高中正好赶上文革,所以在学校里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几乎都是靠他自学。他喜欢读书、书法、绘画,还有吹拉弹唱,就是数学不好。
 
高一,一位支教老师改变了他。这位老师是县里派来的,课讲得很好,但他是高二的老师,他就站在门口旁听。老师发现了,于是就开始给他补习数学,两三天去老师那里一次,批改、指导。就这样,大半年,吴鹏飞的数学成绩上去了。
 
1978年高考,他在的考区7个公社1000多人参加高考,只有吴鹏飞一个人上了省线。当时,在全县引起不小的轰动。报考时,因为家里困难,吴鹏飞就上了华师。那时候读华师,学费、生活费全免。
 
那一年,吴鹏飞15岁。
 

华师数学系给了他什么?
 
文革结束不久的大学,教师青黄不接。华师数学系有些老师很久没有上过讲台了,实际上是和学生一起从头学习,讲课显得很生疏。这就逼着他们不得不加强自学。这不是学校和老师的错,是当时的历史造成的。当然,也有好老师,一些老教师讲得就很好。
 
虽然在数学系,但吴鹏飞不太喜欢数学。他最想读的是中文,但父母逼着报数学,别无选择。当时流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吴鹏飞的数学成绩还算过得去,但他的业余时间全部交给了图书馆。虽然那时的图书馆条件有限,但比在山村好了几万倍。图书馆的书很杂,什么都有,文学名著、哲学、历史、报刊杂志,什么都有。
 
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开放自由,西方各种思想潮流涌进来,吴鹏飞的眼界就是在那时打开的。华师,成为吴鹏飞人生最重要的一站。
 
华师数学系给了吴鹏飞什么?答案是思考的能力。在大学,因为数学吴鹏飞爱思考。数学给了他三大思考能力,一是系统思维能力,二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是逆向思维能力。正是这三大思维能力,让吴鹏飞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思考者,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另类”。
 
而这正是吴鹏飞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走出大学校门,干什么都与别人不一样,当然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佼佼者!
 
22岁群众投票当选副校长
 
华师毕业后,吴鹏飞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十堰一所商业子弟学校任教。这个学校比较特殊,没有平行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也就没有业务探讨。
 
吴鹏飞带的是初三毕业班,越往上带人数越少,因为成绩好的都到更好的学校去了。到了高中,班里只有9个学生,成绩一塌糊涂,尤其是数学成绩,平均成绩几乎为零。
 
但吴鹏飞有自己的办法,他靠着自己的智慧一点点提高了大家的数学成绩。高考时,这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居然及格了。要知道,这些学生高一时数学可是什么都不会的。
 
在一次群众选举中,吴鹏飞高票当选副校长。那一年,他22岁。
 
后来,他被抽调到商业局负责营业员培训工作。此后,开启了他的商业教育之路。他做的职业规范编成了册子,在全省推广,他也因此被评为省商业系统先进个人。
 
业余时间,吴鹏飞开始写诗。他写了一首长诗《在秋天》参加市里的诗歌大赛,没想到获得大奖,引起不小的轰动。省诗歌协会会长听到这首诗的朗诵后,把他的这首诗推荐到《诗中国》杂志,在扉页发表。这也是吴鹏飞第一次发表作品。也是会长从获奖作品中看中的唯一一首诗。
 

主持《十堰晚报》改版轰动全中国
 
因为一首诗,新闻界文化界一个人也不认识的吴鹏飞引起十堰日报社社长的关注。社长也是华师毕业,看中了吴鹏飞的才华。他当数学老师连年都是先进工作者,社长被他一句“不喜欢的事情都能做好,喜欢的事情会做得更好”所打动。吴鹏飞没有到一线当记者而是直接做了编辑。
 
先是经济版助理,一个月后吴鹏飞就上路了。这时因为头版编辑扎堆请假无人可替,领导试着把头版的任务交给了他。一个月的新手编头版,靠谱吗?做过新闻的人都知道,在正规的机关报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可是吴鹏飞的第一个头版就大受好评,有十处受到社领导赞扬,这个头版引起广泛好评。吴鹏飞一出手就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就这样,吴鹏飞的头版编辑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社长交给他一个任务,为一本书写书评。写好后,社长举着朱笔,思考再三,居然一个字也没有改动。后来,这个书评发到了《光明日报》的理论版。这是吴鹏飞第一次写书评。
 
