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实录·陈昂:商鞅变法——强国之道的再省思【全国特等奖】

陈昂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作者简介

陈    昂,北京一零一中高中历史教师,人文实验班班主任。曾获全国历史教学比赛特等奖。陕西卫视《超级老师》节目“超级金牌教师”,深圳卫视《课间十分钟》经典阅读主讲教师。

实录片段

2017年10月27-29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历史教学社举办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师教育论坛”。北京市第101中学陈昂老师做出了教学片段展示:《商鞅变法》。

观看视频,请识别上方二维码在线播放。

教学课件

教学回顾

本课以《睡虎地秦简》“黑夫木牍”一篇导入,聚焦到特定的时空点,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触摸到历史的温度。随后陈老师将课堂的视域放大,拉升学生思维的深度,探讨商鞅变法的“顶层设计”这一核心问题。陈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材料,尝试从多种角度对商鞅变法的措施进行分类。这里,学生们表现非常出色,分类多元,有理有据:有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角度分的,有从破旧、立新角度分的,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学生按李悝《法经》中的方法分了六个角度,展现其课外丰富的阅读量。不过,陈老师这一问题的设置,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者说“不只是在酒”),他接下来提示大家,以上种种分类方法,都有一个预设前提在,就是商鞅变法是一次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全面的变法,这其实是我们看到历史结果之后的“后见之明”。那么,商鞅自己的分类方法又是什么呢?这就要反求于文献: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弱民》

“强国”、“弱民”,这样一个今天看来略让人有些惊异的两分法,似乎才更接近商君制度设计的本意。于是,学生们依据商君书的标准,将商鞅变法划分为:强国之法、弱民之法。这一回,不同的学生对于具体的变法措施应如何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历史的划分不再简单,不再“定于一”,而是有着多种可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们史学素养和思维活跃程度让与会老师频频赞叹,掌声不断。

       一波令人惊喜的小高潮之后,陈老师将同学们的关注点,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将变法至于千年时空的标尺下,来丈量商君之得失:




同学们于是在“千年视角”下对商鞅变法进行审视,站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时段尺度看,商鞅的强国之“道”,究竟是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最大的影响和问题是什么?

以下是学生们的一些认识:

成就——制度创设:官僚制度

问题——强国弱民,兵强民弱

综合评价——片面的深刻:有见于国,无见于人

本课的结尾,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再品“黑夫木牍”,与商君所向往的“父遗其子,兄遗其弟”不同,黑夫家书充满了正常人的情感与向往,母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不乏温情与爱意。人性的力量在时间的尺度上显现出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样的结尾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本课讲授中,全场掌声不断,其中有三次掌声献给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很强的生成性,也展现出教师的学术功底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专家点评

千年视角,把商鞅变法融进更大的历史场景。分类这一细节处理得很成功。分类是对事实的理解,对知识的重新建构。一节课使学生动脑思考了,就成功了。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汉林

课堂上理性与人性交相辉映!理性处理教材,学科素养贯彻始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灵动起来。

——青岛市高中历史中心组组长李爱笃

宏观维度把握非常好,见时代,见个人!课堂层次性,思维性,现实性交融,对历史中的人性进行了深层思考。

——上海市特级教师汪德武

陈老师的课让我再次坚定了这样的信仰:一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学术功底的支撑!

——浙江省特级教师戴加平

这节课体现了各方面的教养和学养,代表了北京的水平。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何成刚

气势磅礴,火花四射。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刘宏法

编者说

这是北京一零一中学陈昂老师于2017年7月17日上午在"学科素养与历史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期间开设的公开课课件,获研讨会历史公开课特等奖第一名经作者授权,本站组稿与大家分享,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特别说明:“教学回顾”和“专家点评”部分内容均转自北京一零一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原文由李霞老师撰稿,陈昂老师审稿。特此说明、致谢。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