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 Model 3/Y 售价降至新低,超预期;​地产调控松绑,从防风险到扩内需

晚点团队 晚点财经 2023-01-12

国产 Model 3/Y 售价降至新低,超预期

地产调控松绑,从防风险到扩内需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抗原阳性被纳入诊断标准

“新十条” 后的首个春运,客流将恢复至疫情前七成

今年 CES 的屏幕无处不在

北京、上海和深圳地铁客流已超过去年均值

国产 Model 3/Y 售价降至新低,超预期

一批赶在 2022 年尾买特斯拉新车享受额外几千元补贴的车主,现在正忙着组团维权 —— 因为特斯拉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时隔两月再次降价,两款车的国内售价已跌至新低,且较美国售价至少便宜三成。


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盘前跌超 5%,投资人担心降价将挤压蔚来、理想、小鹏的市场份额,后者股价下跌 10% 至 16%。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和官方微博,1 月 6 日起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起售价降至 22.99 万元(-3.6 万元),高性能版降至 32.99 万元(-2 万元);Model Y 后驱版降至 25.99 万元(- 2.9 万元),长续航版降至 30.99 万元(-4.8 万元),高性能版降至 35.99 万元(-3.8 万元)。


这是特斯拉官方降价幅度最高的一次,力度也远超中国已经取消的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标准。去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官补标准是单车 0.48 万元至 1.26 万元。降价同时,特斯拉 2023 年一季度特斯拉限时 6000 元交付激励和 4000 元保险补贴活动已经终止。


东吴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黄细里在报告中说,本轮降价幅度超预期,既因为经济下滑压力下终端汽车消费表现疲软,也因为特斯拉即将推出全新换代车型。



降价对销量的短期提振作用显著。数据显示去年 10 月特斯拉降价 1.4 万元至 3.7 万元,隔月零售销量增速跃升至 96.9%(前值 25.3%),国内市占率环比提高 0.3 个百分点、至 7.9%。


但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特斯拉中国销售后劲不足的迹象已经愈发明显。几次降价对销量的增量刺激并不能掩盖这一点。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降价的刺激也在快速消退。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 2022 年 12 月交付了 55796 辆电动汽车,环比 11 月下降了 44%,同比减少了 21%,降至 5 个月新低。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周产能已经达到 2.1 万辆,但新增产能并没有像前几个季度那样马上被 “喂饱”。特斯拉海外车主等待交付时间也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到几周。


这一方面是生产和运输瓶颈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需求本身的下滑。



去年特斯拉交付 131 万辆车、未能兑现交付预期。华尔街分析师在最后两个月持续下调对特斯拉的交付预期。《晚点财经》则从两个不同信源处了解到一家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去年底已经双位数比例减产。


另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中国特斯拉中国新能源车累计市占率从之前的 10% 左右降至 2022 年 11 月的 7.9%,累计销量增速也跑输大盘以及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在这期间,比亚迪市占率飙升至 31.3%。(龚方毅)

地产调控松绑,从防风险到扩内需

新年第一周,央行、银保监会和住建部先后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继去年底松绑房企供应端的部分限制后,开始进一步支撑需求侧。


央行和银保监会同意新房价格连续三个月下降的城市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住建部则在这基础上表示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该降就降,合理支持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


我们与几位私募地产研究员交流了对政策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住建部的表态更重要,尤其是对二套房的支持。因为这很可能释放一批打算旧换新、以小换大等的改善性需求,这些人也是最有可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万元首付、再还贷 30 年的购房群体。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买过不止一套房子,但受制于“ 认房又认贷 ”的政策,哪怕现在名下只有一套房子,也会被认定为是二套或者多套房主,再买房(无论新房、二手),有的地方要求五成以上的首付比例,有的地方则取消购房资格。


2014 年那一波地产调控松绑的结果是居民财富和负债规模短期俱增。之后房价缩水导致纸面财富减值,但负债还在,负债率因此升高。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2014 年底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是 36%,2022 年三季度末已经达到 62.4%。



期间,中国从 2018 年开始密集出台旨在制止地产进一步泡沫化的紧缩政策,并在 2020 年从需求侧扩大到供给侧,2021 年升级对银行房贷和开发贷的调控。


但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去年全国已有超 300 省、市、县出台政策超千条,主要涉及优化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上半年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四季度开始覆盖重要省会或者经济强市,如杭州降低二套房首付比、南京取消认房又认贷的规定。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大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将扩大内需摆在重点任务的首要位置,住房改善则被摆在支持消费的首要位置。(龚方毅)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抗原阳性被纳入诊断标准

