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品课例·石宏慧:辛亥革命 |南通【人教版】

石宏慧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作者简介石宏慧,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硕士,任教于江苏省启东中学。曾获南通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通市优课评比一等奖。

作者往期作品:

优质课件·石宏慧:宋明理学
教学课件

【师】晚清最后10年的民变,风起云涌。无论在次数上还是在广泛性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02年起到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些民变席卷全国各地,触及了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抗捐抗税、抢米风潮;为求盐而导致的城乡骚乱;会党和农民起义;罢工斗争;兵变和学潮;义和团式的反教会和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等等。这些民变成为革命的基石。

【师】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国内舆论是一致认为,“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宪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  要求清政府推行宪政。立宪人士积极奔走,立宪发展为一种全国性思潮。【师】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立宪派彻底失望。6月,同盟会会员与立宪派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总会”共同谋划救国救民。8月,立宪派领导的保路运动在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地风生水起。武昌起义发生后,独立各省的立宪派领袖直接参与革命。革命党和立宪派共造共和大业。

【师】新政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新动向:因新政加重了捐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造就了大批的反封建志士;鼓励实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新军淘汰了绿营练勇,结果却铸成了革命先发力量。

【师】正是各派势力在利益冲突面前选择了妥协与宽容,通过谈判、协商或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和化解矛盾与争端,民主妥协取代了太平天国时期的血雨腥风,尊重生命、珍爱和平的精神得到了彰显。

【师】清政府主动退让、顾全大局是最痛苦的妥协者;立宪派顺应时代、理性抉择,是最智慧的妥协者;袁世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是最得益的妥协者;孙中山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是最无私的妥协者。正是各种政治力量以民族大局为重,才使得中华民族避免了一次刀兵之乱,这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民族和解、民主妥协、和平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精神永载史册。

【师】革命党人很多都是二十岁上下的知识青年,有学生、教师、记者、劳工,其中不少都是原本衣食无忧、前程似锦的“富二代”。他们有着明确的志向,为国为民流血牺牲。自愿参加起义,抱着必死决心,留下绝命书。那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情怀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黄兴,长沙人,留学日本,成立华兴会,为解决革命经费,说服母亲,变卖了祖产田地两千亩和占地30亩的大宅院。秋瑾是位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位女烈士。她得知起义失败后拒绝离开绍兴,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被捕后,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秋瑾从容就义,年仅32岁。终其一生,她都在为伸张女权而奋斗,为革命建国而努力,把妇女运动和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是中国近代革命女性的象征。林觉民留学日本,牺牲时年仅24岁。他的绝笔《与妻书》感情真挚,委婉动人,把自己对妻子的无限爱恋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情大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情真意切,让人泪目。)


【师】辛亥革命后整个中国社会可谓乱象丛生,中国在经过革命之后旧的政治秩序被打破,新的政治秩序尚未建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和过渡时代难以避免的阵痛。以世界近代化历程作为中国的参照系,联系中国文明发展史,从更宽广的时空俯瞰,我们才能把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困局看得更加透彻。


【师】一次革命无法直接建立健全的民主政治,无法迅速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伟大使命。但正是辛亥革命确立的思想自由原则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五四运动的爆发。

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觉醒,为革命补充了能量,继续向民族解放和国家复兴的方向前进。


【师】辛亥百年来的世界,风云变幻,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以更为超越的心态,广博的胸怀,将辛亥革命作百年以上长时段的宏观考查与分析,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并真正置于世界之中,我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才是对辛亥革命最好的纪念。

编者说

这是江苏省启东中学石宏慧老师的高二文科班新授课课件经作者授权,本站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下载指南 | 征稿启事 问题答疑 | 众筹说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