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

远望智库 军民融合观察 2022-04-11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


谭云刚 原空军司令部军事代表局副总工程师 高级会计师,远望智库特约专家

   2019年10月30日


(字数超限,下篇在第三条)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任主任。这一重大决定,再次向世人昭示,军民融合是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兴国之道、强军之策、富民之举,利党利国利军利民。
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未来30多年,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军民融合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实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一流武器装备的新时代。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军民融合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国防动员六大领域,以及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六大新兴领域,主要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六个方面的融合,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一、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和平演变”的野心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强、手段越来越多,不仅在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上硬攻,还通过强大的信息网络优势,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软击,更是通过金融手段操纵汇率、股市、石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掠夺全球财富,制造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经济金融危机。核心目的是要阻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提出的未来中国30多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特别是要阻止中国在2035年实现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
一是从“接触战略”向“全方位遏制”转变。2018年1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俄罗斯和国际恐怖主义并列为美国国家安全“威胁”,8月,特朗普签署了《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批准了创记录的7160亿美元军费,并就台湾问题提出“美国国防部长应当推动加强与台湾的安全交流政策,包括适当参与台湾军演”。美2018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排在俄罗斯之前的大国主要竞争对手。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一次大规模群众集会上公开声称“中国是二战以来我们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将超越对前苏联的程度。
二是对华技术封锁从过去的“聚焦国防科技”转向对所有新兴科技实施“全面封锁”。美国决策者认为中美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为持续保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防止中国超越,今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对华技术封锁措施。继中兴事件后,又制造孟晚舟事件,疯狂打压华为。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出台了一份针对关键新兴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清单,直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AI芯片、机器人、量子计算、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先进材料等14类核心前沿技术。今年8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44家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加强审查,累计已超过130家,范围涉及集成电路、精密仪器、机械、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美国企业向实体名单中的中国机构出口技术和产品,必须申请许可证。最新修订的《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提出,强化外国投资委员会对我国在美投资,特别是对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资的审查,对于超过标的公司股权10%的投资全部纳入审查范围。
三是对华经济战略从“规则束缚”转向“重塑世界经济版图”。 特朗普竞选团队CEO班农研究性阅读19大报告8遍,在西方国家大肆宣扬新的“中国威胁论”。现任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撰写的《致命中国—全球对付中国龙》一书,主要内容就是讲中国如何利用“八种贸易武器”对美国以及全球造成威胁。这本被定性为“恶毒的反华著作”得到了诸多美国政要甚至包括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成员的赞扬。2016年底,特朗普也给予极高评价:“清晰的观点,周密的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有远见地记述了全球主义对美国工人造成的伤害,并为复兴我们的中产阶级指明了一条路”。奥巴马总统在2014年国情咨文中三次提到中国,不能让中国拥有地区经济规则的制定权。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更是声称要拿“一个中国”原则做交易,增加10%的国防经费,加快核武器更新换代,加紧在韩国、日本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打破亚太战略平衡,要把美国透支自己服务全球的理想主义全球化转变为牺牲他国服务美国的利己主义全球化,形成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政治强权、经济集权、军事霸权态势。美、日、韩、澳逐步形成的亚洲小北约,企图拉拢印度、菲律宾、越南、蒙古等我周边国家加入,形成全方位包围我之态势,且不断在南海、东海、台海挑起事端,探寻我底线和防卫能力,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国际形势。拉森号导弹驱逐舰示威的汽笛声、B-52、B-2战略轰炸机威慑的轰鸣声还未从南海散去,“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和B-1B战略轰炸机又在南海巡视。2017年7月2日,美海军“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又非法擅自进入我国西沙群岛领海,是严重的政治和军事挑衅行为,严重破坏中美两军关系发展的政治氛围,严重危及双方一线官兵的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2018年以来,美国军舰、飞机多次侵入我西沙群岛领海领空,美国国会全票通过与台湾旅行法和台湾保证法,发起贸易摩擦,加紧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对我国实施全方位遏制与挑战。一场面向两个战场、面对两个强敌,集陆海空天电网“六位一体、攻防兼备”的立体式、高强度、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别无选择,必须集中全社会力量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铸造能打胜仗的武器装备,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保卫人民安全。


