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透视 |拟进军通航产业地产?“产业地产30强”星河控股集团旗下《中国企业报》刊发多篇文章报道通航产业

圈内新闻 通航圈 2021-05-30

今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产业园区招商咨询智库媒体《中国企业报》刊发多篇文章,对我国通航企业普遍亏损的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多元经营 延伸产业链”“抱团取暖 竞合共赢”的建议,此外还对通航租赁、航空物流等相关业态进行了分析报道:

《通用航空投资热潮涌现 企业亏损难题待解》一文中,某航空公司高管告诉记者,“现在做通用航空的公司绝大部分都不赚钱,一年亏损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数千万元很常见。” 他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并不太关注赚钱问题,因为他们背后是大型国有企业,本身就不指望通过通航公司赚钱,只需要帮助集团维护好客户的关系。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融资需要,买几架飞机装点门面,不指望通航公司赚钱。

另一篇《“通航+”模式兴起 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中,对通航企业普遍处在亏损或微利的夹缝生存状态,给出了“多元经营 延伸产业链”“抱团取暖 竞合共赢”的建议。

《通航金融潜力巨大 与国际接轨尚需时日》一文介绍了通航租赁发展的情况与监管难题。对于监管难题,重庆保税港区公司希望得到海关总署和财政部的支持,借鉴天津自贸区及广东自贸区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经验,在重庆保税港区试点实行异地委托监管

《航空物流开启智能化时代》一文则结合2017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对航空物流智能化发展趋势龙浩集团的短途航空运输战略进行了报道。


几篇文章中,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通航处、中航通飞、爱飞客航空俱乐部、海航集团、中信海直、广东龙浩、中化岩土集团、浙江中青国际航空俱乐部、民生国际通用航空、亚联公务机、山河智能、上海金汇通航、东方通航、山东滨奥、 江苏华宇通航、北大荒通航、青岛直升机、新疆通航、中鼎国盛(北京)通航、北京潞州通航、北京中联通航、锡林郭勒通航学院、北京牧云之翼航空科技(无人机运营企业)深圳前海航交所、中飞租赁、中航国际租赁、光大租赁、工银租赁、香港国际租赁、Pembroke飞机租赁(渣打银行)、西藏金租、渤海金控、新丝路租赁、太平石化金租等行业部门及多家企业被提及(排名不分先后)。

【插播行业快讯】

插播快讯:今天即11月21日,在当年驼峰航线故地的云南高原,中国航空工业又一型民用直升机AC312E完成了高原试飞。这是继该型机相继完成平原、次高原、高原、高高原试飞“收官一飞”



《中国企业报》原由国家经委主办,创刊于1988年1月。当时陈云同志为报纸题写了报头,邓力群任报社名誉顾问,袁宝华任报社名誉社长。2010年12月,《中国企业报》响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在行业内率先进行了转企改制,组建成立《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其中,标准(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占股60%,中建材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9.6%,中国企业联合会占股10.4%,浙江省礼品行业协会占股10%。大股东标准(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隶属阳光保险集团,而阳光保险集团又隶属于深圳地产界著名企业星河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黄楚龙)。

目前,《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

  • 致力于企业、产业、园区评价,倾力打造中国企业与产业园区服务第一智库型全媒体,协力构筑“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联盟着力做好企业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园区资本运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等三大新型专业服务

  • 重点开展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投资论坛、央企对接园区圆桌会议、海峡两岸企业园区共建论坛等六大高端论坛活动

  • 独家拥有中国企业十大新闻、中国企业十大人物、中国企业影响力/营商环境百强、中国企业成长力百强、中国企业创新力百强、中国产业园区影响力/营商环境百强、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等八大品牌公信力(年度)榜单


在通航圈看来,作为一家产业园区招商咨询智库,《中国企业报》对通航产业的聚焦,告诉我们随着我国通航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通航产业园区正在发力,通航园区运营、通航园区招商等新业态正在成为投资者们新的战场。而作为《中国企业报》背后的出资人,深圳地产界的翘楚星河控股集团是否正准备进军通航产业地产?须知,星河控股集团是传统房地产企业向产业地产成功转型的代表,近日再次进入火花S-Park评选的“中国产业地产30强榜单”,这已是其继2016年之后第二次进入该榜单。

