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开头身体穴位-大椎穴: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

古煴之道 2020-09-18

●定位

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55buv3cx&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主治疾病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病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等。


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大椎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配伍应用

大椎穴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大椎穴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大椎穴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


大椎穴配曲池穴预防流脑;


大椎穴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


大椎穴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椎穴配大椎、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大椎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大椎穴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大椎穴配曲池穴、风池穴治流感。


大椎穴配风门穴、肺俞穴、膻中穴(麦粒灸)治哮喘。


大椎穴配少商穴放血、合谷穴可退热。


大椎穴配足三里穴、曲池穴、三阴交穴、脾俞治白细胞减少症。


大椎穴配腰俞穴,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大椎穴配合谷穴、中冲穴,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大椎穴配长强穴,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实际应用

1、按摩



患者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防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穴位按摩治颈椎病

第一招:用拇、食、中三指揉拿对侧颈肌3~5分钟。

第二招:用双拇指侧缘由上至下交替推摩颈后部2~3分钟,再用双手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

第三招:用两手食、中指按压颈椎棘突两侧,同时配合头部的前屈后伸动作,约5分钟。

第四招:用食中二指按揉大椎穴、肩井穴,再点按曲池、合谷、内关等穴,每穴1分钟。


2、蒜茸敷



患者取卧位或者坐位,将新鲜大蒜捣烂成蒜泥,在大椎穴上涂少许跌打万花油,将蒜泥均匀敷于穴位上,蒜泥面积以直径1-1.5cm为宜,每次大约20分钟,局部潮红微热为度,每日1~2次(多用于退热,尤其适合小儿发热)。


2、悬灸法


取穴时仰卧位或坐位。患者低头正坐。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养生建议】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理一身之阳气,而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针灸推拿这一要穴,能达到调节全身阳气的目的,对头痛、发热、咳嗽、气喘、颈椎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副教授说,大椎穴在人体背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也就是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临床应用



缓解脑供血不足

按摩方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功效:治疗感冒发热、落枕、颈背强痛、咳嗽、气喘、脑供血不足。

大椎穴是十四经腧穴中常用的腧穴之一,可以进行针刺,拔罐,艾灸,点刺放血,刮痧,按揉等多种治疗方法。刺络拔罐也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方法。就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的基础上加拔罐,抽气罐或者火罐均可。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者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滴,然后拔罐。留罐五分钟即可。


缓解痤疮

很多人都知道用大椎穴点刺放血可以治疗痤疮,杂志有大量的报道,现代人写的书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但是临证发现对某些类型的痤疮效果不甚理想。对于和女性的月经周期相关的痤疮,效果则比较好。有很多的女性,每次在月经之前,痤疮就会加重,特别是在环唇的部位。督脉起于胞宫,与任脉冲脉一源三岐,并且督脉的前面巡行环绕口唇。此方方法,操作简单,取穴方便,病人采取坐位俯首即可操作,一次治疗时间不过十分钟。


急性扁桃体炎

相当于中医的喉痹,少商穴、商阳穴放血有效果,还有人用老中少三商穴进行点刺放血。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比较轻的咽喉痛痛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那些相对严重一些的效果似乎就不那么好了。大椎穴,乃阳脉之会,点刺放血,解毒清热,化瘀排毒,清泻六经之火,宣透五脏之郁。


缓解牙龈肿痛

一女同事下牙龈肿痛,自言喜食辛辣炙煿之品,以前经常牙龈肿痛,服用西药效果不太理想,服用中成药如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效果也不佳,每次都是过上几个礼拜望其自愈。此次发作较前更重,因吃火锅引起。我采用大椎穴点刺放血加拔罐的方法,第二天症状基本消失殆尽。叶天士《温热论》上说齿龈是属于胃的,冲脉丽于阳明,其输上在杼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放血一定要心狠手辣,实证热证,放出大量血无碍。现在很多人养尊处优,嗜食辛辣之物,痰火瘀体质甚多。


缓解颈椎病

初期颈部肌肉僵硬,拍片阳性不明显者,大椎穴放血效果较佳,但对于伴有上肢麻木的颈椎病,疗效不佳。瘀血头痛,在局部放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多人反复,治疗不彻底,局部放血加上大椎放血如虎添翼,而且使疗效更为持久。习惯性落枕之人,多有颈椎之疾,四诊合参,实证者大椎放血有效。其他如癫痫,失眠,乱梦纷纭等脑病,大椎放血也经常受到意想不到之疗效。脾胃病之口臭,大椎穴放血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另有多种皮肤顽固瘙痒之病,大椎放血之法医者皆知。


大椎专治感冒发烧?

感冒大家都得过,从中医来说,感冒多是因为腠理不固,也就是肌表的防卫能力弱,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同样是感冒,却有风寒、风热的区别,这跟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病邪的不同,或者与每个人体质的差异有关。我们都知道,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所吃的药是不同的,如果吃错了药,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身体自有的感冒药,不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找它。

风寒感冒一般都是由于吹风受凉引起的,典型的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头痛、颈项发紧、无汗等。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多为风寒感冒初起时的首要症状之一。其症要点为“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寒,因而怕冷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因而人体腠理闭塞而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气血运行不畅。治疗的时候当温阳散寒,也就是把皮肤表面瘀积的寒气、邪气发散出去。

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所以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差较大,也容易患病。从症状上,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很容易区分,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高烧、鼻流黄涕、咳嗽、痰黏或黄、怕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等。其症要点为“热”。邪热伤人,多见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其经脉循行所经的肺系(咽喉)见肿痛。因此治疗的时候要解表清热。

既治风寒又治风热的感冒药——大椎穴

无论温阳散寒还是解表清热,都可以用到一个穴位——大椎穴。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

要想温阳散寒,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最简便的是擦热——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对着大椎连续冲五六分钟。以上方法都是对大椎进行温热刺激,温补大椎之阳,也就温补了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可驱寒外出,症状自然缓解。

解表清热,治疗风热感冒,可以改为刺血拔罐。刺血拔罐属于清泻的方法,可以清泻阳邪,相对于擦热、温灸这些缓和、温补的刺激方式,属于强刺激。

大椎

快速取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