(二)实现兴国强军富民强装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处于重大调整与转型阵痛期,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国民经济产业正在向中高端迈进,战略新兴产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政治体制处于调整改革重大期望与稳步推进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处于重大调整转折期。“能打胜仗”的要求与国防军队建设能力不相适应的差距,以及国防和军队出现的重大腐败案件,使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求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深度融合的呼声日益高涨、刻不容缓。
一是兴国强军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习主席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将国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兴国强军的国家战略。强调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必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优势民营企业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有序进入装备建设领域,形成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新格局”。“切实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要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强化军事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发挥国防科技转化运用最大效益,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要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各有关方面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成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二是富民强装的武器装备采购策略。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民营企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推进民营企业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强调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习总书记讲话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降税减费、贷款优惠、财政支持、创新激励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习主席提出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精神,中央军委张又侠副主席提出民企参军的七个问题:
如何发挥民营企业的内在优势?
如何建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机制?
如何向民营企业通报装备采购需求信息?
如何明确民营企业承担军品任务的范围?
如何建立民营企业产品定价机制?
如何防止和克服民营企业自身不足与隐患?
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保密和安全监控?
要求原总装备部机关认真研究这些问题。2014年5月,原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以“引导民企参军、服务装备建设、推进军民融合”为主题的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
论坛会上,总装备部刘胜副部长作了题为“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题演讲。提出吸纳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要综合运用需求牵引、政策引导、计划调控等多种手段,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消除准入障碍,加强信息互通,推行竞争采购,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引导作用和采购需求牵引作用,形成常态化推进、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管理的工作态势,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新能力,在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五破五立”
破解政策缺失,建立完善系统配套的法规政策体系。推进顶层立法——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发展法》和《武器装备采购法》;完善配套法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条例、军品价格管理办法、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正在抓紧制(修)定装备工作十大条例和《武器装备招标采购管理规定》、《装备竞争性谈判采购管理规定》、《装备询价采购管理规定》、《单一来源装备分层次竞争采购管理规定》。
破除准入壁垒,建立完善协调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分类审查制度,根据装备重要和涉密程度,将装备承制(含承研、承修,下同)单位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武器装备的总体,关键、重要分系统和核心配套产品(即列入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发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内的专业或产品)的承制单位。在通过保密资格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基础上对申请企业进行许可审查、资格审查。
第二类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之外的专用装备和一般配套产品的承制单位。只对申请企业进行资格审查,不再进行许可审查和强制性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需建立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在资格审查时一并进行审核)。对本类承制单位的保密要求:产品本身不涉密但背景、用途等涉密的,由采购方与承制方签订保密协议;应急或短期生产秘密级产品的,由采购方按照有关保密标准和程序对承制方进行保密审查,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生产机密级(含)以上的产品或长期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实行保密资格认证。
第三类是军选民用产品的承制单位。申请企业需建立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只进行资格审查(以文件审查形式为主)。对参与军选民用产品招标竞争的企业不设特别资格限制,凡产品及服务符合招标要求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中标企业经资格审查后,可注册第三类装备承制单位资格。
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承担装备预研计划中应用基础研究、自主开发研究任务的单位,不需进行资格审查。
减少重复审查——推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联合审查机制。
大幅减少许可限制。国防科工局和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印发了2018年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再次大幅降低了军品市场准入门槛。将2015年11大类755项减少为包括导弹武器与运载火箭等7大类共285项,减幅62%。大范围取消设备级、部件级项目,取消军事电子一般整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项目,取消武器装备专用机电设备类、武器装备专用材料及制品类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管理类的许可。此外,为鼓励创新,大幅度缩减了科研许可。
实行竞争性采购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军委装备发展部印发《全军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负面清单(2016年版)》,明确了不宜竞争或目前暂时不具备竞争条件的装备采购项目清单。除了负面清单项目实行单一来源采购外,其他所有装备采购项目必须开展竞争性装备采购,并制定包括采购方式、候选装备承制单位、分系统或配套产品竞争性采购安排、采购价格方案、竞争择优标准和评价方法、竞争保护必要性分析及其初步安排、采购工作进度及所需业务经费、风险防范措施和效益评估等内容的竞争性装备采购方案。
