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高考生,太难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格隆 Author 万连山
导语
“独木桥”又越走越窄了。
今日免费下载:
来源:格隆(ID:guru-lama)
作者:万连山
今年高考,又称为史上最难!
先别急着吐槽,毕竟年年都这么说。
哪里难?
其一,今年参加高考的复读生有289万,对应届生冲击很大。
其二,今年是新高考,考三天,连续72小时高度紧张,考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三,口罩贯穿了本届考生的高中生涯,几乎都在上网课。受到的模拟训练较少,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也低。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连续第六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但相应的,高校录取人数并不增加,升学率必然降低。
今年注定是高考大年,要想上好大学,难度比往年更大。
难啊……
更扎心的是,以后,可能一年比一年难。
01
涨涨涨!卷卷卷!
考生一年比一年多,新生儿一年比一年少。
这鲜明的对比,我爱死这个魔幻的世界了。
究竟卷到何时才能歇息?
简单拉下过去20年的高考人数。
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有过一次回落,全国的各地考生人数都显著下降。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当年很多初中生被职业教育分流,压根没上高中。
再加上,当时兴起留学热,很多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欧美求学。
仅以本人为例,确实身边90后的留学比例,较80后和00后,都要高一些。
因此,当时有不少媒体都大胆预测:考生人数会越来越少,“独木桥”会越走越宽。
教育分流这个事情,懂得都懂。
虽然是利于制造业、利于产业升级,甚至为此还把很多教培机构平了。
但家长们普遍不同意啊。
现在,机构虽然没了,但全国各地每一个小区里,私人开设的补习班依然数不胜数,一年比一年火爆。
有需求就有市场,即便变成灰产。
为此,上头只能用缓兵之计。
去年,教育部表示:“将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等于是把分流往后推3年,高职开始扩招,大量原本不打算技术深造的中职毕业生,报名参加了高考。
所以我们能看到,从2018年开始,高考人数又开始节节攀升,到2019年重新突破1000万大关。
此后,每一年的高考人数,都是新的历史记录。
尤其是最近两年,更是以夸张的速度增长。
也是从那时开始,各路媒体年年都在喊:今年是史上最难高考!
其实并不是乱喊。
这一点,还有数据佐证。
下图是近20年出生人口,假设18岁参加高考,则2018年到2023年对应的是2001年到2005年,出生人口数分别为1765万、1696万、1641万、1594万、1588万、1612万,大体是稳定的。
但高考报名人数,最近两年却上涨得夸张。这只有一个原因:适龄人群中有更高比例参加了高考。
“独木桥”又越走越窄了。
那么,到什么时候,这条路才会再次变宽呢?
主要得看适龄学生数量。
根据上图,显然,适龄人口的最高峰,要到2016+18=2034年才会到来。
简单来说,至少在11年内,整个中国的教育市场都是越来越内卷。
另外,这几年经济、就业形势一般,招聘单位不得不更看重学历。
尽管公立学校不招复读生了,但私立机构中的复读生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所以,内卷时代,可能还得延长两年。
当然,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想一想,2017年的孩子们得多惨啊,他们将眼见着自己的学弟学妹,比他们高考压力小了一半……
这些孩子现在才五六岁,正在享受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光。
在这要说个扎心的预判:如果您的小孩在13年内就要参加高考,那就放弃幻想吧,好好补课。
该卷的,还是要卷。
02
卷完之后呢
这年头,除了工资不涨,啥都涨价了。
连学费也是,最高的涨幅达54%!
