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开头身体穴位-去水肿大穴、水分穴!

古煴之道 2020-09-18

●定位


水分穴,是人体穴位,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
位之一,主治腹泻等疾病。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的时候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
实施相应的
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55z29xqo&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主治疾病


水分穴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

水分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水肿、腹水、肠炎、肾炎等。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

配伍应用


水分穴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

水分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

水分穴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

水分穴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水分穴配天枢穴、气海穴、会阳穴治腹胀洞泄。

水分穴配脾俞穴、肺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腹水、水肿。

水分穴配关门穴、复溜穴、肾俞穴治肾炎。

水分穴配天枢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

临床应用


见证艾灸水分穴去腹水


公公在2015年五月因为心脏不好,上楼很累,去医院住院检查,最后结论是胃癌晚期。因为已经扩散了,不能手术,我们也不想化疗,就出院回家。回家之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定期喝中药。第二,每天煮水喝,下红枣、党参、北芪、陈皮、灵芝,姜。第三,每天艾灸中脘穴,有时家公会加灸神厥,但量不多,每天约2至3个艾柱。

都是在早上灸。家公的生活状况,偶尔会肚胀,但胃口还是不错的。下午基本每天都能出去活动。到12月初,家公突然腰痛,所以他改成用电热敷热疗腰部,暂停艾灸。

然后另外买一些草药来吃,家公以前也会出现腰痛,只是这次不能确定跟以前一样,还是癌症导致的。吃草药后效果不明显,改吃杜仲、猪肾、猪尾骨汤。有点改善,但还是会痛,出现腹水了,而且来势汹汹,一个星期的时间,腹部鼓得像五、六月的孕妇,赶紧带公公看中医,医生主要开化痰去水的中药,连续8副,腰倒是不痛了,腹水还是会长,但速度慢些。

怕再长出问题,就住院,然后开始中西医治疗,医院主要开利尿药和解决心跳快和血压高的药。因为是集体病房,不便艾灸,此时,公公也不想艾灸,因为他认为之前在家一直有做艾灸,但最后还是弄成这样,他倾向相信西医治疗。

这段时间,情况越来越严重,拉尿越来越难,经常想小便,但站起来老半天才拉出来,尿量少,50至100亳升居多。转入单间后,我们开始给公公艾灸水分穴,但公公不怎么配合,每天最多艾灸几粒,有时还没有,但腹围有点变化,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反反复复,但我觉得这个变化与家公是否有大便有关。

转机出现在婆婆的强制措施,她不管公公的反对,连续灸水分穴超六小时以上,第二天,奇迹出现了,腹围降了5厘米,创造入院来的最大降幅。

但公公此时有点小孩子脾气,虽然艾灸的时间比以前长一些,但很少肯达六小时,除非婆婆有去,所以就出现一种现象,婆婆一去,腹围就会降3至5厘米,但此时婆婆身体也不好,脚痛,严重时不能走路,无法经常去,所以腹围还是会反复,但由于艾灸时间比以前长,整体呈下降趋势。

住院一个半月后,尽管还是看不见肚脐眼,但腹水轻多了,因为要过年了,医生也很好人,他们也看出效果来,建议我们出院回家,医生开口说可以出院,公公才愿意出院。之前公公看到腹水慢慢消了,感觉良好,说这次一定要在医院彻底治好才出院,不能好一点就出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