破解行业垄断,建立完善公平有序的采购竞争机制。继续推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推动装备分系统及配套产品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装备预研。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标志多种竞争性采购方式的全面推行;200210月-2003年12月《装备采购条例》及其《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同类型装备集中采购管理规定》等5个配套法规的颁发,标志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05年12月,中央军委《关于深化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下发,标志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09年2月1日,总装备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三分一体”的竞争形式,以及配套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总装备部2014年7月26日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明确了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工作实行项目确定、信息发布、方案审批、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竞争保护等制度。全军自2004年开展集中采购工作以来,目前已有车辆底盘、军用发电机组、军用方舱、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场站保障装备、情报雷达、卫星导航定位用户设备、军用空调、军用电池、光电观测装备、航空类地面通信导航装备、飞行模拟器等14类同类型装备实施集中采购,提高了装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取得较好军事经济效益。
破解信息隔离,建立完善畅通规范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和“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设立装备采购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发布装备采购需求信息和企业技术与产品信息等工作。
搭建民参军最权威最直接最有效的通道。2015年1月4日,上线开通了“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截至今年8月底,已在全国29个城市开通查询点。畅通受理渠道——2019年在全国设立30个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申请受理点。该网设立在全军装备采购服务中心,由公开网站、涉密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具有信息发布、信息推送、需求对接、数据分析等功能。公开网站依托互联网发布武器装备采购需求、采购公告、政策法规等信息,涉密网站武器装备采购涉密信息,各类企事业单位和装备采购部门都可通过申请审核验证注册后,查询与其保密资格等级和专业领域相应的涉密信息,推送企业技术与产品信息,以及采购需求信息。中央军委张又侠副主席强调指出: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是全军装备工作改革的风向标,是装备机关转变作风的试金石。要求网站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吸引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催生一批示范项目,形成一套运行机制,趟出一条改革路子。目前,已有2万多家企业注册,发布装备采购需求信息和军工配套采购需求信息3万多条,上千亿元武器装备实行了竞争性采购,千余家民口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了订单和参军机会。
破解风险因素,建立完善协同有力的联合监管机制。建立军地联合监管机制和问题通报制度;加强军事代表日常监督;完善预警和退出机制。
三是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略。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4.48万亿元,资产总额28.19万亿元,入门门槛由2008年的29.7亿元提高到154.84亿元。华为、苏宁、正威国际分别以6036亿元、5579亿元、4918亿元分列前三名。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第二大数据通信产品供应商。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有1千多家,获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民营企业近2000家,上千多家优势民营企业已经参与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为电子、航空、航天、舰船和兵器等多个军工行业提供配套服务,部分企业还承担了整机或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2015年8月18日,阿里巴巴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共同出资20亿元(各占一半)设立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携手助推“北斗”导航。华为、光启、阿里巴巴、滕讯、百度、小米、京东、苏宁等民营企业,代表未来新技术发展、新商业模式、新经济形态、新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开放,向中高端挺进。他们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与产品,已经用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修理上,为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三)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由于封闭观念的禁锢、计划体制的束缚、垄断格局的限制、政策标准的制约、准入门槛的阻碍和信息通道的隔离,导致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范围有限、领域较窄、层次不高、比例很低、影响不大。我军武器装备水平主要取决于国防科技工业军工集团总(主)承制单位的技术质量水平,既缺少中国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法规政策,更缺少吸引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和产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方针、策略和路径,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尚未真正建立在全国乃至全球先进的技术质量水平之上,离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使武器装备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之中,是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采购制度调整改革的战略举措,是适应世界高技术发展、我国民用技术迅猛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更是打破军工行业垄断、促进装备采购竞争、提高装备发展效益的必由之路。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在金融、贸易、政府采购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特别要求“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进程”。一旦加入该协议,我国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在内的所有政府采购领域,面对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真正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与狼共舞的新时代。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确立大开放视野,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与武器装备采购领域的相互交流与深度合作,最大限度地学习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军转民、民参军的成功做法,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加快推进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进程,铸造世界一流武器装备,实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同时,在高强度竞争中塑造引领者、培育创新者、固牢优势者,警醒忽悠者、驱赶劣势者、淘汰落后者。