星河控股的转型“三板斧”:

其一,多年深耕一线及其周边城市,积累了深厚的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等多元领域的综合开发运营优势。

 其二,率先布局金融投资领域,对于行业走势、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客观上具备了做产业投资的视野与实力。

其三,旗帜鲜明的国际化产业导向。

关于通航产业地产,后续有时间通航圈会再进行详细报道。


好了,为了便于圈内朋友学习交流,以下是《中国企业报》相关详细报道:

通用航空投资热潮涌现 企业亏损难题待解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记者:钟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最为恰当。但是,无论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都无法阻挡通航产业成为下一个万亿产业。


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热潮持续升温,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不断深化,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各方力量蓄势待发,产业基础日益扩大,国外厂商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相继在中国进行通用飞机整机生产或转包生产,“中国造”通用飞机正在广泛布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已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最好时期。


然而,在通用航空产业前景看似一片锦绣背后,通用航空企业却是大面积亏损。在此情况下,如何让更多的通用航空企业走出困境、扭亏为盈,并逐步实现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通航产业规模将超1万亿


通航产业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中研普华研究员孙玉娇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通航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着众多企业的目光。2015年5月,中化岩土全资收购浙江中青国际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这家航空俱乐部在2003年就获得了中国民航总局的批准。


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明荣介绍,早在2012年8月,他们公司就与浙江安吉县政府就建设安吉子湖通用机场签订投资协议。通过几年的论证规划和建设,机场终于在今年6月正式启用。他告诉记者,这是国家民航总局今年4月份出台《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后,全国首个获批的A1类通用机场,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建成启用,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通用航空机场。


非航空企业进入通航产业中化岩土绝非个案。孙玉娇告诉记者,2014年,中国民生投资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并购民生国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2015年,山河智能公司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加拿大Avmax Group Inc.100%股权。Avmax的主要业务包括飞机租赁业务、包机服务、飞机零配件销售业务及其他飞机相关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通用航空企业345家,在册通用航空器达到2205架,通用航空年飞行总量接近80万小时,全国各类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达140余个。


在企业加快布局的情况下,是通航产业的投资过热。孙玉娇对记者表示,目前通航产业发展过热,主要由于通用飞机数量大幅增加,但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以及运营成本高企等难题始终未解,各路资本涌入通航产业后,很容易出现投资过热现象。


而在中鼎国盛(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李俊天看来,产业是否过热主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站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角度看,通航产业发展还没到火候,也可以说远远不够,因为国家的通航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还需要建设更多的机场设施;二是站在单一城市、单一产业来看,现在的发展不是过热,而是盲目,因为大家都没有考虑真正可以落地的市场在哪儿就开始买飞机、建机场。


记者也注意到,上述《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多数航空企业亏损


尽管通用航空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大多数通航企业经营连年亏损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事实上,近几年来,关于通用航空企业半数亏损乃至60%、70%亏损的话题从没有消弭过。而在北京潞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金鹏看来,可能情况更严重,有80%、90%的通用航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他们公司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他们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市场化规律运行,公司总体上还处于正常运转。他分析,一方面是公司目前规模还不大,飞机数量和员工数量都较少,总体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在做好直升机培训主业的同时,不断拓宽业务渠道,在飞机体验、婚庆、旅游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获得了一些回报。


某航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余科(化名)非常赞同张金鹏的说法。他告诉记者,现在做通用航空的公司绝大部分都不赚钱,一年亏损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数千万元很常见。他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并不太关注赚钱问题,因为他们背后是大型国有企业,本身就不指望通过通航公司赚钱,只需要帮助集团维护好客户的关系。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融资需要,买几架飞机装点门面,不指望通航公司赚钱。


孙玉娇对记者表示,通航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由于成本较高、盈利难,依赖补贴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


实际上从新三板通航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能看出通航企业经营的困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6日,共有12家新三板挂牌通航企业公布了2017半年度报告,其中6家企业报告期内处于亏损状态。


