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6步锦囊选防晒,学会不踩雷
防晒系列有篇文章(防晒的故事(6):到底怎么选),大叔推荐了“贝叶斯公式(Bayes’ theorem)”——选择是否买下心水的防晒产品。
充满了科学的气息。
“然鹅,女生就是想要买买买,试试试呀,非要让我们费心做算术题,过程还复杂到头晕——麻烦!”
大叔放下手中的笔:“不喜欢算?那你帮忙做成流程图吧,增加趣味性帮助理解,每一步都清晰,有动图引导如何选择,整体看起来简洁美观,细节又详尽可查——有指导性,有实操性——框要对齐,字要好看……”
图片来自:Soogif
“我这就算,拿我自己作实例来算!”
(大叔你别再暖暖地看着我了……)
干活之前,先明确要完成的步骤,把那篇长长的文章划分为多个小目标,逐步完成:
1. 产品初始分数
2. 列出对防晒产品的需求项,根据使用场景,将需求项分类
3. 查询各个产品的完整配方表、产地、价格等信息
4. 逐步分析“技术”、“产地”、“他人攻略”、“性价比”等方面,记录不同需求项对应的加减分
5. 汇总加减分,分数归一化
6. 对比心水产品和已有产品归一化分数,给出购买指导意见
(小声bb:光是列步骤就能看出是真的很麻烦了……)
图片来自:Soogif
下面开始干活儿!
1. 产品初始分数
大致按照正态分布的样子来分一下总分100分,“中”相对多一点。
2. 举我本人做实例,26岁混油痘皮,不敏感,然后列出所有我对防晒产品的需求项:
1) 防晒力
2) 使用感
3) 跟妆好
4) 不搓泥
5) 不泛白
6) 不拔干
7) 酒精适量
8) 防水抗汗
9) 持久防晒
10) 价格
11) 安全性
12) 香味好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考虑防晒好不好洗掉的需求?确实我从来不考虑,因为咱有小圃洁面呀~~(小圃:叉会儿腰)
图片来自:Soogif
下面选取我遇到过的三个不同的使用场景,给以上需求项分类。
(选取该场景下最需要的3-4个归于“好”,剩下的需求归于“中”,至于令我特别反感的“差”项,就是过分的虚假宣传了,只要不胡吹乱吹妖言惑众,任何产品我都是愿意尝试的。)
场景1:
日常通勤面部,地点上海,季节春夏
特点:早出晚归所以接受光照时间不长,肤感、跟妆要求高
需求分类:
场景2:
通勤身体防晒,地点上海,季节春夏
特点:用量大,接受光照时间不长,肤感不能太黏,味道不能难闻
需求分类:
场景3:
海岛旅游
地点泰国
特点:接受阳光时间长、强度大,用量大,流汗多,为了不被晒伤晒黑可以放弃一切
需求分类:
3. 查产品的完整配方表、产地(注意是生产地点而不是产品国籍)
分析成分需要产品的完整配方表,这里稍微说一下配方表常用的查询方法:
首先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官网,找到“化妆品”查询区,其中分“国产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根据需要选择。
进入后在查询框输入产品名称(尽量详细一点,可以先上购物网站找到产品全名)
搜索结果中选择目标产品,注意文件的“批件状态”,不要用过期的。然后点下面的“查看详细内容”,验证后就能看到产品备案的完整配方表啦~
当然,有些海淘产品还没有在国内备案,CFDA上还没有信息,这时候可以进入COSDNA或者美丽修行网站查询配方表,这里就不赘述啦。
4. 开始分析(将之前的文章简化成几张表格,分析的时候对号入座)
(1)技术分析
(2)生产地点
(3)他人攻略(选择有用信息,根据你对分享者的信任程度加分)
(4)性价比
性价比 = 以上防晒剂的数量以及在配方表里的位置(相对值)/产品价格
性价比高的在“好”上加分,贵妇产品在“中”上加分,分数 +(1-3),简单来说就是贵价防晒剂的含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比值,觉得值那就在“好”上加分,觉得不值或不太值那就在“中”上加分。
(4)“差”的计数
根据本人不喜欢的项,直接在“差”上加分,分数不设上限,完全主观。
(以下分析具体产品,由于篇幅限制,没有给出完整配方表,只展现加分项的原因)
场景1:日常通勤面部
已有防晒分析:奥杰尼新生轻盈防晒液SPF50+
目标防晒分析:理肤泉特护清盈防晒乳 SPF50 PA++++
5.计算总分
两者都没有“差”的加分,汇总上述步骤的各项得分,与初始分数求和,再归一化得出最终得分,得出以下分数:
6.购买指导意见
“好”分类归一化得分,奥杰尼 > 理肤泉,所以决定继续使用奥杰尼,不购入理肤泉。
场景1的产品选择到这里就完成了,确实看起来复杂又麻烦,但是过程中能学习并巩固不少知识,细细想来也是蛮有趣的。
接下来两个场景就直接给出得分表格啦,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场景2 :日常通勤身体防晒
购买指导意见:
“好”分类归一化得分,奥杰尼 < eltaMD,所以决定购入eltaMD spf47作为春夏季身体防晒霜。
场景3:海岛旅游
购买指导意见:
“好”分类归一化得分,奥杰尼 < 安热沙,所以决定购入安热沙防晒露作为海岛旅游用的防晒霜。
图片来自:GIPHY
以上方法得出的指导意见不是绝对正确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真正处于某个使用场景中时,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底所需要的是什么。
就比如,经过计算,海岛防晒我决定使用“安热沙小金瓶”,实际使用下来后,确实没怎么晒黑,说明选择是正确的,但是脸上出现了一片闭口,在使用期间一直消不掉,回上海后就发现脸上冒了好几个痘痘,并且后续用产品时出现了刺痛情况,这可能是在暴晒、海水、大量流汗或者水土不服的情况下,我的皮肤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再加上小金瓶高浓度的酒精和成膜力强,刺激皮肤出现了后续一系列的问题。
图片来自:GIPHY
这就说明了我之前没有考虑的“酒精适量”等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其实际重要性要高得多,所以下次在准备类似行程之前,我可能要多考察一下无酒精、纯物理方向的面部防晒产品了。
希望这篇举例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将“贝叶斯公式(Bayes’ theorem)”运用起来。
如果反而说得更复杂更讨厌了,我只能顶锅逃走了!
(我真的,尽力啦……)
文字编辑:白勺儿
版式编辑:510
↙留言板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