二、如何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意义

做任何工作,对其工作意义的认识越深刻,态度越坚决、措施越有力、行动越自觉。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也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走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道路、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
充分认识民参军的重大意义。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是军民融合的重点,民参军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最重要、最薄弱的环节。民参军是兴国强军的国家战略,是富民强装的武器装备采购策略,是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略。
民参军是指民营企业的先进技术、独特工艺、优质产品、核心人才和资本,通过竞争性采购、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军工企业合作等形式,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过程。民参军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军队战斗力、形成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既可以以自身专业技能、工艺诀窍、资金、科研生产能力、设施设备等优势资源,提供与装备直接相关的产品、技术和技术服务,包括承担预先研究、研制、试验、生产、维修、装备技术合作以及其他技术服务等装备建设任务。也可以以自身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信息、设备等资源向军队装备采购单位提供装备工作服务,包括承担咨询、审价、认证、采购代理、委托招标、管理培训等任务,以及提供物质、军需、基建、运输、卫生医疗、租赁等其他社会化保障服务。推进民参军深度发展,大力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军工企业封闭垄断格局;有利于创新思维、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提高国防经费使用效益;有利于建立军民一体维修保障机制,满足应对现代战争多种安全威胁、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
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年,伴随党和国家民营经济发展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国内到全球的成长历程。由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发展到“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民营经济在中国实现“富起来”的历史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2700万家,注册资本165万亿元,上缴了全国税收的50%、创造了全国60%的GDP和70%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小而精”“小而强”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上,填补了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领域的一些短板和空白。目前,我国民参军处于初级阶段,民参军企业近3000家(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1200多家,获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的近2000家。以通信、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3个行业为主营业务的占85%,以先进制造、先进材料、仿真、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等21个重点领域为专业技术领域的企业占80%),还有至少20万家民口企业的优势技术、优秀人才、优质产品未能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民参军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向非军工企业、非国有企业开放,与国际、国内技术领先的企业合作,与民营企业合作。树立平等共赢理念,抛弃零和思维,无论是国有军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都是市场竞争的平等主体,要充分发挥军民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只有建立在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产品、最便利的资金、最灵活的机制基础之上,只有深深根植于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全体13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才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

(二)建立健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组织领导管理体系。随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设秘书局、战略规划局、协调局、政策法规局)的组建与运行,2017年底,31个省市自治区党委相继组建完成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标志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2017年10月18日,习主席在党的19大报告中3次强调军民融合:明确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五个更加注重”之一;明确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起列为国家7大战略之一。2017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2018年2月23日,中办、国办、军办印发《关于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彻底清理阻碍军民融合发展的过时法规制度和标准。2018年3月2日,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2018年3月12 日,习主席在13届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讲话强调指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加强战略引领,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强改革创新,就是要改革影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模式方式,创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军民融合发展新动能新活力。加强军民协同,就是要强化在基础设施、国防科技等6大领域军民共建共用共享,加强需求对接、资源统筹,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凝聚军民融合发展合力。加强任务落实,就是要推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1项重点任务和21个重大示范项目尽快落地,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军民融合取得实效。
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集中统一领导管理体制。将目前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局、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后勤保障部三大管理部门,调整组成中央军委武器装备管理部,统一领导和规划管理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提高武器装备建设质量和整体效益。
二是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科研项目计划管理体制。建立民参军计划管理体制。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民口单位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优势资源,纳入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规划计划,集中全社会力量推进军品科研生产,调整改革不适应民口企业与军工企业协调发展和有碍民参军的生产关系,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军民分离问题,彻底解决80%以上的军民两用科学技术(华为的5G通信技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比亚迪、卧龙集团的新能源、新电机技术,深圳光启、苏州赛菲集团、江苏恒神的新材料技术,中芯国际、寒武纪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等等)、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分散管理体制导致的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问题,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质量与整体效益,实现国家一份投入产生两份、甚至多份效益的军民融合新目标。
三是实行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双向投资管理体制。对关系到国防工业生产力布局和装备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项目投资,必须服从国家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投资项目,必须由国家投资,并在国家计划调控下进行;而对具体的投资活动管理,则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装备建设规律的要求。对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一般性的投资项目,可运用市场调节和竞争机制,放给企业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受国家计划调控的有限竞争类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投资项目,也要实行项目负责制和投入产出挂钩的投资包干责任制。
建立以竞争为核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运行机制。建立充分竞争、科学评价、有力监督、有效激励的装备科研生产运行机制,尤其要加快建立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维修的直接通道与机制。一是改革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动态管理制度和装备竞争性采购项目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不宜竞争或目前暂时不具备竞争条件的装备采购项目清单。除了负面清单项目实行单一来源采购外,其他所有装备采购项目必须开展竞争性装备采购,分别制定单一来源装备采购计划和竞争性装备采购计划,优先采购和持续使用军民龙头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二是实行所有装备承制单位一视同仁的免税、贷款、定价普惠制。建立和完善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技改投入面向所有军品研制生产企业,包括国防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特别是一些关键配套产品的民口企业的投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竞争激励和保护制度。对参与大型武器装备科研竞标失利的潜在承研承制单位,鼓励和扶持其参与后续竞争,努力维持竞争格局。对于竞争主体少、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技术或者产品军事专用性强的装备采购项目,竞争失利方自筹经费、形成实物型或创新性技术成果的,可以通过项目补偿、分包补偿、经费补偿等方式获得竞争保护,鼓励和扶持竞争失利方继续参与后续竞争。建立装备承研承制单位信誉等级评定制度,鼓励采用激励型装备采购合同,对竞争性采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实施奖励。

