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冲到柏林,感动香港!《柔情史》究竟有何魔力?

2018-04-03 丁天 妆装女王的百赢日记

香港电影节的这一次大约是我第三次观看《柔情史》了——大银幕,不是电脑上的方寸,不是孤寡人的伤神,唯有面对观众的大银幕,才是检验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


(导演:杨明明)


这个母女亲情在相对空间中矛盾丛生的故事,像柏林电影节首映时那样,点燃了观众同样充满代入感的热情。(可以补充影院互动与观众反应)

我还记得第一次观瞻《柔情史》,是在一个冷天——这个冬日暖阳般的名字,初听让我有一种掀开窗帘一隅的场景之感。但我很快发现我错了——黑白照片之上,两个分据左右的女人,两个句子以十字架势围绕“杀”字,简单粗暴地交叠在一起:“《柔情史》未杀派对”“导演,你确定杀青了吗?”

“杀”是肯定的——那个有热腾腾的羊腿现烤、看着很小其实很沉的柏林熊奖杯(来自《柔情史》监制、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长江图》导演杨超)助阵的杀青派对上,就像掀起了窗帘一角,我看到了一点女性电影里久违了的、有很“杀”感觉的片花:

大约也就是逼人的两三分钟特写——母女俩在一个逼仄空间里面对而坐,啃食鸡爪一类的食物,是很普通的场景和动作,但两者都演绎出了被生活层层磨砺过的感觉。


那时我还不知道,身为主演的这两人,一个是《柔情史》的导演杨明明,一个是知名独立制片人耐安——后者我是以前就认识的,愣是没有第一时间就辨认出来,也绝没想到她会接手并出演这样的角色。

据之前和我讨论过“母亲”人选的制片人杨竞说,耐安是被剧本打动的。

在艺术片圣地MOMA的大银幕上,电影里那种女性脸上被生活磨砺过的感觉是更显而易见的,还有不时穿插、难以分界的争吵抑或争论充斥耳畔,那是情绪如火山喷发的惊艳爆发力。后者让《柔情史》摆脱了一般文艺及艺术片常见的“丧”:

一切都被生活磨砺过,但一切也都没有让人陷入深不见底的绝望。

因为生命力,是女儿的彩色裙子如旗帜飘扬在单车之上,熟练地拐过条条北方胡同;是母女俩充满活力的日常生活断片的放大,是面对面吃饭、啃骨头、买水果、做头发。

有人问导演杨明明为什么要用“单线叙事”的方式来描绘这样一个原本已经足够简单的、寡居多年的母亲搬来和女儿同住陋室后相爱相杀的故事。她反问说:“单线叙事不高级吗?我就是要朴实无华、老老实实地讲故事——虽然我的电影看上去是在谈女性,其实它讲的是人性,人的关系。”

我想,正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无可规避的零碎与难堪的相对,一场场不柔情中的柔情,构建出了一条让我们各自隐秘通往心底的道路。

睡前,她们背靠背躺在同一张床上,对着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镜头却给出了分别的特写,氤氲的光线勾勒出了两张温柔的脸庞;

车里,母亲把头靠在男人买给她的枕头上,脸在那一瞬溢满柔情,那是女人面对爱意时特有的表情;

室内,刚被母亲埋怨“你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并摞下“我要是男人我肯定不娶你”狠话的女儿,在决定留下来的那一刻显现出同样的柔情,“我今天不走了,陪陪你”;

断电,她们不像母女,而是斗嘴的女朋友——

女儿:点蜡烛上帝会高兴的。

母亲:蜡烛总会灭的,那上帝就该不高兴了?

女儿:高兴一会儿是一会儿呗!

那是我觉得全片最符合电影英文片名“Girls always Happy”——“女孩永远开心”的对话,简直足以配上两杯即将漫溢泼洒出来的红酒。


(香港电影节)


一个导演曾经跟我说过“好电影当如红酒”的观点——一层一层品下去,该有抽丝剥茧般的不同回味。

《柔情史》的表层之下构建了这种深一步被解读的可能——通过一个一般女人眼中“能让你过上舒服生活”的大学教授男友——现实中同为大学教授的张献民老师恰如其分地演绎了这个角色。

但他的意义可不仅止步于此——更重要的,这段关系能诱发讨论的是:超越了男女关系和母女关系的,真实生活和文艺美学的关系。

这是更广阔的人生议题。譬如:

“我现在听不得旋律这种优美的东西。”

“美不好吗?”

“美不够真实。”

女儿小雾最终放弃了这段也许能走向婚姻的感情,闺蜜口中“保护你才华的方式”,但,也许还是她更了解自己,以一种不自觉与不自知的方式——比起旋律般的美感,她更熟悉也更认可的灵感,还是始终源自和母亲同住的胡同小屋——

那种随时需要迎面而上、直面肉搏的赤裸裸的生活。

最真实的生活。

我很同意,亦感同身受:过于强大或过于美丽,都会超越我们感知的能力,变成痛苦。

我并不讳言现在的我很想停一停,但我依然在路上,就连这篇文字也几乎是在飞机上写就的。

我就这样想起了《柔情史》的结尾,母女俩一起坐在一辆北京常见的、可以走街串巷的人力车上,镜头就那么一直冲着前方,隔着大银幕,当下的我却仿佛可以感受到她们脸上同样吹到的风,刮到的雨,一层一层躲不过去的生活的磨砺。

我会更强大吗?

我会更开心吗?

银幕上黑底白字打出来的诗句雾气缭绕指向不明:

孩子 我不会喜欢你/

不要炫耀你所有的恩宠/

你怕了吧 你听见过咆哮的哭泣吗?

谢谢《柔情史》。谨以此文也献给我的妈妈,和电影一样的——看起来暴风骤雨的脾气,其实在真正暴风骤雨来临的生活里,充满旺盛生命力和真正柔情的妈妈。

在一场场不柔情的相对里,我们得到了什么?

无他:没有击溃你的,终将成就你。


(柏林电影节)



作者简介:


丁天

作家、资深媒体人(微博@丁天D小姐)、现电影业策划、编剧。

影坛伉俪丁然和张鸿眉的孙女。


可能是时尚杂志黄金时代末期的受益者,也可能是最早的叛逆者。已著有文化人物特稿集《天意眷顾倔强的你》(2014)。

新书《29+1种相遇方式》(2018)为近任《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兼主笔期间的专栏及封面特稿合集,聚焦于电影人,章子怡、王珞丹、陈建斌、关锦鹏、黄磊等寄语推荐。


(肖像摄影:任鹏)


还没看够?女王还有各种美妆穿搭好文,欢迎点击:

那些一把年纪还卖少女人设的女明星

最丑老爹鞋,在2018却最火

美妆博主范冰冰flop了?

今年将流行蓝色眼妆?

热巴也会穿错衣?!

中药口红有多不靠谱?

复古港风妆容撸起来!

想要热巴的臀部曲线!

春节吃胖了?这里有减肥秘籍!




想和更多努力变美的小姐妹讨论心得?添加妆装女王个人微信

fashionqueen118

欢迎进群一起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