据国家卫健委,新冠诊疗方案在 2023 年 1 月 6 日更新至第十版(试行)。几个重要调整包括:

疾病名称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更名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被纳入诊断标准;

感染后的严重程度由 “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调整为 “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删除 “无症状” 这一表述;

抗病毒治疗方案里新增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

完整诊疗方案点此阅读。 (龚方毅)

“新十条” 后的首个春运,客流将恢复至疫情前七成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研判,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复杂、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初步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 20.95 亿人次,较去年翻倍,恢复到 2019 年同期的七成;客流构成方面,探亲约占 55%,务工占 24%,旅游和商旅分别约占 10%。由于不少高校提前放假,大学生客流占比较小。


此外由于疫情高峰伴随,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货运需求会有较大增长,而不像往年春运时的 “客增货减”。


民航方面,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预计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 11000 班,为 2019 年同期的 73% 左右。目前订票峰值出现在 1 月 18 日(农历腊月二十七)至 1 月 20 日(腊月二十九),订票量居于前列的航线为:北京-三亚、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等。


中国已经很久没有经历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 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总量为 4.22 亿人次,同比减少 18.2%,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60.7%。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去年国庆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7215.7 万人次,同比减少近四成,为 2019 年同期的 52%,创下十年来新低。


“回家过年” 之外,一些热门旅游地的航班和住宿价格也在攀升。携程数据显示,三亚春节进港机票均价已经超过 1900 元,同比上涨近五成,大理、丽江等春节热门景点机票价格也迎来相近涨幅。同时,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春节激增了 540%,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春节订单同比增长超 50 倍。(邱豪)

今年 CES 的屏幕无处不在

时隔两年,被视为全球科技创新风向的消费电子展(CES)终于回到线下举办。但在这场展会占据主流的还是让人可能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地进入虚拟世界的产品。


作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交汇点,各种屏幕成为今年 CES 上的主角——不只是局限在各种传统的电子产品上或者汽车内,只要想象力足够,车外面也可以披上。


宝马展示了概念车 i Vision Dee,车身上有 240 个电子墨水屏(E Ink)——与 Kindle 上的屏幕类似。但它能显示的颜色不再只有黑色、白色和灰色,还有红、黄、蓝等 32 个颜色,每个墨水屏都可以单独控制改变颜色。宝马声称,“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和改变几乎无限多样的(外观)模式”。


图片来自宝马。


三星最新的屏幕,不再局限于单个屏幕可以折叠、弯曲或拉伸,而是在一张屏幕上实现这些特性。它展示的 Flex Hybrid 原型屏幕,可以把 10.5 英寸的屏幕拉伸成 12.4 英寸屏幕,同时可以折叠。这或许意味着,有一天你 6 英寸的手机屏幕未来可以扩展成 14 寸大,相当于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那样大。


图片来自三星。


还有不少公司在原有的产品上调整屏幕形态,除了各种各样电视屏幕的升级,还有一些公司展示如何重新设计笔记本电脑上屏幕形态。比如联想两个新品:


一个是 Yoga Book 9 i,有两个 13.3 英寸的 OLED 显示屏,可以上下翻折配合键盘使用,也可以拆掉键盘左右翻折,当成两个屏幕的平板。联想说这样可以提高办公效率。类似的设计,此前也出现在折叠手机中,比如微软 2021 年推出的 Surface Duo。


图片来自联想。


另一个是 ThinkBook Plus Twist,它是在笔记本上盖的正反两面都放了屏幕,一个是正常的 OLED 屏幕,另一个是墨水屏,而且可以左右扭动屏幕,选择哪一块正对键盘。


这两款产品将会在今年中上市,售价并不便宜,前面那个卖 2100 美元(约 1.4 万元),后面那个卖 1649 美元(约 1.1 万元)。


哪怕是不到 1.5 英寸的无线蓝牙耳机盒上,也被厂商装上了屏幕,用来切歌、控制音量看时间等。比如 JBL 的 Tour Pro 2 和惠普卖给企业客户的 Poly Voyager Free 60。


图片来自惠普。


今年的 CES 上,也没有少了看上去很有新意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不会大卖甚至都不会投向市场,但也体现了工程师对如何改造我们生活的思考。比如:


智能手表公司 Withings 公布了一个 U-Scan 的产品,使用方式是挂在马桶里,在人小便的时候自动收集尿液,分析健康情况。


图片来自 Withings。


欧莱雅拿出了一款手持的涂口红辅助器,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涂口红。它的技术来自于 Google 专注于医疗健康的兄弟公司 Verily,它曾开发了一个帮手或手臂行动不便的人进食的设备。