(三)调整改革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调整改革必须始终贯彻“市场、竞争、融合、创新、实战”五大理念,最大限度地防止与约束权力寻租等违法违规行为,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地激励所有不同所有制主体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创新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由计划向市场、垄断向竞争、分割向融合、守旧向创新、靶场向战场的历史性转变,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抓紧制定出台基本法律。抓紧制定出台军民融合发展法,武器装备采购法、武器装备军民一体化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法。明确军民两用人才培训,军民两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系统、物联网系统,机场、铁路、公路、码头、医院、油库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优势民营企业参军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实施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工业和装备建设管理体制和需求牵引、计划调节、市场竞争、靶场试验、战场检验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采购运行机制;明确大型复杂武器装备分系统与配套产品体系外包比例(德国国防部规定,军品总承包商必须向军方采购部门提交详细的转包计划,并且,为了扶植中小企业,军方要求总承包商必须将承包计划的20~30%转包到总承包商系统外的企业)。
彻底清理阻碍民参军尤其是阻碍军品市场竞争的现有法规标准。将军民深度融合要求与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范围纳入军民融合发展法、武器装备采购法,按照“应融则融、应竞则竞,融竞并举,相互促进”的原则,对于适用融合与竞争性采购的技术、产品、服务项目,开展军民同条件、同标准、同要求的公平竞争。建立完善军民融合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军民两用技术体制、质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服务保障标准等,清理、修订影响民参军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
激励创新政策。国家通过调整制定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无息贷款、保险保护、价格倾斜等政策,国防科技工业和军队装备采购部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竞争、激励创新的合同条款,着力激励那些获得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的单位和个人,使我军武器装备真正建立在最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使军队真正获得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配套齐全、能打胜仗的武器装备。
资金融合政策。充分发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职能,统筹规划与集中使用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资金、国家军民融合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战略大后方建设资金,以及重点地区和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基金。集聚全国全军相关领域顶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全力攻克一批长期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短板、瓶颈难题,化解一些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潜在风险。此外,融合“七费”(武器装备科研费、购置费、维修管理费、阵地建设费、使用保障费与国防科研条件保障费、生产技术改造费)的统一使用管理,制定面向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七费”管理办法。
金融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混合所有制改制、股份制改造和资产证券化进程,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尽快打造由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领军人才融合而成的真正的“国家队”。建立专业的军民融合股权投资、成果转化、贷款担保服务机构,量身定做激励技术创新、化解武器装备研制风险的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扶持所有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不同所有制主体共同成长,为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制定民间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投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民营企业、中小科技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资金,服务于国防建设。
价格倾斜政策。建立完善适应价值规律、装备建设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制度。遵循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对提升武器装备作战使用效能的高价值装备,给以必要且适当的价格倾斜,激励国防科技工业加快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装备的发展;遵循技术决定价格的规律,加强装备技术的先进适用性论证和价值工程分析,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建设的促进作用,重视现代高技术研发的软件和人力成本,通过灵活的定价办法使自主创新投入的“倍加”的脑力劳动和软件成本能够得到补偿,以激励研制和生产创新。建立价格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客观反映装备作战使用价值的价格构成,鼓励承制单位自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建立国防科技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开展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对技术先进、特别顶用、能够明显提升装备体系战斗力的技术或产品,按照物有所值原则给予奖励性的合同定价。积极摸索适合于装备科研、生产、维修等不同阶段和装备不同性能、质量特点、采购数量的多种形式的计价管理办法,体现优质优价原则。
(未完,请移步第三条



军民融合观察精彩回顾

3张图详解国庆大阅兵全部装备

俄军是如何被拯救的?

“大阅兵”!中国11大军工集团分与合,一文get发展进程

中国战略核导弹之王东风41有多强

空军战机数量对比!美国一万三千架,俄罗斯三千八百架,中国呢?

中央军委科技委快响小组发布低成本小型空地导弹技术项目技术征集公告

定了!国庆大阅兵:时长约80分钟,总规模约1.5万人

32项(二批)2019年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公开指南(附申报模板)

2019年超具潜力100项新材料发布

太帅了!这就是阅兵训练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