政策需要落地

企业要拓市场


诸多瓶颈制约着通航产业的发展。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通航处处长李天宇用“大势向好,路径曲折,热度上升,飞得不多” 16个字概括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目前的形势。他认为,虽然我国通航产业发展迅猛,但通用航空的发展仍受规制成本高、空域使用难、机场建设慢这三个问题制约。


成本确实是一道难关。余科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空域审批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按照一般流程,航空线路审批一般提前一天就可以审批下来,但很多城市之间只有一条航线,这就造成了飞机排队等着航线飞的现象。这还是正常情况下,如果遇到军方需要航线时就更加紧张了。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仅2017年上半年,我国就发布了20多项与通用航空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民航局发布的国内首部《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和《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


但是,这些政策只是一种鼓励和刺激手段,还没有具体措施来解决当前通航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此,张金鹏建议,国家应该出台更具体的支持政策,比如在扶持资金、空域管控、政策资源等方面加大力度,帮助企业减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除了政策支持,通航企业走出困境还需要自身的努力。记者注意到,浙江中青国际航空俱乐部就把青少年引导到机场进行科普教育。让专业人士给青少年讲解飞机构造、飞行原理等知识;让小朋友参与亲自体验过安检、到塔台参观、到停机坪近距离观察飞机以及吃一次航空餐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而在李俊天看来,发展通航产业要先解决市场问题,以及用户的普及、用户的教育、用户的培养,通过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中鼎国盛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3日,他们已经开展航普课程教育200多期,已经为60372人进行公益性科普教育,帮助有驾驶飞机梦想的14351人感受了飞行的乐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俊天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今年业绩已经突破5000万元。


另外,中鼎国盛牵头并赞助成立的航空科普促进中心,正在全国建设第一批50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航空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已建成了北京八达岭通用航空机场等8个基地。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趋势上看,通用航空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将在3—5年内到来,当前正处在市场培育期,通航企业应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找准盈利模式。


(转载自《中国企业报》2017年11月21日第2版、第4版,记者:钟文)


“通航+”模式兴起 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记者:何芳


自2011年“通用航空”概念兴起以来,时至今日已走过6年,但通航企业仍普遍处在亏损或微利的夹缝状态。近年来,通航企业通过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推进通航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航+旅游”、“通航+农林”、“通航+能源”、“通航+急救”、“通航+娱乐”等商业发展模式逐渐兴起,拓展了通用航空一片新蓝海。


多元经营 延伸产业链


“现在低空飞行包括通航运营目前很少有盈利的,做得越大可能亏得越多。”北京中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通航”)总经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通用航空学院院长李强给《中国企业报》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购买一架直升机的成本是两三百万元,聘一个飞行员年薪最低得支付30万元,配套机务人员最低10万元,辅助人员最低10万元,这样一架飞机的人工成本最低要50万元,此外还有20%的飞机托管费,再加上飞机的耗材、油量,那么养活一架飞机一年要100余万元的成本。


李强介绍,目前通航人才缺口很大,所以企业大多高薪从民航公司挖人,但通航产业下游的买方市场尚未形成,导致业务订单呈现间歇性,可人才又得一直养着,导致大部分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经营状态。


如何创新商业模式为自己造血赋能,成为通航企业存活立足的关键。“以传统的运营模式收回投资产生盈利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摸索新的商业模式。”作为通用机场全程服务商之一,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化岩土在顺利完成央企改制并在深交所上市后,主营业务也顺应形势从工程施工延展到通用机场咨询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航空俱乐部平台管理,甚至还参与到抢险救灾、医疗救援、消费娱乐飞行和空中游览、短途运输以及无人机培训等业务。


刘悦介绍,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中化岩土还积极拓展边际资源,开展一些能迅速回笼资金的短平快非航空业务。比如利用机场闲置资源承包展览展示、时尚发布、车辆赛事以及不定期举办书画展、艺术沙龙、人才培训等活动。