图片来自欧莱雅。


日本一家名叫 Yukai Engineering 的公司发布了一款抱枕 Fufuly,宣称可以减缓人的焦虑,主要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人抱住它的时候,抱枕会发出柔和的脉冲动作,引导呼吸节奏,让人放松下来。(贺乾明)


图片来自 Yukai Engineering。

北京、上海和深圳地铁客流已超过去年均值

2022 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疫情前的 38.1%。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2 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599.3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2.5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 607.6 万吨,恢复至疫情前的 46.3%、38.1%、80.7%。

李彦宏称百度将坚持探索 AIGC 商业化。

据 36 氪报道,李彦宏近日的内部讲话流出,他认为当前从宏观角度而言百度机会与挑战并存,但更重要的是,“面对挑战,要抢机会、讲创新”。他反思了百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对业务指标的考核转变、高管理念的传导变形等,并表示 “腾讯的那些问题,百度也都有”。他认为毛利比收入更有质量,未来仍将坚持探索 AIGC 商业化。对于新一年的目标,李彦宏希望至少能有一个高成长、有创新的业务。

(本条内容需更正,详见置顶评论)大疆车载部门正式分拆为 “卓驭科技”。

据新智驾报道,大疆车载部门已正式拆分,新公司名为 “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由大疆人力资源总监朱露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马陆任监事。大疆仍是股东,原车载团队获得相应股份。业务实操为原来车载团队,2016 年搭建之初不足 10 人,现已超 1000 人,约 70% 为研发人员。

3.5 元的 “钟薛不高” 将上线。

因价格高昂被消费者称作 “雪糕刺客” 的钟薛高,继宣布今年将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建议零售价后,还将推出 3.5 元的子品牌钟薛不高,预计将于 3 月下旬上线,口味包含红豆冰、绿豆冰、牛奶冰、可可冰等。

极氪今年销量目标翻倍,计划在欧洲扩张。

据媒体报道,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计划在 2023 年将销量翻倍、达约 14 万辆,并计划扩大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暂无进入美国消费市场的计划。本月极氪的第二款车型 “极氪 009” 将投产。

因需求下滑,三星电子预计季度利润跌至八年多以来低点。

三星在 1 月 6 日发布的收入指引中称,去年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 4.3 万亿韩元(约 34 亿美元),同比下降 69%,刷新 2014 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同行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竞争激烈,另两家头部存储芯片商铠侠和西部数据重启了合并谈判。另据媒体报道,三星将 2023 年芯片业务的运营利润目标,设定为只有 2022 年的一半。

加密货币贷款机构 Genesis 将申请破产保护。

据媒体报道,因为受 FTX 倒闭牵连, Genesis 将裁员 60 人(占总员工数 30%),并将申请破产保护。此前,Genesis 在 FTX 申请破产保护后不久,就冻结了客户的资金赎回。加上曾向 Alameda Research 和加密对冲基金三箭资本提供贷款,Genesis 损失惨重。Alameda 和三箭资本都已经在去年申请破产。

松下将在中国投资超 3.75 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因为看好中国市场在疫情后的长期潜力,日本家电巨头松下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中国投资超过 500 亿日元(约 3.75 亿美元)。投资计划包括了一家位于浙江的新家电工厂,将于 2024 年投产,每年产值为 20 亿元人民币。此外,松下还计划在今年 6 月将其位于日本的电饭煲生产线完全转移到中国。

因通胀影响,日本实际工资下滑明显。

1 月 6 日,日本公布了八年多以来降幅最严重的实际工资,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同比下滑了 3.8%。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在推动劳资谈判,敦促企业提高薪资待遇。当天公布的 12 月服务业 PMI 则从 11 月的 50.3 反弹至 51.1,得益于日本防疫措施放宽后旅游业恢复。

日本麦当劳再涨价,巨无霸汉堡卖 23 元。

据日本麦当劳官网,因汇率及原材料价格、劳动力等成本上升,日本麦当劳将从今年 1 月 16 日起提高约 80% 菜单的价格。此次提价后,招牌巨无霸汉堡的价格将从 410 日元涨到 450 日元(约 23 元)。这是日本麦当劳在不到一年内第三次提价,去年 3 月和 9 月已两次提价。

龚方毅 @Barynx  /  栏目主编

邱豪 @porison  /  记者

曾兴 @ZXsnbb2022  /  实习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