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质课件·单静燕: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 宁波【中外历史纲要·上-17】

单静燕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作者简介

单静燕,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教师,中共党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浙江省周生民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曾获得过宁波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教学课件


设计说明
单元总体教学思路是基于单元学习主题,把握阶段性关键性历史事件,认识晚晴中国自我转型的总体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
本课是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主题晚晴中国的“危”与“机”的引领下,确定了本课的关键性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的“炮火”将晚晴中国强行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开始了百年沉沦;然而沉沦的“危”也开启了社会转型的“机”,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在比较中反思。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到京城,太平天国占据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空前的内忧外患惊醒了更多的士大夫,也惊怕了紫禁城内的皇帝,于是学习技术和器物就提上了日程,由此开始了晚晴中国的一次自我转型探索——洋务运动。虽然甲午战败宣告了30多年洋务运动的失败,但走出了近代化第一步后的中国将在救亡图存的迫切需求下不断探索转型道路。

本课知识点学生比较熟悉,所以重点在于师生的思维互动,补充相关史料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创设相关历史情境让学生的历史理解有“同情之理解”的温度。

编者说

这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单静燕老师根据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精心制作的作品。经统编历史教研苑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点击上图小程序,进入高中历史教研平台书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