还有一件事,吴鹏飞写了一个处女作中篇小说《日常生活》。先在当地杂志头条发表,受到主编激赏,后来《长江文艺》头条转载,并且获得了七省市文学特别奖。吴鹏飞写的第一篇报告文学《酸甜苦辣的饲料》,在贾平凹主编的《商业》杂志也是头条刊发。自从到了头版,吴鹏飞几乎和头条摽上了,写什么几乎都上头条,这很大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头版思维,使他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重量。
 
在报社,吴鹏飞顺风顺水,很快成为最年轻的副高、编委、主管业务的副主编。毫无悬念,在大家看来,吴鹏飞应该是报社没有争议的接班人。就在这时,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地市合并,地办日报,市办晚报。因此,吴鹏飞所在的报社承担了办晚报的任务。
 
那时,哪有办晚报的思维,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临危受命,吴鹏飞闭关两个星期,做出晚报改革的全套方案,大家投票,99%的票数通过。
 
吴鹏飞对报纸进行全面改版,策划在创刊号上埋伏一个颠倒字,凡是找到这个字并且第一个打电话到报社的读者奖励5000元。于是,28万人口的城市,有14万人打电话。一字轰动全国,一百多家媒体进行报道。那是1997年,网络还刚刚起步。
 
当天的晚报58个广告版,每个版面1万广告费,58万广告费!相当于报社当时全年一半的收入。吴鹏飞一炮打响,此后广告天天排队。但他的大幅度改革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这些人就无事生非,抓住报纸编排业务工作的小差错到处告状。吴鹏飞不堪其扰,最后愤而离开报社。
 
地产营销的第一个100
 
吴鹏飞从来没有想过下海。但吴鹏飞厌倦于人事的纠葛,毅然选择了下海。干什么?吴鹏飞也不知道。他先去了一家中字头的媒体在湖北的记者站,但不喜欢有偿新闻那一套,只得离开。他一个人再次流落街头,没有熟人,没有经验,没有人脉,大学的同学几乎都在各类学校教数学,像他这样改行的很少。
 
吴鹏飞在中北路租了一个房间,每月300元房租,白手起家,开始创业。这一年他已经38岁,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都只招35岁以下的,他只能自己创业。吴鹏飞注意到,产品销售难带来了一个新机遇,就是策划。他的第一单生意就是为一家宾馆开业做的策划。妻子和母亲知道他万事不求人的性格,为他捏着一把汗。他说,就算在街边擦皮鞋,自己也会是擦得最快、最亮、最便宜的,焉有饿死之理?果然,吴鹏飞的客户慢慢多了起来。
 
2007年,吴鹏飞开始进入地产策划。机会来了!十堰老家有个地产商找到了他,一个销售极度困难的住宅小区只要半年能卖出300套房子,就给他100万。吴鹏飞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自己的营销策划。第一周就卖出36套,不到一个月卖了180套,一个半月卖了将近400套。
 
就这样,吴鹏飞拿到了地产营销的第一个100万。从此,他的地产营销单个楼盘的策划身价至少是100万。吴鹏飞策划的地产营销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独特的。很多人把他的文案拿去学习模仿,但终究无法超越。他的策划亲民、平白,浅显,幽默,动人,让人过目难忘。
 
比如他的广告语代表作“有三种方法可以住进武当国际园:第一,做一个成功人士;第二,嫁一个成功人士;第三,生一个成功人士”、“随州男人最近很苦恼:想买滨湖湾,太太心疼钱;不买滨湖湾,太太又抱怨”、“买副食去批发,最开心的是我妈”等都是轰动全城,妇孺皆知的经典。他的楼书发出去往往就像销售的手榴弹,屡试不爽,人称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地产策划人。
 

中国旅游策划第一人
 
“当之无愧的旅游策划第一人”,这是中国策划协会会长对吴鹏飞的评价。“第一人”就已经很难,又加上了“当之无愧”四个字,可见吴鹏飞在旅游策划领域的地位和贡献。
 
吴鹏飞在中国旅游策划的重大转机是武当山策划。武当山景区征集广告语,吴鹏飞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研究武当山的历史文化,最后提交了自己的方案。他的广告语“武当山,灵”从上万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武当山景区的广告语,享誉海内外。
 
他这样解释这个广告语的:武当仙山神秘空灵,武当武术飘逸轻灵,武当建筑雄浑灵动,武当医药神奇灵验,武当文化华夏魂灵,武当诸神佑众显灵,武当山,一言以蔽之,灵。实际上,武当得以大兴,就是因为唐代以后的各朝代,天下每遇大旱总是在武当祈雨灵验,武当山是真的很灵。唐太宗下令在武当山建设了五龙宫,从此武当山了进入名山行列。
 
