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开头身体穴位-小儿消化疾病要穴、四缝穴!

古煴之道 2020-09-18

四缝穴


●定位


四缝穴的准确位置位于第2——5手指掌面,中间指关节的中央。一侧4穴,左右共8穴。



●主治疾病


笔者发现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用艾条灸治四缝穴2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痛风等。

●穴位功效

选用四缝穴,屡用屡验,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针刺时发现,单用中央一处,疗效不如用三处明显。笔者发现四缝穴确有健脾行气、活血消瘀止痛、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消毒一定要严密,如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禁刺四缝穴。

●临床应用

彭静山《针灸秘验与绝招》中这样说:“患儿面黄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疾。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数次痊愈。 用该法治小儿疳疾,效果极好。


对成年人形态消瘦,食欲不振,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依法针之,效果显著。对哮喘亦有良效。 

手指感觉灵敏,人多畏痛拒针。对成年人作解释劝服,儿童则由其父母强行使之针刺,有的哭闹拒针,须数人帮助施术。针孔由初针几次挤出白粘液而变为出血,即痊愈的象征。 ”


病案:

樊某,女,一岁半,母乳喂养已不充足,欲加奶粉等辅食,但患儿食少,不服奶粉,头发稀疏发黄,用采血针,针四缝,避开血管,挤出黄色粘液,针一次后即能进食奶粉,现一次可喝三四百毫升奶。


马某,男,五岁,喜食零食,形体瘦小,面色暗黄,皮肤干燥,头发干枯打绺,去年其奶奶带着让我给其针四缝,隔周一次,共针三次,春节其母亲打工回家,见其儿子大变样,脸蛋红润,且身体较前胖了不少,吃饭挑食的现象明显好转。


操作方法:

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或医用洗手液,给孩子手做清洁消毒,用普通一次性采血针,即这种:


点刺四缝穴部位。点刺后挤出粘液及血几滴,棉签压迫止血三分钟,即可。


操作要领:

1.避开肌腱及血管,否则扎着非常疼,出血多,但无粘液放出。达不到治疗目的;

2.要快而轻柔,因十指连心,针四缝比较疼,所以需要针刺速度快,孩子开始啼哭时已经扎完了,这样比较好接受;


3.扎过之后,夜间让孩子家长用烧开的淡盐水放温后给孩子清洗手掌,以防感染。


我拍的照片,分享给大家,点刺出血有好几种情况,一种是点刺出粘液或黄水,这种积滞比较严重;一种是出黯黑血,这种气血不太畅通,多有易外感或咳喘反复不愈的病史;还有一种是出血淡红鲜活,说明治疗已基本奏效。


这是第一种,看看多明显:

这是第二种:出血黯黑:

这是第三种:出血鲜活。

附:可以配合食疗,效果更好。

杀鸡时的鸡内金洗干净焙干,研成粉末,掺面粉,做成焦饼,让孩子吃,口感好,效果好。

●施灸案例

(1)胃痛:魏某,男,46岁,本院职工。平素较消瘦,脾胃虚寒。2004年2月某天晚上饮酒过量后致胃脘剧烈疼痛,半夜到急诊室注射阿托品后缓解。次日早7时许疼痛又作,较前更甚不能行走。请笔者会诊,即用四缝穴放血,刺完一只手时疼痛减轻,双手刺罢,疼痛立止。


(2)腹胀:范某,女,47岁,银行干部。主诉:腹胀4年余。腹胀严重时腹部鼓起很高,眠纳俱差,大便不通。叩诊为鼓音,患者非常痛苦。各种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时好时坏,2004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还伴有头痛、脐周痛,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四缝穴放血,后加用艾条灸神阙、足三里,背俞拔火罐等治疗。治疗1次腹胀明显减轻,自摸腹软,用此方治10次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3)呕吐:陈某,女,34岁,洪洞人,家境殷实。由于和丈夫不和,久致食饮减退,后来发展到一吃就呕吐,时好时坏近3年。2003年7月呕吐严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住我院特需病房。诊时见嘴边放一脸盆,口水不断,多为胃液和唾液,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弱微数。用上法治疗1次,口水明显减少,针2次即不呕吐。共治7次痊愈出院。出院后用中药调理,至今未作。


(4)厌食:张某,8岁,学生,2003年5月就诊。其母代诉:患者食欲不振,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消瘦、头大、鸡胸,面色青白无光泽,少气懒言易感冒。用四缝穴放血,其中有3个指头挤出白色水样液。治疗1次后,食欲好转,共治3次已无白色液挤出,又配3付中药煎汤调理后而愈。现见他判若两人,面色红润光泽,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很少感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