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或构建业务闭环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是大型企业在产业预热培育期的招牌动作。作为国家队的中航通飞通过几年时间对通航产业上下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已逐渐形成了集研发制造、飞行培训、爱飞客航空俱乐部和综合体、FBO(固定基地运营商)、通航作业、通勤航空、航空旅游的“通航+”发展模式,实现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协同发展战略目标。


已深耕通航领域多年的海航集团通过整合旗下公务机、直升机、通航机场、航空培训学校等资源,新组建了海航通航投资集团,并将产业链条延伸至通航物流、通航生产作业、通航产业园、飞行技术培训及飞行设备租赁等业务板块。


而成立于1999年的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启了延伸细分领域的全业务运营模式,将其通用航空业务延展至包机飞行、出租飞行、航空摄影、空中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和航空护林。


抱团取暖 竞合共赢


抱团取暖、竞合共赢是行业新入场或小规模企业“抗市场之寒”的生存办法。李强告诉记者,成立于2015年的中联通航依托航空学院和教学机场两个支点,以通航旅游为业务抓手,对内蒙古周边的上下游通航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区域平台效应,通过平台的配置能力赋能自己,也带活其他同行,目前已将业务延伸至航空教育、作业飞行、决策咨询、机场建设与管理等板块。


李强表示,做飞机销售和运营服务的同行企业,可以将飞机托管到他们教学机场,这样既让托管方节省了高昂的托管费,也让中联通航在不增加新成本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多可用的飞机。此外,如果托管方需要飞行员,也可以从他们航空学院派人,双方约定按小时或是按天付费。“这等于是双方互利共赢、抱团发展。”李强说。


业内专家认为,在行业发展初级阶段,通航企业光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开放的格局,通过联合各方资源纵伸产业链条,才能使效益最大化。


北京牧云之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云之翼”)总经理任凯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牧云之翼目前也在广泛寻求与上游生产商联合开展业务。


“我们现在已经同七八家生产商签了合作协议,围绕他们的采购客户打包配置我们提供的飞行应用服务,形成一个比较顺畅的上下游供给关系。”任凯涛介绍,无人机属于通航产业的边缘部分,目前上游研发生产制造类企业居多,下游用户和需求采购方也居多,但中间的运营商环节比较缺失。


“无人机设备采购后并不能随意飞,还需要申请低空空域许可,并且是持有专业执照的驾驶员才能飞。”任凯涛表示,他和他的团队正是看到了这个空白点,伺机切入了无人机的运营服务市场。目前服务已延伸至无人机的骨干师资培训以及电力专业防恐巡查、警用等细分应用领域两个方向。与此同时,牧云之翼还在努力向行业提供标准化管理输出。“目前这个行业非常缺行业标准,而我们的标准远高于行业的标准。”


业内专家认为,科学、系统地分析通航产业的各个环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选取最擅长、可盈利的细分领域切入,也是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制胜之道。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可见的市场预期和利好政策刺激下,大量社会及民间资本也进入到通航产业链条,低空通航的春天即将到来。


附:通航模式创新企业(部分)

(排名不分先后)

  •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工业通飞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按照“通航+”发展模式,形成以喷气式公务飞机、水陆两栖飞机、单发涡桨多用途飞机等产品系列发展格局。


  • 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是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填补了国内通用航空2—4座固定翼全复合材料机体航空器制造空白。


  • 湖南山河华翔通航有限公司

山河通航系山河集团旗下通用航空运营公司,正式组建于2015年3月。无人机培训是山河通航的一大亮点,不仅能培养飞机的驾驶员,而且能培养无人机的驾驶员和机长。


  • 东方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飞行、机务和航摄队伍,开创了海上石油平台服务、航空摄影、专包机飞行等多项作业领域。


  •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海直前身是中国海洋直升机专业公司,目前拥有完备的通用航空管理体系,是国内通用航空业务涉及地域最多、保障能力最强的通用航空企业之一。


  • 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农、林专业通用航空公司。公司还开展了航拍航测、公务飞行、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项目。


  •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新通航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兴办的,在原有航空遥感、航空探矿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私用飞行驾照培训等通用航空许可资质。