他为武当山撰写的歌词更是令天下士子拍案叫绝,瞿琮、卞留念、韩磊等音乐大家都对这个词称赞有加:“最冷酷的剑有火热的心,仰天大笑出山门。这样潇洒的老祖宗,如今到哪里去找寻。满山的杜鹃哟又像那红嘴唇,还有没有真丈夫值得吻一吻。最热闹的山有最寂寞的神,万山之山生详云,道德文章千古传诵,老子是天下第一人,最近的山岗哟戴着那黄金顶,多少愿望如香火永远不绝薪。”
 
武当山旅游策划奠定了吴鹏飞在中国旅游策划界的地位。此后,他又承担主持了多个景区的旅游策划。殷墟策划就是其中的一个重量级杰作!
 
当时,吴鹏飞从三十多个城市的候选项目中选择安阳殷墟时,很多人为之担心。因为这个项目是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冠,有上千位各方面国家级专家为之出谋划策,很久没有定论,可想难度之高。但他迎难而上,深入研究,精心论证,系统策划。最后,吴鹏飞团队完成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建设与旅游策划方案》得到上下左右一致好评。
 
看着900多页的策划方案,当地官员感动地说,吴老师是读懂殷墟第一人。他提出的“殷墟,中国的一”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不禁击节赞叹。殷都区郑重决定聘请吴鹏飞为殷墟旅游文化策划终身顾问。
 
吴鹏飞的旅游策划为何这么牛?这源于他对旅游的独到见解。
 
吴鹏飞认为,旅游是人类个体为满足好奇心到异地进行的短期观光活动。通过点的启动、线的移动、面的观览,达成立体感受,适应点、线、面、体的过程。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景区运营者来说,旅游是好奇性产业,不简单是吃喝玩乐游购娱的服务产业。可以说,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旅游。发展旅游,就要唤起人们的好奇心。动物移动为生存,人类移动为学习。
 
有一次在国家旅游局召开红色旅游的研讨会,与会的全是京城名家,吴鹏飞是唯一特邀外地专家。每人发言限十分钟,他最后一个发言,语惊四座,光芒四射,他的观点、思想、创意如同井喷一般,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的主任十分兴奋,当即宣布,吴老师愿意讲多久就讲多久,不限时间。吴鹏飞的不同之处,在于总能见人所未见,正因为如此,吴鹏飞的旅游策划总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精神价值的。
 
中国自媒体第一平台
 
吴鹏飞的勤奋超乎想象。
 
吴鹏飞没有其他爱好,读书思考和工作是他最大的爱好,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的座右铭是:工作就是休息。有人问,那休息是什么,他风趣地回答,休息则是工作。他觉得生命太短,要做的事情太多,每个人从几亿年的黑暗中来,很快又要沉睡到几亿年的黑暗中去,在这极为难得的极其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人生旅途,浪费一分钟都令人心疼。
 
白天他忙完公司的事情,晚上打理他的自媒体——吴鹏飞手机报。
 
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公众号的:看到真相,听到真话;老吴说话,不会停下。希望打造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思想平台。
 
吴鹏飞手机报做到了“真相”、“真话”,所以“吴”言一出,震惊中国。只要他的公众号原创文章一更新,阅读量常常很快就10+,留言点赞,好评无数。只要认真读他文章一段时间,很多人就会惊奇地赞叹,他比很多声名赫赫的舆论大咖,有思想一百倍。
 
吴鹏飞手机报的原创文章,内容涵盖国内外时政、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外交、军事等众多方面。他的观点一针见血,切中肯綮;他的论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他的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幽默。目前,吴鹏飞手机报的粉丝已经超过30万。
 
他已经写下了550多篇原创文章,几乎是每两天一篇,这是他在经营公司,全国各地出差,承担繁重策划业务的情况下,在火车、飞机、宾馆等动荡不安的场所写下的思考。他的文章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他的观点总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几百篇文章,坚持每篇都有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考、新建议,这需要多么宏富的思想积累作为铺垫啊?如果从原创的规模、强度、频度、广度、深度、高度来看,目前确实没有其他公众号能够超过吴鹏飞手机报。写到这里,我真的为华师培养了这样的思想者而骄傲。
 
他的读者,多是政商要人,许多省部级官员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大学教授、公务人员、军警司法人士、青年学子、宣传部门、党校师生等,是他读者的主要群体。原湖北省委书记曾经一周批示了他的四篇文章,原市委书记曾经在常委会上专题谈老吴的文章,中办甚至也打来电话,请吴老师撰写相关文章,等等,宣传部门的人说,这是很罕见的情况。
 
