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开课课例·张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常熟【中外历史纲要·上-11】

张健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作者简介

张健江苏省常熟中学历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本科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新教材新高考对同学们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核心素养来了解历史。假期有幸到看到央视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激发了我以“如果地图能说话”,“如果文献能说话”和“如果文物能说话”三个子目进行设计的想法。我力图设疑激趣,串联全局,引导学生学会在思中学,同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对地图史料,文献史料,文物史料分析将教材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重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这两大核心素养。

第一子目 如果地图会说话

历史学习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于时空的演变之中,时空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出的舞台。

第一步请学生回忆定位辽宋夏金元这几个政权的时空坐标。

第二步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先了解史料实证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概念。史料实证概念是要求我们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步通过《宋朝经济分布》、《元朝经济分布》(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星球地图出版社历史室合编地图来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让地图说话。

第四步指导学生观图析图。这里面涉及到怎么样运用和分析地图,第一先要观图,观图的基本方法是看地图的名称和图例,就是看图上主要展示的有什么:第二是析图,对地图上的信息体现了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朝代并说明理由;古代经济有哪些主要的经济类型;分组请同学们就地图上展现出来的农业,手工业的相关信息进行表述;水稻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发展的如此之好;南宋主要的水稻产区在哪里,为什么;越南的占城稻跟哪里的气候条件比较契合;元代在农业方面有什么变化;棉花是一种什么作物;元代棉花推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请问农业和手工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用采煤业和冶铁业的进步论证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观图析图。

第五步利用漆侠先生在《宋代经济史》中对农业,手工业,市场,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关系的评论,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史料论证观点。

第六步利用榷场(官吏主持的位于少数民族政权交界处所设的互市市场)引导学生看到除了辽宋夏金元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还有和平的年代各政权之间贸易是非常活跃的,随着他们的经济交往不断的密切,彼此之间文化也互相影响。从而得出这一时期是民族交融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两个结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七步利用《隋唐大运河》和《元朝时期运河海河路线图》,让学生了解元朝重开大运河,截弯取直,缩短了航程,同时开辟了长途海运的路线的重要史实,分析其背后原因。

第二子目 如果文献会说话

引导学生用文献史料来说话, 对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进行分析? 

第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南北分卷?这个措施是否合理? 

材料一  其诸道州府举人试卷,各以逐路糊名,委封弥官于试卷上以在京师、逐路字,用印送考试官,其南省所放合格进士乞于在京、逐路以分数裁定取人。

——司马光《乞贡院逐路取人状 》

材料二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故而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逐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扎子》

同学们支持谁?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通过小组讨论(从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公平公正、国家统治的稳定、官僚的朋党之争等角度进行阐述 )联系到现在高考改革。提示角度:比如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不是常熟人却在江苏省常熟中学学习;昨天刚看到的消息,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和港澳台的加分政策;现在的党和政府呢也看到了考试公平和地区公平之间的矛盾,正在更加努力地致力于社会的公平。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袁采《袁氏世范》

每户给户帖一纸,开具所佃田色步亩,四至著望,应纳租课。如将来典卖,听依系籍田法。

——《宋会要辑稿·食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宋朝出生平民的官员数量更多,士族出身的官员人数越来越少, 社会阶层现了流动,从平民向官员出现了纵向的自由流动。原来的士族阶层通过联姻从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门第观念淡化。宋代农民他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雇主,他和雇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了 ,但是我们注意这种自由也不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租佃关系使得选择权增加,农民虽然有迁移的权利,但是仍然受到地主的压迫。社会成员之间的身份相对平等 。经济上的发展是这种租佃关系契约为证,逐步变成了一种法律上的关系。宋代政府的政策是不抑制土地兼并。土地买卖和典当不在受官府干预,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减轻。

通过文献总结宋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经济上是宋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政策上的原因是政府对土地买卖基本不加干涉,促进土地私有制迅速提高,土地流动性增强。政治原因是门阀士族制度逐渐的衰落。科举制度方面的原因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生于平民家庭的世人进入政坛,给政治添加了新的活力。

   第二步请学生按照前一子目学习到的论证漆侠观点的方法,论证钱穆先生的观点(钱穆先生说过:宋以前大抵可以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

第三子目 如果文物会说话
刚才利用了地图和文献这两种史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史料实证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实物史料。实物史料呢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比如说我们书本上展示的五大名窑,这个就是一手史料。《清明上河图》就属于二手史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绘制的,作者生活于北宋,虽然经过了画家的加工,但是画风是写实主义,艺术来源于生活。经过辨析,可以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的话,通过二重证据法,可以判断为真。这部分主要是课外扩展,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一些分析强化学生史料辨析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设计思路
这是江苏省常熟高中张健老师应邀于2020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常熟高中开设对外公开课的课件,部分内容参加了其他教师优秀设计,特此致谢。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本站许可,严禁转载。

      

点击上图小程序,进入高中历史教研平台书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