最近,不少高校官宣:今年起,新招录的本科学生学费上涨。
比如华东理工大学,将部分理科专业新生的学费,提高54%至每学年7700元,将文科专业学费提高30%至每学年6500元。
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学费上涨40%至每学年7000元,而文科学费上涨30%至每学年6500元……
如此种种,实在太多了。
家长们,准备好money吧。
而在付出了4年更贵的学费后,大部分孩子会发现,还有更大的问题:找工作。
今天有张图,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
北漂骑手奋斗20年,供养儿子大学毕业。20年后,儿子和父亲成为同事,一生父子情深,两代快递人。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文凭含金量越来越低。
导致很多大爷大妈含辛茹苦把孩子送进普通大学,却发现孩子毕业后的出路,还是跟自己一样,要从事体力劳动。
前面也说到了,高考内卷还要持续十几年,这也代表了未来中国十几年内,不愁劳动力。
你问十几年后怎么办?
假如十几年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普及,那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
好家伙,无缝衔接。
那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廉价”,寒门只能把高考当做“龙门”,让孩子们往死里卷。
是鱼是龙,就看你小子能不能支棱起来了!
我们有个别年轻读者,也是今年要高考的,曾经留言说:同学都学到头痛,恶心的地步,就类似“衡水模式”,除了睡觉,睡前也要再强记几个单词。
至于学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无所谓。
这种心态,可想而知孩子们迷茫到了什么地步。
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
即便考上了大学,据了解,仅3%的学生学到了真正强势的专业。
剩下97%大学生,其实只是上了个大学罢了,并没享受到这个专业福利,很多甚至被自己的专业坑个半死。
最终,他们因为选了迷茫的专业,度过了迷茫的4年,毕业就失业,有了个懵逼的体验。
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我们说点实际的。
你有“资格”忧虑上面这些的前提,是您的孩子能考上高校。
在我们父母那一辈,“大学生”还是个稀罕物。
现如今,硕士满地走,本科多如狗,大街上随便丢块砖头都能砸死5个研究生。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就是另一种光景。
中国985、211大学的录取率,只有4.45%。也就是说,只有4.45%的人,接受过我国最优质的教育。
这其实无可厚非。教育资源有限,自然是优者为先。
但在实际中,这只是相对的。
长久以来,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重点大学在地理上的分布过于集中。而各地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对本地学生是优先录取的。
这就导致,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想要考上清华、北大、复旦,难如登天。
沧海桑田,沿袭千年的科举制演变为当代的升学考试制度。义务教育虽然得到普及,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有部分教育资源。
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依然根深蒂固。
甚至,因为走独木桥的学子呈指数级增长,现代考学相比古代的科举,更加内卷。
这一点,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山村,都是一样。
这还只是地理分布,导致的客观差异。
如果把穷人与富人家庭的教育资源对比,差异只会更大。
所以有人说,最大的不公,就是教育不公。
想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能卷。
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我挺不理解,为什么这几年,有人批评中国教育,连带着把小镇做题家也带上了。
俺们惹你了?
03
尾声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一句反鸡汤名言开始流传:
我妈把逼我的狠劲用在自己身上,我早就是富二代了。
有人说,再会做题,不如家里的关系硬。
也有人说,学历毛用没有,只是投简历用。
是,又不是。
试想一下,你是一家公司的hr,每天面对一堆求职者,该怎么快速筛选?
没文凭的当然第一个被刷。
学历确实越来越不值钱,但至少是块敲门砖。
读书如果不是作为敲门砖,世界上99%的人不会去读书。
没有功利的支撑,很难坚持下去,这也不意外。
功利有错吗?谁又真的喜欢功利的世界呢。
功利是我们获得更好生活的唯一方式,功利是我们对抗这个世界的唯一方式。
一个常识:水平一致的人,起点越低越牛X。
很多人确实投胎运气不好,他耗费整个青春,只是为了证明不比你差。
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是中国人对“知识改变命运”朴素、真挚的信仰。
最后,希望所有踏入考场的学子,能放手一搏:
愿你合上笔盖的那一刻,会有战士收刀入鞘时的骄傲。
推荐阅读:1、165万在校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2、第8个超大城市,诞生了!3、没落的“西北第二城”,终于醒了4、首付降至20%!北方第三城,梭哈了5、中国最牛县,冲出一个超级独角兽
——END——
【PS:点击详情可查看内容】
点击微信小程序👉:;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