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Q开头身体穴位-颧髎穴治:口眼歪斜,齿痛

古煴之道 2020-09-18

●定位



颧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权髎,别名
兑骨。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凹陷处。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等病证,直刺0.3~0.5寸,斜
刺或平刺0.5~1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5429wkv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主治疾病


颧髎穴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齿痛,唇肿,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目赤,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口眼斜,颊肿,面肌痉挛,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齿痛、唇肿。

颧髎穴主要用于面部疾患:如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齿痛、眼睑动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斜、眼睑动、目赤、目黄、齿痛以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颧髎穴主治口眼斜,眼睑动,目赤,目黄,齿痛,颊肿,唇肿。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配伍应用


颧髎穴配太阳、下关、颊车、合谷治三叉神经痛

颧髎穴配二间治齿痛。

颧髎穴配大迎治目

颧髎配翳风、合谷,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颧髎配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颧髎配太阳、攒竹、下关、地仓、颊车,治口眼

颧髎配颊车、合谷,治面肿

●临床应用



镇痛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颧髎穴有一定的镇痛效应。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该穴可致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下降,其变化与临床针麻效果平行。电刺激尾核与电针颧髎等穴,有协同的镇痛作用。

针刺颧髎有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疗效。其镇痛机制与人脑脊髓内单胺类递质有关,例如,针刺合谷、颧髎,或针刺内关、颧髎,或针刺合谷、内关、颧髎,可见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NA)下降。

提高脑内5-羟色胺含量、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与临床针刺麻醉效果平行。实验也证明点针刺尾核与电针合谷、内关、颧髎等有协同的镇痛作用。取颧髎,沿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以1.5寸毫针垂直进针2~2.5 cm时,即有触电感扩散至整个面颊部,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10 min行针一次,留针15~30 min,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叉神经痛:进针2~2.5cm,如出现触电感,针感扩散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