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质来稿·张伸虎:诗词中的中共革命史 |山西【推荐收藏】

张伸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诗词中的中共革命史
1. 中共成立



无  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
诞生共党导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
烟雨迷蒙访归踪。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共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64年4月5日,曾为中共一大代表的董必武重游嘉兴南湖烟雨楼,写下诗篇回忆当年。




忆王尽美同志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


王尽美(1898—1925),又名烬美,山东诸城人。与董必武同为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创始人之一。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董必武于1961年8月写下诗篇,怀念战友王尽美。中共一大13位代表,坚持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位。

2. 血雨腥风



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参与领导五四运动,促进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共早期领导者之一。1927年4月,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北衡阳人。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运动。八七会议后,在湖南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928年3月,在汉口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首诗是他在临刑前写的,被人称作是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1895—1931年),江苏武进人。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31年4月,在南京遭到杀害。这首诗是恽代英于狱中所作。



3. 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组织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向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8月,敌军围剿井冈山根据地,朱云卿率红军在黄洋界之战中击溃敌人。毛泽东获悉后,欣然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4. 井冈创举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兵力,对赣南、闽西的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毛泽东指挥红军诱敌深入,在龙冈伏击,全歼敌军十八师,活捉敌师长张辉瓒。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在马背上吟成了这首词。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兵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毛泽东率领红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很快取得胜利。在取得胜利的前后,毛泽东写了这首词。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

这段歌谣是红军井冈山时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5. 红军长征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毛泽东的这首词写的是这次战役中红军再克娄山关,二取遵义的情景。



挽邓萍同志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
平江起义助烽烟。
‘围剿’粉碎苦运筹,
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
三军征途哭奇男。

邓萍(1908—1935),四川自贡人。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5年2月,在遵义战役指挥作战时壮烈牺牲,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写下这首七律。这首诗回顾了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艰难险阻和苦尽甘来的战斗豪情。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6. 遵义会议



历史转折
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这首诗,为红军在遵义会议后转危为安的历程留下了生动的历史图像,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全党全军领导岗位的真实记录。


7. 南方苦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红军长征期间,南方八省的红军在项英、陈毅的领导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天,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军队围困。身处危难之际,他写了这三首诗,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8. 忠勇保国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投入冯玉祥部当兵,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3年,组织成立察哈尔抗日民众同盟军,奋起抗战。1934年11月被杀害于北平。牺牲前,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这首生命的绝唱。



滨江抒怀
誓志为国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
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日烈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领导工人斗争。1936年8月,在珠河被敌人杀害。


9. 抗日英烈



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和刘伯承一起指挥八路军129师进入太行山区,开始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到1939年,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并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之一。这首诗就是在建立根据地的情况下写的。



追念张荩忱上将
汉水东流逝不还,
将军忠勇震瀛寰。
裹尸马革南瓜店,
三载平芜血尚斑。

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字荩忱。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先后参与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他是二战中同盟国方面牺牲的最高将领,时任33集团军总司令。



挽左权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左权(1905—1942),字孳(zī) 麟,湖南醴(lǐ)陵人。八路军高级将领,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指挥百团大战。1942年5月,在指挥部队掩护战友转移时壮烈牺牲。他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1926年于黄埔军校毕业,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2年率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5月殉国。他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10. 解放战争



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yàn)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人,共和国元帅。参加秋收起义,参加长征。抗战胜利后,率军进入东北,与林彪一起指挥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1963年底因病逝世。毛泽东得知后,十分悲痛,写出了这首七律。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上鬼神号,
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
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
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
我军个个是英豪。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共和国元帅。1947年,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5月,陈毅率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战争胜利之时,陈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作战,横渡长江。23日,攻占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11. 新中国建立


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



柳亚子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柳亚子(1887—1958),江苏苏州人。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本文由张伸虎老师供稿

张伸虎,山西省星河科技学校历史教师,曾在襄汾县惠祥中学、临汾十中、临汾十二中、临汾十一中等学校工作,对历年高考题做了细致的归类整理与深入研究,编有《文史拾趣》、《讲给孩子们的故事》、《高考真题对点训练》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