  • 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金汇通航成立于2006年,拥有飞行员私商照培训、教员执照培训、机型级别训练以及直升机维修定检的综合能力,凭着优秀的运营水平和安全记录,成为综合实力强的标杆企业。


  • 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于2016年9月被江苏宝利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是江苏省首家定位于城市综合航空服务保障功能的通用航空企业。


  • 青岛直升机航空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直升机航空公司前五位。主营业务为航空护林、石油巡线、飞行培训和直升机维修等,并牢牢占据航空护林市场的龙头地位。


(转载自《中国企业报》2017年11月21日第4版,记者:何芳)


通航金融潜力巨大 与国际接轨尚需时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记者:朱虹


随着通用航空业的发展,以飞机租赁为代表的通用航空金融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各类企业相继布局。业内专家表示,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航空金融仍然存在差距,面临着开拓国际租赁市场存在明显短板、监管政策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


各路金融资本进军通航业


随着通用航空业的发展,以飞机租赁为代表的通用航空金融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金融资本热情高涨,纷纷进军通航产业,极大推动了通航产业的发展。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随着各类企业的相继布局,国内航空市场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除了通用航空、货运航空等企业不断通过租赁方式扩充机队,西藏金租、新丝路租赁、太平石化金租等新面孔迅速进入市场,荷兰爱尔开普飞机租赁公司、渣打银行、香港国际航空租赁等国际企业也已进军国内市场。


重庆保税港区公司董事长唐林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在国家鼓励与大力支持下,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等率先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借鉴国外先进模式,支持国内外租赁公司在区内设立项目融资模式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在政策配套方面,天津自贸区与广东自贸区的跨境租赁业务采取异地监管模式。此外,天津自贸区还支持融资租赁企业收取外币租金以规避汇率风险。天津、广东两地率先创新了飞机租赁业务模式,通过政策配套、税收优惠和流程完善等方式,降低飞机租赁业务成本。


作为国内首家完成跨境人民币贷款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深圳前海航空航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前海航交所”)在市场细分领域找准自己的模式,创新推出“互联网+航空航运+金融”模式,值得业内借鉴。


前海航交所航空事业部总裁刘固对记者表示,前海航交所挂牌当日,即完成全国首单利用跨境人民币贷款进行的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为顺丰航空引进两架波音B737货机。


除了国内机构纷纷布局,外资也是不落人后。“渣打银行日前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成立一家航空租赁公司——Pembroke飞机租赁(天津)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自此,渣打银行已成为首家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航空租赁业务的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银行传播总监包歆严向记者透露。


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


不过,各路资本争相进入的同时,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隐忧也不容忽视。业内专家认为,国内航空金融还面临着开拓国际租赁市场存在明显短板、监管政策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首先,融资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我国航空融资和租赁市场出现租金率显著下降、售后回租竞争惨烈的情况。其次,行业创新带来新的监管难题。第三,开拓国际租赁市场仍存在明显短板。此外,老飞机集中到期,通航发展不及预期。


对此,唐林表示,进口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是集贸易与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业务,由于金额大、风险高、租赁结构复杂等,面临政策和监管措施方面的难题,影响融资租赁业务在全国范围拓展。


唐林指出,以监管难题为例,随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航空产业板块合作的推进,将衍生巨大的航空租赁市场空间。但是,相关业务的发展尚未突破,主要障碍和困难是进口飞机不能实际入区,无法享受保税政策。


对此,唐林建议,可以借鉴天津自贸区及广东自贸区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经验,实行异地委托监管。建议海关总署和财政部予以支持,在重庆保税港区试点实行异地委托监管政策。


未来前景看好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飞机租赁业持续壮大,行业发展迎来多重利好。首先,航空运输蓬勃发展为飞机租赁带来巨大潜力。其次,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促进行业发展。


而且,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也增加了国产飞机租赁业发展机遇。据记者了解。现阶段飞机租赁业融资方式日益多元化,租赁公司通过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以及信托、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保险资金对接等多种方式开展融资。例如2017年,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内首笔以美元计价的飞机资产挂牌交易,为租赁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交易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首次为国内租赁公司通过境外平台,完成对飞机离岸租赁业务提供融资支持。