20163月,专门有人把吴鹏飞手机报的原创文章编辑整理成合订本,分为两辑《微言大义》和《行思坐想》,在网络上赠送。有一个大城市的宣传部门,将这合订本发给了全体职工。所以,他的公众号堪称中国自媒体第一思想平台。受到了各级网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打造中国最好的少儿教育读本
 
作为华师的毕业生,作为曾经的一名老师,吴鹏飞的内心里一直有个教育梦。他认为我们国家的少儿教育存在重知识学习,轻人格培养的问题。所以他决心以一己之力编写一套专门给家长教孩子做人的丛书“高贵灵魂从小塑造”。
 
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亲自编写了《中华少儿必听》、《中华少儿必读》、《中华少儿必看》等。这套读本的核心是弥补中国当下教育最大的缺失——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华英雄品格精神和中华文明传承教育的不足。他要通过一个个精心编写的故事,为中华少儿的灵魂里注入传统美德、英雄品格和文化自信。
 
为什么要编写这套书?这与吴鹏飞独到的教育思考分不开。他认为,人之初,既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恶,而是纯净的性本空。因此,少儿时期,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让他学什么,他就是什么。
 
吴鹏飞认为,少年教育第一要义是教他求真、向善、尚美,而不是学知识;善做人者,人亦善之,则学何技艺、做何事体都更容易钜成;学艺可分三六九等,做人则平等,从娃娃抓起人人皆为圣贤。他特别指出,一个民族小人多、奸佞多、贪腐多,一定是少年教育大面积出了问题。中华传统价值观历久弥新,是人类共同价值的结晶和育儿根本。一个具有中华美德的孩子会自强不息,走遍天下父母无须担忧。信仰教育要在孩提时代植根,信仰的大树,才能真正根深叶茂;涂抹心灵底色,要以正能量为主,负能量的早期污染将贻害终生。
 
吴鹏飞提出,少儿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灌输,但要尽量使之有趣;价值观成型,需要家长耐心细致、长期连续、完整系统地灌输;在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程教育中,少儿教育具有首要战略意义;父母不能仅仅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更应该驱策他为国为民效力;几十年后,将靠今天的少儿支撑复兴大厦,国运所系不可不察。
 
正是基于自己的教育思考,吴鹏飞编写了《中华少儿必听》、《中华少儿必读》、《中华少儿必看》系列读本。这些读本一推出就受到广大父母的欢迎,大家称之为是最好的少儿教育读本。目前,吴鹏飞少儿读本供不应求,被多家幼儿园抢购。
 
这就是吴鹏飞,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思想者。作为一个华师校友,吴鹏飞对“大学”二字具有独到的解读,大学的“大”代表着独立(孩子长大的大,意味着生存独立能力增强),大学的“学”代表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与思考应该是同一语)。因此,“大学”的职能就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吴鹏飞说,母校华师教会了他这个四个字,独立思考。所以,他才能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自己的思考。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问这位与众不同的校友,对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设计?他出人意料的回答,一般人到这个年龄,都学会了含蓄,不会公开宣称自己的目标,对于他而言,他愿意公布自己的终极梦想,接受广大朋友和校友的监督。目前人们称他是中国旅游策划第一人、中国自媒体第一人、儿童教育新思想第一人,或者地产策划原创第一人。
 
他微微一笑说,其实这一些都还不是他心中的目标。他计划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在解决生存,办好公司,有利社会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政治学专著《劳动论》、完成自己的哲学专著《不》,完成自己的长篇小说《个人通史》。他说,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进口思想。因此中华复兴,在他看来,应该包含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思想创新和领袖世界这六个方面。
 
所以,他想成为一个思想者,为中国成为人类命运思考中心做一点微薄的贡献。他认为,一个国家没有一批大思想家,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强国。他渴望默默地为自己的母校增添一份荣光,无论母校是否在意,是否知道,是否喜欢,是否认可。至少,他想告诉母校,她有一个最不起眼,最普通的学子,自从离开桂子山,三十五年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努力和奋斗。他想试一试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究竟可以走多远。
 
他的话令我震撼。不知怎么,在华师做了十几年宣传工作的我,突然有一份不安。我觉得,过去我们对这样的校友,可能关注的太少、太不够,尽管他们不够显赫,但也许他们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将留下更有价值,更为久远的一些财富。我在心中祝愿这位学长保重身体,并最终实现他自己的终极梦想。



一一一 您的奖励是我的动力 一一一

一一一 您的关注是我的荣幸 一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