包歆严也表示,渣打银行和其全资飞机租赁公司Pembroke资本有限公司未来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航空融资和租赁服务,以支持全球的飞机租赁业务。


对于航空金融产业发展的未来,刘固认为,航空和金融支持航空实体经济发展,响应国家战略号召,而金融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航空实业和金融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促共生。


“据业内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对新飞机的需求量达6000架,总价值7800亿美元,其中45%将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因此,中国是未来全球最重要的民机市场。航空运输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航空金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唐林表示。


附:通航金融企业(部分)

(排名不分先后)

  • 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经营性飞机租赁商之一,于2006年成立,并于2014年7月11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亚洲首家上市的飞机租赁商。

  •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内首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主营民用飞机、机电、运输设备等资产的融资租赁及经营性租赁。

  • 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以租赁为主业的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主要提供包括飞机、集装箱、基础设施、高端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在内的租赁服务和配套金融服务。

  • 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公司于2015年5月25日成立,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人民币。公司集聚了区域优势和人才优势,侧重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民用航空四大领域。

  •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公司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为业务切入点,逐步向医疗、教育、低碳环保以及通用航空等行业拓展。

  • 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首批租赁公司之一,主要为航空、基础设施、航运、商用车及工程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优质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租赁服务。

  • 新丝路(天津)租赁有限公司

公司于2016年4月25日在天津市自贸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等。

  •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资设立,成立于2007年11月。截至目前,工银租赁经营和管理的飞机已达550余架,已交付飞机达300余架。

  • 荷兰爱尔开普飞机租赁公司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机队数量为1500架左右。截至目前,已与中国25个航空公司建有合作关系。

  • 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是首家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航空租赁业务的外资银行,自1858年在中国上海开设首家分行以来,在华业务经营从未间断。目前,渣打银行在全国近30个城市拥有超过100家营业网点。


(转载自《中国企业报》2017年11月21日第3版,记者:朱虹)


航空物流开启智能化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记者:朱晨辉


智能化是航空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2017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年内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航空货运还呈现轻、散、小的状况,亟待建立航空物流标准化体系,同时要提升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应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实现航空物流智能化发展。


市场巨大

空地互联网产业兴起


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一环,临汾兴荣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汾兴荣”)董事长吉兴荣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临汾兴荣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平台,在互通供需信息、建设物流园区、集中管理货物、提高运输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打造了统一开放的‘互联网+’物流企业,实现了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搭建数据平台不仅实现了“货”、“车”信息高效对接,实现了运输监控全程可视化和仓储、服务的综合化,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实现了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化。


“随着空地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更多的民航运输飞机具备了机上网络的能力,极大地满足了飞机前舱数据应用以及后舱旅客娱乐系统的需求。”中国空地互联网产业联盟总干事王淼也看好航空互联网应用的市场前景。


2017年中国空地互联网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中国空地互联网产业将会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内快速发展,其中“互联网+民航+广电”的新兴行业整体产值将超过万亿元而市场潜力更大的通用航空领域将是创新的新高地。


政策利好

航空短途运输受青睐


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也使航空短途运输迎来发展的新契机。2015年9月,民航局运输司下发《通用航空包机飞行(短途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指导国内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运行。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通用航空交通功能,推动短途运输常态化。


看好通航短途运输业务的广东龙浩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浩航空”)常务副总裁李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去年,我们公司与合肥通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结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围绕合肥骆岗通用机场建设运营、航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航校培训基地规划建设及龙浩航空地区运营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据李强介绍,不仅合肥,岳阳也有龙浩航空的产业项目,未来,龙浩航空将打造成湖南省及周边地区通航短途客货运中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航空服务的拓展,会带来更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而科技的进步也将推动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升级,从而带动通用航空产业链实现全新变革。


(转载自《中国企业报》2017年11月21日第3版,记者:朱晨辉)




⊙此文章供行业免费学习交流之用,部分图文源于《中国企业报》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